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对话: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

2022-05-30 10:48李振星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2年9期
关键词:平等对话师生关系高校

[摘 要]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人才的全面培养。现阶段我国高校师生关系具有复杂性、多维性、情景性、发展性特点,传统师生关系不断面临新挑战,自媒体时代带来高校师生关系的异化,高校师生关系成为影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平等对话原则,应从更新师生平等对话观、建立师生互动学习观、完善师生合作评价体系多个层面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

[关键词]师生关系;平等对话;高校;师生交互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2) 09-0018-04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需要的最基本的人际关系,随着高等教育深度普及,高校师生关系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出现的高校教师学术不端、师生矛盾等舆情事件影响高校公共形象,高校师生关系的和谐稳定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需求。本文分析并概括我国当前高校师生关系现状及特点,基于平等对话视角,立足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性,不再强调单一主体的重要性与价值观,构建新型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

一、我国当前高校师生关系特点

一切事物的成长发展、规模的扩大、内部的分化皆有其规律可循。准确认识和把握当前我国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和特点有利于构建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经过查阅资料与相关实证研究,概括其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复杂性

复杂性是指我国高等教育通过几十年的改革发展,从初具规模至全民普及,办学质量逐步提升,教育内容不断丰富,教学管理分工进一步细化,形成关系主体多元化、供应需求差异化、互动形式多样化的特点。复杂性首先体现在师生关系的主体类型上,“教师”并非传统观念中的授课教师、硕士生导师一类,扩展为行政管理人员、辅导员、班主任、教务文秘工作人员等多种类型,在高校教学管理系统中,他们都与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往接触。从人事关系上看,教师存在事业编制、人事代理、劳务派遣、外聘教师等区分,专业化程度和評价标准皆不相同,增加复杂化程度和不可控性。而学生的类型也并非唯一,全日制学生、非全日制学生、留学生、交流生等,学生群体的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与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增加师生沟通交流难度与观念认识的差异化。从教育教学角度来分析,知识的教授不局限于课堂教学,随着互联网应用技术发展与疫情影响,线上教学模式逐步完善,实践教学、互动式教学、模拟情景教学等共同形成现代教育教学体系,不同类型、不同场景下的师生关系愈为复杂。

(二)多维性

多维性是指高校师生关系并非仅从“教”“学”的角度考察分析,应当为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复合论证。如哈格纳(Hagenauer,G)指出高校师生关系分析应从支持维度和情感维度来判断,支持维度是指对专业、学术方面的帮助情况,后者是双方之间的交流体验及彼此感受。与中小学师生关系研究相比,高校师生关系建立在成年人与成年人“平等”对话的基础之上,参照系不再是“鼓励”“支持”“爱心”“关怀”等单方面主观行动上,双方的互动行为研究更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如沟通频次、信息传递量、效率提升度、平衡性等。总之,多维性更加强调的是以往容易被忽视的“非教学因素”对高校师生关系的影响。

(三)情景性

情景性是指高校师生关系的形成、发展与特定的时空情景相关,时空情景是由科学发展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公众认知情况等多种因素互相作用形成的特定结果,因此,师生关系在属性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文化印记”。从横向比较来看,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师生关系定位不同,西方国家的师生交流方式无法被全盘复制到中国的高校中应用实施,国内高校近年来兴起的“书院制”改革在国外未必受到欢迎。从纵向比较来看,传统教育中“以师为父”“师之长也”的理念在现代教育中有一定程度的弱化,在遵循传统尊师礼节的基础上,现代教育中师生地位更追求平等性、和谐性。此外,从教师学生中个体的特殊性和差异性来看,不同性格、不同习惯的教师或学生对师生关系的需求和接受程度各不相同,交往方式与具体行为也存在差异。因此,师生关系的情景性强调的是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发展性

高校师生关系的发展性是在人际关系的基础上,不断互动交流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逐步提升到教育关系、合作关系层面。高校师生关系的发展受时间、方式、意愿、情感等因素影响,一般认为,在大学早期学生处于基础性教育阶段,陌生感与孤独感容易产生焦虑、烦躁现象;教师通过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获得学生的肯定与信任,利用人际关系带动教育关系发展,从基础性教育过渡到专业教育阶段,而学生参加科研创新项目、自主创业及后期校企合作是师生合作关系的具体呈现。此外,理想信念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具体特征,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培养意志坚定的接班人和新时代创新复合人才同样是高校师生关系发展进程中的参考要素。

二、开展高校师生关系研究的必要性

(一)传统师生关系面临新挑战

中国传统社会中秉承“师徒如父子”的关系,老师教授技艺,学生学一技之长,师生关系的巩固、发展受传统思维观念与礼节影响。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迅速,高等教育深度普及,教育理念和对师生关系的认知发生重大转变,家庭将子女入学、接受教育看作是一种消费、投资,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消费者,而高校是提供教育服务的场所逐渐被部分民众认可。其次,在教师与学生的定位上,不再是独立的“教”“学”的关系,教师可以是长辈、朋友、合作伙伴,学生的需求也趋于多元化、差异化,如何定位并构建新型和谐师生关系成为日渐受到重视的话题。

(二)影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因素

高校师生关系发展从来不是单一的课题,其与中国现代化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密切相关。高校对师生关系的态度与具体措施体现其发展认识观和工作实效,同样,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和战略性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高校师生关系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热议的焦点话题,高校师生关系的健康化、和谐化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需求。

(三)自媒体时代带来高校师生关系的某些异化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社会进入自媒体时代,其显著特点是门槛低、自由度高、独立性强、信息交互与传播速度快。自媒体设备的普及和应用使得个人话语权和影响力倍增,人人都是广播员、大家都是传播者,自媒体发展同样给师生关系带来重大影响:一是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凭借学习能力强、适应能力快的特点他们迅速占据自媒体网络环境,他们思维活跃,个性化意识突出,以自我为中心,不受传统说教、规矩的束缚;二是过分依赖网络阻碍了师生之间的思想对话、情感交流,双方互动多数是隔着手机和电脑屏幕完成,冰冷的“网络文字”虽提高了沟通效率,减少了沟通成本,却疏远了师生双方距离;三是师生交流功利化,网络的全面性和包容性使得学生专业知识获取更加便捷,课堂与教师并非唯一垄断渠道,榜样作用与说服力的减弱淡化了“唯教师论”,却忽视了价值观念、人际交往能力、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学习和培养。

三、高校構建平等师生关系的策略

(一)更新师生平等对话观

师生平等对话观的前提是摒弃“中心论”,不再强调单一主体的重要性与价值观念,体现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性,建立师生对话中的平等关系。

1.平等对话的引导者:教师

在对话关系上,教师以引导者和主持人的身份出现,并非否定教师的地位,而是重组教师的作用和功能,作为对话引导者,教师在确定对话主题、处理解决问题、组织维护课堂秩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教师权力的赋予不再是职位和观念,而是高尚的个人修养、丰富的知识储备、成熟的教学经验。转变为引导者的关键是改进教师的对话技巧,倾听学生的思想动态、情感需求、语言逻辑等。倾听可以使教师充分了解学生,提高师生对话主题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可以锻炼学生清晰思路、准确表达个人观点,提高沟通能力。教师倾听的原则是:平等参与、专注冷静、接纳体验。认真倾听学生的对话内容与观点,进行适当地评价与反馈,帮助、引导学生补充与完善表达内容,同时在对话中捕捉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其真实想法或挖掘其他问题。

2.平等对话的合作者:学生

树立学生的平等意识是合作者身份成立的前提,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自尊自爱,满足合理的诉求,确保个人权益不受侵犯;二是尊重他人,肯定与认可他人的权力和自由。所有的教学活动、班团建设均要在相互平等、彼此尊重的前提下展开,切实增强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在内心拥有自信阳光,在交往中真诚热情、互助友爱,共同成为班级管理和决策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实施者,保证每名学生的平等性、独立性。建立平等对话合作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对话能力,主要体现在与教师的对话能力、与学生的对话能力、与文本的对话能力和自我对话能力四个方面。与教师的对话能力是指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强化提升;与学生的对话能力侧重培养团队合作能力、互助学习能力和沟通交往能力;与文本的对话能力是对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组织创新能力的提升;而自我对话能力则表现为自我反思和批判的能力。多元对话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在平等对话过程中趋于主动,利于师生之间的相互接纳和分享,共同完成任务和取得进步。

(二)建立师生互动学习观

1.营造对话环境

首先,营造支持性对话气氛,气氛是独立个人或团体在特定环境中的感知和体验,对其意识、动机、行为等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动态变化过程。美国学者吉布将课堂气氛分为“支持性”气氛和“防御性”气氛,只有在“支持性”气氛中师生双方才能和谐沟通交流、彼此交换建议想法、保证课堂秩序和教学任务正常展开,收获良好教学成果。其次,调控师生对话过程,该环节的重点是教师的能动性,对话过程的调控表现为调控对话方向和掌控对话节奏。在调控对话方向中,师生对话要围绕既定的目的或任务开展,教师全程做好支持,受到外部环境干扰或偏离主题时,进行适当的纠正与引导;在掌控对话节奏方面,既要在计划时间内完成谈话,也要厘清重点,详略得当,适应学生接受范围,避免学生产生反感、抵触情绪,愿意主动配合对话进行。最后,保证师生对话的效果。确保对话的质量和满意度的直接影响因素是话题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基本特点、认知程度、学历层次、现实需求等。遵循当前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具备适用性和合理性,师生对话过程应梯度推进,由浅至深,从表面言语交流到内心情感互动,具有发展性和可持续性。

2.改进教学方法

第一,改变传统教育灌输式教学方法,利用提问式教学塑造学生独立自主性人格,灌输式教学属于单向植入的储蓄模式,而提问式教学为双向平行的共享模式,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实现教育模式转向自由化、平衡化。第二,组建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合作学习,通过不同性格、不同层次的学生结成小组,发挥集体学习最大效益。学习小组建立的几点要求:小组具备互补性,即学生在性格特点、性别、身高、文化成绩等差异匹配成组;给予小组时间、空间自由,在小组合作或矛盾中解决问题,发掘团队潜能;教师对小组进行方向引导和节奏把控,回收反馈信息。第三,开展丰富的课堂活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提高学习参与度与体验感,让学生学习知识更加灵活、主动。比如角色扮演或情景模拟,在设定环境下组织学生思考与体验,产生共鸣,发散学习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分组式合作学习中加入竞赛互动方案,通过良性竞争提高参与度和积极性。

(三)完善师生合作评价体系

信息技术发展和社会环境复杂化推动高等教育发展改革,教师角色、教学方法、师生关系随之发生转变,建立完善的师生合作评价体系有利于检验教学内容与过程的质量与效果,设置参考体系对标教学目标完成度,反馈信息差异,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

1.师生互评

师生互评分为“师生评价”“生师评价”,即教师和学生参照一定的标准与系数,对综合能力素质与目标完成度进行相应赋分与评价。在“师评生”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个性与差异性,不设定唯一评价标准;注重学生的全面培养与素质教育导向,不以学分绩点高低定性学生;多从肯定与表扬的激励性评价角度出发。而在“生评师”阶段应鼓励引导学生大胆参与测评,真实反映想法,实现师生双向互评闭环,发挥教学相长作用。

2.师生自评

师生自评是一个不断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动态过程。从自评方法分类上来看,包含书面评价法、问题评价法、等级评价法和档案袋评价法,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也各不相同,应依据参评对象合理选取。学生的自评内容包括学习态度、学习目的与阶段性成果、个人情感与人际关系、能力培养与提升方面;教师的自评内容包含职业素养与师德建设、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学生的了解与培养、教学过程与方法评价、个人成长与技能提升等方面。此外,注重评价机制完善,改变以往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机制,建设过程评价机制,提升评价科学性与合理性。

参考文献:

[1]李争一,曲铁华.交往行为理论视角下高校在线教学场域中师生关系的建构[J].现代教育管理,2020(7):82-87.

[2]张丽敏.从异化到和谐:大学师生关系的理性回归[J].社会科学战线,2020(9):276-280.

[3]刘霞.人工智能时代师生关系的伦理审视[J].教师教育研究,2020,32(2):7-12.

[4]叶映华,高婷婷.高等学校师生关系的结构与影响机制[J].教育研究,2021,42(11):96-106.

[5]孙楠.新时代大学师生关系的构建路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2):48-51.

Equality Dialogue: Building a Harmonious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Zhenxing

(Nanjing Audit University Nanjing,Jiangsu Province 211815)

Abstract: Th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refers to the most basic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A healthy and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s conducive to the realization of teaching goals and the overall training of talents. At this stag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my country is characterized by complexity, multi-dimensionality, situational and developmental characteristics. The tradi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s constantly facing new challenges. The self-media era brings alie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become an influence on higher education an important factor i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equal dialogue,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constructed at multiple levels by updating the concept of equal dialogue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establishing the concept of interactive learning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improving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teacher-student cooperation.

Key words: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Equality dialogu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基金项目:南京审计大学审计干部教育协调办公室2021年度教研项目:“需求层次理论视角下审计职业教育師生关系优化路径研究”(2021XTBB0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振星(1990—),男,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基本理论,高等职业教育等。

猜你喜欢
平等对话师生关系高校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小学语文趣味教学构思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论小学语文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
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实现师生的和谐互动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