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激发学校办学活力的策略

2022-05-30 10:48李爱仙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2年8期
关键词:学校发展教师素养双减

李爱仙

摘  要:学校教育如何实现提质增效,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切入口。文章分析了学校活力的定义及意义,并就学校如何落实“双减”工作,提高教师业务素养,激发教师教学活力,促进学校的教育生态发展谈了几点思考,以期为学校创设优质、绿色的教育环境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减”背景;学校发展;办学活力;教师素养

随着国家“双减”政策的出台,当下学校的教育方向转向提质增效,“双减”与“优质”成为教育的关键词。如何把这两个关键词落实到学校管理中,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建设高质量的基础教育生态体系,让提质增效落地有声,是目前每所学校办学的落脚点。学校的办学活力是什么?关键在于激发教师的活力,促进教师的素养发展。教师的素养发展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在“双减”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一是对课堂的高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对作业设计与布置提出了更科学的要求;三是对教育教学评价提出了更精准的要求;四是对课堂育人、学科育人、发展素养、立德树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形势下,面对新变革,只有促进教师业务素养的提高,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学校才能充满教育活力。

一、学校活力的定义及意义

学校活力,是指学校具有良好的教育生态与旺盛的生命力,能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师生关系融洽。办学活力是学校治理能力系统性的反应。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实质就是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构建学校良好的育人大环境,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使师生关系融洽、和谐发展。办学活力是一所学校的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在“双减”背景下必须要提高教师的业务素养。笔者所在学校同时出台了相关的“双减”措施,如加强校园“五项管理”、学生课后作业设计、课后托管服务等相关措施,通过有机融合形成学校的中心工作,营造和谐、蓬勃、正向的教育生态,为教师创造成长环境,精耕于教师培养,激发教师成长内驱力,打造具有高尚师德和专业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这样学校才有旺盛的生命力。

二、激活学校办学活力的策略

1. 加强思想引领,增强教师使命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要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要热爱每名学生、关心每名学生、信任和尊重每名学生,应以建设一支“四有”教师队伍为目标。为此,学校要引导教师树立崇高的服务意识和向心意识,提高思想觉悟,责任共担、爱岗敬业、立德树人。一方面,要加强学校行政班子建设,学校行政班子成员是学校的一面“旗帜”,要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强学校各学科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形成以点带面的良性循环模式。通过抓好上述两条主要渠道形成“蝴蝶效应”,引领教师形成对教育理念的认同和思想道德建设的自觉发展。

在具体工作中,学校应适时、适度地捕捉教育契机,如开展榜样力量的学习、工会团建活动、党史专题学习,为教师提供多种正能量的学习途径。同时,注重学习形式的创新,做好学校的学习档案管理,让教师寻找自己的成长轨迹,在思想理论学习中提升自己的思想与格局,升华职业追求,增强新时代的育人使命,坚守教育初心,在行动中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迸发出持续的工作活力和使命担当。

2. 强化校本教研,落实常规管理

在“双减”背景下,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要重视学校校本教研的规划。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要强化“实践 + 反思”,在做事中历练;落实“读书 + 反思”,在阅读中感悟;做实“研究 + 反思”,在研究中成长;通过“对话 + 反思”,在交流中碰撞;开展“比照 + 反思”,在对比中借鉴;践行“叙写 + 反思”,在写作中深化;推行“内省 + 反思”,在自省中完善。为全面提高学校校本教研质量,笔者所在学校在不影响延时服务的情况下,周二语文、周三数学、周四综合学科和英语,以教研组为单位,对每周一次的校本教研活动进行了创新改革。通过学科内的课表同步、时间同步,探讨辅助同步,以此来合理规划并科学设计学科作业。从各学科实际出发,建立相应的校本教研制度,实行专人分管、专人负责,完善职责分明、安排有序、实施有效、反馈有力的教学教研指导机制。同时,也对课后托管服务进行了优化,试行同一学科教师线上线下集体备课、团队研教的制度,通过创建制度化、规范化的校本研修模式,引领教师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课程,形成教师全员教研的良好氛围。

任何一场教育改革,其最终落脚点还是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通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研究课堂,使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首先,设立教师成长营。每位教师每学年都要在备课组内上一节教学汇报课,旨在个人钻研、同伴相助、展示自我,重点探讨授课教师的优点与不足。在实践和研讨的基础上,各年级备课组每学期要安排具有学科代表性的教师上示范课,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邀请教研员听课、评课,旨在专业引领、学习领悟、理念提升,使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获得专业发展。其次,构建教师共同体。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全员参与实践,旨在经验分享、互助合作、共同成长,点燃教师的教学激情,凝聚备课组群体的实践智慧。最后,引导教师勤反思。通过递进课堂,包括亮相课、研讨课、汇报课、示范课,目的是让全体教师获得实践锻炼的机会,不断“雕琢”自己的课堂教学。

3. 实施综合管理,营造育人氛围

“双减”政策的出台是对学校教育改革的重构。因此,学校要做好校园文化育人的顶层设计,为师生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形成师生协同发展的“双循环”育人模式。例如,学校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鼓励教师走出去参加各类培训学习,同时聘请专家来学校指导,让教师开阔教育视野,不断更新育人理念。

学校还应该加强后勤管理与制度保障,通过创建信息化校园,提高学校的后勤保障和服务水平,如学校食堂的服务水平、学校智慧校园管理系统的应用、学校图书馆的借阅管理等,通过盘活后勤管理激发学校活力。

学校除了要加强师生的日常教学研究、构建高效课堂,还需要引导教师在德育管理、班级文化建设、学生思想建设、行为习惯教育等方面不断创新、优化,同时还要关注落实“双减”政策后的学校变革,实施精准作业分层设计、课后托管服务、学校拓展性课程的开发等,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在具体工作中,学校要抓实学生日常行为及文明规范教育,落实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以创建文明校园为契机,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及校园氛围;大力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学校活力。

学校的发展要走得更高、更远,需要优化学校管理制度,提升全体教师的教育情怀和格局意识,同时还要发扬民主管理,进一步激发全体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让教师风清气正、精神焕发、斗志昂扬,提升责任与担当,落实各项工作;吸收并内化先进的教育理念,拓宽眼界,增强育人的神圣使命,切實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

参考文献:

[1]朱保良. 让教师积累更多积极的心理体验[J].人民教育,2021(20).

[2]万伟. 课程的力量:学校课程规划、设计与实施[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3]张琼,胡炳仙. 知识的情境性与情境化课程设计[J]. 课程·教材·教法,2016,36(6).

[4]罗祖兵,郭超华. 知识学习的体验属性及其教学意蕴[J]. 教育研究,2019,40(11).

猜你喜欢
学校发展教师素养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浅谈师生问答细节的教育思考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文化建设是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根本保障
文化引领学校走向科学健康发展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