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见卓识第一侯——萧何

2022-05-30 10:48陈同友
初中生学习指导·提升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汉王萧何丞相

陈同友

【经典选读】

及高祖起为沛公,何①常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②,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何进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将军,语在淮阴侯事中。

汉王引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抚谕告③,使给军食。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侍太子,治栎阳,为法令约束④,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⑤,上来以闻。

(节选自《史记·萧相国世家》)

注释:①何:指萧何。②厄塞:险要之地。③填抚谕告:安抚民众,发布政令。填:通“镇”,安定。④约束:规章,法度。⑤便宜施行:根据情况需要,先付诸实行。

【经典今译】

等到刘邦起事做了沛公,萧何常常作为他的助手督办公务。刘邦攻入咸阳,将领们都争先奔向府库,分取金帛財物,唯独萧何首先进入宫室收取秦朝丞相及御史掌管的法律诏令、图书典籍,并将它们收藏起来。刘邦做了汉王,任命萧何为丞相。项羽和诸侯军队进入咸阳烧了秦朝宫殿后离去。刘邦之所以能够详尽地了解天下的险关要塞,各地的人口情况、贫富强弱,以及民众的疾苦等,就是因为萧何完好地得到了秦朝的文献档案。萧何向刘邦推荐韩信,刘邦任命韩信为大将军,此事记载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

刘邦领兵东进平定三秦,萧何以丞相的身份留守治理巴蜀,安抚百姓,发布政令,供给军队粮草。汉王二年(前205),刘邦与各路诸侯攻打楚军,萧何奉命镇守关中,侍奉太子,治理栎阳。制定法令、规章,建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萧何都会禀报刘邦,刘邦同意,就照办;如果来不及禀报刘邦,有些事就酌情处理,等刘邦回来再向他汇报。

【经典启示】

萧何作为汉朝开国丞相,具有远见卓识。诸将领眼里只有金帛财物,而在萧何眼里“律令图书”才是最宝贵的。刘邦就是凭借这些资料,了解天下的地理形势、各地的人口户籍等信息,为日后统一奠定了基础。无论古今,信息都是最重要的资源,掌握信息有助于洞察大势、未雨绸缪,进而取得成功。

猜你喜欢
汉王萧何丞相
萧何为何不愿当头
宰相和丞相
大小相形,巨细反衬——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好朋友就是相爱相杀
从猪倌到丞相——悠久的中国故事之一
移动互联新探索
准确 高效
汉王科技的变革
汉王的退路已被堵死
萧何“自污”的政治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