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万州:“四位一体”,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2022-05-30 07:11高林福
课堂内外·好老师 2022年8期
关键词:万州区四位一体高质量

高林福

位于三峡库区的重庆市万州区,是重庆市教育体量最大的区。近年来,该区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升质量为主线,抓基础、抓根本、抓改革、抓协同,“四位一体”,奋力谱写万州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培养高素质师资队伍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近年来,万州区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抓手,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到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多措并举,常抓不懈,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向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据介绍,该区全面实行人才优化配置,稳步推进“区管校聘”改革,健全选人用人机制,建立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公开选拔中小学校长17名。同时,重新核定中小学教师编制数,优化学校编制核定标准,放宽职称评定支教范围要求;创新农村分流教师与城区学校双向选择机制,健全适应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教师配置、交流、激励、退出新机制,充分赋予学校用人自主权。

得益于各项政策的落地实施,万州区教师队伍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助推教育迈向更高的台阶。

在万州区沙河小学,校长邓万平在继承中创新,坚持知行合一,办老百姓满意的教育。在电报路小学教育集团江南小学,数学教师张英在数年时间用数十万字记录下和学生之间的点滴,诠释着她对教育的爱。在分水小学,校长陈清华三十年如一日坚守乡村,在数座大山之间兜兜转转,将青春年华和爱献给了乡村教育,让人为之动容。在万州区直属机关幼儿园,园长王宁霞以“真”教育,育真人,将最好的教育带给孩子们。在电报路幼儿园,教师王秋林亲手制作的一个个沙盘,成为孩子们最难忘的记忆。在百安移民小学,教师谭洪樱执着教研,毅力前行,不但提升自我,更引领区内外一批教师成长。在丁阳初中,像易荣军一样的教师扎根乡村,给新时代的乡村学校带去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恒合民族学校,教师郎洪梅把讲台当成生命的舞台,带领学生欢乐起舞。

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

近年来,万州区积极推进德为先、智为本、体为径、美为核、劳为重的育人路径,努力构建“五育并举”培养体系。

围绕“五育”破立并举,该区出台“2+2”工作方案和具体举措,逐步疏通教改堵點、解决育德难点。此外,全面开好思政课程、扎实开展课程思政,构建“四博”课程、“阶梯育人”“三自教育”等思政精品课程10余个,组织校长、名师宣讲思政党史课223次,带动思政教师讲授主题思政课3100余节,“思政课大中小一体化建设及党史学习教育”全面落地。

为了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该区整合区域周边红色资源,开辟研学主题红色线路,组织1.2万名青少年学生参观革命教育基地。常态开展主题团日、队日活动,评选“红岩精神示范班”和“周恩来班”20个,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

在该区分水中心小学,每周学生都要到校舍后的劳动基地里劳作,养护果树,采摘果实,在劳作中提升素养。该校校长陈清华介绍,这已经成为学校的一门课程,深受师生欢迎。近年来,万州区全面实施课程目标整体化、课程资源多元化、课程选择自主化,以课程育人为主体,投入2362万元深化川东竹琴、金钱板、罗氏剪纸、花式跳绳等校本课程研究,分学段、多路径落实“五心五育”课程,促进校园文化一校一品,向美而行、启智润心。

与此同时,该区坚持课后服务“三三机制”“5+2模式”,开设乐器、舞蹈、机器人、武术、足球等120多项课程。打造全国和市级体育特色学校64所,艺术特色学校56所。开辟农耕园、农耕基地和农耕文化馆50余处,组建劳育社团50余个。该区的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还被评为重庆市“最受欢迎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场所”。

打造高水平区域协同

近年来,万州区携手周边的开州区、云阳县,探索建设“万开云教育共同体”,打造区域性教育高质量体系建设的有效载体。从教育同城化发展的需求出发,以“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内容,持续深化“万开云”联动、协同发展的教育合作机制,打造教育共同体,促进资源共建共享,合力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万州区教委与开州区、云阳县教委共同起草了《“万开云”教育同城化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拟定《万开云教育同城化发展2022年工作清单》8项年度项目、13条具体事项。

与此同时,设立重庆市教科院渝东北教研工作中心,承担渝东北地区万州、开州、云阳等11个区县教育研究、指导、服务工作;成立黄炎培职业教育研究院渝东北分院,发挥渝东北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和黄炎培职业教育渝东北分院研究引领作用;成立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片区特殊教育发展指导中心,促进特殊教育发展。

此外,学生研学实践活动实现资源互通共享,举办了“万开云高中教育同城化发展主题论坛——新形势背景下振兴区域高中探索”,实现万开云职业教育经验交流共享。

为了推进教育惠民,该区域实现了中小学同城化招生。三地毗邻地区学校义务教育就近跨区招生,惠及学生1300余人;实现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查询数据共享,促进学生学籍异动便捷化管理;落实区外学生同等享受学生资助共计1400余万元、营养改善计划共计900余万元等惠民政策。

为保障义务教育随迁子女入学,该区域统筹安排义务教育随迁子女到相对就近的学校入学;统筹部分优质学校学位,供流动人口子女摇号入学,三地惠及义务教育随迁子女共计3200余人;部分优质学校与周边学校设置共同招生范围,由学生自主选择就读学校,三地近2000人享受义务教育优质资源。

据介绍,在“万开云”三地教育资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基础上,三地教委主导强力推进,为实现提高区域教育能力水平,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化、优质化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书写高质量教育新篇

如何走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万州区通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融合创新发展、高等教育提档升级五项行动,既发展特色,又兼顾全局。

目前,该区教育亮点纷呈,精彩不断。城区一体化集团化办学达30%,教研协作型、结对帮扶型达100%,优质教育面不断扩大。该区持续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德智体美劳全面过程性、增值性评价,低年级段首次实行无纸化考试,克服唯分数、唯升学等顽瘴痼疾,正形成多元化人才培养观的社会导向。

崭新的教学楼,设备齐全的功能室,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近年来,一间间崭新的教室背后,是万州区教育事业扩容提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2011年9月,万州区电报路小学江南中恒校区(现名电报路小学教育集团江南小学)正式招生,成了该区小学“名校办分校”的第一块试验田。现如今,该校塑胶球场、篮球场、乒羽球场相继建成;园林绿化增加了面积,增加了植株;美术室、音乐室、卫生室、实验室、劳技室、微机室、门卫室或新建,或改造,设施齐全,运行良好;上万册图书上架,智能借阅系统投入使用,学生在这里尽情吮吸知识的阳光雨露。

走进位于万州区后山镇的丁阳初级中学,校园环境和学生面貌同样让人眼前一亮,趁着万州教育发展的东风,该校推进课程改革,大力培养青年教师,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成为万州区最好的乡镇初级中学。

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万州的步伐沉着而有力。据了解,“十三五”期间,万州区教育财政累计投入基础教育建设资金约38亿元。通过新建、改建、回收等方式新增公办幼儿园78所,提供城乡公办学前教育学位约2.2万个。通过新改扩建完成44所城乡中小学校建设,增加学位约3.8万个。2022年,该区开工建设21个基础教育重点工程项目,增加学位近1.2万个。同时,续建重点项目9个,增加学位近4000个。

猜你喜欢
万州区四位一体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创新发展的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万州区天津医院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前进中的重庆市万州区中医院
推进“四位一体”土地制度改革
学习“四位一体”教学法,全面推行主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