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和大人一起读”模块的教学对策

2022-05-30 14:38武同楼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2年9期
关键词:和大人一起读大人亲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规定,“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1]在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中,编排了“和大人一起读”的新栏目,充分表现了编者在倡导亲子阅读,强化家校共育的编排理念,践行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要求。

一、模块设置与问题探究

小学语文课程一定要特别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要在不断拓展阅读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语感,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同时,课外阅读不是学生一个人的阅读,家长也需要一起陪伴阅读。

作为学校,要积极宣传课外阅读中的亲子共读,倡导家长通过陪伴式阅读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从而为今后的阅读打好基础。作为语文教师,务必要重视亲子阅读的重要性,积极利用班级群与家长沟通,激发家长的阅读热情和参与兴趣。需要指出的是,学生在生源条件方面的复杂性往往对推广亲子阅读活动造成一定影响。“和大人一起读”模块的编排能够有效拓展了关于亲子阅读的新思路。对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个新模块,发挥模块优势,挖掘其潜在的教学资源,扭转亲子阅读推广的不利局面,从而营造浓郁的家校共同阅读氛围,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从语文课程的实践性角度讲,课外阅读是提升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对此,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在持续阅读中积累语感和语言素材,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首要问题,同时也是学好语文的最好途径。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每个家庭的情况不一样,家长的教育观念也存在较大差异。但是,无论如何,阅读都是学生学习语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不能有效引导家长和学生在亲子阅读方面获得进步,很容易错过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关键期,导致学生在手机游戏中沉迷,这对学生的成长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和大人一起读”模块的导向性非常明显。温儒敏总主编指出,设置“和大人一起读”和“快乐读书吧”,目的就是解决当前语文教学中阅读量少的问题,之所以在一年级就设置这样的板块,就是要与学前教育充分链接,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2]基于此,学校要围绕亲子阅读的推广,结合“和大人一起读”模块,逐步探究如何充分利用該模块,激发家长和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培养好、铺垫好学生的阅读习惯。

二、家校共读的策略

理解了亲子阅读的重要性,教师就要积极开展不同形式的教学研讨和教学实验,并在充分理解“和大人一起读”模块设置理念的基础上,有效落实亲子阅读。

(一)策划好亲子阅读推广活动

1.充分调动家长的共读意识

在一年级开学之初,学校就应集中所有家长开展阅读推广,并聚焦“亲子阅读活动月”专项活动。围绕该活动,学校首先要让教师给家长们进行阅读引导,围绕如何针对绘本开展亲子阅读,从而在方法上给予家长直观的支持。

教师要充分设计好讲座流程,要步步为营,逐步深入,以激发家长的参与兴趣为原则。在讲座开头,教师可以从活动的重要性角度,让家长们感受到本次活动的重要性。例如“今天和家长们所要谈的事情,关系到孩子的一生,希望家长们从孩子的成长角度,充分意识到这次活动的重要性”。在具体内容方面,教师可以从世界各国学生的读书现状出发,重点介绍犹太人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具体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到世界各个国家在阅读方面的发展。然后,将小学教材中编排的“和大人一起读”和“快乐读书吧”模块分享给家长,充分发挥教材资源的作用,强调阅读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接下来,教师可根据当前社会中亲子关系入手,对如何构建融洽的亲子氛围进行深入阐述。

整个过程维持在一节课的时间,要留给家长充足的思考时间和提问时间,在与家长的沟通中了解家长的具体需求,从而为家长提供实际有效的亲子阅读方法。

2.为亲子阅读提供丰富、全面的咨询服务

学校要以各班为单位,语文教师是第一负责人,并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提供丰富而全面的咨询服务。开展亲子阅读具体方法的介绍,以及如何通过绘本阅读改善亲子关系等。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尽量要做到与家长的一对一,充分了解家长的不同需求,解决不同形式的亲子阅读问题,从而做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作为学校和教师,要从提高亲子阅读的实效性出发,定期为家长们推荐不同形式的好绘本和好文章。在此基础上,形成学校、教师和家庭之前的阅读合力,从而营造亲子阅读的良好氛围。

3.积极开展亲子阅读的展示汇报

汇报活动要以年级为单位进行,并要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例如,将二年级学生优秀的亲子阅读纪念册、书签、好书推荐卡和手抄报等粘贴在活动走廊,从而为一年级学生提供示范借鉴,并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对于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围绕“好书分享”活动,引导学生分享好书和好故事。例如,根据阅读体验,谈一谈其中打动自己的故事情节和心得体会,并通过撰写读后感的形式制作成手抄版。关于五年级和六年级的学生,要围绕“微书评”和“微视频”进行展示、创作,将亲子阅读感悟以书评和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

通过活动展示,教师要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和班级群等向家长们推送活动成果,尊重家长和学生的参与成果,进一步激发家长和学生的阅读热情,同时也坚定了一年级家长开展亲子阅读活动的信心。在这样的氛围下,将“和大人一起读”模块作为每个家庭每天的功课,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打造浓厚的阅读环境,营造共读氛围

关于阅读环境的打造,学校要引导语文教师形成共同阅读和拓展阅读的共识,即“唯有不断拓展阅读面,才能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作为教师,要积极行动,将这种共识落实到本班级的阅读互动中去,如引导学生构建特色班级图书角。对于图书角的设置,要体现班级独特性,而且要精心布置,如摆放清新的绿植、剪贴精美的艺术字、张贴名人名言或卡通人物形象等,做到阅读有情调,育人有智慧。

当然,为充分发挥“和大人一起读”模块的作用,除了班级特色图书角之外,学校还要突破班级之前局限性,在特定区域開辟、构建精致“读书吧”。同时,还可以将名人字画摆放在读书吧,从而营造“书香之气”。

在打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基础上,学校还要积极突破年级之间的限制,以及学科之间的限制。教师要积极鼓励高年级学生到低年级楼层,并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引领一年级的弟弟妹妹共同阅读。同时,为强化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性,要积极打通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思品课的沟通渠道,鼓励各学科老师走进“读书吧”,既能引导低年级学生不断体验阅读的乐趣,也能够强化年级之间、师生之间的情谊。

(三)充实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

围绕“和大人一起读”模块,学校要积极开展阅读研讨和阅读归类。例如,关于提升语文素养的童话文本,教师要引领学生一块读;关于童谣和儿歌,可鼓励高年级学生引领低年级学生读;关于通俗易懂的故事绘本,可作为家庭作业,引导家长与学生共读。

教师的领读。例如童话故事《拔萝卜》,教师要在课堂教学时带领学生一起阅读故事,并通过该故事积极拓展学生思路,如尝试以口头或书面形式续编故事。对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不能畏手畏脚,紧抓小猫的特点,并通过情境创设和相关的语言参考续编故事情节,既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提高阅读自信。

高年级的引读。作为高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已经有了一定数量的阅读积累,在阅读体验、阅读能力、朗读能力方面已获得了很大的提升。同时,教师要根据儿童之间的心理特征,充分抓住儿童之间“容易相处”的特点,引导高年级学生带领低年级学生阅读。《谁会飞》中的形式是“一问一答”,教师可实行“高年级学生问,低年级学生答”的形式,打通不同年级之间的沟通障碍。这样,就突破了教师领读的单一模式,丰富了课堂形式,从而给学生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让学生觉得原来阅读这么有趣。在针对《剪窗花》一课,教师还可以引导四年级学生走进一年级课堂,因为在四年级美术教材中有关于剪窗花的内容,他们有这方面的实践经验,从而实现边学儿歌,边剪窗花的有机结合。

积极开展亲子共读。在教师和高年级学生领读的基础上,低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基本的阅读经验,阅读兴趣也进一步被激发。教师还可以围绕“和大人一起读”模块设置相关家庭作业,进一步引导家长积极参与进来,在陪伴孩子共读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家庭阅读习惯和氛围。如此,从课堂到课外,从教师到高年级学生再到家长,在促进共同阅读上实现了各种资源力量的有机结合。当然,有的家长可能也会提出,如果能走进课堂进行听课,那么会更加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从而激发家长的参与兴趣。

教师可设置相关的“父母上阅读课”的环节,既可以强化家校之间的联系,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除了形式上的创新之外,教师还可以从阅读内容上做好文章。例如,根据学生阅读情况和家长需求,教师可推荐给家长与“和大人一起读”模块相近的儿歌和故事,如《小猫拉车》《落叶》《城里最漂亮的巨人》《花婆婆》等。课外读本不限于此,但原则上要贴合模块要求,从而让更多优秀的故事绘本和儿歌走进家庭,并成为构建融洽亲子关系的有效粘合剂。

综合以上各种形式的共读,从教师到学生再到家长,家校之间构建了和谐有效的共读氛围,从而促进“和大人一起读”活动的顺利开展。作为高年级学生而言,开展共读活动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活动组织能力,发挥自己在朗读和其他方面特长。倘若将这种共读模式正确有效的坚持下去,不仅会培养学生优秀的阅读习惯,而且能够促进亲子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的形成。

(四)积极构建图书馆课程,强化共读

学校层面,要积极争取相关部门资源,例如教育局、企事业单位等的投资和捐赠,以此建立集绘本、童话故事和畅销书的校内图书馆。在有效落实识字、阅读等基础知识教学的前提下,教师要积极构建特色“图书馆”课程,且要跨越年级限制,并定期将不同年级的学生走进图书馆。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当低年级学生对高年级学生的阅读书目感到好奇,就会主动向前询问,如“哥哥姐姐,你们看的是什么”,或者碰到自己不认识的字也向高年级学生请教。同时,高年级学生会产生自豪感,即“我也能帮助弟弟妹妹了”,从而耐心为他们讲解。在这种阅读氛围下,不仅能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实现了“共读”的效果。从这意义上讲,图书馆课程的实践意义与课堂教学的作用相得益彰。

三、关于共读的具体收获和反思

通过开展共读活动,既强化了阅读氛围,也增进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同时,在良好的阅读氛围影响下,那些追逐打闹的声音会逐渐减少,并在班级图书角、读书吧以及图书馆的浸润中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当然,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是多方面的,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和氛围也会促进其他课程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一切成果都与亲子阅读和校园共读的推广活动密不可分。

通过构建“阅读”桥梁,促进家校关系。在开展亲子阅读活动过程中,学校也要积极通过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阅读情况。在问卷内容和形式上,要立足于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习惯的培养以及阅读感悟的迁移运用。例如,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否有所进步,重点是通过好词好句的积累,合理正确地运用至写作中;学生的视野是否有所进步,重点是通过阅读提高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度和思维敏捷性;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否有所进步,重点是不仅要大胆提问,而且能够体现一定深度,注重阅读感悟;学生的分享意识是否提高,重点是能够将故事中阐述的道理分享给家长,并在日常生活中有效践行。

但是,在享受阅读推广带来的成果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新的阅读问题。在问卷调查过程中,家长会反馈给学校在亲子阅读方面的疑惑。由于平时工作忙,顾不上陪伴孩子怎么办;学校是否可以增设选秀类课程,陪伴孩子阅读;如何有效监督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效率性;如何构建适合学生特点的综合性阅读评价体系等。对于这些新问题的产生,是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共同面对的新问题,需要逐步推进,层层深入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和大人一起读”模块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培养阅读习惯、促进家校关系融洽的有效途径。当然,新模块和新理念只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开始,只有持续不断地创新阅读形式、深化阅读内容,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强化知识的迁移运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温儒敏.新教材,新在哪?[N].人民日报,2016.818.

武同楼,江苏省泗洪县金锁镇中心小学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和大人一起读大人亲子
大人都不知道的事
让我们学着长成一个大人
假如我是大人
大手牵小手一起快乐读
用好教材例子盘活课外阅读
如果没有了大人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