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博物馆特色展陈设计思考

2022-05-30 14:51武美丽
炎黄地理 2022年9期
关键词:展线参观者展馆

红色经典博物馆能够让人们在参观游览的过程中直观地感受革命历史文化,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起到保护红色经典文化的作用,所以对红色经典博物馆的展陈设计要格外重视,以期给人们带来更好的参观体验。基于此,首先要对红色经典博物馆的存在意义进行简要阐述,并对常见的红色经典博物馆展陈方式予以分析;其次要契合时代发展潮流与人们的参观需求,提出把握好红色经典博物馆特色展陈的多项要素以及优化红色经典博物馆特色展陈设计,通过突破传统的展陈设计形式,凸显红色经典博物馆的特色。

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利。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多元文化持续涌入,国民在各种思潮的影响下,对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有不一样的解读。而红色经典博物馆作为展示红色文物、传播红色文化的集中地,能够对参观者的心灵形成正面影响,有助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坚定国民的精神信仰。要想充分发挥出红色经典博物馆的作用,就要对其特色展陈进行设计,让参观者更自然地代入到特定的革命历史时期或历史事件当中,从中感受和学习红色文化。由此可见,对红色经典博物馆特色展陈进行精心设计,是发挥此类博物馆功能作用以及正面影响国民思想的核心环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常见的红色经典博物馆展陈手段分析

展板与展墙

红色经典博物馆与历史博物馆虽然意义相近,但是展陈手段有一定差别,其中后者主要以文物展示为主,前者则以展板展墙为主,以文物展示为辅。借助于展板展墙的文字描述、图片展示,参观者能进一步了解红色经典博物馆的展陈内容与主题。同时,利用展板展墙还能对博物馆展示空间进行合理分割,通常将其放在视域范围内与站台、展柜等展陈道具搭配使用。鉴于红色经典博物馆的展览大多数以编年体或专题的形式呈现,所以展板展墙会有清晰的层次感。

雕塑与浮雕

一般来讲,在红色经典博物馆中,雕塑大部分是对某个英雄人物进行刻画,而非用来展示历史事件,相较于广场、校园等场所的雕塑而言,人物雕塑雕版要刻画得更加细腻,原因在于红色经典博物館参观的受众有着较高的文化素养、审美需求和一定的艺术鉴赏力,所以观察时会更加仔细,更注重细节。当然,也有红色经典博物馆会用大面积浮雕来重现历史事件,直观且明确。博物馆雕塑所用的材料主要为合成树脂材料和轻质聚苯板材料,浮雕则基本为铜板。

全景画与半景画

在红色经典博物馆中,全景画可用来展现重大历史题材,凭借其广阔的空间能够重现历史事件相应的环境,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感,其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空间的局限。同时,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多媒体的加持下其还能为观者带来更具沉浸感的艺术效果,深受参观者欢迎。半景画与全景画在规模、形式方面相差无几,题材均主要集中在战争方面,十分适用于对恢宏的战争场面的描绘。大部分全景画与半景画的创作都是采用写实的绘画技法,基于透视法则确定各种标准,协调好虚实关系。如此创作下,能够让参观者获得更强的空间感,在欣赏时仿佛身临其境。同时,结合大部分国民的审美观念和行为特征,半景画的创作通常还会辅以特技灯光等高科技手段,创造出更具层次感、空间感的意境,赋予静态场景一定的动态形象,也能给参观者带来强烈的临场感,深受人们的喜爱。

灯光

参观者的视觉感受除了会受空间布局的影响外,各类照明所营造出的灯光环境同样会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体验。通常博物馆室内灯光比较昏暗,主要是为了保护文物,许多文物对照度和曝光量有着严格的要求。在红色经典博物馆的灯光设计中,要重视氛围营造,结合展陈主题与场景来设计照明风格。比如,在以展板展墙为主的展陈空间中,照明亮度应适当提高,确保参观者能清楚识别展板的文字内容;在以复原雕塑场景为主的空间中,照明亮度调节适中,还要与环境气氛营造配合,体现出真实光影效果;在以多媒体展项为主的展陈空间中,适当调低照度,因为多媒体本身自带光源,所以弱化环境光源有助于提升观感;在以浮雕为主的展陈空间中,照明亮度则要由远及近,重视层次感的营造。

红色经典博物馆特色展陈设计策略

把握好红色经典博物馆特色展陈要素

1.主题

主题不仅要体现出博物馆的性质及内容,还要凸显出博物馆所在地域的特色,所以这方面需要精心设计,尽最大努力让参观者体会到展览的灵魂,同时把握红色经典博物馆的主题旋律。还要重点升华主题,借助现代技术为参观者重现主题内容,赋予其更强的历史感。比如,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中,为了让参观者对展馆想要表达的主题有深刻认知,设计出了每12秒便有水滴从高处滴落的展馆,并在侧墙摆放着挂满遇难者的照片,让每一位国人都能了解那段屈辱历史。

2.展线

展线设计考验的是对物理空间和心理等诸多影响因素的关系,通过合理设置展线,能让观众全身心走进场景当中。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红色经典博物馆中也会用到许多先进的展览技术,让展览变得更具观赏价值,带给参观者身临其境之感,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比如,在铁人王进喜纪念馆中,展线设计不仅用了张弛、集中等艺术手法,也使用了展品、半景画等展陈手段,使整个展线给人一种自然的节奏感,有利于铁人形象的呈现。

3.背景

一般情况下,在展馆序厅会有大格局的背景设计,在此背景中展示大事件与关键人物,因为此处是参观者参展的第一站,更是整个展馆曝光度最高的地方,所以需要投入更多精力进行设计。无论是事件,还是人物本身,都处在一定的历史时空中,当参观者走进展馆的那一刻,便有了时空概念,所以采取大格局背景设计有助于参观者快速进入状态。比如,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中,设计了情景过渡,用一个短距离的灰暗展厅来奠定整个展馆的基调,带领人们感受南京那段灰暗的历史。

4.人物

红色经典博物馆中同样展现了许多历史人物,透过人物能让参观者更生动地了解历史及其中蕴含的精神,所以在刻画人物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相关精神的体现。对这一要素进行设计时,往往会遇到两种情况:一种是该人物有着大量相关史料,要结合展馆需要进行取舍,选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内容。比如,雷锋纪念馆中的人物史料非常多,而最出名的是雷锋补袜子的照片,所以在展览时要重点呈现;另一种情况便是人物没有太多资料,比如焦裕禄纪念馆中相关照片非常少,那么设计人员则巧用了辅助展品的功能,如焦裕禄用过的茶杯、棉被等,同样为参观者展示出了人民好干部的形象。

5.事件

亮点内容一定要少而精,并且要用适当的方法体现其重点,以小见大凸显展馆的主题。红色经典博物馆与人物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样,人物与事件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表现重要事件或是某个人的经历时,都需根据展馆需求和主题来表现其中的典型事件。比如,在辽沈战役纪念馆中,对“攻克锦州”进行了景观复原,将内容和形式有效结合,强化了展陈事件的影响力。

6.文物

重点展示与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相关的文物,对能够诠释主题的文物进行组合展示,提升文物的解读性。在红色经典博物馆当中,基本上会展示大量文物,当然也有等比例的复制品,在展陈设计时需要思考如何让参观者对这些文物留下深刻印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文物是博物馆的语言工具,了解各种文物的意义和文物间的联系,有助于展现文物内涵。比如,在辽沈战役纪念馆中,展示了“功臣号”坦克等文物,并将文物与场景结合,向参观者展现鲜活的历史。

优化红色经典博物馆特色展陈设计手段

1.明确红色意义,凸显选题的厚重

针对红色经典博物馆的展陈设计,必须要明确“红色”的意义,以此确定主题和本身的价值特色。在以不同革命历史人物、事件为背景的展陈当中,要融入更多地域特色文化,促使人们对革命元素形成深刻理解。同时,要利用有深度、有典型意义且感染力较强的红色题材表现重大历史事件与人物,才能凸显出展陈设计的坚实思想和扎实根基。

设计人员一定要精心投入,明确主题、展线、背景、人物、事件、文物等多个方面的要素,进行巧妙构思与展示,找准博物馆的选题定位。比如,倘若确定为红色党建教育基地的主题,则可以将重点放在长征、革命战争等方面,再通过主题升华,让人们直观地体会新思想与主旋律,向大众展示最真实的展陈艺术。此外,在设计当中渗透情感,倾力展现出革命史实带给人们的反思、感动与震撼,再利用现代化展陈技术表现红色经典博物馆的历史厚重感及地域特色。

2.人性化设计,保证展线科学协调

展线设计是指对展厅陈列空间、内容、互动等多方面的布局设计,重点在于保证其功能的完整发挥。在对展线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综合考虑序曲、高潮、结尾的连贯性与起伏性,对整个展线合理布设,引导参观者走进革命故事情节,通过更加生动且逼真的表现手法,展示红色主题,其中的主旋律与正能量不言而喻。同时,设计师要重视艺术手法的运用,采取有张有弛的设计,借助展览品、革命场景、多媒体空间等手段,让展线更加丰满和有节奏感,从不同角度呈现革命历史形象,还原历史事件。

在具体的展线设计中,设计人员一般会在展览馆的陈设序厅中对大场景进行概括,让参观者形成整体概念,掌握必要信息。所以,序厅一定要具有高度概括性,在设计时要尽可能多地突出亮点。当参观者走进展馆后,设计人员则要在此布设大量与主题相关的事件、人物,借助细节打造跨时空的展览情境。比如,在“九一八”历史纪念馆的陈列设计当中,便巧用门厅与长廊的设计来达到时空转换的效果,将这种“情景式中庭”作为过渡,能拉近参观者与展厅之间的空间距离。参观者再通过引导式参观路线继续参观,便能逐个感受历史人物形象,从中体会历史,感受红色文化的深刻价值。而在细节方面,设计人员还可基于展陈面积实施节点式设计,配置更多史料、人物照片、革命物品等展品。

3.注重光影配合和颜色的搭配

许多红色经典博物馆会选择橘红色作为展馆的主色调,虽然橘红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红色文化,但是这种设计会导致大量红色经典博物馆失去特色,出现严重的同质化情况。所以,设计人员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红色文化,研究更多可能性,在保证展馆色彩与空间环境能够和谐搭配的前提下,在颜色方面进行合理创新。以大庆铁人纪念馆为例,该展馆有四大主题展厅,形成了两种颜色搭配方案。其中,第一种方案以灰色、金色等作为主色调,与石油的主题相呼应,形成极具金属质感的展厅,体现出大庆铁人刚正不阿的精神,这种方案主要用在前三个展厅中;另一种方案则是用金色、红色、黑色进行搭配,主要用于第四个展厅,重在展现大庆油田的发展历史和累累硕果,从颜色上便能感受到其的庄重与热烈。

而在光影搭配设计中要认识到照明环境同样是体现情绪的方式之一。所以在博物馆的不同情绪场景当中,需要设计出不一样的灯光效果,借助暖、冷光的配合营造不一样的氛围,形成视觉聚焦效应,优化参观者的视觉体验。

4.实施展示交互,优化参观者体验

随着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红色经典博物馆除了要展示红色岁月的真实历史以外,还应借助先进的展陈技术和艺术化展陈手法,为参观者带来更好的视觉感受。比如,在展览技术应用方面,设计人员可用更多高科技辅助展品,搭建声、光、电、影融合成的虚拟场景,还可借助AR、VR等技术,将破败的城墙、无助的孩子、高悬的旗帜等场景直观地呈现出来,带给参观者更强烈的心灵震撼。细节是优化参观者体验的重要部分,所以还可以设计一些“触摸式”展览,让参观者通过屏幕这个载体去观看历史影像,对比革命老区的发展变化。比如,可将相关影像资料投射到沙盘模型场景的大屏幕上,模拟出革命抗战的现场,演示战争的过程,同时为了营造更逼真的战争场景,借助声、光、电、影、烟、雾等手段,模拟爆炸、燃烧效果,让参观者仿佛身在抗战现场,情不自禁地为革命胜利而喝彩。

综上所述,红色经典博物馆主要通过文字、图片、影像、文物等元素向人们展示革命历史事件,让参观者在了解历史的同时,也能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对于这一极具特色的博物馆而言,其展陈必须进行精心设计,文章提到了要把握好主题、展线、背景、人物、事件以及文物等六大要素,还提出了明确红色意义,凸显选题的厚重;人性化设计,保证展线的科学协调;注重光影配合和颜色的搭配;实施展示交互,优化参观者体验等一系列展陈设计优化对策,如此才能让参观者全身心投入其中,感受红色历史,学习红色文化,接受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参考文献

[1]刘中刚.对红色主题陈列展览筹建管理的反思——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为例[J].中国博物馆,2020(01):72-74.

[2]刘雯琦,胥宇虹.博物馆里的红色文化传播方式、问题和优化建议[J].兰台内外,2022(17):71-75.

[3]张敏.场所精神下的博物馆展陈研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11):136-139.

[4]阮浩,周坤,周浩然.博物馆红色资源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展示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07):73-76.

[5]崔丽娟,宋朋遥,吴秀才.博物馆馆藏红色文献保护利用研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05):108-110.

[6]林峰.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对革命纪念馆发展的重要意义[J].科技资讯,2022,20(05):232-234.

[7]姜静.论博物馆宣教使命之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以青少年志愿讲解员队伍建设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2(03):195-197.

[8]胡盈.革命历史类博物馆在黨史教育中发挥作用的几点思考[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22(01):2-7.

【作者简介】武美丽(1987—),女,本科,助理馆员,研究方向:红色革命历史文化的宣传与教育以及纪念馆的展陈设计。

猜你喜欢
展线参观者展馆
螺旋展线方案在山区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最美的蝌蚪
创意展馆
学前儿童美育视角下的博物馆展线设计研究
创意展馆
创意展馆
纽伦堡玩具展线上开幕,美泰、Hape、Playmobil齐发新品,带来哪些新趋势?
脑洞大开
关于“茜茜公主与匈牙利:17—19世纪匈牙利贵族生活”展陈设计的一些思考
数说InnoTrans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