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问题支架 驱动思维进阶

2022-05-30 02:14郭丽君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大气压测力计烧杯

郭丽君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大气压强》的教学目标是:学生经历物理活动过程,逐步认识大气压;了解大气压的客观存在,并会解释生活中的大气压强现象;借助相关器材,掌握粗略测量大气压的不同方法。为实现以上目标,笔者通过演示“玻璃瓶吞鸡蛋”实验引入教学,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完成以下挑战性任务:证明(感知)大气压的存在;体验大气压的大小;粗略测量大气压的值;探究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同时,教师在这些任务中嵌入基于SOLO分类评价法设计的引导问题和持续性评价,引领学生思维逐层进阶。

一、解构实验细节,让思维动起来

对比实验是认识事物、掌握规律的一种有效方法,是物理教学中激发兴趣、启发思维、培养能力的有效策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解构对比实验细节,并进行关联思考,让学生思维动起来。

教学中,为让学生充分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笔者先出示任务情境一:如图1所示的“覆杯实验”,先用硬纸片盖住平口烧杯瓶口,迅速倒立;再将平口烧杯装满水,用硬纸片盖住瓶口后迅速倒立;最后将竖直向下的烧杯口旋转90°(使烧杯口朝侧面),再以自己为圆心旋转一周。每次倒转,笔者都让学生先猜测纸片会不会掉、水会不会洒出来,再认真观察,解释原因。

学生思考的过程中,笔者提供了如下问题支架:①为什么将平口烧杯装满水?②瓶口迅速倒立时纸片不会掉、水不会洒是什么原因?③瓶口旋转一周时纸片不会掉、水不会洒又说明了什么问题?④如果杯子再加高一些、变细一些(换成一根玻璃管),情况会是怎样?⑤能否用这个实验解释“玻璃瓶吞鸡蛋”的原因?此处,笔者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其中,①②属于单点结构问题,③属于多点结构问题,④⑤属于关联结构问题),引导学生思维逐步进阶。前三个问题让学生明白:杯中装满水是为了排除空气,纸片和水被大气压托着掉不下来,此时大气压强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将竖直向下的烧杯口旋转90°,纸片仍不会脱落,水不会洒,说明大气压强是朝着各个方向的。笔者进一步引导学生设想杯子(玻璃管)继续层层加高,纸片总有掉下来的时候,纸片刚要掉下来时,如果忽略纸片的重力,应有P气=ρ水gh ,所以只要测量出此时水柱的高度h,计算出水柱的压强,大气压强就等于这段水柱所产生的压强,从而引出后续的托里拆利实验。最后,教师让学生解释“玻璃瓶吞鸡蛋”的现象,使学生举一反三,实现问题解决能力的迁移。

二、体验探究过程,让思维实起来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教师充分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给学生提供科学探究的机会,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探究过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其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创造潜能,从而实现思维进阶。

教学中,为让学生掌握粗略测量大气压的方法,笔者给学生提供了吸盘、光滑的玻璃板、弹簧测力计、钩码等器材,让他们利用这些器材设计实验粗略测出大气压的值。学生分组讨论后,一个小组想到的方法如图2所示:将蘸水(使空气排得更彻底)的吸盘按压在光滑的玻璃板上,挤出吸盘内的空气,用弹簧测力计与玻璃板垂直的方向(使吸盘受到的拉力与大气压力在同一直线上)缓慢拉动拉环,直到吸盘脱离板面,记录刚刚拉脱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也可以在吸盘下面悬挂重物或细沙,测出刚刚拉脱吸盘时的力,再测量出吸盘与桌面的接触面积S,根据P=[FS]算出所测得大气压的大小。

笔者让其他组的学生针对该组学生的实验过程提出自己的疑问。学生提出以下问题:①吸盘紧贴玻璃之前为什么蘸上水?②实验时应测出哪些物理量?如何测这些物理量?③为了测出大气压力的方向,拉吸盘的力与玻璃板板面的关系如何?④实验中利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时,什么时候读数?用弹簧测力计刚刚拉脱吸盘的力与大气压力的关系如何?⑤除了用弹簧测力计拉吸盘,还有其他方法吗?⑥实验存在的误差有哪些?⑦你还能用其他器材粗略测出大气压强的大小吗?如何设计实验?该实验存在哪些误差?这样逐步深入,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测量大气压强的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其中,①属于单点结构问题,②⑥属于多点结构问题,③④⑤属于关联结构问题, ⑦属于拓展抽象结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粗略测大气压的原理、测量方法、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以及科学实验中极为重要的实验设计和减小误差等方面的问题。

三、课外拓展探究,让思维活起来

教师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新情境中解决新问题,能够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开展物理课外实践和实验活动,不但可以让学生用课堂上学到的解题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以强化知识应用、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而且可以践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激活学生思维。

课外拓展环节,笔者让学生在爬楼过程中完成探究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的学习活动。活动内容是:将瓶中装适量带色的水,使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用密封胶将玻璃管四周密封,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使瓶内气体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强,水沿玻璃管上升到瓶口以上,觀察从一楼到五楼的过程中,玻璃管内水柱高度的变化。活动结束后,笔者先让学生汇报问题①(从一楼到五楼的过程中,玻璃管内水柱高度是上升还是下降?),然后补充问题②“为什么在珠穆朗玛峰上用敞口锅煮不熟鸡蛋”和问题③“大气压与海拔高度是什么关系”。其中,①是单点结构问题,②是关联结构问题,③是拓展抽象结构问题。这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思维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驱动学生思维逐步进阶。

(作者单位:十堰市竹溪县教师学习与资源发展中心)

猜你喜欢
大气压测力计烧杯
特别的“冰袋”
测力计量检测技术的新发展
可怕的大气压
捣蛋吧,大气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