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变迁折射经济转型升级

2022-05-30 10:48徐芳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22年9期
关键词:政治试题劳动者试题

徐芳

【热点综述】

2022年7月,国家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向社会公示。这是自1999年颁布首部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以来的第二次全面修订,其中既纳入了新增职业信息,又更新合并了部分原有职业信息。

在新修订的职业“版图”中,亿万劳动者所从事的职业被划分为8个大类、2967个工种。与2015年版大典相比,增加了法律事务及辅助人员等4个中类、数字技术工程技术人员等15个小类,以及碳汇计量评估师等155个职业。职业的变迁,既反映客观现实,顺应市场需求变化,又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尤其是被列入大典的18个新职业备受关注,这对于劳动者而言,意味着职业发展方向将有更多选择。

对数字职业进行标注,是我国职业分类工作的重要创新。此次确定的职业分类,将为国家职业标准的出台提供依据,推动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相关的职业教育培训和人才评价更加规范,从而促进就业创业。从1999年首次颁布职业分类大典,到今年进行第二次全面修订,20多年间职业变化之快,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我国经济的活跃程度。今天,每一个劳动者都需要有苦练内功、提高竞争优势的职业追求。同时,相关部门也需在行为规范、劳动保障等方面明确标准和规则,保护好从业者权益,如此,才能为社会进步注入新动力。

【原创新题】

1.当前,数字经济正在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发生深刻变革,与数字经济相关的多个职业已经在互联网与信息产业的新技术应用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如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增材制造工程技术人员、数据库运行管理员等。数字职业的扩容,需要加速培养大量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面对未来就业环境的变化,高中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劳动者需要(  )

A.学习劳动法律法规,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B.奉行终身学习理念,树立竞争就业观

C.非传统职业不选

D.非新兴职业不选,争做时代发展领头羊

2.与2015年版大典相比,2022年版大典增加了法律事务及辅助人员等4个中类、数字技术工程技术人员等15个小类,以及碳汇计量评估师等155个职业,尤其是被列入大典的18个新职业备受关注。政府部门对新职业的确认有利于(  )

①社会拓宽就业领域,安排劳动者充分就业

②人们更新就业观念,主动适应市场的需要

③企业明确职业职责,发挥新职业主导作用

④社会对新职业认同,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目前,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居世界第二位,增速位于全球第一,是经济发展的一块“长板”,我国制造业重点领域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53.7%和73.7%,互联网营销师、网约配送员等与数字产业相关的新职业得到“官方认证”。发展数字经济(  )

①有利于提高创新能力,促進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②带来新就业机会和就业形态,助力劳动者高质量就业

③促进新兴产业完全代替传统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④有利于完善按劳分配,从而提高居民的财产性收入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4.在新修订的职业“版图”中,亿万劳动者所从事的职业被划分为8个大类、2 967个工种。与2015年版大典相比,增加了法律事务及辅助人员等4个中类、数字技术工程技术人员等15个小类,以及碳汇计量评估师等155个职业。这些新职业(  )

①折射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向 ②夯实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基础

③为求职者增加了新的就业选择

④缓解了我国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职业的变迁,既反映客观现实,顺应市场需求变化,又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由此可见(  )

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不具有客观性

③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

④新职业的出现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外力作用产生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参考答案

1.B 2.C 3.C 4.A 5.A

··

高考政治试题分析及备考对策

◇河南省鹤壁市鹤壁科达学校 袁红岩

一、试题分析(以2022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乙卷为例)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筑牢学生思想基础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基础,2022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乙卷政治试题很好地体现了该原则。2022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乙卷第40题很好融入了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等论断。其他试题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共产党人事迹的描述,让学生更加坚定跟党走、听党话,为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奉献自己的力量。

2.强基固本,推动“双减”政策落实

2022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乙卷政治试题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等。

试卷除上述能力以外,也注重对科学思维方法的考查,很好地体现了学科素养培养的要求。

3.试题结构合理,难易结合,构思巧妙

试题在问题设置方面指向是非常明确的,将宏观和微观有效结合,锻炼学生知识总结能力。对近几年高考政治试题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材料中的一些关键信息隐蔽性越来越强,提升了考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在试题整体设计方面采用的仍是难易结合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慢慢进入状态,并且题目相对来说开放性比较强,很好地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二、备考策略

1.立足基础知识,奠定理论基础

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对于任何学科都是备考的重点内容,只有对理论基础知识进行牢固掌握才可以更好发挥其他方面的能力。纵观高考政治试题来说,无论是主观题还是客观题,均要求学生在理论知识掌握的基础上进行解答。虽然考试内容对学生能力素质的重视度也比较高,但是这些能力的考查仍需要以理论知识为基础。

2.把握知识内在联系,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在备考期间,为了提高复习效率,同学们要对考试大纲进行整体把握,从而对知识内在联系进行整理。这样,对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高考政治试题经常考查货币这一内容,该内容主要包括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属性、外汇以及汇率的变化引起相关经济现象变化等知识点。为了更好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学们在复习时应该将与货币相关的知识进行结合。

3.结合时事政治,突出时代背景

在备考过程中同学们要对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同时也要结合当下的一些时事政治热点进行分析。这样,在解答主观题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培养政治素养,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综上所述,对高考政治试题进行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组织知识框架,更好地梳理考点,以提高政治复习备考的效率。试题分析是为复习备考打基础的,因此,同学们应认真分析历年高考政治试题,总结出考查的重点和难点,以有针对性地复习备考。

猜你喜欢
政治试题劳动者试题
劳动者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谈构建2020届高中政治“三助式”一轮复习策略
——以2019年全国Ⅲ卷政治试题为例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拨开云雾见天日 守得云开见月明
多管齐下,提高学生政治试题审题能力
在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