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指导之“激活”策略的运用

2022-05-30 13:12龙轶群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2年9期
关键词:阅读指导激活

龙轶群

摘 要:文章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著阅读计划推进为例,结合学生的具体学情,从“激活”策略的运用探讨有效的促读方法,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引导学生完整地、有效地阅读整本书,实现“真读”“有悟”的读书目标。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阅读指导;激活策略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统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推荐阅读的一部红色经典名著。肖洛霍夫說它是“生活的教科书”,张洁说“书中浓郁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献身主义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我精神生活最重要的支柱”。然而,如今学生对阅读经典作品缺少耐心,极少能够坚持看完整本书,而“读”是学习名著的第一步,不能解决“读”的问题,“学”就是空谈。如何帮助学生“读”得完整、“读”得轻松,如何将“耐住性子来读”转变为“如饥似渴地读”?笔者尝试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阅读计划推进为例,从“激活”策略的运用探讨有效的促读方法,引导学生完整地、有效地阅读整本书。“激活”就是激发学生,使之具有活跃的阅读状态。教师要找准“激活点”,引领学生进入名著的世界。

为此,笔者在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的3月底至5月中旬推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整本书阅读计划。该计划的实施目标为:(1)六周完成整本书的阅读,两天读一章。(2)眼到、手到、心到,每章阅读完毕要制作一张读书卡:能够厘清每一章的主要人物、主要内容,摘抄精彩的语句,并拟写本章的阅读感悟。(3)整本书阅读完毕之后,写一篇全书的读后感。阅读计划的重点是:通读全书,保证阅读的完整性。阅读计划的难点是:读写结合,有个人独特的阅读感受。

阅读计划的实施首先要研究学生,从学生和学情出发,定位学生的“畏难点”,分析学生的“动力点”,聚焦学生的“疑问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降低阅读门槛,实现阅读自由

学生认为名著“难读”,一方面是学生与经典作品之间存在时空的距离,不同的社会背景、社会思潮、成长经历会对个人的思想与认知形成不同的影响,学生几乎不可能有机会去“感同身受”,受到这些局限而认为名著难读。一方面是学生学习课业有压力,致使难以静下心来读书。还有一个方面是教师在推进名著阅读的过程中求快、求多、求全,要求边阅读,边练习相关的习题,还有的会设置阶段阅读的过关测试。名著阅读成了“百米跨栏”,既要“跑得快”还要“跨越障碍”,这样的阅读让学生望而却步。从以上三方面来看,笔者认为,教师在推进名著阅读过程中应该要先学生之忧而忧,了解学生之“忧”,为学生解“忧”、祛“难”。有时候,学生的“畏难情绪”,可能就是教师无意中制造的。所以,优化我们的阅读计划,从学生实际出发,就是要降低阅读门槛,删繁就简,不设置过多的阅读任务,读书就是读书,让名著人人可看、人人能读。

二、设计好一张读书卡,助力高效阅读

学生能够“读进去”,这是第一步,能够“继续读”,还需要一些动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小说,按照语文要素来说,学生需要正确地了解和掌握相关人物、情节,以及故事发生的具体环境。对这些关键语文要素的把握,可以提升思维力,逐步构建起对整本书的系统认识,这也是为了进一步的“深读”。那么通过什么方式能够既简便又有效地让学生形成能力呢?设计一张读书卡,是撬动名著的“杠杆”。笔者采用的读书卡如下所示:

这张图书卡,是学生阅读每一章之后都要完成的。以上笔者谈到阅读过程不适宜设定过多的任务,不适宜速度太快、太急。那么设计这张读书卡是否有自相矛盾之嫌?首先,整体阅读计划的推进是要求学生每两天阅读一章,在时间安排上可以一天阅读,一天制作读书卡。在阅读名著期间,当天晚上不再额外布置语文作业。所以,无论是读还是写,时间都是充裕的。其次,名著阅读要防止“读而无所得”的现象,所以要适当“留痕”。笔者所提倡的是有的放矢的任务驱动。接下来,谈一谈读书卡的设计。读书卡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记录阅读章节以及为本章节拟写小标题。这个任务的设计是考虑到训练学生的概括和归纳能力,学生在拟写标题的过程中,需要回顾阅读内容、提炼关键的人物及事件的信息,最后整合修饰。第二部分是主要人物及英雄事迹。这个任务的设计是基于该名著所洋溢的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奉献主义的浓烈色彩,这是名著的出彩点,所以学生应当熟悉其中的英雄事迹。第三部分为精彩内容的摘抄。这个部分的设计一方面是引导学生积累语句,一方面是尊重学生的审美追求,每位学生对美的感受不是完全一致的,学生可以选择自己认为或在描写上,或在理趣上,或在精神上打动自己的语段。最后一个部分是阅读感受。设计这个部分的目的是刺激学生的表达愿望,拓宽学生的表达途径,这个部分也是最能体现学生阅读效果的一个指征。在批阅学生读书卡的过程中,笔者对每一位学生的阅读感受给予鼓励,让学生有信心表达。

通过读书卡这个媒介,以阅读感受为例,学生从原来勉勉强强挤出只字片语,到后来可以洋洋洒洒谈几百字的感想,进步明显。读书卡的有效运用,在日积月累中扎实了学生的阅读基础,在潜移默化中强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渐入佳境,进入了想读、乐读的良性循环里。

综上所述,读书卡的设计应该立足于学生的阅读实际,相关项目应该指向关键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在阅读之后完成读书卡,也可以边阅读边写读书卡。读书卡是名著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在对话中学生能够不断深入文本、解读精华。

三、高频次交流,捕捉学生阅读的疑问点

名著阅读不能止步于“读”,交流也很重要。交流是检验“读”的内容是否完整,“读”的方向是否偏离,“读”的理解是否紧扣文本的有效途径。更重要的是,通过交流,可以发现学生在阅读中的疑问点,这些疑问点,往往能够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如果能够及时发现并组织讨论,对于进一步阅读名著是事半功倍的。

从3月底启动整本书阅读以来,一直到5月中旬结束,笔者都会检查学生每章节的读书卡完成情况,并在读书卡中发现了很多有价值的教学资源。笔者坚信,学生的阅读过程就是最大的阅读教学资源库。检查之后及时反馈,利用课前三到五分钟进行点评或者互评。例如,有一位学生在分析保尔的感情经历时,能善于在阅读中思考,调动自己的阅读积累,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进行个性化的表达。但是她的分析和迁移是否得当?或者她关注到问题的本质了吗?她是否弄清楚了保尔放弃前两段感情的原因呢?

笔者将这位学生的感想在班级里展示,然后让学生进行点评,问:大家认同这位同学的表达吗?你们认为保尔为什么要放弃前两段感情?有学生发现:该生的阅读感受游离于文本的人物形象,游离于名著的主题表达,保尔的恋情反映的不仅仅是他的感情生活,与其说保尔在“放弃”,不如说他是在“选择”,是在个人感情和阶级立场、革命信念之间的博弈。保尔最终选择了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不懈斗争。在点评和互评中,学生得以拨开迷雾见月明。对于疑问点的选择,有时候是从学生的读书卡中寻疑而问,有时候是学生提疑,有时候是笔者设疑。越是疑难的问题,越是能激起学生的探索兴趣。在整个阅读推进计划中,一周最少会进行两次的阅读交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难点、焦点、热点很快得到反馈,阅读障碍不断被扫除,阅读之路越来越通畅。

通过定位学生的“畏难点”,分析学生的“动力点”,聚焦学生的“疑问点”,激活学生整本书阅读的兴趣、信心和潜力。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建立了“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整本书阅读成为教学研究的热点。在热烈的教研氛围之下,我们还是有必要保持冷静的思考,切实关注学生真实的阅读行动,提升学生真实的阅读能力,实现“真读”,求溯“真悟”。

参考文献:

[1]农志莹.红色经典名著阅读指导之“激趣”与“破壳”——以《红星照耀中国》教学为例[J].广西教育,2021(21).

[2]於德甫.统编教材,让阅读教学“轻”下来[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0(29).

[3]胡卫红.浅谈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2).

猜你喜欢
阅读指导激活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
小学高年级语文“自主学习外储内化”阅读指导研究
浅谈图书馆的课外阅读指导对策
浅析高中图书馆的阅读指导措施
英语课堂中激活快乐因子研究
浅谈如何激活语文课堂
创设情境,激活政治课堂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刍议写景散文阅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