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与“寓教于乐”理念的融合

2022-05-30 10:48蔡培东
家长·中 2022年9期
关键词:寓教于乐数学课程数学知识

蔡培东

在以往的数学课程中,很多学生都感到压抑,这直接导致他们对数学学科产生了恐惧心理,对知识的学习也不够积极。造成此种情形的主要原因是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过于刻板,对学生的态度也比较严格。因此,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教师要改变课程安排,围绕他们的喜好,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发现数学的乐趣;营造出“寓教于乐”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中探究,减轻学习压力,促使他们以主体性的姿态去探究知识。

一、小学数学与“寓教于乐”理念的融合原则

数学与实际生活有着高度的关联,好多知识都是在實践中归纳出来的,需要以合理的思维去分析,才可以完全掌握其中的内容。因此,教师要想在小学课程中落实“寓教于乐”理念,就应引导班级中的学生将二者进行融合相聚,形成一体。而学生对日常生活更加熟悉,这能够使他们产生良好的学习体验,让他们在快乐的情境中思索,不至于对学习数学感到枯燥和乏味。在将数学教学与“寓教于乐”理念融合到课堂中时,教师不能再占据课程中的主导地位,而是要调动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以主动性的姿态加入学科的探索中。教师要担当引导者的身份,带他们领略数学中的乐趣,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在现代化的课程中,教师要变化思维去思考教学策略,在课程中融入学生感兴趣的元素,使学生站在新奇的方向分析数学知识,以全新的态度对待数学学科。

二、小学数学与“寓教于乐”理念融合的价值

(一)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中,大部分学生都对数学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数学是比较难的课程,他们需要通过做大量的习题才能够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有所下降,这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但是,从“寓教于乐”的理念出发,学生的态度就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因为在这种理念下,教师会更愿意从学生的一些爱好出发来进行教学,在设计教学过程,或者整理教学内容的时候,都会融入一些学生喜欢的元素,这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被调动起来。

(二)有利于促进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为了充分实现数学教学和“寓教于乐”理念的融合,教师会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及以往的教学理念进行反思。在此期间教师会发现,以往所使用的教学方法都比较单一,很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且,以往的教学方法还会对教学质量造成影响。为此,在“寓教于乐”理念下,教师会非常重视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他们会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比如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利用游戏辅助,或者直接将课堂交给学生等。在这种的情况下,教师会找到很多新的教学方法,从而推动数学教学的发展。

(三)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最重视的便是教学效率。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想要提高教学效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部分小学生因为能力不足,理解数学知识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在教学的时候对一个知识点,教师都要讲很多遍,甚至有些学生仍然不懂。但是,在“寓教于乐”的背景下,因为学生愿意参与其中,教师的教学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甚至有些学生会主动与教师分享自己的想法,讨论自己的思路,这使整个课堂氛围都发生了变化。另外,数学教师在此期间也充分提高了自己的专业能力。

三、小学数学与“寓教于乐”理念融合面临的挑战

(一)设计任务不合理

数学教师在教学期间融合“寓教于乐”的理念时,会格外重视学习任务的设计。因为以任务的形式教学的时候,能够让学生感到愉悦,还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时候学到知识。但是,如何设计任务,成为教师需要克服的困难。小学生与其他阶段的学生不同,这一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有限,了解的东西也少,教师设计任务时除了要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还要利用一些其他事物辅助。比如设计情境的时候,教师设计几只鸡、几只鸭的问题,就会提到养殖场。部分小学生会因为没有见过而无法理解问题,影响他们的任务完成效率,也无法保证“寓教于乐”理念的渗透,这样就会导致设计任务不合理。

(二)忽视学生的自主权

教育在不断地改革,这就需要教师改变自己以往的教育理念,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实际上,教师也正是这样做的,但是很多数学知识是比较难的,需要学生具备多种不同的能力。教师如果一味地给予学生自主权,就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为此,教师会在遇到难题的时候主动引导学生,让他们直接根据教师所教的方法解决问题。久而久之,教师会忘记让学生自主探究,学生长时间在被动情况下学习知识,很难喜欢上数学,教师也无法达到“寓教于乐”的标准。

(三)教学方式缺乏创新

“寓教于乐”理念并不是一句口号,教师想要将其与数学教学融合在一起,就要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我们在了解期间发现,教师当前所使用的教学方式是比较新颖的。他们都非常重视与时代背景结合,利用多媒体、微课等进行辅助进行教学。但深入了解会发现,部分教师在教学时给人一种“换汤不换药”的感觉,虽然在利用新的教学方式教学,但核心并没有变化,依然让学生通过记忆或者做习题来巩固所学的知识。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彻底改变自己的想法,重视从根本上进行创新,详细地了解什么是“寓教于乐”,通过创新的方式,让学生喜欢上数学,并在快乐的环境中学习知识。

四、小学数学与“寓教于乐”理念的融合策略

(一)给学生制定合理的任务

在现代化的教学中,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融入“寓教于乐”理念时,首先要明白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有着非常强的关联性。而学生对生活的兴趣又是非常高的。因此,教师可以在数学中为学生设计与日常有关的学习任务,从而让学生获得较好学习历程的同时,掌握数学知识。小学中的学科内容,基本与学生周围的事情存在高度的相连性,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境,对生活中的某一现象进行变化,使之更加贴近数学知识,也变得更加有趣,从而保证学生在数学课程中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运算律”时,教师要安排适当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教师可以在教室中张贴超市中的图片,并在相应的物品上标明价格标签。然后对学生说:“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需要购物,而在完成购物后要结账,快速地将自己购买的物品价格计算出来,也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生活技能。”随后,给学生指出图片中的几种物品,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口算。由于学生没有发现其中的规律,都是按照顺序进行计算,因此速度是比较慢的。对此,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利用学过的运算律进行计算。学生发现了这些价格之间的规律,将数字分配重组后,很快就算出了正确结果,在这过程中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乐趣。这样,在课程中结合生活制定学习任务,有利于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应用数学知识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二)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

随着新课标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入,当前的数学课程中学生已经成为主体,教师也要勇敢地面对这个现实,并做出相应调整。在以往的数学课程中,往往都是教师催促着学生进行学习,这让学生时时刻刻都存在一种紧迫感。而在现代化的课程中,学生可以自由地安排课堂时间,他们不需要紧张学习,只要按照自己的规划完成学习即可。教师在其中担当引领者的身份,带领学生从合理的角度探究学习。在和教师和同学的沟通过程中,学生会掌握更多的自学方法,促使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例如,在教学“生活中的负数”时,教师要根据教学现状调整课程,并指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数学课程中,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某种东西数量不够,或者是欠钱的情况,该如何用数学表示呢?”学生听完之后进行思考,但没有得出答案。教师可以接着对他们说:“遇到这些情况,就需要应用我们接下来要探究的知识,下面请大家来学习一下吧!”学生以教师提出的问题为导向,自主探究教材中的内容。而在学生探究的同时,教师也要进行相应的指导,并告知他们要与实际经历相结合去思考,这有利于使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样,通过在数学课程中让学生独立地探索知识,让学生亲身体会到了正确答题的乐趣,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开展游戏化的教学活动

学生对数学的印象一直都是刻板的,这也是造成他们不愿意参加数学活动的原因之一。在这样的思想下,学生很难感受到数学中存在的乐趣,使“寓教于乐”教育理念无法落实到数学课程中。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数学教师要大胆地进行创新,在课程中开展游戏形式的活动,让班级中的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习相应的课程知识,在游戏学习中实际体会到数学趣味,从而消除他们对数学的恐惧心理。教师再对症下药辅助,能够使他们在课程中变得更加主动。

例如,在教学“方向与位置”时,教师要在课程中开展游戏形式的教学活动,借助学生喜爱的游戏,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在数学课程中,可以设计“听声辨位”游戏:一个人遮住眼睛,另一个人负责指挥,他们用这部分掌握到的内容进行游戏,最终到达终点就可以获取胜利。游戏活动增加了课程学习中的乐趣,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积极表现,并运用知识进行游戏,也逐渐对知识更加熟练。在此,他们意识到本学科的知识也是非常有意思的,缓解了学生对本学科的恐惧情绪。这样,通过在课程中开展游戏形式的教学活动,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游戏的内容也是围绕数学知识设计的,学生在游戏中也在不断地应用数学知识,可以大幅度地减少学生对本学科的偏见。

(四)创新数学课程教学形式

很多时候,由于教学观念和教学条件的限制,教师几乎都是在围绕仅有的资源给学生讲解知识,学生的学习体验几乎都一样。因为无论什么样的知识,教学方法都是单调的,这导致学生在很多情况下都无法感受到乐趣。鉴于此,数学教师必须创新数学课程的教学形式,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以图画的形式呈现知识,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受。而图画的形式可以依照他们的喜好来甄选,这可以让他们感受到数学中包含的多样元素,也充分体现了数学教学与“寓教于乐”理念的融合。

例如,在教学“认识更大的数”时,教师要创新数学课程教学形式,以新的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数学课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说:“我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字,今天我们来探索一些更大的数字。”为了使他们对较大的数字有更具体的印象,教师在课堂中利用先进的技术给他们呈现了多种物体。比如,成千上万的原子,以及数不清的微生物。这些都是学生在平常的经历中很难接触到的。新的形式带给学生新的感受,让他们内心对数学学科产生向往。这样,通过转化知识的形式,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受,增加了数学知识的乐趣,充分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五)利用趣味方式进行评价

在教育开展过程中,教学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在评价的时候发现学生的优点以及不足之处,这对教师后续教育工作的开展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如果一个学校的评价方式不合理,那么就无法发挥出评价的价值。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大部分小学都是通过试卷考试的形式对学生来进行评价,这种方式具有很强的偶然性,并且还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很不利于评价工作的高效开展。为了充分地将数学与“寓教于乐”理念融合在一起,教师可以对评价方式进行调整,以一些有趣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提高评价的效率。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对如何开展教学评价进行讨论,充分吸取小学生的意见。在沟通过程中发现,很多小学生的想法都是非常可取的。比如,他们提到可以同学之间互相评价,还有学生提到可以在平时进行测试等。通过对他们的意见进行整理,最终确定利用阶段性评价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评价。这种评价模式需要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首先需要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但是为了保证评价的公平,教师要通过随机抽签的方式把学生分成两人组,并定期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对对方的评价。其次,教师便要设计阶段评价的方式,单纯地利用考试并不能发挥“寓教于乐”的价值,所以教师可以定期地让学生上台讲题,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胆量,又能够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了解。在此期间,教师做好记录,在最后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的时候,整理所有记录评价学生的表现。这样的评价方式,既有趣又有效,能够推动数学教学的发展。

總之,学生在课程中占据主体的地位,而教学目标也产生了改变,这要求教师调整数学的教学方针。要想使班级中的学生燃起探索数学的激情,教师就要在数学课程中融入“寓教于乐”理念,以学生的兴趣为前提开展教学,转化知识的形式或者是设计游戏形式的活动,以此来改变学生对数学的认知,让他们在快乐的环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宋行军)

猜你喜欢
寓教于乐数学课程数学知识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语文课堂
“寓教于乐”理念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组合数学课程教学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