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助力中学德育实现“双增”诉求

2022-05-30 10:48陈辉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2年8期
关键词:中学德育双减政策

陈辉

[摘    要]长期以来,由于教育资源分配失衡,校内外教育教学出现严重“抢跑”现象,学生负担过重。国家“双减”政策应运而生。“双减”政策的实施以学生为主体,以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着力点,尊重教育规律。“双减”政策下,德育仍然面临重智轻德观念、德育观念边缘化、社会与家庭与学校联系度低、德育活动开展难度大、德育途径单一化等问题。“双减”是德育“双增”契机。本文提出增进育人观念革新,增强家校合作力度,力争“双减”强德育,改革与增强德育评价功能,增加常态化、生活化德育活动,班会课堂多样化,增加多元化德育途径,增进育人观念革新策略,助力中学德育“增质增效”。

[关键词]“双减”政策;中学德育;“双增”诉求

一、“双减”政策背景和意义

(一)“双减”政策背景

因为教育资源分配失衡,校外培训机构激增,精英名校优先“择优掐尖”录取,教育教学进度出现严重“抢跑”现象,于是,“拔苗助长”式的教学现象盛行,“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的教育“内卷化”等残酷竞争日趋激烈,致使学生学习任务加重,学生的学习任务、家长的经济压力、时间精力、思想焦虑等问题交织在一起,教育的慢性问题可谓慢性病一般顽固。基于此,党和国家从“国之大者”“家之大计”的大教育观、大发展观出发,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决心,撞碎传统的教育理念,从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四个方面总体布局,逐步分类实施,彻底拨正教育方向,重置育人理念,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消除“慢性病”,进一步推进教育领域全面改革。

(二)“双减”政策的意义

“双减”政策的实施以学生为主体,以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着落点,尊重教育发展规律。“双减”政策下,学校可以发挥其主体地位作用,有效提升学校教学的水平和质量,让学生的学习回归到自然。“双减”政策为家庭教育留出时间,使大部分家庭的经济压力较大地降低,增加了家庭亲子教育时间。

“双减”政策不仅是规范校外的培训机构,更是缓解学生肩上繁重的负担,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得到全方位、多角度发展,也为了解决教育资源失衡的问题,提高学校教育水平,使教育切实归于校园,归于本真,以学校教育为基点,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补充,形成更加公平、宽松、优质的育人环境。“双减”不会减少责任、质量和成长,相反,将缩短的时间用于提高素质教育,提高德育效果,加强德育建设,共同树立教育观念,真正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二、“双减”政策下德育的现状分析

(一)重智轻德观念,德育观念边缘化

从家庭上看,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是孩子最初的教师,对孩子的影响极其深远。传统家庭教育中的仁、义、礼、智、信等教育观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教育观念不断淡化甚至丢失,当代家庭教育中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成绩,孩子成绩俨然成为各个家庭关注和热衷的话题。当然,除了学校的各科成绩,很多家长还会让孩子参加舞蹈、绘画、钢琴等艺术类培训,这些都是家长们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学校方面上看,学校教育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育部分,而中小学是整个学校教育部分的基础。学校的办学方针虽然是德育优先,“五育”并举,但在执行和落实的过程中体现的依然是智育。一切评估都以学生成绩进行考评,选拔,考试成了学校教育的法宝。学校的指挥棒功能出现了误导,教育行政部门扮演了运动员,还充当着裁判员角色,长期用合格率、升学率等单一指标评价,这就造成智育的指向特别明显,“五育”并举的教育就会大打折扣。

(二)社会与家庭参与度低,德育活动开展难度大

从家庭方面上看,纵观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学生,家庭成员的文化素质普遍不是很高,对教育政策的理解不够全面不够透彻,也就无法自主进行良好的家庭德育。从社会方面看,整个社会可以提供给中学生的教育场所有限,生活中缺乏专业人員指导,另外,由于社会群体本身的广泛性,德育的开展也增添难度。中学生的认知能力还不够高,容易受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让他们在对家庭德育的参与心不在焉。

(三)专业德育人才少,德育目标明显差异化

学校专业的德育教师缺乏,德育培训也无法保障,就很容易致使各个学校、老师对德育目标无法准确针对不同的家庭、年龄和学段的学生进行定位,造成德育目标过低或者过高。学生是不断发展的个体,其交际圈的不管扩大、德育认知和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在不同的阶段对德育的要求也是不同的,但有时候学校德育无法及时更新。

(四)课堂教学德育途径单一化

课堂德育是学生德育的主要途径,学校除了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也开设了不少德育活动,但大部分是走过场、重形式,写个手抄报、开个班会、写征文等表面形式,大部分以老师主导为主,学生的主动性和体验性很少,这很难有太多效果,大部分学生以一种应付态度对待老师或学校布置的德育作业。

(五)德育评价僵化

对于当前的德育评价,很大一部分仍然通过对思政课程的考查,主要还是以考试答题的形式开展,最终以分数的高低代表学生德行的高低;再有,老师或班主任对学生的操行进行评语式评价。按目前学校的德育评价机制,学生很少参与德育评价,这就形成了学校德育评价的单一性。而班主任和教师对学生的德育评价也只是进行初步的印象评价,学生本人或周边人员没有评价发言权,很容易出现评价不够客观、公平、公正的现象。

(六)德育脱离生活,生活实践弱化

家庭和学校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最重要最好的两个地方,也是影响最深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家校沟通不到位,教育的理念不一致,缺乏相互地沟通和协调,教师在学校教授内容,希望家长在家和生活中帮助学生做出正确地决定和选择。除此之外,学校基于考试压力,在智育课时和质量没有得到良好保障的同时会占用德育课堂或自习时间,以及德育的活动也没有很好地落实到位,仅通过乏味枯燥的课堂获取,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德育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乐趣。德育要想得到好的完善,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在生活中获得德育。

三、“双减”助力德育“双增”策略

“双减”政策的落地执行,为德育“双增”即“增质增效”提供了契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一)立德树人为先,增进育人观念革新

我们常说一个国家没有道德就很难兴旺,同样一个人没有道德就无法立足,而立德树人的含义就是培养有思想道德的人才。立德是指要优先发展德育,通过积极的正面教导激励人和感化人;树人是指要始终坚持一个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积极地教育来改变人、发展人、塑造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立身之本,是教师的根本任务。由于现代化社会的功利性色彩影响,教育上不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较明显的一个就是分数论。老师更加注重课堂上对解题技巧的讲授,忽视了学生对知识应该是由表及里、由浅及深的吸收和掌握过程,这不仅仅是对知识进行层次的掌握和理解的递进,也是学生遨游知识海洋和享受知识的欢乐体验。

目前,中学德育出现的种种问题,都需要学校教育者耐心地解决,慢慢摒弃功利化、扭曲化的观念,带领学生树立好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知识观。始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关心学生、理解学生、服务学生,遵照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时而进、因时而新、因事而化,不断加强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实践本领、社会责任观念,不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二)增强家校合作力度,力争“双减”强德育

完成减压减负的目标单靠学校一方的力量是很难的,家长们全力相助才能更好地打好胜仗。家长们要以身作则,不断地影响孩子,耐心地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大家通过诗词大会认识的武亦姝,她父亲是非常优秀的律师,工作非常忙,但他父亲坚持尽量不把工作带回家,高效在公司完成,因为下班回家要全身心陪女儿,不处理有关工作上的事情,不玩手机,通过看书读报陶冶情操,营造家庭氛围,孩子完成作业后就会一起进行户外运动。长此以往,武亦姝在这样一个家庭环境的影响下,喜欢读书,爱好诗词并沉醉其中,在诗词大会上摘得全国总冠军的同时,高考也以优秀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

在“双减”政策出台后,要想养育优秀的孩子,家庭教育必须也要跟上。孩子学习,关键还是孩子个体的主动性、内驱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在新的背景下,学校和家长要加强联系与合作,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帮助孩子充分合理地利用好课余时间,家长安排孩子家庭劳动,开展家庭活动、亲子阅读,加强孩子的身体锻炼。在当前减负的政策下,家长要从更长远、更高的视角,规划孩子的未来发展方向。

以学校为减负工作的主力,在家长的大力支持下能够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加强家校的合作和沟通,家校双方一起担负起教育责任,共同更好地相互配合,在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下,实现“真正意义的减负”。减负减压路漫漫,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在这个喧哗浮躁的时代,有的人在水边湿了鞋,有的人首鼠两端、徘徊不前,有的人被迷乱了眼,但为了让孩子有个光明前途和健康的身心,家庭和学校都要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定信念,帮助孩子减负减压,为孩子的身心全面发展而助力。

(三)增强教师德育队伍建设,提升德育能力

做好中学德育工作的前提条件是打造一支专业公认的德育队伍。学校要帮助老师,要注重老师德育知识的培训,通过专业的德育培训活动,为培养塑造一批高水平的德育工作者打好基础,进而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进展。

1.加强德育理论技能培训。开设一些以“班干部全体的培养、班集体建立、建立好师生间关系的技能,遇突发事件处理的方法、善于应用惩罚的艺术、善于抓住教育的契机、进行个别辅导、行为训练的技能、做好班会课的设计、开展青春期的教育技能和心理健康培训的技能”等有利于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培训。

2.把握好德育个案的研究与分析。除了对教师队伍德育的培训外,还要倡导老师将自身的生活实践不断进行思考,编写德育的案例。学校的德育老師不缺少生活实践和行动,而需要老师学会将德育理论联系实践,通过对个案的了解、分析和研究,不断反思和改进自身的教育行为与方式,这样有利于老师的德育实践更好地升华为教育的诗篇。

3.师生平等对话德育的方式。学生要充分发挥对话者、咨询者的角色,教师尊重学生理性、自主性和主体性的品德价值取向。教师为了锤炼其语言的魅力,进行多元化评语的实践活动,探究“即时评语、课堂评语、作业评语”等,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多以朋友、学生的口吻或长辈的关爱去肯定学生,客观指出不足。与此同时,学校构建师生对话平台,提升学校的民主管理,充分尊重学生的发展需求和主体感受,实施多种方式的德育对话机制。

(四)班会多样化,增加多元化德育途径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充分发挥德育功能,中学需要不断加强德育课程的建设,让先前单一的德育课堂走向多元化发展。一是将班会课更改为学生喜欢的活动课、辩论会、研讨会、座谈会、演讲等形式,一主题一课,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通过充满趣味性、教育性、知识性的活动,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二是开设阅读鉴赏课程,引导学生品读文学佳作,博览中外著作,感悟多彩的人生,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 三是开展活动课程,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意识与坚韧意志。课外,学校的器乐、英语角、篮球队、文学小组等活动进展得如火如荼。四是设立校外的课堂。带学生走出校园,体验生活世界的环境,到烈士陵园、武警队、养老院等地方参观体验,让学生们在这些环境中获得道德教育。

(五)改革与增强德育评价功能

对一个学生进行全面、中肯、准确的评价是非常困难的事。而对一个班集体几十个同学那就更难了。由于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心理、个性、性格等特征,拥有不同的特长、爱好等,来自不同的家庭、社会背景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等,这一系列的差别,完全不可能用统一的评价方法统一划线,应该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阶段,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多方面尽可能全方位的评价体系。尽可能做到客观、全面、公正的评价,不然,就容易造成一俊遮百丑或者一叶障目,有失公平。

德育的評价方式不要僵化、公式化。要采取灵活的方式,不是一定要到点再加以总评,建议可以用网络交流、单独谈话的方式进行评价,可以用讨论会、班会、团组生活会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可以采用书面和口头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就德育评价的方式而言,多用鼓励,尽量不用批评或少用,不是说完全抛弃批评。从表达方式上,避免严肃刻板的氛围,应该多些平和口气与温和态度,展现人文关怀,写出温暖的评语,感化和吸引学生。从文体运用上,评语多是应用文为主,也可以用小散文,议论文或诗歌一首,使评语多样化。

(六)增加常态化,生活化德育活动

中学生由于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课堂中难免会经常开小差,特别是道德说教对他们来说课堂会比较枯燥无味。对此,学校尽量让德育生活化,组织一些生活德育活动,让学生所学知识得到生活实践,可以有效地确保德育课堂的有效性。如最近学生身边发生或新闻中大家关注比较多的事件,教师可以根据生活中的素材组织课堂活动,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呈现事件过程,进而针对此事进行全班讨论和分析,尽量鼓励学生们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引导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最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做一个积极的人,有良好道德的人。另外,尽量创造条件,走出教室,走进自然,走进生活,让同学们看到草地上的垃圾时,让他们明白环保的重要性,并主动维护公共卫生,捡起垃圾。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德育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在同一个活动主题中,也可以汇入多个主题,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桑安琪.“双减”背景下教育本质的回归[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22(2):1-4.

[2]刘希娅.重庆谢家湾学校:“双减”下的学校生活重构[J].中小学管理,2022(1):17-20.

[3]郭声健,吴小俐.“双减”政策下学校美育的发展机遇与改革重点[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2,21(1):1-6.

[4]郑毓信.关于落实“双减”的几点建议[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版),2022(1):57-63.

[5]吴颖民.有效实现“双减”目标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导刊,2022(1):5-11.

[6]宋红雨.推进“双减”落地实现“轻负高质”[J].基础教育论坛,2022(3):20-21.

(责任编辑:朱福昌)

猜你喜欢
中学德育双减政策
政策
政策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助企政策
政策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中学德育工作形成合力探析
中学德育工作形成合力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