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地质事业的主要领导者:李四光

2022-05-30 10:48高琳陈琛
知识就是力量 2022年10期
关键词:李四光

高琳 陈琛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地质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地质学的开拓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摘掉中国“贫油国”的帽子,找到铀矿床,为中国国防事业崛起作出巨大贡献!2009年,李四光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让我们一起学史爱党,知史爱国!

  新中国地质事业的主要领导者李四光

“努力向学,蔚为國用”

1889年,李四光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今黄州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侵华,清政府腐败、降服,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在青年李四光心中激起强烈的爱国热情。

1904年,李四光被外派官费留学日本。1905年,年仅16岁的他加入中国民主革命开拓者孙中山在日本创立的中国同盟会,走上革命道路。当时,孙中山看到李四光“年纪这样小要参加革命”,于是勉励他“努力向学,蔚为国用”。这对李四光刻苦学习,立志报国影响深远。

1913年,李四光考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先后攻读采矿专业和地质专业,走上了科学救国之路。

在英国期间,他勤学不辍,并学会了拉小提琴。学业繁重,他就即兴拉上一曲排解烦闷。1920年,异国苦读、一心报国的李四光看到彼时中国军阀混战、乱象纷纭,心有所触,创作了一曲《行路难》,以自己喜爱的小提琴独奏曲形式抒发心情。后经考证,这也是中国第一首小提琴曲。

 李四光创作的小提琴曲《行路难》和他使用的小提琴

地质力学的开创者

在李四光的科学生涯中,他倾注大量精力研究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问题。他科学地把力学原理和方法运用到地质学研究中,创立了地质力学这门新兴的学科。李四光由此成为中国科学家用创造性的思想登上世界科学论坛、加入探讨重大地质理论问题行列的第一人。

1921年,李四光在研究石炭-二叠纪地层时,发现这些地层的沉积物在中国存在着明显的南北差异:在北方主要由陆相地层构成,在南方则是海相地层占主导地位。李四光经过对地球上其他地区海侵海退现象进行初步比较,特别是对古生代以后大陆上海水进退规程进行初步探索,得出一种假说:大陆上海水的进退是具有全球性的,有可能是由赤道向两极和由两极向赤道的方向运动。这可能是由于在漫长的地质时代中,地球自转速度反复发生时快时慢的变化所引起的,因此也必然会在大陆上留下受构造运动影响的痕迹。这就是地质力学的开端。

20世纪40年代初,李四光率先将力学引入地质构造的分析,发表《地质力学之基础与方法》,地质力学理论已具雏形。他认为地壳运动存在,必然是由于一种力量在起作用,这种力就是地应力。岩石在地应力作用下会产生形变,由于各种岩石性质不同,产生的构造形迹也不同,依照构造形迹的力学特征和组合形式,可以追寻力的作用方向和方式,进而探索地壳运动的方向和起源。

1962年,《地质力学概论》完稿。这是李四光40年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他地质力学研究史中的一个里程碑。

李四光运用力学的方法,研究地壳构造与地壳运动的规律,探讨各种形式构造体系的形成。这些研究对矿产的分布规律、工程地质、地震地质等方面问题的解决有重要指导意义。而地质力学理论在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仍闪烁着独特的光芒!

挺起共和国油脉脊梁

新中国成立之际,李四光排除万难从英国秘密回国,并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奋战在科学研究和国家建设的第一线。

1953年,中国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刚开始就遇到石油短缺的困难。石油被称为“工业血液”,是工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燃料资源之一。现代国防方面,超音速飞机等所用的燃料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出的。但在当时,科学界主流看法认为中国是一个“贫油国”,所需石油80%~90%都依靠进口。

1953年底,毛泽东主席邀请李四光到中南海,征询他对中国石油资源的看法。李四光根据数十年来对地质构造的研究,从他所建立的构造体系,特别是新华夏构造体系的观点出发,分析了中国的地质条件,陈述了他的观点:在中国辽阔的国土内,天然石油资源的蕴藏量应当是丰富的,关键是要抓紧做好石油地质勘探工作。

1954年,他在报告中指出3个远景最大的可能含油区,即:青、康、滇地带,阿拉善—陕北盆地,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并提出应该首先把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等地区,作为普查找油的对象。

  1953年底,毛泽东主席邀请李四光到中南海,征询他对中国石油资源的看法

1954年,以李四光为主任委员,由地质部、石油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成立的全国石油地质普查委员会,轰轰烈烈地在全国展开石油普查工作。

1959年国庆节前夕,石油部终于在黑龙江肇州县的“松基三井”发现自喷工业油流;1960年,迎来大庆油田大会战的胜利!

实践证明,李四光关于中国蕴藏丰富石油资源的论断是正确的,关于找油的战略性指导意见是正确的。他从理论和实践上彻底击碎“中国贫油论”,挺起了共和国油脉脊梁!

为新中国积极寻找油和铀

1949年,李四光预见到新中国的国防和经济建设需要铀矿资源,于是在回国时,从英国带回一台伽马仪,为中国后来寻找铀矿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3年,李四光曾在中国地质学会会员代表大会上说,我们要积极寻找“二由”,这个“二由”就是石油和金属铀。

1955年1月15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李四光、核物理学家钱三强等人就中国当时的核科学研究状况,铀矿资源以及核反应堆、原子弹原理等方面的问题作了专门汇报。这一天也成为中国核工业的诞生日!

铀原子能发生裂变反应,释放出的大量能量可以应用于发电、核武器制造等领域。根据地质力学理论,李四光指出,中国的铀矿主要是在几个东西带上。实践证实了李四光的预测,尤其是南岭带的一些铀矿床,以规模大、品位高、易开采著称全国。

到“二五”计划末期,中国已发现一系列铀矿床,铀产量已能保障中国核工业发展需要。

  李四光预见到新中国的国防和经济建设需要铀矿资源

李四光曾说:“我是炎黄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所学到的知识,全部献给我亲爱的祖国。”李四光的一生是热爱祖国、追求真理的一生,是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一生,是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一生。他毕生奋斗取得的卓越功勋已经载入振兴中华的史册,将永远闪耀着光辉!

猜你喜欢
李四光
科学家公益宣传
——李四光
科学家公益宣传
——李四光
李四光的求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