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小心热射病

2022-05-30 08:37刘继海
农家致富顾问·上半月 2022年8期
关键词:热射病先兆电解质

刘继海

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一类中暑表现,要及早干预。如发现自己或他人有中暑表现时,应迅速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并饮用矿物质水,一旦出现血压降低、虚脱、意识模糊等症状,一定要尽快就医。

哪些人更易中暑

人体本身有一定自我调节能力,但如果长期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停留就可能发生中暑,特别是老年人、儿童、孕妇这些体温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弱的特殊人群,在遇到酷暑天气时就更容易发生中暑。

中暑分为哪几类

按程度轻重可分成先兆中暑和中暑,中暑又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对于机体而言这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如果最开始的轻度不适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就不至于发展到最严重的情况。

中暑后該如何应对

先兆中暑 先兆中暑者经常会出现乏力、头晕等症状,这时如能及时从高温高湿环境下转移到相对清凉的环境,并注意补水,这些症状就可以完全缓解。

热痉挛 痉挛就是老百姓讲的抽筋,人体汗液里含有大量水和钠钾钙等电解质,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如果大量出汗,就会导致大量的水份和电解质丢失,造成肌肉痉挛。热痉挛者除了感到头晕、乏力外,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大量出汗同时伴有肌肉痉挛,以腿部肌肉,特别是小腿肌肉痉挛最多见。很多运动员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比赛时很容易出现腿抽筋,这就是热痉挛的表现。出现热痉挛时,关键要让热痉挛者快速转移到相对清凉的环境下休息,同时补充水和电解质。

热衰竭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还没有及时处理,病人可能就会进入热衰竭阶段。这一阶段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血压下降,持续丢失的体内水分和电解质,会造成血压下降,进而导致病人的全身状况变差。在热衰竭时,病人自我体温调节能力下降,病人往往会伴随中到高度发热,体温达到38℃~39℃,之前的头晕、乏力甚至痉挛这些表现也可能同时存在。对于热衰竭来讲,除了口服补液,这时要到医院配合静脉输液来补液和补充电解质等治疗措施,同时要有效降温。

热射病 如果出现热衰竭仍未得到及时干预和治疗,随着患者体温进一步升高,往往会超过40℃,患者此时会出现神志障碍,或者昏迷,这时就发展成为最严重的一类中暑表现——热射病。据现有数据统计,热射病死亡率大概在60%到70%。因为热射病患者体温过高,最严重的的情况下会有脑细胞损伤,进而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可能造成一系列严重后遗症。

热射病首要治疗还是以降温为主,需要把患者的体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减少高温带来的持续损伤,同时再配合其他治疗手段,尽可能保护患者的脏器功能。(作者系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医生)

猜你喜欢
热射病先兆电解质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临床观察
Sn掺杂石榴石型Li7La3Zr2O12固态电解质的制备
先兆流产,别害怕
热射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间充质干细胞对热射病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夏困当心中风先兆
电解质溶液高考热点直击
肉牛发生热射病死亡的诊治
Li2S-P2S5及Li2S-SiS2基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研究进展
高温天警惕热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