用全息还原解读法看朱自清的《背影》

2022-05-30 13:28倪铭珠
文学教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文本解读朱自清背影

倪铭珠

内容摘要:本文对朱自清的《背影》进行解读,将作者所置身的内部与外部环境进行全方位地“还原”。在全息还原解读中文本是意旨的载体和交际的凭借,下面对文本、作者(局中人)、读者(局外人)和写作与发表的背景(局中境)等几个角度进行全息还原解读。

关键词:全息还原 文本解读 朱自清 《背影》

“全息”这个词最早来自于物理投射法的光学全息术,即每一个碎片都能完整体现个体全部的信息。何为“还原解读”,即通过还原作者的交际意图与影响读者的交际指向来阐释交际情境中的文本意旨。本文用“全息还原解读”的方法来解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即全方位地还原出当年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也可以说是文本、作者(局中人)、读者(局外人)和写作与发表的背景(局中境)等全方位视角进行课文解读。

一.文本:把握特点,动态解读

在全息还原解读法中文本是意旨的载体和交际的凭借,全息阅读是“全时空”状态下“全人员”共同参与的“全领域”的阅读[1],所以把握文本特点,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是动态解读课文的第一步。

朱自清的《背影》作为一篇写人记事的回忆性散文。他叙述了自己离开南京准备回北京大学时,父亲送“我”到浦口火车站,贴心照料“我”并艰难蹒跚地爬上那边月台,为“我”买橘子的事情。该篇散文的语言文字朴实自然,表达出的情感真切动人,流露出浓浓的父子亲情。所以有关《背影》的主题解读,历来被学者们阐释为“父子情深”。用全息还原解读法来把握文本特点,就会清晰地意识到回忆性散文中不可忽略的是“二我差”,简而言之,回忆性散文的最大特点就是文中有两个“我”的角色出现,一个是当时的“我”,即事情发生时候“无意识”的我,另一个是现在的“我”,即现在写作中“有意识”的我。凡是叙述者显身,叙述中又讲到自己的过去,就必然产生二我差,有时这种差别表现在语言风格上,有时表现在意识上。[2]

例如《背影》中写道:“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点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太不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3]表示时间点的“那时”就将作者的回忆身份和叙述身份区别开来,叙述身份是长大后成熟的“我”,成熟的“我”作为叙述者现在有权力对回忆中的“我”作评论;而回忆身份则是当时的“我”,当时的“我”还是个不更事的少年,没有太多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这样的文体特征就使得叙述与故事有了一种时间和空间上的间距,而这种间距也使得同一个“我”在两个时期具有不同的思想、行为特征。

对文本的动态解读,可以说是对文本语篇的动态知识进行解读,实际上是解读语篇的表达与接受原理,也就是语篇的交际原理。[4]因此,有必要探究朱自清写《背影》的意图是什么。在课文中的最后一段他写到已经两年不见的父亲从扬州寄来一封信,信中说:“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那么这封信可以说是打开了朱自清情感的阀门,开始回忆自己还是男孩时期与父亲交往的点滴,朱自清感到悲愧交作,《背影》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下写出来的。[5]那么朱自清为何不直接向父亲表达爱意与歉意,却委婉地写下这篇散文呢?这其中的交际意图就包含着朱自清回应父亲的信,这篇散文可以说是父子间一次艰难的对话。

二.局中人:与《背影》的作者建立链接

王荣生教授说过:“建立学生与‘这一篇散文的链接,实质是建立学生的已有经验与‘这一篇散文所传达的作者的独特经验的链接”。[6]言外之意,学生要读懂这篇散文,除了要走进语言文字本身,更重要的是走进作者的独特感受。用全息还原解读法看课文《背影》,真正深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环节中,不再局限于对《背影》单一化的主题解读,例如“讴歌父爱”、“生命脆弱”等等。全息还原解读更具全面性、立体性和真实性,是一种感知式、综合式和体验式的阅读理解,在解读过程中可以打破学科壁垒,打开视野。

走进作者,建立学生与“这一篇”課文的链接也就是往“这一篇”散文之语句章法所表达的丰富甚至复杂、细腻处走。[7]文中开门见山第一句朱自清写道:“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8]。像是倾述着对父亲的思念,其中父亲的背影令“我”不能忘怀。为何两年没见,为何背影难忘,读者不得而知。又如他写道:“近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的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9],为何家道中落,父子两遭受如此境遇。

那么站在局中人的角度来看《背影》,走进作者的生命轨道中解读是非常重要的。1917年朱自清看着父亲艰难地爬上月台为自己买橘子的背影,此刻19岁的朱自清内心是复杂的,朱自清上北大后接受了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他越来越与这个老式的旧思想家长格格不入,父亲是一个“家长制”观念浓厚的人,如为子订婚、送子上学、代领工资和代买橘子等等事情,无不体现出老式家长的“包办”色彩。父子两经过几年的持续冷战,朱自清没能完全理解家庭变故后父亲的艰难,更没法理解这种专断的父爱,直到父亲1925年10月收到父亲的来信后,朱自清开始以像征着转过身去的“背影”为题,委婉地向父亲表达歉意。1925年,当朱自清的《背影》发表在《文学周报》上时,这个时候的朱自清是27岁,他依旧与父亲有着很深的隔阂,所以他没有直接回信,而是写下了这篇文章来逃避与父亲进行直接交流。

诚然,为了解读文本的全面性和真实性,不可只站在朱自清一边。据朱国华讲,1916年朱家的家境已经大不如从前了,父亲仍然体面地为朱自清筹办婚礼,送他去北京大学读书等。与此同时,祖母去世,弟弟也面临着读大学的经济压力,这都需要花费很多钱。[10]父亲对朱自清也算尽到了作为父亲的责任,例如父亲为了供朱自清读书影响了弟弟的升学,文中也写到父亲再三嘱咐茶房对“我”仔细照料后,并执意要送“我”去车站。父亲为朱自清做的这些点点滴滴,朱自清不能说完全没有感受到。

三.局外人:《背影》面对的读者解读

“全息还原解读法”一定要思考文本所面临的读者是谁,这篇课文选编自部编本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篇课文,它的读者有学生,亦有教师。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时,亦要充分考虑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帮助学生打开视野,践行“通过阅读教育”,培养学生阅读素养与精神成长。

对学生而言,学习这篇课文最大的困难就在于理解朱自清先生表达的情感,因为散文是作者极具个人特性的感官所过滤的人、事、景、物。[11]学生无法真正理解这种父子间的感情(特别是朱父的妾室事件由此引起的家庭矛盾和父子矛盾)。无论是从语文经验还是生活经验来说,学生没有体验过这种包办专制的父爱,换言之,学生不可能具有与作者等同的经验,不仅学生,任何人,包括语文教师也不可能具有与作者等同的经验。[12]

那么,学生和教师以局外人的身份对课文进行解读,要求语文教师主要掌握全息解读要向的几个要点:(1)课文写了些什么;(2)课文是怎么写的;(3)课文为何这样写;(4)课文究竟想说什么;(5)何事使它成为现在的样子。首先是回归课文呈现的文字内容的理解,即课文写了什么。《背影》这篇散文主要记述了“我”回忆父亲送“我”去车站,为我艰难爬上月台买橘子的事;其次是梳理文章的层次和框架,即课文是怎么写的。《背影》中用圈层结构将两个“我”交叉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回忆中的“我”对父亲冷漠、不理解,而叙述中的“我”对父亲表达着歉意;再次是探讨作者的写作意图,即课文为何这样写。许多人认为《背影》是再现父子亲情,而实际上却是朱自清写给父亲调和关系的一篇道歉文章;第四,探究主旨,由浅入深地挖掘主旨大意,即课文究竟说了什么。对《背影》主题的解读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可否认的是朱自清写下《背影》的确有向父亲表达着一种忏悔和歉意;最后,是对作者进行分析,何事使他成为现在这个样子。朱自清920年,朱自清从北京大学毕业后,辗转杭州、扬州、温州、上海等地,不停地换工作,都有为父亲纳妾造成家庭生活艰难埋单的缘故在里边。[13]

四.局中境:探析《背影》的写作背景

据关坤英《朱自清评传》提供的材料,可知朱自清从大学毕业后不久,一直到写《背影》的1925年,和父亲有过一段激烈而持久的感情摩擦,其原因包括家庭关系和经济纠纷等问题。[14]

从朱自清大儿子的回忆录,了解到当年写《背影》的前因后果:朱自清的父亲朱鸿钧在晚清做官时找了个姨太太,当朱自清的母亲知道后跑到徐州大吵大闹,结果弄得左邻右舍、上级领导都知道了,于是朱自清的父亲被抄了家,从此失了业。祸不单行,这时候祖母去世了,当时朱自清还是北大大二的学生,父子二人回到扬州操办丧事,回到扬州后,朱自清看到家里一无所有,被迫借钱安葬祖母。这个时候朱自清提出不上大学了,回来谋差,养家糊口,但朱自清的父亲不同意。朱自清毕业后回到扬州工作,父亲怕儿子乱花钱,所以跟朱自清约法三章,每个月由朱自清的父亲代领工资,20块钱给父亲,留两块给自己。朱自清就一边教学,一边写书,赚稿费养活自己。等到他工作的第二年,家里的欠债都还得差不多了的时候,他父亲的花花肠子又出来了,朱自清认为他父亲现在连工作都没有,他有什么资格纳妾,无非就是用朱自清的工资。所以朱自清气不打一处来,结果父子两大吵了一架,由于父亲的强势,朱自清没有办法,只有等到合约期过了就不再扬州工作,看父亲去哪里领工资。之后朱自清带着自己的老婆孩子先后去杭州,宁波,温州这些地方工作,每个月固定给父母亲寄15块钱的生活费。由于这几年朱自清和叶圣陶一直写东西,小有成就。后来朱自清直接被清华大学邀请过去授课,他每个月还是给父亲寄15块钱,与父亲并没有过多的言语。这种僵局关系维持了7年左右。朱自清在清华大学的工作量并不是很重,所以,朱自清又开始创作一种新的散文,对象就是自己的家庭成员,写过几个孩子,写过妻子,写过母亲,但唯独没有写过自己的父亲。朱自清写了一篇妻子的文章登上了申报,第二天朱自清的表哥在扬州也买到了这份报纸,看见了朱佩弦的名字很是高興和激动,马上拿回家给舅舅(朱自清的父亲)看,哪知道朱自清的爸爸很生气。大表哥就很纳闷,问了舅妈才知道原因。在吃饭的时候,朱自清父亲一句话都没有说,大表哥也不敢多说什么,直到快要吃完的时候,朱自清的父亲恶狠狠地说了一句话:“这个小子娶了媳妇忘了娘”。所以大表哥吃了饭就回去了,他回到自己家中就给朱自清写了一封信,并且以表哥的口吻毫不客气的说:“我不知道你跟你父亲究竟有什么过节,但他的确很生气,你自己看着办吧”。几天后,朱自清收到这封信就开始后悔,于是他赶紧想写一篇关于父亲的文章,并决定今年回家过年,又寄一笔钱给父亲置办年货。想了很久都没有想出写关于父亲的什么文章,结果一天晚上朱自清失眠,想到了早年父亲给自己写的一封信,突然回忆起当年朱自清父亲送他坐火车,买橘子的场景,于是有了《背影》。有了这些故事的来龙去脉,我们就可以理解朱自清在开篇写道“我与父亲不相见已经二余年了”的原因。

用全息解读法来分析《背影》这篇文章,明白朱自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为了和父亲和好如初。实际上,这篇文章只有父亲和表哥读得懂,我们都是局外人,我们只有了解了故事的来龙去脉才能理解这篇文章的思想。

用全息还原解读法看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从不同角度去解读课文就会打破长期以来对父子情深主题的片面理解。全息还原解读法并不是高深莫测的专业术语,它要求教师解读文本时深入作者的写作心境,体察作者周围的社会环境,也就是要对作者所处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进行全方位地“还原”,以保证课堂内容的准确有效。

参考文献

[1]徐燕娟.儿童全息阅读内涵解读[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21(Z4):15.

[2]赵毅衡.论二我差:“自我叙述”的共同特征[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7(04):68-73.

[3]教育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73.

[4]張良田.语文课程应加强语篇交际知识的教学[J].湖南教育,2006(08):23.

[5]张学君.走进《背影》解读的秋日时代[J].语文建设,2011(06):42-47.

[6]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7]教育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73.

[8]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270.

[9]朱国华.《朱自清与〈背影〉》[N],《人民政协报》1998年10月25日。

[10]杜霞.文本解读中的“知人论世”:以《背影》为例[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4):76-80.

[11]关坤英《朱自清评传》[M],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第165-166页.

注 释

[1]徐燕娟.儿童全息阅读内涵解读[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21(Z4):15.

[2]赵毅衡.论二我差:“自我叙述”的共同特征[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7(04):68-73.

[3]教育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73.

[4]张良田.语文课程应加强语篇交际知识的教学[J].湖南教育,2006(08):23.

[5]张学君.走进《背影》解读的秋日时代[J].语文建设,2011(06):42-47.

[6]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296.

[7]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270.

[8]教育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72.

[9]教育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73.

[10]朱国华《朱自清与〈背影〉》,《人民政协报》1998年10月25日。

[11]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286.

[12]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269.

[13]杜霞.文本解读中的“知人论世”:以《背影》为例[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4):76-80.

[14]关坤英《朱自清评传》,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第165-166页.

猜你喜欢
文本解读朱自清背影
清芬正气朱自清
两个背影
你给我留下了背影
背影
朱自清致逯钦立信函之四(1945.6.25)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老情书 朱自清致武钟谦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