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无话可说”?合规才能走得更远

2022-05-30 10:48孙笑笑
中国化妆品 2022年9期
关键词:备案化妆品标签

孙笑笑

此次解答中,相关监管部门首次强调了化妆品禁止标注监制、出品、授权以及双商标;原料中添加的极其微量的抗氧化剂、防腐剂、稳定剂等成分,可在标签中标注也可不标注;同时为方便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办理注册备案和产品标签标注,化妆品注册备案平台将产品执行的标准编号设置成与特殊化妆品注册证书编号或者普通化妆品备案编号相一致。

这份解答在行业内引起不小震动,企业在生产执行过程中,对于标签标识的投入精力巨大,关系到一个品牌面向消费者时所要传递的产品信息,安全使用产品的主要途径等。

针对此次官方对其的重点解读,中贸合规中心合规总监邵欢表示,“这是在提醒化妆品企业应该要转变思维,丢掉过去‘讲故事的老思维,规范化妆品标签标识,切实地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禁用“监制、出品、品牌授权人”

根据规定,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可以自行生产化妆品,也可以委托其他企业生产化妆品。

如果要以委托生产的方式注册备案产品,工厂需要将他们的配方和生产工艺完全交给品牌方,不利于工厂保护自己技术核心。另外,如果要作为产品的注册人、备案人,企业需要招聘质量安全负责人,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和不良反应检测体系。质量安全负责人人才短缺,法规对于注册人、备案人的责任和义务要求,由此催生了以工厂作为注册备案主体,品牌方作为“监制方”“出品方”“品牌授权人”的标注方式。

对于这一现象,此次解读中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作出详细解释。法规并无对“监制”“出品”有明确的定义,也没有明确规定承担“监制”“出品”角色的企业承担何种义务和责任。企业、消费者本身对“监制”“出品”等词语的理解可能存在分歧。

《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对化妆品的质量安全和功效宣称负责“。监制、出品、品牌授权人”这些词语与化妆品主体企业相关,在包装上标注这些企业,将导致消费者混淆企业的责任主体。

“监制、出品、品牌授权人”属于《条例》中规定的禁止标注的“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此次明确其禁止标注,是对《条例》的重申,归根到底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双商标”“套证”乱象被叫停!

除此之外,官方还明确表示在产品标签上标注产品名称中商标名以外的其他商标,从而导致消费者对化妆品生产者和责任主体产生误解的,均属于应当禁止的标签标注行為。

对此问题,邵欢分享到化妆品“套证”就属于这一类现象,通常会发生在特殊化妆品上。特殊化妆品注册技术难度高,需要提供产品功效成分的作用机理证明资料,要求注册企业对产品的功效、安全性进行充分论证;检测周期长、投入费用高,注册周期长。因此,很多化妆品企业虽然有心开拓“防脱”“防晒”“祛斑美白”这些热点市场,但又对特殊化妆品注册望而却步,担心投入时间、金钱后无法完成注册,投入变成“打水漂”,“套证”产品成了这些企业的“心水之选”。

殊不知这样的“套证”产品不但是对消费者的不负责,也给企业的经营销售乃至自身的企业形象埋下了隐患。“套证”产品、“双商标”产品,都会导致消费者混淆产品的责任主体,属于禁止标注的“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

原料复配成分可以不标注

此次解读中所提的可以不标注的成分并不是在化妆品起到一定作用的成分,而是为了保证化妆品的原料质量而添加的抗氧化剂、防腐剂、稳定剂,虽然在化妆品注册、备案时,这些成分以复配的形式填写到配方中,但实际它们并不属于化妆品的成分。

邵欢进一步解释道:“举个例子,如果在化妆品投料配方中,添加了苯氧乙醇作为产品防腐剂,那么这个苯氧乙醇对最终的产品起到防腐的作用,是必须要标注在产品的标签上的。但是如果这个产品添加了某一复配植物提取物原料,这个复配中添加了极其微量的苯氧乙醇作为复配的防腐剂,那么苯氧乙醇就属于可以不标注的成分。”

不过,邵欢建议企业在实操过程中还是应该按照配方完整地、规范地标注全部的成分。现在的消费者对化妆品成分知识已经大大提升,企业不必再为了迎合一些过时的不正确的观念而“绞尽脑汁”将防腐剂等成分藏起来。

“一品一标”明确了!

新规规定化妆品注册、备案,必须要编制并提交“产品执行的标准”并且在中文标签应当标注“产品执行的标准编号”;为方便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办理注册备案和产品标签标注,化妆品注册备案平台将产品执行的标准编号设置成与特殊化妆品注册证书编号或者普通化妆品备案编号相一致。特殊化妆品注册证书编号在产品取得注册时获得,普通化妆品备案编号可以通过备案平台进行预置获得。

但目前市面上很多产品标签存在信息标注未统一现象,此次官方的解读针对此问题明确“一品一标”的管理标准。

邵欢也提出:“一些企业仍然对于只标注产品执行的标准编号心存疑虑。部分企业担心如果不在产品标签上标注执行国标、行标,可能导致产品被‘职业打假人狙击,产品被投诉不符合国家标准。”

如果企业要在包装上标注除产品执行的标准编号以外的国标、行标或其他相关标准编号的,请注意标注的内容应真实、完整、准确,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化妆品标签标识的合规化,短时间内可能会让企业觉得在产品标签上“无话可说”、产品不好卖,但从长远来看,会督促企业将精力投入回归到化妆品本身质量和功效的研发。一些只靠营销不注重产品研发的企业将逐渐被市场淘汰,这样有利于整顿化妆品行业,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备案化妆品标签
关于备案建材事中事后监管的实践与思考
我省高校新增备案和审批本科专业名单
无惧标签 Alfa Romeo Giulia 200HP
不害怕撕掉标签的人,都活出了真正的漂亮
圣诞化妆品包装很雷同?那是因为你没看见这些!
2018年,化妆品要“减负”!——便携式化妆品成新热点
如何让你的化妆品发挥更大的功效
标签化伤害了谁
解读保健食品注册备案“双轨制”
基于多进制查询树的多标签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