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而动 用好“下水文”

2022-05-30 10:48陈雅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学段范文水文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下水作文”是教师基于教学目标、习作要求以及学生可能出现的习作障碍,而专门量身定制的习作范文。教师要精准把握下水文的教学效能,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征,及时调整下水文的价值定位,助推学生表达能力的增长。对于学生而言,学段不同、思维不同,教师在撰写和运用下水文时也应该相机而动,从而彰显下水文的最大价值。

一、第一学段:放样子,巧妙使用下水文

在第一学段,学生尚处于直观性思维阶段,具象化的思维意识相对较强,而理性的逻辑思维能力则相对较弱,尤其表现在思维条理性和序列性混乱方面,加之识字量不够等客观原因,写作时常常捉襟见肘、无从下笔。这一现象所呈现的问题,就在于学生言之无物、言之无序。最关键的是,这样的问题是教师难以用语言向学生讲述清楚传达明白的,即便能够通过语言讲述,学生也未必能全部理解。因此,运用下水作文来呈现的典型范例就可以为学生搭建表达的例子,让学生在模仿性表达中锻炼思维。

以统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中所设置的看图写话为例,这四幅图的结构高度相似,教师可以选择第一幅来撰写下水作文,从图片中观察到的信息入手,对故事所表现的天气和环境进行描写,然后再描写蛋壳的外形特征,紧接着过渡到情节发展上,尝试将“蛋壳”变成“跷跷板”,再描写大家说干就干的场面,把用蛋壳做跷跷板的过程写出来;紧接着就可以写小蚂蚁、小蝴蝶们一起玩跷跷板的场景了。

教师将自己的下水作文与课件演示相结合,引导学生从中提取文字的支架:作者着重描述了毛毛虫、蝴蝶和蚂蚁在看到蛋壳之后的想法、做法与玩法,让学生有条不紊地一一道来。而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尝试从下水作文中揭示出来的范例价值入手,对第二幅至第四幅插图进行仿照性想象和写作。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可要求学生自主性绘制绘本,将内化的理解融入其中,然后进行师生之间的评价交流,让下水作文的范例支架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促使学生善于表达,乐于表达。

二、第二学段:搭梯子,正确使用下水文

进入第二学段之后,学生的理性思维意识开始萌芽,观察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发展,无论是观察的目的性、连续性、深入性,还是提炼性,都有了稳步的发展。这就给教师所撰写的下水作文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既要给学生提供相应的示范效能,同时也不能对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形成约束,下水作文要有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展。

以统编版三下第一单元“我的植物朋友”为例,教师可以选择一种学生较为熟悉的花朵进行观察并指导,点拨学生关注观察的方法和顺序,形成最基本的认知储备。随后,教师展示下水作文,该习作指导的下水作文应该与教材中提供的范文有所区别,旨在对教材范文所没有涉及的方法进行体现,从而与教材范文一起形成范文合力,以更加广泛的范畴和空间支撑起学生所需要的表达方式。

如果说在第一学段中,学生所获取的是相对隐性的知识与内容,那第二学段中下水作文的呈现就是将学生习得的相对隐性的知识显性化,以更加直观、形象的方式将观察的策略融入其中,为学生下一阶段自主地观察和表达搭建了“扶摇直上”的梯子。此时的学生已经不再是单纯地接受观察策略的概念性知识,下水作文的高效呈现给学生带来了极其广阔的创造性空间,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创造性和独立性得到了有效的发展。最后,全班学生一共描写了将近30种植物,每一种植物都展示了学生自己的观察经验和独特的表达内容。

由此不难看出,与这一篇习作相类似的观察动物、观察人物、观察景物、观察场景等,都可以运用此种方式进行练习。而这一类的下水作文,对于习作教学而言,属于典型的“搭梯子文”,不仅为学生起到了范例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主动性思维的发展,让学生的习作表达思维迈向了一个全新的范畴、领域和层次。

三、第三学段:留空子,精准使用下水文

在进入第三学段后,学生的思维特征开始发生相應的变化,理性思维已经成为学生内在思维的主要形式,关键是学生已经能够根据所掌握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分析和判断;自我认知意识的觉醒,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成为主导性活动。所以,统编版教材中开始设置大量纪实性的习作内容,尤其是习作所需要的表达思维也开始向着更广和更深迈进。

基于此,教师的下水作文也应该做出一些相应的改变和调整,可以将下水作文从原本的整篇文章,转化成为具有典型价值的某个片段,有时候甚至可以是教师构思出来的思维导图。教师要将着力展现的内容聚焦于习作的重难点,或者是学生在习作过程中的障碍点和薄弱点上,以正面迎击的方式,形成借力打力之势,最终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以统编版六年级上册习作单元中《盼》一文为例,这篇课文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其中课文在第四自然段到第十五自然段着重描写了“蕾蕾”得到雨衣之后,想尽一切办法想要穿上雨衣出门的过程。其中与妈妈之间的对话揭示了人物一波三折的心理过程,同时突出了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盼望”自己能够穿上心仪已久的雨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含义,教师不妨以这个单元中最后的习作要求为依托,创作这样一段下水作文:

我一直想养一只宠物,但妈妈始终都觉得养宠物太脏了。我就找了很多宠物可爱的照片给妈妈看,也给妈妈讲述同学养宠物的趣事,同学们也都给我出了很多主意,可妈妈就是不同意。一个周末的傍晚,家门口来了一条流浪狗,多好的机会啊!我想尽一切办法恳求妈妈留下这只狗,可妈妈依旧无情地拒绝了我。

从表面上看,这篇下水作文实在不能算得上是一篇佳作,但事实上,这样一篇下水作文正是教师“精心”创作而成,关键是教师紧扣这个单元训练的重点——围绕中心意思来写,所以在用词上,尤其是在细节的补充与再现上,都留足了空间,由学生自由发挥,所展现出来的价值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下水作文所选择的内容与养宠物相关,素材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与学生形成情感共鸣;其次,紧扣“想养宠物”这一中心,呈现出来的信息点较多,比如“看照片”“讲趣事”“出主意”“遇到流浪狗”等,都是直接指向这一中心,有助于培养学生从不同方面来突出中心的表达思维;再次,这篇下水作文也展现出鲜明的层次性,所选择的素材依照从弱到强的顺序排列,直至最后遇到“流浪狗”,可谓是“天赐良机”,将渴望之情渲染到最强。

总而言之,下水作文作为习作指导的重要策略,教师要讲究方法运用的艺术性,既要大胆用,但又不能肆意用。只有处处为学生考量,才能让下水作文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陈雅(扬州市邗江区梅岭小学西区校)

猜你喜欢
学段范文水文
继往开来 守正创新——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
范文引路 习得方法
水文
水文水资源管理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水文
春色几许(简谱)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