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文本细读策略 培养语言品鉴能力

2022-05-30 10:48徐红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词句语境内涵

徐红

培养学生对文笔语言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作品中的美点、重点、趣点、空白点等多方面进行赏析,促使学生提升赏析语言的水平。但是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基础薄弱,单纯开展文本细读,学生很难深入到文本内部,很难挖掘其中的隐藏含义。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到阅读的突破口,进而提升学生感悟和品鉴语言的能力。

一、结合插图,理解修辞手法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他们对生动优美的插图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引入课本中的优秀插图,让学生结合图片内容找出文中相应的修辞句,看看课文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展现该画面。这样更有助于学生把握住文中的美点,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并借助表象品味语言。

如,在学习《海上日出》一文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并在脑海中展开想象,说说作品呈现出了怎样的美景。学生提出:“我看到了一片红色的水面,上面有轮船,还能看到天边的红日,那太阳将海水都染红了。”继而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文章中体现该场景的词句,并说出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有学生发现了文章中“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颜色红得非常可爱”这一句,认为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展现出了太阳努力升起的状态。教师让学生细读该句,思考作者为何要展现劳累的“太阳”的形象,给人以怎样的遐想。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比喻或其他的修辞手法展现相同的画面,如“红色的太阳将水面变成了红色的丝绸”,学生用这样的词句展现出相同的画面,同时也体现了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深入理解。

教师先引导学生围绕插图展开想象,在头脑中还原插图的画面,然后再引导学生找到课本中相应的词句,分析其中蕴藏的修辞手法。最后教师要给学生制造读写结合的机会,让学生试着展开语言应用。

二、还原比较,分析语境差异

还原是指还原文章当时的语境,并在还原的语境中比较分析语言的优劣。教师可以选择文本中的重点,让学生展开还原,分析不同语境下人物为何要如此回答问题,是否还有其他的回答方式,进而促使学生挖掘语境的细微差异。

学习《杨氏之子》一文时,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作品中的难点展开分析,尝试还原当时的场景,体会这是一种怎样的语境,并尝试思考在不同的语境下,人物的回答是否会不同。如围绕“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思考问题:“来访者和主人公的关系是什么?主人公为何会用这样的方式回答,这样回答是否会让对方生气。”学生认识到:“来访者和这家人是好朋友的关系,所以主人公感到很轻松,可以用反问,甚至有点苍白的方式回答。同时,这样的回答还显得十分幽默,展现了主人公的智慧,同时又不会让来访者感到被冒犯。”学生试着在其他语境下回答此问题,如在严肃的语境下回答:“这不是我们家的果子。”这样的回答与文中意思是一样的,但是却没有轻松幽默的感觉,更无法展现孩子的幽默。所以,文章中的处理方法更能展现出孩子的智慧。

在还原比较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作者的创作艺术,同时也挖掘出了文章的阅读重点,更好地解读了作品的内容。若有需要,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圍绕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还原比较,这样也能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

三、补充资料,感受丰富内涵

在学生展开文本细读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适当给学生补充相关资料,让学生进行深入理解。教师可以给学生补充作者的生平资料,又或者介绍该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在此基础上再来理解课文,学生就能更好地体会到文本词句丰富的意蕴,进而提升文本细读的效果。

在学习《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时,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作品中的某些词句展开深入分析。例如探究“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等语句思考:“作者为何要用‘强忍一词呢?从‘眷恋等词句中,能看出主人公十分喜欢儿子,但是为何在得知儿子的死讯之后不痛哭一场,而是要‘强忍呢?”补充背景资料,在了解该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后,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文字中蕴藏的丰富内涵。学生了解到该作品展现的是抗美援朝期间的故事,毛主席在得知孩子去世后,认为将尸骨留在朝鲜能更好地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所以他为了国家大事而舍弃了小家,因此才要“强忍”内心的痛苦之情。学生结合背景思考后,发现从“强忍”等简单的词句中能看出主人公以国家大事为重的高尚情怀,继而体会到作品的内涵。

挖掘文本内涵是文本细读的关键所在,文本内涵指文本中存在的某种精神、信念、情怀。如果学生能把握文本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以及作者的经历来解读,则能随着文本细读感受作品的内涵,提升阅读效果。

四、移情体验,考虑人物角度

移情体验是指站在文中人物的角度,设身处地理解文章中人物的思考过程。教师可以在组织学生展开文本细读的过程中,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将自己想象成作品中的主人公,站在该人物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斟酌作品中的选词,这样就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如,在学习《童年的发现》一文时,教师引导学生在诵读课文的过程中,将自己想象成“我”,体会一下“我”当时的感受。在解读“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的时候,学生想象自己是作者,体会其中的风趣之处,思考“我”为何要说“幸亏”,“我”是否愿意让同学们听到自己的“发现”,“我”是否害怕被同学们嘲笑呢?“我”现在是否真的认为这是自己童年的发现呢?这些问题促使学生移情体验,认识到“我”用“幸亏”这个词表达了一种自我调侃,“我”觉得自己被老师误解,所以被赶走,于是将自己和伟大的发现者并列,用这种方式来调侃自己,缓解“笑塌房顶”的尴尬。在这样一番理解中,学生认识到作者用“幸亏”和“笑塌房顶”等词句展现了儿童的幽默感,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童年生活趣事的美好回忆。

在移情体验的过程中,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形成了一个整体。这样学生就能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作者为何如此思考,如何选择词句,进而提升自主解读作品的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文本的具体内容、教学要求等,明确教学目标,找到适合小学生突破的语言品鉴切入点,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反复展开阅读实践和练习,从而达到有效学习,提升文本细读的目的。

猜你喜欢
词句语境内涵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