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家国情怀融入社会学课程思政的 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2022-05-30 10:48黎莹
广西教育·C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社会学课程思政

【摘要】本文对课程思政研究文献进行回顾,论述社会学课程思政的必然性与重要性,分析家国情怀融入社会学课程思政的内在逻辑,提出家国情怀融入社会学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在教学内容上探寻教学文件与课程思政的融合路径,在教学环节上设计研讨教学、实践、实习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形式,在教学手段上探索“线下”思政与“线上”思政的融合创新。

【关键词】家国情怀 社会学 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24-0040-04

课程思政始于2014年上海高校开展课程思政改革试点工作,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2017年,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治理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要大力推进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在此背景下,学术界开展了大量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改革。社会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极强的学科,也是培养学生“知行合一、心系民众”素养的重要专业课程。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与道德准绳,也是社会学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社会学课程思政根据不同的场域和视角建构“情怀+理论”模式,其中“爱家情怀”蕴含家风家教的思想精华,“爱民情怀”蕴含民族大家庭的守望相助,“爱国情怀”蕴含爱党爱国的政治共鸣。新时代家国情怀融入社会学课程思政,必须注重在教学内容上探寻教学文件与课程思政的融合路径,在教学环节上研讨教学、实践、实习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形式,在教学手段上探索“线下”思政与“线上”思政的融合创新。

一、课程思政研究文献回顾

关于课程思政内涵与意义的研究,学术界尚未达成统一意见,但已形成一定的共识。课程思政的实质不是在高校中增设一门课程,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各环节;课程思政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转变专任教师思想意识为根本;课程思政是一种课程观念,而不是指具体某一门课程。众多学者指出,实现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如一些学者从有效挖掘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角度,论述这种转变的必然性;还有一些学者从课程思政与社会境遇的双向互动,论证这种改变的必然趋势。

关于课程思政路径与模式的研究,有学者提出创建“理念引导制度、责任落实制度、协同配合制度、资源整合制度与动态评估制度”五大制度体系;也有学者提出建构“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深入挖掘课程蕴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形成富含特色的课程体系。目前比较典型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有“问题链教学法”“专题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户外实践教学”等。通过不同方式方法,更容易实现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有的学者还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介入,如通过教学App、慕课、微电影、大数据等载体与形式,实现“互联网+课程思政”模式建构,增加了课程思政的趣味性及有效性。

关于课程思政问题与对策的研究,文献中多提及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存在部分教师重视程度不足、部分课程对思政元素挖掘不深、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考核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有学者提出加强课程思政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关键,应通过访学、培训、听课等途径提升教师的思政理论水平及教学能力;有学者提出各专业课程思政改革是关键,应从专业课的课程设计、德育要素融入等环节深入分析;有学者强调课程思政建设应系统优化,总结上海市部分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经验与不足,提出课程思政“版本升级”,方能实现质量更上新台阶;还有学者提出课程思政要从理论基础向制度构建转变,构建责任到人、协同配合等制度和动态评估制度,确保课程思政的实施和发展。

总体而言,现有关于课程思政的理论架构与实施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首先,侧重课程思政的含义、价值、难点及方向研究,对课程思政的运行机制研究较少;其次,侧重课程思政的整体性研究,对民族地区高校课程思政的特殊性研究较少;再次,对社会学课程思政,尤其探讨家国情怀融入社会学课程思政等微观层面的实践研究较少。

二、社会学课程思政的必然性与重要性

2019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春節团拜会上强调,“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同样,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就没有国家繁荣发展”“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2020年8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重视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把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全过程,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青少年的心灵深处。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可见,党中央对培养青少年家国情怀的人文素养极其重视,提倡个人道德自律与国家治理的结合、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结合,倡导自我道德约束与个人奉献社会的理想追求有机融合。

社会学要求学生学“社会学”、做“社会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把对社会问题的研究建立在科学基础上,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科学思想和方法。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李强指出“学术学风是与家国情怀紧密结合的”,社会学探讨的是中国整体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问题,涉及每一位老百姓的合法权益。因此,青少年家国情怀培养应该纳入社会学学科范畴,也只有将二者融合实施教育,才能更好地培养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学人才。

然而,较长一段时间以来,社会学课程存在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相分离、知识引领与思政引领难融合的现实问题。例如,在社会保障概论课程教学中,一些教师没有将“养老保障”部分内容与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并提,忽视了“社会优抚”部分内容与爱国主义教育的联系,疏漏了“社保基金”部分内容具有唤醒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作用。此外,在课程思政要求下,诸多教师实施社会学课程思政多是简单进行思政教育内容的生搬硬套,未能从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及实践等因素出发,进行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会贯通。

本研究主要探讨家国情怀融入社会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其创新之处体现在利用社会学的特色与优势,将“情怀+理论”模式贯彻其中。如图1所示,社会学课程思政“情怀+理论”模式有着系列的输入模式、输出方式及预期效果。在实操创新方面,课程思政融合式教学打破了“死气沉沉”“生搬硬套”的传统教学模式,将课程思政从课堂贯彻至实践,从“线下”扩展至“线上”。在社会影响方面,实施社会学课程思政“情怀+理论”模式,一方面有利于创设师生互动、寓教于乐的教学情境,构建师生平等、和谐的教学关系,使教学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爱家、爱民、爱国、有责任担当的新时代青年,为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添砖加瓦。

三、家国情怀融入社会学课程思政的内在逻辑

(一)“爱家情怀+社会学理论”:家风家教的文化共赏

“爱家情怀+社会学理论”模式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家、爱父母、爱家风。第一,家是人生的起点和归宿。爱家者,才有可能有责任感和能够勇于担当。爱家,主要体现在对家庭成员的包容与义务,对家族、宗族历史的清楚认知,对家庭现状与困境的全面了解,以及努力为家庭的未来做出科学规划与寻求可行途径。第二,父母赋予子女生命、物质、教育与情感,不孝父母何以报效国家。爱父母者,才有可能怀感恩之心,回报社会。爱父母,主要体现在对父母日常生活的关心与帮助,对父母情感需求的关怀与介入,对父母体弱多病的包容与耐心。第三,良好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颗纽扣,一颗扣错全部扣错。爱家风者,才有可能成为有修养之人。爱家主要体现在崇勤、尊亲、保谦、尚仁与善思。崇勤,即有勤俭持家、量入为出与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尊亲,即有念亲恩的感悟与奉行;保谦,即保持戒骄戒躁的心态,具备清晰的人生定位与孜孜不倦的奋斗动力;尚仁,即有仁爱之心,对家人有包容之心,能与家人同心协力、相互体谅与扶持;善思,即有反思精神,勇于自省所得所失,不断完善与进步。将家国情怀融入社会学课程思政教学,实际上是引领大学生进行家风家教的文化共赏,使其弘扬爱家、爱父母的优良传统;也是引导大学生欣赏与传承良好家风的有效方式,能使大学生增强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二)“爱民情怀+社会学理论”:民族大家庭的守望相助

“爱民情怀+社会学理论”模式的主要内容包括爱民族、爱社区与爱法治。第一,爱民族,既包含对本民族的热爱,又包含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民族都要培养孩子们树立中华民族一员的意识,不要让孩子们只知道自己是哪个民族的人,首先要知道自己是中华民族,这是月亮和星星的关系。这件事一定要大张旗鼓做起来,持之以恒做下去。第二,爱社区,主要体现在对社区居民的友爱互助、对社区环境的关心爱护以及对社区发展的关注助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区是各族群众共同的家,民族团结一家亲。要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先进社区,把社区打造成各族群众守望相助的大家庭,积极创造各族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社区环境。第三,爱法治,主要体现在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追求与认同。新时代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既有外部环境影响与推动,也离不开全民的齐心助力。将爱民情怀融入社会学课程思政教学中,既要引导大学生关注民族特性,也要引导大学生关注民族共性,使其正确认知中华民族与本民族的母子关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大学生群众基础;同时,还要启发大学生形成民族团结一家亲意识,激励大学生共创兴边富民特色产业、共筑防灾抗疫坚实堡垒、共建平等友爱民族之家。

(三)“爱国情怀+社会学理论”:爱党爱国的政治共鸣

“爱国情怀+社会学理论”模式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国、爱党与爱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重要的着力点和落脚点”“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不断巩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将爱国情怀融入社会学课程思政教学中,其价值意蕴是教導大学生尊重历史、铭记历史、深思历史、勿忘国耻、奋斗不息;爱好和平、关心时政,在大是大非面前有坚定的“听党话、跟党走”思想;积极探讨如何挖掘红色基因实现世代传承、如何弘扬红色精神促进各族交流、如何提升红色文旅品牌效应等。

四、家国情怀融入社会学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一)在教学内容上探寻教学文件与课程思政的融合路径

教学文件主要包括教学大纲、教案和教学课件等。第一,教学大纲是为课程教学指明方向的文件。教学大纲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指导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还体现在思政教育功能的挖掘指导上。以农村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为例,在提出课程思政前,教学大纲内含的课程主旨为“立足于中国经验,以中国农村的社会事实为依据,使学生掌握农村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主要理论和研究方法”。在提出课程思政后,教学大纲内含的课程主旨变为“立足于中国经验,以中国农村的社会事实为依据,使学生掌握农村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主要理论和研究方法。同时,通过思政教育构建学生服务‘三农意识体系,助力学生‘三农就业与创业,鼓励他们为祖国的‘三农事业添砖加瓦”。第二,教案是对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设计,是教学大纲的支撑,在社会学课程教学方案中融入家国情怀元素,能够从教学细节中落实课程思政建设,达成课程思政目标。第三,教学课件是教案的具体化。以往的农村社会学课程教案和教学课件在设计时注重书本知识、方法的演绎,如今实施课程思政建设后,教案和教学课件引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理念和案例,如在介绍“农村经济”内容时,围绕“一些村民在山坡大量种植桉树”的案例展开讨论,让学生对“牟取私利”和“生态保护”的不同立场深入反思,厘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是否能借鉴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之路等问题,由此逐步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文明观等。

(二)在教学环节上设计研讨教学、实践、实习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形式

社会学课程教学环节包括课堂、实践、实习等。除传统的课堂教学外,社会学实践课程鼓励学生“走出去”,围绕小组预先设定的研究主题,在校园内、校园外附近社区开展实践活动,利用实习环节深入广大的农村社区、乡镇政府、社会机构等基层开展深入调查。社会学课程教学环节,实施课程思政建设前,注重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而实施课程思政建设后,更注重启发学生“换位思考”,使其面对不同社会群体时,能够深入分析社会表象背后的事实逻辑和发展规律。例如,昔日一个凋敝的“空心村”如今变成旅游“网红村”,对其进行调查研究时,要引导学生既要看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当地政府因地制宜地拓展发展空间,又要看到村民的投入与努力,如此学生在梳理村落历史发展和现状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理解“三农”问题,看到党、国家、民族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努力与决心,因此形成强烈的爱党、爱国、爱民意识,在社会学课程思政中厚植了家国情怀。

(三)在教学手段上探索“线下”思政与“线上”思政的融合创新

社会学课程的教学阵地主要在课堂,以教师讲授及师生互动为主。事实上,单一的授课方式已难以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求知需求。“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雨课堂”“云班课”“超星学习通”“腾讯会议”等在线授课方式极大地拓展、延长了“课堂”空间与时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以上教学平台,将传统课堂讲授或讨论的知识点、讨论主题、问卷设计和调查、课后作業、名著导读等内容延伸至此,实现进一步的学习和互动。同理,在“三全育人”理念下,课程思政始终贯穿于专业学习的全过程,社会学课程教师应在教学手段上探索“线下”思政与“线上”思政的融合创新,实现“线下”思政与“线上”思政两不误。例如,将网络上的历史纪录片、乡村“第一书记”扶贫事迹、劳动楷模故事、“感动中国”英雄事迹、环保志愿者工作点滴等励志内容,融入社会学线下课堂中,通过课后讨论、读后感作业、调研主题筛选、创新就业规划等形式,渗透思政教育,使课程思政打破单一的“线下”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成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另外,社会学专业课程研究方向较多,每个研究方向都有课程思政的特色和亮点,教师要善于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式将课程思政常态化,如家庭社会学课程可以侧重家庭伦理、家教家风的引导,经济社会学课程可以侧重民族团结、兴边富民的引导,城市社会学课程可以侧重城市治理、公民道德的引导,环境社会学课程可以侧重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保护、地球生物保护的引导,教师在线下课堂通过案例式、对比分析式、问题链式等教学,引导学生有所“悟”,再结合网络海量的学习资料与课程,引起学生更大的情感共鸣,使课程思政达到循序渐进的教育效果。

家国情怀融入社会学课程建设事关课程建设的价值引领,使专业课堂更具深度、温度和力度。高校应梳理清楚新时代家国情怀融入社会学课程思政的内在逻辑,并提出实践路径,以更好发挥高校作为培养高端人才重要基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

[2]吴月齐.试论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三个着力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

[3]邱伟光.论课程思政的内在规定与实施重点[J].思想理论教育,2018(8).

[4]李洪修,陈栎旭.知识社会学视域下课程思政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J].大学教育科学,2021(1).

[5]胡洪彬.课程思政:从理论基础到制度构建[J].重庆高教研究,2019(1).

[6]刘承功.高校“三全育人”的核心要求、目标任务和实现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9(11).

[7]汤苗苗,董美娟.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2).

[8]梅强.以点引线 以线带面:高校两类全覆盖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8(9).

[9]杨守金,夏家春.“课程思政”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5).

注:本文系2021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知行合一、心系民众:社会学专业课‘课程思政融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2021JGB176)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黎莹(1981— ),广西贵港人,社会学博士,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文化社会学、农村社会学研究。

(责编 黄健清)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社会学课程思政
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边疆研究的社会学理路——兼论边疆社会学学科建构之必要性
第八届全全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孤独、无奈与彷徨:“空巢青年”与“独居青年”的社会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