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句“我爱你”,抵不过一次“抱抱你”

2022-05-30 13:52炳阳
现代家长 2022年8期
关键词:我爱你饥渴亲吻

炳阳

抚摸,亲吻,拥抱,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无论男孩还是女孩,无论1岁还是6岁,宝宝都十分贪恋妈妈的怀抱和抚摸

秦女士抱怨自己养了一个“巨婴”:“我儿子都4岁了,是个小胖墩,体重超过50斤,却整天让我抱,一点不知道心疼妈妈!不是巨婴是啥?从下午把他从幼儿园接出来开始,他就像只猴子那样吊在我身上,周末更是寸步不离,连睡觉都得贴着我,否则哼哼唧唧不肯入睡。要说吧,见面、告别时抱一下挺好的,但上街也让抱着谁受得了?这孩子这么黏人,该不是有什么心理缺陷吧?”

庄女士认定5岁的女儿是个“玻璃人”:“这丫头娇气得很,说不得碰不得,否则立马哭给你看,还直往我的怀里钻,没有半个小时哄不好。我怀疑,她并不是委屈难过,而是找借口赖在我的怀里。明年她就要上学了,这么黏人怎么办?有人说,她有‘分离焦虑,属于正常现象。我觉得没那么简单,因为即使我整天近距离陪着她,她仍不满足,非让我抱着不可,好像我会突然消失似的。”

唐女士说3岁的儿子是个“贱骨头”:“平时这小子十分黏我,但嘴巴厉害,只要感觉自己的利益受損,就会跟我吵,样子凶巴巴的。如果我生气了,不理他,他就贱兮兮地过来抱紧我的腿,央求我抱他。我可转不过弯儿来,刚才还剑拔弩张,转眼就求抱抱,这不是‘卖身求荣吗?一点骨气没有,不像个男子汉!”

郑女士怀疑4岁的儿子性早熟,因为他非让妈妈给他洗澡不可:“他小时候都是我给他洗澡,可他都4岁了,再这样就不合适了,毕竟男女有别嘛。再说,他又不是不会自己洗澡,凭什么总让我伺候?我拒绝给他洗,他就哭闹、央求,最后他做出让步,‘那你给我擦浴液吧,我自己冲水好了。这明摆着是让我抚摸他,死皮赖脸的样子。这小子刚刚4岁,该不是早熟了吧?”

无论男孩还是女孩,无论1岁还是6岁,宝宝都十分贪恋妈妈的怀抱和抚摸,即使长大了仍不肯独立,究竟是为什么呢?

责怪宝宝独立性差、娇气、没有自尊心,甚至怀疑宝宝性早熟,其实都多虑了,宝宝喜欢让妈妈抱,可能仅仅是因为皮肤饥渴。

没错,别不信,宝宝的皮肤也会“饥渴”。

常被父母拥抱和亲吻的宝宝,比那些被父母长期晾在一边且无人亲近的宝宝,更容易发展出健全的人格

20世纪初叶,“皮肤饥渴症”被正式确立为一种精神疾病。科学研究发现,婴幼儿、青少年,需要每天与父母(尤其是妈妈)进行皮肤接触才能更好地发育,否则有可能产生类似饥渴的焦虑。

现代科学发现,在一枚五分硬币大小的人体皮肤上,就有25米长的神经纤维和1000多个神经末梢,这为通过触觉传达信息奠定了生物学基础。

肌肤之亲,其实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求。

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哈利·哈洛做了一系列实验,证明动物与人都存在皮肤饥渴的问题。哈洛和他的同事证明了“接触所带来的安慰感”是爱最重要的元素。而这个问题在婴幼儿身上尤为突出。宝宝天生渴望得到大人的拥抱,即便长大了也习惯靠着大人、抓着大人的胳膊,这就是皮肤饥渴的表现。

父母的拥抱和抚摸,不仅对宝宝的身体发育、皮肤健康、由触觉所带动的整个感知能力的提升都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而且在心理健康方面也有重要作用,能让宝宝获得安全感。而一个人只有具有了充分的安全感,才有胆量去探索世界。另外,这种安全感和亲密关系的建立有助于宝宝发展其他的心理能力,比如启发宝宝如何寻求和珍视爱和交流,从而使其在与他人交往时具有较强的亲和力。

如果宝宝的皮肤长期处于饥渴状态,极少得到父母的拥抱,容易引发性情孤僻、爱咬嘴唇或啃指甲等异常反应,长大后容易形成一种潜在的对被爱、被关心、被抚慰的渴望。当这种感觉过于强烈时,可能导致病态的情感需求。

近年来,许多研究得出相同的结论:常被父母拥抱和亲吻的宝宝,比那些被父母长期晾在一边且无人亲近的宝宝,更容易发展出健全的人格。

中国人讲究含蓄,认为肌肤相亲是令人害羞的隐私行为,所以父母对年龄稍大的宝宝会刻意减少拥抱、亲吻和抚摸,使宝宝皮肤饥渴现象十分普遍。因为缺少父母的拥抱和抚摸,有些宝宝从小便产生莫名的孤寂心理,不愿与他人分享快乐和忧伤,甚至引发其他心理问题。

任何语言都抵不过一句“我爱你”,一千句“我爱你”,也抵不过一次“抱抱你”

科学研究发现,宝宝对与父母肌肤相亲的渴望,从出生那一刻就开始了。如果妈妈能在第一时间将初生婴儿拥入怀中,能降低宝宝初来这个陌生世界的恐惧。

对于大一些的宝宝,拥抱同样能安抚他的情绪。通常宝宝情绪激动时,父母难免会厌烦,有可能冷落宝宝,更不愿拥抱宝宝。其实,这个时候,宝宝更需要父母的拥抱,这会迅速安抚宝宝的情绪,让宝宝找回安全感。

宝宝哭闹无非是发泄不满,希望获得父母的关注和安慰。一个简单的拥抱,就可以把父母的关注、安慰、理解、原谅都传递给宝宝。宝宝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才能慢慢平静下来。相反,如果父母经常忽略宝宝发出的情感需求讯号,不能及时做出回应,那么宝宝就会产生失望与不信任的情绪,这种挫折感会让他变得退缩。

爸爸的拥抱和妈妈的一样重要,对于女孩来说更是如此。亲密度是开启宝宝安全感的阀门,爸爸的拥抱能让女孩因为不缺爱而不自卑。人们常说,任何语言都抵不过一句“我爱你”,一千句“我爱你”,也抵不过一次“抱抱你”。这对宝宝同样适用。

为什么“抱抱你”比“我爱你”更能表达爱意?美国语言学家艾伯特·梅瑞宾通过研究发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只有7%是通过语言实现的,另外38%是通过音调,55%是通过肢体语言。拥抱,无疑属于肢体语言。

许多父母喜欢跟宝宝讲道理,用口头语言表达爱,但宝宝好像不领情,总是不合作,故意跟父母作对。其实,是父母表达爱的方式错了,宝宝可能在心里说:“你口口声声说爱我,可是都不肯抱抱我,你还能有点真诚不?”

一位妈妈认为,儿子已经15岁了,长得人高马大的,她不好意思跟他拥抱:“毕竟男女授受不亲,儿子已经进入青春期了,比他爸还壮实,再有拥抱这类亲昵举动,大家都尴尬。”

其实,即使孩子进入了青春期,父母的拥抱仍有重要作用。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拥抱,是世界上最纯洁的举动,只要父母没有杂念,就不会唤起孩子的杂念。

对于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来说,父母的拥抱还有避免孩子早恋的作用。因为,如果孩子有强烈的皮肤饥渴,父母不拥抱,孩子就会向同龄异性索取。

【编辑:陈彤】

猜你喜欢
我爱你饥渴亲吻
鹿之亲吻
为什么骆驼能长久忍受饥渴
我是一块铁
亲吻玫瑰花
亲吻宝宝会惹祸?
秋风亲吻着祖国
饥渴
如何说“我爱你”
饥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