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中心的品牌

2022-05-30 10:48曲经纬
北京纪事 2022年9期
关键词:种业中心绿色

曲经纬

环球影城大酒店 常鸣拍摄

北京有史以来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亚洲建筑面积最大的交通枢纽,中国北方唯一“五河交汇”的运河金融城,相当于3个上海陆家嘴……这些优势让城市副中心迎来了自大运河漕运通航以来的又一次重大历史机遇期。

2021年上半年,城市副中心首届全程马拉松比赛“绿色开跑”,首届“新区汇——城市新区国际传播与品牌发展论坛”共话新区建设;下半年,全球最大环球影城盛大开园,亮出首都文旅新名片,张家湾创意设计小镇频频传出亮眼消息……城市副中心正在财富管理、体育赛事、文化艺术、协同发展等领域“多点开花”,打造“副中心品牌”。

发挥优势吸引品牌

城市副中心搭载“两区”建设“顺风车”,发挥自身功能定位和优势,吸引了一批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形成了具有副中心特色的品牌效益。

全国首家外商独资货币经纪公司落地副中心轰动了全国金融圈,同时也迎来了全球最大的金融信息服务机构路孚特中国区总部……城市副中心正在通过布局金融服务业态快速改变外界的印象。目前,辖区内已聚集了300多家持牌金融企业和组织,金融业结构已从传统银行、保险、证券为主,向财富管理、绿色金融、金融科技等高端业态转型。立足“金融+总部”产业定位,运河商务区正在打造“国际金融港”品牌。不断聚集的金融机构只是城市副中心前沿业态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行政办公、高端商务、文化旅游、绿色金融、科技创新等业态优质项目纷纷落地。2021年1月到7月,全区新设市场主体13304家,同比增长42.74%,新设企业13213户,全市排名第二。一批批在全市乃至全国首创性、标志性的金融企业实现入驻,无疑为城市副中心塑造出“各类优质资源云集、备受青睐的创业高地和投资热土”的品牌新形象。

在张家湾设计小镇创新中心,工程师遥控操作人体姿态捕捉机器人。常鸣拍摄

对标国际水准,高端服务业也在城市副中心加速聚集。北投希尔顿、北京国际财富中心等高端酒店竞相入驻,高端会展场所接连承接大型国际活动,城市副中心的商务接待、国际化服务保障能力持续增强。9月20日,北京环球度假区两家高端度假酒店正式亮相,环球影城大酒店是全球首家以环球品牌命名的主题酒店,诺金度假酒店则是国内民族高端酒店品牌之一“诺金”的首家度假酒店,两家酒店不仅服务旅游人群,还可满足各式商务会议、宴会与社交活动场地需求。如今这些酒店里、会展场所中,来自五湖四海的国际面孔越来越多,副中心品牌“国际范儿”日益显露,它们也将带动整个区域商务环境的繁荣和提升,展示城市副中心的软实力。

依托功能塑造品牌

历史上的通州就曾商贾云集、通达繁盛。如今,在新消费需求下,创新型的商业形态、多元化的业态布局将加速释放消费潜力,助力城市副中心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全球消费新地标。

2021年上半年,北投爱琴海购物公园开业掀起一波消费热潮,也吸引了城六区、北三县的消费者前来打卡,成为名副其实的京东“新生活探索中心”。此外,运河商务区还将推出新光大融城、远洋乐堤港、富力广场、珠江合生汇、运河壹号五大商业综合体。运河商务区管委会副主任黄之元表示:运河商务区立足城市副中心总体发展战略和功能定位要求,对标伦敦金丝雀码头、上海陆家嘴等国际国内顶级中央商务区商业发展模式,建设无处不商业、无处不娱乐、无处不便利的运河商务区商业体系,树立城市副中心水岸经济品牌。

作为北京文旅消费新地标的环球主题公园,将直接拉动本地近千亿元文旅消费市场。据首旅集团消息,环球度假区北部、东部还将筹划两个大型消费中心项目,布局商业、酒店、办公等业态,打造世界级商圈。

9个特色小镇是城市副中心鲜明标志。以“设计+城市科技产业”为主导方向,打造“国际设计小镇”品牌的張家湾设计小镇十一期间无疑迎来高光时刻——北京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北京城市建筑双年展永久会址、北京时装周永久会址三大品牌永久落户城市副中心。至此,张家湾设计小镇“收获”了三块沉甸甸的金字招牌,将激发副中心创新动力,更好地服务于首都经济建设高质量发展。

张家湾设计小镇也因毗邻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和环球主题公园的“钻石”地段,定位高端商务与古镇商业联动发展,将建设体现张家湾古城风貌的漕运客栈、演艺茶楼等商业配套设施,满足设计小镇商务休闲消费需求。

绿色发展,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最鲜明的特色。共鉴绿色发展成果,共商绿色发展大计。专家大咖云集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论坛自2019年起已成功举办三届。从2019年的“生态优先、多元共治、建设美丽副中心”,到2020年的“绿色发展、产城共融,建设魅力副中心”,再到2021年的“聚焦‘双碳目标,探索绿色发展”,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论坛持续推动副中心绿色高质量发展与时俱进。

三年来,参与论坛的院士专家越来越多,外脑智囊团成员越来越丰富,2021年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研究院正式成立,深入探讨研究,为城市副中心率先实现“双碳”目标、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打造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言献策,努力将城市副中心打造成为城市建设绿色新标杆。

此外,打造原创艺术品展示交易、创意休闲旅游特色消费街区的宋庄艺术创意小镇,借助国家大剧院演艺资源,打造“台湖演艺艺术周”“台湖爵士音乐节”等文化艺术品牌的台湖演艺小镇,都将依托特色共同组成城市副中心多点联动的特色消费街区,丰富夜经济,打造最具活力的消费新地标。

区域协同辐射品牌

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部署,城市副中心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也是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战略支点。城市副中心的品牌外溢能力正在加强,品牌效益正向外省市延伸。

今年上半年,马拉松“绿色开跑”,吸引了津冀地区不少选手,跑一场马,记一座城,马拉松成为展示城市副中心建设成果的窗口。同时,进入“全马时代”的城市副中心正在成为多产业协同发展的“助推器”,带动副中心文体、旅游等多产业协同发展。

目光转向农业。北京汇聚了全国三分之一的种业科研“国家队”,正大步迈向“种业之都”,而有着“种业硅谷”之称的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就在城市副中心拓展区于家务乡。这里解决了许多种业“卡脖子”问题。科研人员在此研发中国二系杂交小麦技术体系,攻克杂交小麦的世界科学难题,成果比肩杂交水稻。近几年,依托通州国际种业园试验基地开展杂交小麦品比测试、亲本种子繁殖等,已育成京麦9号、京麦179、京麦21、京麦22等多个杂交小麦新品种,有力推动二系杂交小麦的快速推广应用。玉米明星品种“京科968”等“京”字号优质新品种也在这里育成,其中“京科968”累计推广种植超过1亿亩,全国年种植面积连续多年超过2000万亩,增产粮食100多亿公斤,是我国当前推广面积最大的玉米主导品种之一,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品牌效益已辐射全国,甚至跨出国门,擦亮了北京种业的“金字招牌”。目前,园区已累计引入4家高校院所和法国利马格兰等60余家企业,建立15个农业科技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培育孵化十余家科技型企业。城市副中心已经成为北京种业发展的新引擎。

既有科研育种,也有种业交易和示范平台。北京正在建设全国最大种业交易平台,通州国际种业园区已连续举办三届的京津冀鲜食番茄擂台赛就是其中之一,来自京津冀三地的参赛园区不断增加,北京自育的中型番茄新品种通过这个平台为更多人所熟知,生产面积不断扩大。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雷喜红说:“京津冀鲜食番茄擂台赛在搭建生产及销售桥梁、促进技术品种交流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逐步成为行业的品牌平台。”

在提升城市品牌、提高城市国际影响力方面,城市副中心朋友圈进一步扩大。2021年,北京市将大運河国际交流季暨大运河城市广播联盟纳入2021年“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活动,再掀一场多地、多点、多方联动参与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的共同行动高潮。城市副中心联合大运河沿线8省市近30个城市广播频率发起成立“大运河城市广播联盟”,为提升城市副中心和大运河的国际影响力献计出力,推动运河沿线城市建设发展和品牌塑造,传播中华文化的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首届“新区汇——城市新区国际传播与品牌发展”论坛也在城市副中心开讲,河北雄安新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海南自贸区等全国多个新区代表齐聚京杭大运河北首,共话新区品牌塑造和发展,分享新区品牌和国际传播理念,助力各地新区更高质量发展和城市品牌建设,打造不一样的新时代精品城市。城市副中心协同创新品牌越擦越亮。

图/ 资料提供 通州融媒体中心 编辑 韩旭

猜你喜欢
种业中心绿色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绿色低碳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