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地方,美丽的色彩

2022-05-30 10:48雷江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2022年9期
关键词:桑干河蓝色

雷江

每座城市都是有色彩的,在曾强的笔下,“大同之蓝”别具魅力。

时文评析

曾强的《大同的蓝》是一篇文笔典雅、意韵悠长的散文。全文可分为4个部分:

第一部分,交代“大同蓝”的美誉。文章开篇有很多种形式,可以开门见山,直接扣题;也可以铺垫蓄势,徐徐入题。本文采用的是第一种方式,指出大同“是蓝色的”,并拥有“大同蓝”之美誉,文章开篇简洁明快,毫无拖泥带水之感。

第二部分,描写大同的蓝色风光。作者在描写大同的天、山、水之时,各运用一个判断句作为段首中心句,句式同中有异,既层次分明又富有变化。在具体描写中,笔法更是各具特色。

作者由高到低,先写大同的天。“穹庐在上”,令人联想到“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诗句,一语将我们的思绪带入了壮美的塞上风光。“那种蓝啊”该如何来描画?作者没有从正面刻画,而是选择从反面落墨,“不淡、不浮,不浓、不滞”,色泽适中,仪态适度。在此基础上,作者再连用3个比喻,表现大同天之蓝的“亲切和清醇”“隽逸和洒脱”“绝美和华贵”,化虚为实,画面感极强。接着写人“看见这叫人心醉的蓝”的感受,作者着力刻画人的动作情态,“躺在野花摇曳、芳香四溢的草地上,静静地看,潜心地赏,一点点呼吸,一幕幕牢记”,悠闲惬意之态跃然纸上。同时作者还化用一系列典故来渲染这种心情,“变成庄子的蝴蝶,或鲲鹏,哪怕变成列子的一缕轻风”。庄子梦蝶,醒来不知是自己梦见蝴蝶,还是蝴蝶梦见自己,物我两忘;鲲鹏展翅,扶摇直上九万里,壮志凌云;列子御风而行,自在洒脱。种种微妙情绪,尽在字里行间流露。

接着写大同的山。虽群山巍峨、气象万千,但作者采用远望视角,故一座座山都在“目力所见”的范围,其共同特点是“蓝格盈盈”。“蓝格盈盈”是一个富有西北地方特色的方言词语,即“蓝盈盈”,“格”为词缀,将三字词变为四字词,让语气更为舒缓,与全文风格高度一致。座座青山,在作者笔下犹如“一群青衣汉子”,“或行,或坐,或卧,或奔,或谈,或笑”,姿态各异;“有的苍老,有的年轻”,是说年龄有异;“有的健硕,有的敦实”,是说体态不同。在细致描写的基础上,作者运用问答形式,探询群山属地、形成年代、外形变迁和精神象征,意在言外,富有哲理,隐隐带着屈原《天问》的味道。

然后写大同的水。由山到水,文章用了一个过渡句:“我突然想,这山,简直更像是固化了亿万年的水。”以“我”的感想承上启下,利于营造物我交融的意境。而大同的水“有河,有湖”,却没有“江”,引用“春来江水绿如蓝”是一种诗意的起兴,然后作者选取3个典型例子来表现大同的水之蓝:笼罩着文学气息的桑干河,有《蓝色多瑙河》的音乐韵味;别具洞天的乌龙峡,波光粼粼,似乎闪烁着穿越时空的神秘与深邃;作为“地理变迁之珍贵遗存”的文瀛湖,“渔歌唱晚,古风浩荡”,却又洋溢着蓝色的生命活力。

第三部分,探索大同蓝色世界。作者先以一句总领这部分内容,“大同几乎就是一个蓝色世界”,接着写实:云冈佛國,是“蓝色的梵天净土”;大同方特欢乐世界,快乐的人们犹如“蓝色海洋中极速飞动着的鱼”。然后由实到虚,写大同人的“蓝色”特征:其性格为“大同人平静,也激情呼啸;大同人热烈,尤善解人意;大同人真诚,最愿肝胆相照”;其胸襟和心地,则是有“海纳百川的广阔胸怀和煌煌气量”。句式整齐有气势,用词巧于变化,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最后,作者还写了“大同”一词所代表的美好意蕴。《礼记》为我们描绘了“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景象,这些希望和理想,曾经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为之不懈奋斗。而以此为名的大同,也具有了“召唤人、诱惑人、吸引人,也鼓舞人”的特点。

第四部分,抒写走进大同的感受。作者连用3个“可以”,表达置身于这座城市的感受,或自由畅快,或意气风发,或闲适惬意……相同的大同,不同的体会。而你,读了此文对大同的最深感受又是什么呢?

原文选读

大同的蓝

曾 强

每座城市都是有色彩的。譬如大同,现在人们都说这座塞上古城是蓝色的,并亲切誉之为“大同蓝”。

不用说,大同的天是特别蓝的。穹庐在上,白云悠悠,那种蓝啊,不淡、不浮,不浓、不滞,有当年母亲浆洗衣被后的亲切和清醇,有街头美女飘飘裙幅的隽逸和洒脱,也有古都出土“元青花”的绝美和华贵。看见这叫人心醉的蓝,只想躺在野花摇曳、芳香四溢的草地上,静静地看,潜心地赏,一点点呼吸,一幕幕牢记,然后冥想,然后幻化,变成庄子的蝴蝶,或鲲鹏,哪怕变成列子的一缕轻风,随云卷云舒,伴灿然天光,到蓝宝石般的天际四处抚摸,尽情游赏。

大同的山是蓝的。远远望去,无论是方山、白登山、采凉山,还是六棱山、马头山、七峰山……目力所见,都“蓝格盈盈”,如四下远远近近围着的一群青衣汉子,或行,或坐,或卧,或奔,或谈,或笑;有的苍老,有的年轻;有的健硕,有的敦实。他们是本地的?也可能是西域或东土或北疆的。他们是古代的?也应该是今天的。他们长着亘古不变的容貌?也可能不断随时代而变化。他们是现实具象的?应该更契合某种神秘和幻象。

我突然想,这山,简直更像是固化了亿万年的水。

大同的水无疑也是蓝的。“春来江水绿如蓝”,大同没“江”,但有河,有湖。江河即是另一种湖海。大同近边有御河、十里河、桑干河等。桑干河就是丁玲那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所书写的河流。桑干河是蓝的,有音乐《蓝色多瑙河》的某些韵味,但最能蓝到叫人开怀的则是隐匿在火山玄武岩绝壁之下的别具洞天的乌龙峡。乌龙峡的水是深蓝的,粼粼的波光似乎闪烁着能够穿越历史和星空的神秘与深邃。大同文瀛湖古称“小东海”。作为数十万年前“大同湖”地理变迁之珍贵遗存,人类最初活动的乐园,渔歌唱晚,古风浩荡,冥冥乎就氤氲出蓝色的无尽生命活力。

大同几乎就是一个蓝色世界。

即使云冈佛国,也完全是一方蓝色的梵天净土,那些婆娑世界的虚相实影,参差而明暗,仿佛沉浮跌宕的大海。

即使现代青年十分热衷的大同方特欢乐世界,鬓毛已衰的我也曾强烈震撼地体验过一把。那些超离感觉、摄人心魂的惊险和刺激,几乎叫我成了蓝色海洋中极速飞动着的鱼!

人与人的相识相交及真正的友谊情感也需要一点点注入蓝色。大同人平静,也激情呼啸;大同人热烈,尤善解人意;大同人真诚,最愿肝胆相照。这就是大同人人格的魅力。一般人都以为,大同人多具有热情、豪爽的“火”性。但长期交往就会发现,大同人胸襟和心地其实是蓝色的。大同是中国历史上多民族杂居、交往和融合时间持续十分长久的北方重镇。生活在这样一座城市中的人们,无疑淘练出海纳百川的广阔胸怀和煌煌气量。

大同本来就是被古代圣贤赋予了人类美好希望和被寄托理想的词语。希望和理想是蓝色的。所有的色彩中,蓝色是最具魅力的。蓝色的大同故而召唤人、诱惑人、吸引人,也鼓舞人。

走进大同,可以像走进大海一样肆意畅游;可以尽情呼吸,体味天的高远,任思绪飞扬;可以感受大自然的温情,涤荡尘世杂芜,给心灵一个最放松的休闲。(选自《小品文选刊》2022年第4期,有删改)

学以致用

1.“大同几乎就是一个蓝色世界”中的“几乎”一词可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主体部分是采用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几乎”一词不能删掉。“几乎”为“接近”之意,但不等于全部,如果删掉了与客观事实不符,会造成语言的不准确。

2.由高到低,由实到虚。

写作导航

每一个乡村都有异于别处的风景, 每一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色彩。你是生活在鄉村,还是生活在城市?无论你生活在什么地方,仔细观察,用心体会,你都会发现有那么一种颜色,最能表现家乡独特的魅力,最能概括它特别的个性。请以《色 我的家》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前一空填颜色,后一空填自己家乡的名称;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少于600字。

写作点拨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需要填充的内容也都有特定的限制。先说第二处内容,根据题目要求,没有什么选择,只能“填自己家乡的名称”。第一处内容则应根据自己家乡的特点,选择相应能代表这种特点的颜色。事实上,你的家乡肯定会是多姿多彩的,这就要求你选择最有代表性的颜色或者你感受最深的色彩来立意选材。此外,还要注意题目中的“我”字,限定了作文只能选择第一人称来表述。至于体裁,可以模仿《大同的蓝》,写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也可以写一篇记叙文,通过写人叙事,来表现家乡最具魅力的色彩。

猜你喜欢
桑干河蓝色
蓝色的祝愿
蓝色的祝愿
塞北桃源桑干河
桑干河(外一首)
蓝色使命
隆起的蓝色海岸
蓝色的五月
月光
桑干河景观带规划设计分析
——以河北省涿鹿县为例
施大畏连环画选页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