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敏:英雄,国之命脉

2022-05-30 10:48沈嘉柯
下一代英才 2022年10期
关键词:方志敏英雄

沈嘉柯

国庆之际,白天走在小区里的路上,邻居家的老人都在大声唱歌,唱的是《歌唱祖国》,沿途红旗飘飘。我凝望了片刻,却不是激动的感觉,反倒是风霜雨雪后的深深慨叹。

中国这两个字,写起来十二个笔画,太多太多人为这梦想前仆后继,献上血肉之躯与青春韶华。这个国家和这个国家中的人们,经历过太多苦难。

幼年时我家里有一台黑白电视机都是心满意足的宝贝,在小玩意里见识中国各地。如今不再看电视了,也走遍了大江南北,最繁华的十几个大城市,还有成百上千的乡镇山村,我听到太多老人感叹日子好过了。

年少时耳濡目染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人到中年历经世事,才真心体会其中的曲折、心血和汗水。

我曾经在安徽的梅山水库发电站附近游览,那是个国家水利建设项目,老国企氛围依旧在。我走在山脚下,细细看了又看红砖旧墙上刷的标语,“拼搏努力、团结一致”“四个现代化”……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本世纪当下,居然一应俱全。历史就在人间大地上刻下痕迹,等待你的蓦然顿悟。知往昔不易,方能领会今时今日。

可是,我们这些后来人,在今时今日,以肉眼所见的强大中国,万众同庆,感慨万千,令我想起一个人,想起年少时候读过的他的文字。

1935年5月2日的他,当时所见的中国,放眼望去,遍地愁苦与屈辱。触目所及,尽是晦暗消沉。但他如是写道:

“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中国民族在很早以前,就造起了一座万里长城和开凿了几千里的运河,这就证明中国民族伟大无比的创造力?中国在战斗之中一旦斩去了帝国主义的锁链,肃清自己阵线内的汉奸卖国贼,得到了自由与解放,这种创造力,将会无限的发挥出来。”

“到那时,中国的面貌将会被我们改造一新。所有贫穷和灾荒,混乱和仇杀,饥饿和寒冷,疾病和瘟疫,迷信和愚昧,以及那慢性的杀灭中国民族的鸦片毒物,这些等等都是帝国主义带给我们可憎的赠品,将来也要随着帝国主义的赶走而离去中国了。”

“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病,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恨,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忧伤,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暗淡的荒地!这时,我们民族就可以无愧色的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地携手了。”

“這么光荣的一天,决不在辽远的将来,而在很近的将来,我们可以这样自信,朋友!”

……

信封上写着:“寄送不知其名的朋友们均启”。这封信,他知道是无法寄递的。

这几段文字,就是方志敏写的遗作——《可爱的中国》。出现在教科书上,供孩子们学习阅读。当一个人太小的时候,是很难深切体会这些呕心沥血又矢志不渝的文字的。

在那种环境下,无数人绝望妥协,觉得中国没救了,认命算了。任凭洋主子宰割。偏偏方志敏就不信这个邪。这个江西人,仿佛穿越了时代,提前预言了今时今日的中国。

只有与历史对照,与现实再度对照,才能真正读懂中国,读懂中国的英雄是多么了不起。别人无比悲观,他居然还能乐观地向往未来的中国。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中国是有救的,而且总有一天,还会富强美丽起来。可想而知,这中间,要迎接多少冷眼与嘲笑。

这真是不可思议的积极乐观。往历史上检索,他的这种相信,又其来有自,并不是凭空掉下来的。

方志敏这样的人并不是个例。中国历史留下来的最耀眼的文人武士,本来就是同类。

屈原那可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人只有一死,但在屈原心里,死九次都不后悔,要为理想献身。

中国人的山河家国这种情意结,任你放浪形骸,怪异荒诞,任你寄情江湖,假装不在乎,任你隐逸泉林,纵酒陶醉,任你稗官野史写小说……那一点心中的微火,是灭不掉的。

中国人的文化,那一点元气,一点血脉,就像那黄鹤楼,一毁再毁,又一建再建。只要李白崔颢的诗歌在,只要仙人黄鹤的传说在,任凭战火燃烧,地址迁移,古今变换,它在,并将一直在。砖瓦木铁的肉体湮灭,锦心绣口的乡愁永生。比如唐诗宋词的再度复苏,变成热门。

“假如我还能生存,那我生存一天就要为中国呼喊一天;假如我不能生存——死了,我流血的地方,或者我瘗(yì)骨的地方,或许会长出一朵可爱的花来,这朵花你们就看作是我的精诚的寄托吧!”

他的这些文字稿曾由鲁迅代为保存,后来公开发表。

2021年,我接到华中师范大学王丽教授的邀约,请我同赴江西省展开红色经典阅读之旅,就在方志敏烈士陵园前,为广大师生开讲《可爱的中国》。王丽教授还是湖北省演讲协会会长,要求甚高。我感到压力颇大。人民日报、湖北教育电视台都对此一行做了专题报道。

出发前,我认真准备了良久。当我真正站在方志敏雕像前,环顾附近的苍松翠柏,那一刻风和日丽,我忍不住万般唏嘘慨叹,方志敏的心愿,他所期盼的那个新中国,就在眼前。曾经,方志敏年少时,也是一个文学爱好者,他也写过小说散文,去表达他的理想。后来,他投笔从戎,投身于火与血的千秋功业去了。当我缓缓开讲,相隔百年,我读懂了他,找到了至深的共鸣。

在江西省图书馆里,还有一个独特的红色图书馆。那里陈列着中国百年革命事业的丰富书籍。江西图书馆的负责人,还请来了方志敏烈士的儿媳花真先老人。她已80多岁,衣着朴素又和气。花真先老人告诉我,方家的人都有一种默契,一定要保持方志敏烈士的遗志,宁可清贫生活,也绝不能做出有损方志敏精神的行为。看着老人清澈的眼神,更令我肃然起敬。

鲁迅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为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世间万事万物,皆有表里,我们总能看得到许多不足问题和依然存在的不公平。然而,只看见这一面,你是读不懂中国的。

你想完整读懂中国,你还要凝视那些英雄。

英雄从不完美,但英雄是国之命脉,是最根本的精气神。他们就是不屈不挠不甘心,他们是白日长虹一般照耀的存在。正是英雄们一点一滴改造漆黑阴暗的旧中国之存在。于千千万万人之中,眺望着远方的远方,望见美丽的新中国。

1935年,距离新中国成立了,还要再等14年。然后再经过整整73周年,才抵达今时今日。那个时候的方志敏,就“看见”了“中国的面貌将会被我们改造一新”。因为相信,他的梦想,真的照进了现实。

两千多年来,我们这个民族就是有屈原、杜甫、辛弃疾、陆游,再到方志敏这样的人,这些中国脊梁,一门心思我的中国,我来重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他已死去了87年,他所爱的中国,大部分已如他所愿,我相信,还将继续变得更好。他的那一朵可爱的小花,生长着,微风中摇晃着。这朵小花,是不朽的。

猜你喜欢
方志敏英雄
行书小品《方志敏狱中诗一首》
英雄犬
英雄保重
第二届方志敏文学奖征稿启事
方志敏建造的奇绩和奇功
方志敏研究中心
致方志敏——写在方志敏诞辰120周年
重走英雄路
方志敏创建闽浙赣苏区及其光辉业绩
自古英雄出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