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企新闻宣传中语言节奏运用的重要性

2022-05-30 16:40田迎春杨伟民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传播效果新闻宣传

田迎春 杨伟民

摘要:国企新闻宣传由于自身行业特点,传播范围和效果、传播广度和深度都在一定程度上受限。要扩大国企新闻宣传报道的传播范围、深化传播效果,真正发挥其弘扬主旋律的作用,就必须从宣传报道本身着手,苦练内功,重视内容建设。同时语言节奏也对新闻宣传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阐述节奏和语言节奏的概念,分析新闻宣传中运用语言节奏的原因,剖析国企新闻宣传在语言节奏中存在制式化、说教化、材料化的不足,通过列举笔者实践采写的文章语句,分析对比语言节奏的不同导致表达的感情色彩也会产生不同,并探讨如何加强国企新闻报道中语言节奏的方法,通过明确受众定位选择报道风格,提出要在新闻宣传中强化长短句和整散句的应用,从而增强语言的节奏感,进而进一步打动读者,增强国企新闻宣传报道的传播力与感染力。

关键词:新闻宣传;语言节奏;传播效果;长短句;整散句

中图分类号:G21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11-0123-03

一、节奏和语言节奏的概念

节奏是指音乐或诗歌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1]。在音乐或诗歌中,不同的节奏可以发挥不同的作用。

(一)不同节奏表现不同情绪

例如在大众中流传广泛的周杰伦的国风歌曲,《本草纲目》和《青花瓷》在节奏上的不同,使两首歌表现的感情有很大不同。《本草纲目》节奏明快鲜活,歌词短促有力,表达了民族自信,如歌词“如果华佗再世,崇洋都被医治,外邦来学汉字,激发我民族意识”。而《青花瓷》的节奏则更婉转细腻,歌词绵延回转,别有韵味,如“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仿佛静静流淌的山中小溪一般,又仿若烟雨朦胧的水墨画,让人回味无穷。

因此,如果在聆听音乐时,把握住节奏特性,就能很好地获取音乐带来的画面,也能更好体会到音乐构建出的意境,以及更能理解音乐传达的感情和内容。反之亦然,如果熟练掌握节奏特性,可以使创作音乐的过程更有针对性,也能更好地塑造想要塑造出的音乐世界。

(二)语言中存在节奏

语言中也存在节奏。语言节奏与音乐节奏类似,有的时候可以感受到巨浪滔天,有时能感受到潮涨潮落,有时能感受到小溪流淌,有时能感受到金戈铁马,这种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或欢声笑语或娓娓道来或轻快跳跃或战鼓震天的感觉,都源于汉语每一个仿若音符的语素相连产生的。

汉语作为汉民族的语言,起着交际的作用。同时,汉语具有乐音较多的特点,且不同于印欧语系,有高低变化的声调和抑扬顿挫的语调,这些都使汉语具有较强的音乐性[2]。

因此,汉语在朗读诗词中表现出了更多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如苏轼的《水调歌头》,用保留古音较多的广东方言朗读,听起来犹如歌唱一般。当然,这一特点也使得汉语歌曲在填词上受到更多的限制。

二、在新闻宣传中运用语言节奏的原因

当前,短视频在新闻宣传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并且越来越挤压文字在新闻宣传中的作用空间。因此,相较于高浓缩、快节奏、超特写的短视频,文字在新闻宣传中发挥作用,只能从深度与细腻上下功夫,而语言节奏有助于深度和细腻度的呈现。

(一)运用语言节奏是传播力的需求

新闻要想达到最大传播量,首先要在真实性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呈现新闻价值,即体现反常性、冲击性、时效性、接近性与利益性、显著性、人性化等。其次,要在满足大多数人求知欲的同时,能够产生阅读后的愉悦感和思想上的共鸣。

而在国企自办媒体的新闻产品中,宣传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这一重要责任格外突显。同时,受企业行业内容的限制,新闻产品大多面向的受众为企业员工,而与社会关注内容契合度有一定程度的分离。以上两点都使得国企自办媒体的新闻产品在传播度上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产品的可读性尤为重要,这就需要语言节奏助力。

(二)运用语言节奏是深化内容的需求

想方设法让“实话实说”变为“实话巧说”[3],千方百计让枯燥的专业术语变为人人都能够理解的知识点,想尽办法让一本正经的“端架子”变为亲民的“侃大山”。语言节奏是值得思考的方式之一,也是国企自办媒体在新闻宣传中需要进一步强化的方面。

自然变化的语言节奏如通畅的溪水一般,可蜿蜒流淌入读者心田,为新闻产品内容加分,提升新闻产品的可读性,进而为内容深度和效果的提升提供助力。

三、目前国企新闻宣传在语言节奏中的缺点

(一)制式化缺乏感情与温度

这里我们所說的制式化,不是指的文字内容上的制式化,而是语言节奏的制式化。而国企新闻宣传中语言节奏制式化的问题存在已久。

“他长期坚守在东北各大炼化企业装置现场,与用户密切沟通……不断满足用户需求,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入工作中。”以上这段文字,正是国企新闻宣传中最经常使用、最典型的制式化语言节奏的表达。

无论是“长期坚守”,还是“密切沟通”,更或是“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展现出的语言节奏只让人觉得拖沓无聊。这种随波逐流的语言节奏别提达到触动内心的作用,连振奋人心的作用都没有,读起来甚至感到有点灰心丧气。

再如“他勤奋肯干,他攻坚克难,他脚踏实地,他就是×××”。先不说内容的表达,只谈语言节奏。语言节奏是有了,但“1+4”语素的多次重叠,造成了节奏快慢交替的缺失,使得读起来犹如人工语音在耳边响起,缺乏感情,缺乏温度。这种语言节奏在读者大脑中塑造出的只能是二维的“纸片人”,而非饱满的人物形象。

(二)说教化无法产生共鸣

在新闻宣传的分类中,有一派将新闻报道分为硬新闻和软新闻两种。如会议精神的传达等政治政策性质较重的被划归为硬新闻。

以硬新闻为例,同样是提出要求作出工作部署,我们来感受以下两段文字的语言节奏。

“一要严防严控守牢安全环保底线。二要持之以恒深化对标管理。三要从严从细抓好夏季‘八防隐患排查。四要时不我待研究推动公司规划发展……”

“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刻领会公司加快中青年干部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二要苦干实干,勇毅前行,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三要珍惜机会,严守纪律,充分利用好公司搭建的成长平台……”

在语言节奏的把握上,前者如白水煮菜,原汁原味,食之饱腹,但无滋无味,平淡的语言节奏更凸显了强烈的说教感。而后者虽然一板一眼,但“短句+短句+长句”的结合方式,达到了急促有力后又徐徐图之的舒缓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文字的说教性,提升了可读性和接受度。

(三)材料化使报道晦涩难懂

国企由于行业特点,在新闻宣传中,必然会出现一些并非大众化的词语。如果此时语言节奏又无法适当运用,则会加深新闻宣传的材料式特点,造成报道晦涩难懂,传播效果大打折扣。

“深入研究每种原油的挂靠价格差异变化,根据市场形势及时调整原油优化策略,有效降低原油原料成本;采取开放心态,坚持公开招标。”这段新闻宣传,本来在内容上已经出现多个行业术语,错乱的语言节奏更是给读者造成了阅读障碍,使得内容更加晦涩难懂。

像以上这样的例子,在国企新闻宣传中经常能够看见。加之国企新闻宣传工作者很大一部分是写材料出身,长期培训的材料思维、材料语言和节奏,使得创作出的新闻产品高冷感十足,缺乏温度,缺少地气。这也使得国企新闻宣传受众面变窄,无法达到更广泛的宣传效果。

四、加强语言节奏的方法

(一)受众特点决定语言的主节奏

掌握语言节奏,首先在于明确受众定位。受众的不同,要求在语言表达上使用不同的主节奏。

例如《诗经》中的风、雅、颂,三者都具有鲜明的不同于其他两者的语言节奏,而这正是来源于其创作者和传播者的身份特点。也正是基于这个鲜明的特点,三者结合后成就了《诗经》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是民歌。如《诗经·郑风·子衿》中写道:“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整齐的节奏后面却跳出一句俏皮之语,显得生动诙谐,一下子就有了人间烟火气。

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宫廷宴飨或朝会时的乐歌,属于正乐,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以《诗经·小雅·鹿鸣》三首中的《四牡》为例:“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工整平直的语言节奏配上大气的语言内容,呈现出了祥和典雅的贵族享宴画面。

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诗经·周颂》的《烈文》写道:“烈文辟公!锡兹祉福,惠我无疆,子孙保之。”开篇定调,歌颂的内容配上高扬的语调和简洁有力的节奏,使文章意义深远。

(二)句式使用决定语言的整体节奏

好的语言节奏在于作者的才华和创造力,更在于作者对情景和乐感适配度的把握。对乐感适配度的把握就是指作者对语言中短句与长句、整句与散句的区分,以及对它们结合后与相适应的内容的匹配程度,这十分考验作者对语言节奏感的体会。

节拍有强有弱,节奏有快有慢。语言也是如此,短句和整句可体现强节拍、快节奏,长句和散句可体现弱节拍、慢节奏。

短句指的是结构简单且包含词语较少的句子,长句则相反,指的是结构复杂、含有多个词语的句子。而蕴含在短句和长句中的节奏,使它们表达出的效果产生了不同。短句的节奏比较容易表达出明快、简洁、紧迫、灵活等内容,在国企的炼化企业新闻宣传工作中,短句大多运用在紧急处置、鼓舞士气等主题的宣传报道中较多。长句的节奏更适合表达严谨周密、细致精确的场合或工作。

整句则指的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与之相反,散句则是指交错使用各式各样句子的一组句子。整句表达更多的是恢宏气势,可激荡人心,仿佛战前擂鼓,激起冲锋陷阵的勇气。如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多个短句结合,多个整句排列,使语言节奏渐趋加强,一泻千里,使人激情澎湃许久。散句则通过散而不乱的顿挫感,挑拨人心,并牢牢抓住人心,让人困在语句的九曲婉转中体会其中丰富深刻的情感。

(三)语言节奏在国企宣传报道中的应用

一般情况下,在一篇新闻报道中,单纯使用一种语句形态很少,大多都是短句和长句、整句和散句交错运用,从交错的语句中产生的好的语言节奏,更能提升新闻报道的可读性,使读者不知不觉中就读完整篇报道。

1.句式交错运用带来的语言节奏

以笔者创作并于2022年4月13日在兰州石化自办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公司广大干部员工疫情期间主动留守保生产侧记》为例,分析语言节奏对国企新闻宣传的作用。

文章一开头用了一组短句和整句来对比烘托疫情期间冷清的气氛:三月的迎春花,开得灿烂;三月的西固接头,有点冷清。

文章中还有这样一段:“像孙浩然这样每天都在岗的兰州石化员工,在疫情期间,数不胜数。”前半句为长句,用舒缓的节奏将个人行为扩展到集体行为;后半句突然使用两个短句,用较强较快的语言节奏,增强了感情的强烈度和内容的肯定性。

2.多用长句和散句带来的语言节奏

以笔者创作并于2021年9月6日在兰州石化自办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兰州石化长汀催化剂:造福老区人民 守护绿水青山》为例,分析使用较多长句和散句后的语言节奏在情感铺垫中产生的作用和效果。

文章使用散句开篇,“八月底的清晨,和煦的阳光洒满整个长汀催化剂396亩厂区。阳光下,盛开的格桑花在整片郁郁葱葱的草木中显得尤为艳丽”。文章的主题围绕生态文明发展,开篇使用散句描写,向读者徐徐铺开一幅描绘厂区生态环境的画卷,随后阐述了就在这样一座绿水青山环绕的革命老区,兰州石化公司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落实集团公司要求,建设长汀催化剂项目进行精准扶贫。柔缓的语言节奏降低了工业感,使读者不会一看到“厂区”二字马上质疑企业周边生态环境。

后续多用长句散句描述,使情感更加细腻,阅读感更加婉转曲折,进一步降低了读者的抗拒感,增强了代入感。“长汀城墙外,汀江静静流淌。被称为客家人母亲河的汀江,在梅州大埔与梅江汇成寒江,经潮汕入海。当年汀州的繁荣全是因为这条河。如今的汀江,更是客家人的心之所依。”

3.多用短句和整句帶来的语言节奏

较多使用短句和整句,更能加快节奏,体现出气势感。以笔者创作并于2021年9月14日在兰州石化自办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兰州石化公司赓续红色血脉 “南北基地”开创催化剂产业新局面》一文为例。开篇短句加快节奏,在提升气势的同时凸显了红色血脉:“1929年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首次入闽,闽西大地革命风起云涌。”

随后使用短句和整句进一步加快节奏,将文章气势再次提升,凸显石油精神。“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苦干实干、三老四严,历来是中国石油人的坚守。”

五、结语

与音乐相似,语言也能呈现丰富多彩的节奏感。这种节奏感不仅可以体现在文学作品中,也可以体现在新闻宣传中。在国企新闻宣传受到其自身特性限制的基础上,必须积极寻找突破口,在注重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汉语特有的音乐性较强的这一特点,借助完美的语言形式和适配的语音节奏,使新闻报道读起来顺口、理解起来容易,并能让读者在优美的语言节奏中寻找美感与舒适度,从而进一步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强化新闻宣传的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 6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661.

[2] 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上册[M].增订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0.

[3] 杨东.五招教你写出散文式新闻,散文笔法写新闻美爆了![EB/ OL].庖丁解news,https://mp.weixin.qq.com/s/c1SruUDYtWaIov0CqmZN_w,2021-02-26.

作者简介?田迎春,硕士,记者,研究方向:新闻采编。?杨伟民,本科,政工师,研究方向:视频采编。

猜你喜欢
传播效果新闻宣传
新媒体背景下的人大新闻宣传
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方法的创新实践
全媒体时期人大新闻宣传可出新出彩
企业电视新闻宣传的思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传播的渠道与效果研究
线索与议程设置:提高党报传播力引导力的切入点
明星微博在社会公益活动中的传播功能与效果研究
企业微信生态圈的信息传播机制及效果分析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网络媒体新闻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