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裂与无序:基于《鸡与蛋》杂志看近代中国养鸡副业与蛋业发展

2022-05-30 09:10王星
理论观察 2022年8期

王星

摘 要:养鸡副业与蛋业发展休戚相关,但近代中国的养鸡业与蛋业是处在无序发展的状态下,二者之间缺乏产业联动,近代中国蛋业的发展并没有带动中国养鸡副业的转型发展,相反二者长期处于割裂与失联的发展状况中,都无法转向现代化经营模式,而导致这一局面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政府缺位以及小民经营理智化。

关键词:养鸡副业;蛋业;全球贸易体系;小农生产动机

中图分类号:K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2)08 — 0109 — 04

一、全球贸易体系下的中国蛋业

(一)世界市场需求下的中国蛋业发展

近代中国蛋业的发展是在世界市场的需求下带动的,其营销增长都随着世界市场的变动而变动。中国蛋业的发展始于19世纪末,其出口中心是广州、上海和汉口;民国元年以前鲜蛋仅仅售往日本、海参崴、香港,后来逐渐推广到南洋群岛;民国初年,中国蛋业发展迅速,尤其是一战爆发以来“各国需要食品甚殷,华蛋销路遂广”[1]。中国蛋业可以趁一战而崛起,是因为“英法德各国所消费的蛋,本来都由埃及,丹麦和俄国运来。但是战争发生后,埃及和俄国的蛋都难运到他们从前的市场上去”[2],市场的空缺,给予了中国蛋业发展机会。欧战时“内地蛋厂,风起云涌,相继设立”[3];民国二十三年华商开始仿制冰蛋,并经营鲜蛋等直接出口;到民国二十八年及二十九年,单价高昂,销路旺盛,处于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国冰蛋当时占全欧市场的92%,鲜蛋占比2.3%,干湿蛋约占全数,其中冰蛋以及鲜蛋送往英国,干蛋销售到美国,湿蛋则是运往德国。根据表1中国蛋业的发展在1929年达到最高峰,“那时出口的有鲜蛋和保存蛋650000000枚,和一百十三万担的蛋产品,总值关银51719803两”[4]。后因各国关税壁垒以及国内外市场竞争世界经济不景气有所衰落。

(二)落日余晖:1937年蛋业的回转迹象

根据表2对比1935年的数据,1935、1936年的蛋业无论是从出口的量上还是出口的价值方面都是有相当的增长。在这一时期,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有所好转,再加上各国加大扩张军事的投入,军事费用支出加大,这对中国的商业发展有积极意义。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改革币制,从货币方面为蛋业发展提供了比较有利的条件,稳定了国外汇市,减弱了出口事业受汇率上升的影响。当时养鸡与蛋业的行业人员对于这种行业发展的回兴局面做出了评价,认为“世界养鸡在这一二年中,大有回复之望,这种景气好转会进展到何种程度,会继续到多少时候?世界养鸡界是否有新的前途?这都是极有兴味的问题,而有系于今后国际关系如何而定的。但这种养鸡界的好况,凡为养鸡家者,决不能过抱乐观”[6]。但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这对于1937年的中国蛋业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尤其是后续战争中中国对外港口的沦陷,主要依靠于对外出口发展的中国蛋业最终走向了衰败。近代中国行业对于国际市场以及国际形势过度依赖的现状,不仅仅局限于蛋业,其他许多行业也同样如此。

二、割裂状态下的农村养鸡副业与蛋业

(一)转型困难的中国养鸡副业

蛋业发展离不开本土养鸡事业的发展,世界市场促进下,中国蛋业出口额占比不低,但这并没有带动中国养鸡业的现代化发展,相反,近代中国的养鸡业一直处在传统的农家养鸡副业模式中。《鸡与蛋》中常有文章提及养鸡副业对于农家改善经济的积极作用,他们提倡在农村推广养鸡副业,推广外国优质鸡种,改革养鸡模式,但从后面相关养鸡调查的文章来看,这些手段农民并不是完全不懂。真实的情况是外来鸡种抗病性较本土鸡弱的多,农民本身经济能力有限,饲养外国鸡风险比较大,且进行规模化养殖的风险性也不是农民所能够承受的。养鸡业尤其是产蛋受到产品性质的影响,很多地方是不能大生产的。养鸡副业发展落后性的具体表现为:农户零散养殖,养殖方法落后,养鸡工场建设困难。养鸡业在近代中国更多是作为农民的副业经营,且鸡种“因为历年来不加改良,以致鸡种日渐退化,到现在,养鸡已不能算作一种事业,只是农家的一件琐事而已”,所以说近代养鸡业的运营模式还是处在农户零散养殖阶段。另外,农民的养鸡副业从没有得到政府或知识界的指导和提倡,对于选种饲养生产等工作,一切听其自然,始终守着旧法,不知改良。即使有开办新法养鸡场的,根据《鸡与蛋》杂志中的记载,大多也以失败落幕,即使有个别成功,规模也十分有限。

鸡种以及鸡种孵化技术落后。关于鸡种,“我们中国的鸡,由多数人的研究及记录,每只母鸡每年的鸡蛋生产量,平均不出六十枚,外国已经花几十年的工夫,改良好的纯种鸡,他的生产量,每年平均都在二百枚以上,甚至有二百八十枚,至三百二十枚的”[8],也就是说鸡种产蛋量过低。另外,根据《鸡与蛋》中的记载,鸡蛋的孵化主要还采用一种世袭制的孵化技术,在论证近代工场手工业的时候,有学者提到过技术的世袭制,孵化作坊同样,他们对自己的技术密不外传。而且根据《中国各地孵化法》,可以看出中国养鸡行业的不统一与落后性。从杂志文章还可以看出,养鸡事业推广者以及一些禽学专家认为当时中国养鸡事业的问题主要是因为鸡种问题所以,很多农业推广组织、学校都會进行鸡种研究,但这一切都没有具体改良鸡种以及鸡种孵化的技术。

(二)近代中国蛋业发展情形

近代中国“出产这鸡蛋的地方,范围是很小的,眼前只有安徽、江苏、浙江、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江西数省而已”[9]。其具体的交易情况,各地也是不一致的。江北:一百十磅为标准称大磅,每百十磅二十二元到沪后百磅二十四元以上。买卖以行家为转手,沪上厂家及蛋行派人向当地行家接洽,采办前预存底银,该行为之代办。取货时付清贷款,容易缺磅退蛋、空蛋。长江:每元若干只计算;蛋厂通过蛋行来收买鸡蛋或直接设庄。皖北:蛋行蛋厂自行设庄,蛋以个计,折合沪价每百磅十余元。不过皖北蛋价便宜,但不产竹,竹篓贵成本变高,沪厂不愿在这采办。运河:与苏北同百磅计不用大磅。浙属温海:白壳小蛋装往小吕宋。关于鸡蛋的运输情况。山东所产的鸡蛋由胶济铁路到青岛,河北所产的鸡蛋由运河、西河、津浦北宁铁路到天津。交通不便的地方,蛋商将鲜蛋运往附近设有蛋厂的都市。河南所产的鸡蛋多集中于郑州开封,鲁西所产的鸡蛋在济宁,山西在大谷,东三省在哈尔滨市。蛋业的行业发展也比较落后,转型困难,国内本土蛋厂主要是土法蛋厂及冰蛋厂。本土蛋厂,华人经营多但规模小,资本为1万到5万多,由钱庄金融接济,技术落后,生产成本高。

(三)割裂状态下的蛋业与养鸡副业

养鸡与蛋业之间是“割裂”状态。“割裂”并不是指二者之间没有联系,而是二者之间没有直接的产业互动。养鸡本身完全停留在家庭副业的层次,农户手里的蛋需要经过小贩、大贩子、蛋所、蛋行才能最后到达蛋厂,蛋厂与农户之间是完全的孤岛状态,其间的市场价格主导权二者其实都没有决定权,只不过后者能参与进去。另外,春季“一般资本较厚的厂商,便趁机操纵,强制市价,以致蛋价大跌特跌,鸡蛋市价从每百市斤廿二元跌到十一元,所以各地养鸡者都大蚀其本,不得已都把母鸡卖脱了”[10],也就是说蛋业市场的无序经营,会导致养鸡业的崩溃。

三、近代养鸡与蛋业发展问题

关于中国近代蛋业的专门研究,王强的《近代蛋品出口贸易与蛋业发展》指出:蛋业发展落后是“由于养殖技术落后、政府扶持缺位、外商贸易垄断、国际市场竞争等原因,作为出口大宗的蛋品贸易并未能带动农村养殖副业产业化,也未能给农民带来实在利益,而且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亦日趋没落。”[11]朱冠楠的《市场拓展与政府缺位:全球贸易体系中的中国近代蛋粉业》提出:“近代乃至今天全球化体系中的贸易战,归根到底是国家实力的较量,国民政府应对失宜,致使蛋粉业日渐衰落。”[12]二者都一致认为在近代蛋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缺位是导致中国养鸡副业乃至蛋业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后者更是觉得其为主要原因。

(一)缺位的政府

对于养鸡与蛋业发展艰难的原因,主要是政府缺位,或许经济贫乏导致了政府缺位,但扶持政策也没有到位。《鸡与蛋》杂志中提到很多次鸡蛋运输的困难,不仅影响蛋业也影响近代养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鸡蛋运输使用车辆时,托运单不填不能派车,特约事项里破烂自理,联运派车不太顺当,验车匠刁难等情况;还有胶济路有十五吨车运到津浦线,但运回却不能装鸡蛋;陇海路有了连云港后,反而“因为设备不周,办理不善的缘故!非特没有受到实惠,反而吃着了很重大的苦头”[13];陇海路沿线没有栈房,招商局的船期,距离太远,往往十几天开一班,脚夫装卸不得法,窃贼偷盗无人管,报警反而被“包装不固,破烂自理”[14]搪塞,蛋业主要线路上的运输条件以及环境尚且如此,其他地方可想而知。政府相关机关在运输比如蛋市市场中的乱象,对于套蛋等行为毫无监管能力,蛋厂之间的恶意竞争,甚至雇佣地痞流氓的行为,也没有能力控制。在国际贸易中,各国的蛋粉贸易战增加关税壁垒,政府出面交涉很少,英国商人对我国蛋产品的诬陷,最后是英国卫生部证明我国鸡蛋没有问题,南京国民政府一直没有出面;新生活运动以及后来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口号打的振奋人心,但实际上世界家禽展览会一次都没去过。从蛋业出口税制上也可以看出南京国民政府的缺位,蛋及蛋制品出口税和国内增税,以及其在内地流通、运输时的税对于利润微薄的蛋业十分不友好,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蛋业能够艰难发展,实属不易。总之,近代制约中国蛋业和养鸡副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缺位,没有在其应该发挥作用的地方发挥作用。

(二)小农生产动机的缺失

蛋及蛋产品出口占据着中国出口产品排行的高位,市场扩展按理应该能拉动产业升级,或者推动技术结构的升级。但从《鸡与蛋》杂志中可以看到,所有的调查报告都显示养鸡至始至终保持着比较原始的养殖方式,各家各户养鸡数量也不是很多。为什么农村养鸡副业没有走向产业化?张丽在其《关于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的探讨》认为中国农民“对利润非常敏感,与市场紧密相联,他们根据市场的变化而改变他们的农业生产结构和家庭劳动分配结构。在既有的资源条件下,追求最佳的生产要素的配置组合”[15]。在既有的资源条件下,养鸡风险比较大,在所有畜产里面,鸡的死亡率是最高的。根据表3,鸡的疾病率和死亡率都是高于其他牲畜的。

而且鸡的产业化经营,也意味者规模的扩大。《鸡与蛋》杂志分享了许多开办养鸡场的经验,往往一天的温度没有注意,或者是混入病鸡,那么饲养者几年的投入血本无归,鸡蛋的盈利价格也不是很高,农家鸡蛋的收购价1-2分,一只鸡年产100枚才一元钱。外加上鸡舍的建造,种鸡的购入,产业经营对人力的需求,养鸡副业对农民来讲并不是一个很合乎资源配置的选择。所以农村养鸡副业没有走向产业化的原因,是因为其并不是农民在既有资源下,最佳的生产要素配置组合。

结语

《鸡与蛋》杂志因为战火最终停刊,但杂志文章所传递出来的关于近代养鸡与蛋业发展问题的若干信息很有研究的价值。首先,养鸡与蛋业之间是“失联”状态;其次,二者是否衰落问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适当的波动并不是产业衰落的表现。关于制约养鸡与蛋业发展的原因,主要原因在于政府缺位,农村养鸡副业没有走向产业化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养鸡副业的产业化并不是农民在既有资源下,最佳的生产要素配置组合。

〔参 考 文 献〕

[1]郑源典.上海蛋类输出业之近况[J].鸡与蛋,1936(02).

[2]微之.中国蛋和蛋产品的出口贸易[J].鸡与蛋,1936(08).

[3]郑源兴.我国蛋类出口的沿革和近况[J].鸡与蛋,1937(01).

[4]微之.中国蛋和蛋产品的出口贸易[J].鸡与蛋,1936(08).

[5]中国蛋和蛋产品历年出口状况[J].鸡与蛋,1936(08).

[6]了之.世界养鸡业的新趋势[J].鸡与蛋, 1937(05).

[7]最近五年蛋类输出数量[J].鸡与蛋,1937(01).

[8]张瑞芝.养鸡事业与复兴农村的关系[J].鸡与蛋,1936(03).

[9]张瑞芝.养鸡事业与复兴农村的关系[J].鸡与蛋,1936(03).

[10]张世勋.二四年度上海鲜蛋业之回顾及今后之希望[J].鸡与蛋,1936(02).

[11]王强.近代蛋品出口贸易与蛋业发展[J].史林,2016(05).

[12]朱冠楠.市场拓展与政府缺位:全球贸易体系中的中国近代蛋粉业[J].清华大学学报,2020(01).

[13]钱蕙圃.潘子渔.鸡蛋的运输[J].鸡与蛋,1936(11).

[14]钱蕙圃.潘子渔.鸡蛋的运输[J].鸡与蛋,1936(11).

[15]张丽.关于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的探讨[J].中国农史,1999(02).

[16]高德培.从畜牧推广问題谈到兽疫防治之重要[J].鸡与蛋,1937(02).

〔责任编辑:包 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