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自己:如何接续奋斗,传承教育的理想之光?

2022-05-30 10:48陈时见
新作文·教育故事 2022年1期
关键词:巴蜀律动素养

陈时见先生曾说,“巴蜀小学的生态环境,关注教师成长,指向学校发展,让好老师和好学校成为通向美好教育的钥匙”。在当下,如何通过治理激活每个教师的自我领导力,营造学校良好“生态环境”?需要教育人守正创新,在接续奋斗中传承教育的理想之光。本文节选了陈时见先生的相关论点,供读者参考。

教育改革作为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理应形成规范的教育治理体系与高水平的教育治理能力。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构建教育现代化治理体系,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无疑是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是我国教育发展方式由外延式向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更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础。

为此,学校要抓好师生发展、环境熏染、价值观引领三大要素,并实现三者利益的最大化。展望未来教育,校长应未雨绸缪,注重培养方式、管理方式、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变化,与外界积极交流,努力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与学校管理水平。教师教育也应努力做到变知识的教育为人格的教育,变眼前的教育为终身的教育,才能适应未来教育的发展需求。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必须进行相应的变革,特别是要围绕核心素养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重庆巴蜀小学校长马宏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探究课堂教学变革,提出“律动教育”思想,并且在课堂教学实践与专业学习中不断深化该理论。同时她以课程与团队为两大抓手,大力实施律动课程体系。“读懂儿童、读懂学校”为巴蜀学校育人的契合点。读懂儿童永远是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读懂学校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立足点。在当下,读懂自己,则是全国所有中小学校在治理过程中面临的共同课题。如何反观自己学校所在阶段和达成度,找到系统解决方案,实施高质量的常态、长效行动?巴蜀小学在接续传承中生發出的治理经验,值得我们在理解中总结,并把这些智慧带给更多的学校。

(文章来源:摘引自《教师教育学报》,陈时见、刘方林《新时期中小学校的有效管理与质量提升——中小学教育发展报告会暨校长论坛综述》,内容有删改。)

猜你喜欢
巴蜀律动素养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川渝两地携手共建“巴蜀电影联盟” 联合打造巴蜀特色电影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清代巴蜀詩話待訪書目考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三个经济”律动
宋代巴蜀书法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