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枳壳发展历史现状及对策探讨

2022-05-30 03:03王君杨仕春
南方农业·上旬 2022年9期
关键词:发展对策现状历史

王君 杨仕春

摘 要 江津枳壳是“渝十味”道地药材主导品种之一,江津现有数十株百年枳壳树。江津枳壳青皮白口、肉头厚实、气味浓烈、药效显著,是“川枳壳”典型代表之一,经济价值高,是江津特色经济作物。梳理了江津枳壳种植历史渊源,其始于明代,盛于清朝;分析了江津枳壳的发展现状,目前主要分布于綦江河、笋溪河及长江沿岸15个镇37个村社,现有面积895.74 hm2,年产干枳壳1 770 t。从“科学规划,有序发展;品质优先,品牌保障;示范带动,科技支撑;保护开发,融合发展”几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江津枳壳;历史;现状;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S567.1+9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17.045

枳壳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的功效。江津枳壳系江西清江枳壳(酸橙)与本地柚的自然杂交种[1],是“川枳壳”的典型代表,干品药材青皮白口、肉头厚实、气味浓烈、药效显著[2]。

1  历史

重庆市江津区是川枳壳的主要发祥地之一,生产历史悠久。据《江津县志·柑桔志》记载,江津栽培酸橙(枳壳),始于明代,盛于清朝,以广兴场为最早。从历史记载和地理分析,江津广兴乡与綦江北渡乡同位于太公山下,僰溪(现綦江河)河畔,受“种枳数千,家以殷实”的影响,民亦种枳[1]。至清代,枳壳已由綦江河流域传至笋溪河的广大地区,使“沿河两岸,枳壳成林”。清朝时期,江津枳壳即成为全国大宗药材,江津也成为枳壳大宗药材的原产地之一。

据《江津柑桔志》记载:“綦江河自綦江县辖北渡至广兴、五福、贾嗣、西湖、青泊、真武、仁沱而至顺江,长达150华里;笋溪河从永丰场海螺滩经沱平滩、夹滩场、白漩子、皂角沱、僰溪、鲤鱼滩长达70余华里;高牙、支坪、崇兴、高歇、和平、马鬃、珞璜以上各地触目皆是,枳壳成林。枳壳,不能生吃,留树期短,当年头伏、三伏天摘下,切成两块,晒干或用火炕成青皮白口,用篾包装,即可出卖”[1]。笋、綦两河因枳壳兴家者颇为不少。

江津枳壳还一度成为国际贸易产品。据民国25年(1936年)《四川经济日报》载:“杜市、高歇以前盛产枳壳柑,后因价格低廉,当地人多将树砍伐栽培广柑矣。”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水运不通,枳壳无法运出,价格再跌,砍树者日增。到1950年全县只收购枳壳、枳实6.5万 kg。1951年国际交往日盛,枳壳畅销,外商指名要江津枳壳。1952—1956年,江津枳壳每年出口1万多 kg,外贸部门为多创外汇,以300担外地枳壳换200担江津枳壳(注:1担=50 kg),以供外贸出口。1969—1971年在广州交易会上,外商指名要江津枳壳,惜无货供应。1980年后,枳壳产业又有了新的发展,1985年全县有枳壳15万株,其中结果树8万株,产枳壳、枳实7 050 kg。1986年收购枳壳1.8万 kg、枳实850 kg[1]。

2  发展现状

2.1  分布

江津枳壳主要分布于綦江河、笋溪河及长江沿岸15个镇37个村社(见表1),现有面积895.74 hm2,年产干枳壳1 770 t。种植规模在20 hm2以下、20~50 hm2、50~100 hm2、100 hm2以上的镇分别有4个、4个、3个、4个,其中,面积超过100 hm2的镇是广兴镇、夏坝镇、柏林镇和蔡家镇,合计面积为548.13 hm2,占全区种植面积的61.19%。在37个村社中种植规模在6.67 hm2以下、6.67~33.33 hm2、33.33~66.67 hm2、66.67~133.33 hm2、133.33 hm2以上的村社分别有17个、11个、5个、3个和1个,其中广兴镇沿河村、夏坝镇大坪村、蔡家镇石佛村和柏林镇复兴村共有449.67 hm2,占总面积的50.20%。

2.2  主要品种

江津枳壳为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的原始种,其中也有部分疑似杂交种。江津现有4个品种保存和栽植,分别是江津枳壳(大叶枳壳)、暘岩枳壳、外地枳壳和大麦柑[1]。

江津枳壳又叫大叶枳壳,疑是酸橙和柚的自然杂交种,为江津区枳壳主栽品种,树势高大强健,叶片椭圆形,先端锐尖、基部较圆,叶身略向内反卷,反卷度18.75%;果实扁圆形,单果重300~400 g,果基部略凹,有5~7个不明显的棱起和放射状沟纹,果顶平滑,果面粗糙,油胞粗大,果皮紧韧,皮厚1.1~1.3 cm;种子大而扁平、长楔形,外种皮黄绿色,有浅黄色条纹,内种皮浅肉红色,顶部暗红色[3]。

2.3  產业经营主体

江津枳壳种植以专业合作社和公司为主,其种植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35.99%和31.13%,其次是散户,其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21.98%,家庭农场和大户占比小(见表2)。

2.4  加工业现状

江津枳壳加工主要是烘烤、晾晒等初加工。目前,全区从事枳壳加工的单位有8家,其中公司3家、合作社5家,加工设备总共有9套烘干机。各加工主体的加工规模都较小,全区枳壳加工厂房总计2 520 m2,年加工鲜枳壳能力1 317 t,其中厂房最小的为40 m2、最大的为500 m2,年加工能力最小的为10 t、最大的为500 t(见表3)。

2.5  销售现状

据统计,从事江津枳壳销售的收购商共有27家,其中私人收购16家、药厂收购8家、公司收购3家。27家收购商中,批发销售的有20家,零售的有7家。进行干枳壳销售的有11家、鲜枳壳销售的有15家,鲜枳壳和干枳壳皆销售的仅有1家(见表4)。

2016—2021年江津枳壳(干品)市场价格在13~48元·kg-1(见表5)。

2.6  产品质量现状

对在江津各枳壳基地采集的58个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江津枳壳柚皮苷含量在5%以上,其中含量最大值达到8.83%;新橙皮苷含量在3.75%以上,其中含量最大值达到10.47%。江津枳壳的主要药用成分柚皮苷、新橙皮苷含量比《中华药典》规定标准值(柚皮苷含量≥4%、新橙皮苷含量≥3%)高出25%以上。

3  发展优势

3.1  道地资源

江津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阳光充足、土壤肥沃,是枳壳生长适宜区。清末民初,江津枳壳成林,远销海外,被商家、医家誉为“江津枳壳”,广兴镇、夏坝镇至今还保留有数百株树龄50年以上的枳壳树,其中几株树龄已达100年以上,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和良好的市场认可度。枳壳中主要含有挥发油、黄酮类、生物碱类等成分[4],其中黄酮类中的柚皮苷和新橙皮苷是枳壳品质的重要参考指标,可用于枳壳药材的质量控制[5],江津枳壳柚皮苷、新橙皮苷含量较高,是“川枳壳”的典型代表,具有质量优、药效佳的特点。2019年8月,中华中医学会以江津为主产区的“川枳壳”“川枳实”道地药材标准正式发布,2020年10月,江津区成功注册了“江津枳壳”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3.2  政策扶持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指出,要规划道地药材基地建设,引导资源要素向道地产区汇集,推进规模化、规范化种植。2020年,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制定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制定“十四五”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合理规划道地中药材种植品种和规模。2019年,中共江津区委办公室、江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江津区进一步调整优化全区农业产业结构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要重点打造道地药材枳壳。2022年,江津区印发了《重庆市江津区枳壳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从国家到市到区,都高度重视道地药材发展,江津可充分利用相关政策加快发展道地药材枳壳。

3.3  科技支撑

江津区与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共建了重庆市中药研究院江津分院及大健康产业研究院。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在广兴镇沿河村建立了“重庆市枳壳产业发展创新中心”“重庆市中药研究院江津分院研究試验基地”,为枳壳产业种植、加工、新产品研发等提供了科研平台,为江津枳壳产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4  对策建议

4.1  科学规划,有序发展

江津区发展枳壳必须坚持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结合江津枳壳道地资源优势(小气候、土壤),在“一江两河”(长江、綦江河、笋溪河)区域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综合考虑环境保护、加工能力、规模品质和市场需求等因素,防止无序扩张、以劣充好的发展乱象。

4.2  品质优先,品牌保障

坚持以发展质量优、药效佳的道地药材为核心,坚持绿色生产模式,建立完善的江津枳壳道地药材标准化体系,全面加强江津枳壳道地药材质量管理。集中力量打造“江津枳壳”区域公用品牌,建立完善“江津枳壳”品牌管理办法和政策扶持机制,分步推进“江津枳壳”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申报。进一步挖掘“江津枳壳”品牌历史文化,丰富品牌内涵,把“江津枳壳”品牌打造成质量优、药效佳、口碑好、影响大、有文化的道地药材品牌。

4.3  示范带动,科技支撑

加强与重庆市内外的科研院校和知名中医药公司合作,建立江津枳壳“产、学、研、推、用”产业体系,充分依托江津枳壳产业首席专家体系,开展江津枳壳资源溯源和质量评价,加快品种提纯复壮。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试验示范,扩大江津枳壳种植的示范作用和效果。采取举办培训班、现场观摩、请进来走出去等方法,推动枳壳产业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

4.4  保护开发,融合发展

加强枳壳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构建枳壳品种保护、良种扩繁、生产基地建设体系,保障道地药材有序开发、永续利用。大力发展枳壳精深加工、中医药休闲康养和文旅观光产业,突出“枳壳+”融合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产业发展附加值。

参考文献:

[1]  江津县柑桔办公室.江津柑桔志[R].重庆江津:1988.

[2]  刘学.重庆市江津区枳壳产业SWOT分析与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9(23):245-246,248.

[3]  周心智,张云贵.江津枳壳[J].南方农业,2018,12(31):53-55.

[4]  彭成.中华道地药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

[5]  杨武亮,杨世林,张敏,等.RP-HPLC法测定枳壳中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的含量[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5,16(4):261-263.

(责任编辑:丁志祥)

收稿日期:2022-05-11

作者简介:王君(1988—),女,江苏盐城人,硕士,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

猜你喜欢
发展对策现状历史
新历史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