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春蚕》的女性主义解读

2022-05-30 10:48韩亚蓓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春蚕茅盾解读

韩亚蓓

内容摘要:《春蚕》是我国著名作家茅盾先生创作的“农村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作品,通过对我国二十世纪三十年农村生活的描写,表现了那个年代的社会风貌、人情世故以及文化、政治、经济发展关系。《春蚕》除了对当时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等势力进行描写之外,还对小说中几位主人公的社会地位以及人物关系进行了细致地描绘,对当时的社会发展实质进行了深刻地揭露。在当时的农村生活背景下,女性所遭受的阻力来自于各个方面,本文通过《春蚕》内容的解读,对其中的女性主义进行了研究及分析。

关键词:茅盾 《春蚕》 女性主义 解读

在我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农村地区,社会经济模式变化迅速,各种新思潮、新思想传播广泛,促进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对传统封建社会意识形态造成了冲击。《春蚕》通过描写一个普通养蚕家庭中的矛盾,充分地体现了整个社会发展的现状。老通宝一家的矛盾就是当时传统社会经济与新兴经济之间矛盾的缩影。通过以家庭矛盾为引线,刻画女性意识在当时的发展现状,明确地展开了当时我国农村社会环境的整体面貌。

一.《春蚕》的主要小说情节

《春蚕》以抗日战争时期的淞沪会战为背景,描写了身处江南农村的蚕农老通宝一家在动乱时局下养蚕卖茧的曲折故事。《春蚕》的主线以男主人公老通宝的发展状况为主要线索进行描写,讲述了在当前是不断变革、混乱的社会环境下,老通宝的发展理念与社会变化间的冲突。小说的除了主线之外,还包含两条副线。第一条副线即老通宝家对于蚕种选择的矛盾;第二条副线即老通宝等人与荷花之间的矛盾。《春蚕》在小说内容塑造过程中,通过各种矛盾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清晰地向读者展现了那个年代思想的激烈碰撞,以及因为思想问题而产生的各种矛盾。

二.《春蚕》所表现出的精神内核

《春蚕》通过展现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农村发展的日常生活现象,为读者揭露了当时社会环境下各种社会主体之间的矛盾状况。在《春蚕》中,最主要的两对矛盾是新思想与传统思想的矛盾、新兴资本与传统农村经济之间的矛盾。《春蚕》所表现出的精神内核就是对新事物、新思想的发展认同。同時,除了新事物、新思想的发展,《春蚕》还通过对几位女性形象的描写,充分地展现了女性在当时时代的具体生活状况,通过女性的反抗以及发展,展现当时中国女性主义对传统社会制度的抗争,为我国社会制度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发展经验。

《春蚕》除了对社会发展变革以及新思潮的发展进行了细致展现,对当时社会环境下的社会矛盾以及家庭矛盾也作出了细致地描写和刻画。通过对老通宝、四大娘以及荷花等人的描写,充分展现了在当时社会环境下不同思想碰撞所导致的家庭矛盾。在故事中,对老通宝固执、落后以及女性角色是适应新时代变化的特征进行了展现,体现了当时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发展。因此,《春蚕》的精神内核还包括对女性主义、女权主义发展的支持,以及对社会平等发展的支持。

三.《春蚕》中对于男权社会大环境的描写

1.传统男权社会大环境在《春蚕》中的发展状况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的中国农村,受传统封建主义的影响,男权意识仍然比较明显。《春蚕》中也有大量的暗示男权主义社会环境的内容。但是,在当时资本主义以及新思潮的影响下,男权主义社会环境逐渐开始动摇。在男权社会环境动摇之时,以老通宝为代表的群体开始拒绝社会变化,仍然以守旧的思想捍卫着传统社会制度。《春蚕》通过老通宝发展历程中的各种矛盾,将当时男权社会环境以及男权社会意识的“卫道者”们鲜明地刻画了出来。

在我国的这一历史阶段中,女性对配偶和婚姻的选择没有足够自主性,婚后的地位也十分低下,被认为是婚姻、家庭、以及男性的附属,甚至“器物化”与“财产化”。人们普遍认为女性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家庭,天职是生儿育女,相夫教子。在满足这一前提条件下的其他社会活动都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然而,如果女性追求自主权力,作出权力越界的行为,则会被认为是对社会制度的背叛,对社会意识形态的挑衅,从而被社会所不容,会受到整个社会阶层的抵制。这种畸形的、非对称的社会意识形态是造成社会矛盾以及家庭矛盾的直接原因。

在小说中,老通宝是一个对传统社会制度以及习以为常的人。传统的思想观念对他的生活观、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已经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因此,当西方的洋布对其赖以为生的养蚕行业造成冲击时,老通宝只能无可奈何的发出“天变了”的感慨。传统思想的束缚是文中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因为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逐步改变,老通宝在家庭中的主导地位也在逐步地发生变化,而向来不适应变化的他对这种改变无所适从,从而在其心中产生了迷茫感以及生存发展的危机感。

2.传统男权社会大环境在《春蚕》中与新兴思想的碰撞

老通宝的家庭地位的变化让其对传统男权社会环境的维护心理更加高涨。因为只有在传统社会制度以及环境下,其一家之主的地位才不会产生动摇。在这样的情况下,老通宝对四大娘、荷花等人始终抱有偏见和敌意,是当时社会意识碰撞的具体体现。

在我国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男权与女权,正是一组矛盾的两个对立面,它们辩证统一地存在,不可切分。老通宝固守思想越来越激烈的原因正是社会环境中女性主义、女权思想的发展导致的。面对女权主义的兴起,以老通宝为代表的男权为保证其如以往一样具有优势地位,似乎并没有选择妥协的余地。对于自身社会地位的维持是老通宝以及那个时代环境下男权主义者对社会发展的反抗。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很对人对于社会发展变革没有明确的认知,从而导致无法接受社会发展,产生心理落差,从而影响自身的生活方式以及思想态度。老通宝正是在对社会变革的无知与自身的无能为力中,始终坚持着对于传统男权核心地位的固守,从而导致其无法接受社会变革以及新思想,阻碍了其自身的发展。

四.《春蚕》中女性主义的觉醒以及女性角色的抗争

1.女性主义的觉醒

小说中女性主義的觉醒以及女性角色的抗争是对传统男权制度的批判,是对社会变革以及新思想兴起的鼓舞。在中国传统封建制度的影响下,女性在一个家庭中的地位往往要低于男性。中国家庭生活中,男性拥有绝对的主导权,这对女性的发展以及社会平等进步都有着消极影响。直到近代社会经济发展以及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之后,女性主义思想以及女权等概念才在中国社会中流传开来。在《春蚕》中,主要通过对四大娘、荷花两人的描写,来体现女性主义思想的发展以及女性的抗争。

传统社会环境下,因为男性社会经营中的优势,导致女性在家庭生活中一直作为男性的附庸而存在。男主外,女主内模式的家庭分工是封建社会环境下最常见的家庭模式。而这种家庭模式的产生主要还是与女性的经济自主权利有关联。传统经济背景下,女性经济自主权极低,经济权利是家庭地位的基础保障,只有掌握经济自主权,才能够保障自身在家庭生活中不成为附庸。在《春蚕》中,由于传统经济的解体,四大娘等女性角色能够逐渐参与到家庭经济生活事务的决策中去,从而有效地提升女性的经济自主权利,使得她们在家庭中的实际地位有所提高。

经济地位决定家庭地位,进而决定社会地位。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女性在家庭生活中已经能够逐渐掌握家庭决策的话语权,这种话语权的转变,进一步促进了她们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而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必然会受到传统男权社会的捍卫者们的抵制。在《春蚕》中有这样一处描写,因为社会环境的改变,女人们在河边无拘无束地洗衣服、嬉闹,这些情景在老通宝看来却是无法容忍的,但是因为时代的变化,他也只能暗自发怒,无可奈何。这种状况就是当时男权社会对女性主义觉醒的抵制与不满的表现。

2.女性角色的抗争

在社会环境的变化中,四大娘以及荷花自主意识的觉醒以及对传统思想的抗争在小说中也有体现。在选择蚕种的过程中,四大娘坚持选择洋种,想要顺应市场的发展,促进经营效益的提升。而老通宝则固执地厌恶着洋货,从而拒绝选择洋种。两人的争吵有过多次的描写和刻画,在传统社会环境下,公媳争吵如此频繁的现象是不可能存在。这即说明了当时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环境下女性地位的逐渐提升。

四大娘与老通宝的争吵是其反抗传统社会思想的主要抗争手段。相对于四大娘,荷花的反抗行为更加的极端,是女性被社会环境压迫过重的表现。老通宝对荷花的偏见是传统男性对于女性的一种压迫,而在荷花受委屈的时候,还有很多女性也在嘲讽她、谩骂她,这是传统思想对于女性的压迫。荷花在这样的情况下选择极端的手段,比如偷别人家的蚕宝宝来表达自己对现状的不满与反抗。在传统社会环境中,荷花这样的抗争行为并不存在,这是女性主义意识觉醒带来的影响。

五.《春蚕》中男权社会和女性主义的影响与发展

1.女性主义意识兴起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在《春蚕》中,传统男权社会与女性主义发展是相互影响的。在西方先进意识的影响下,因为男权社会对新思想的抵制以及对女性的压迫,促进了女性主义的萌发,推动了女性在社会中寻找自身自主权利,推动改了女权等概念的传播。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是激发其女性主义意识的关键。而女性主义意识在发展过程中,会逐渐地消解封建时代遗留的男权思想,促进平权社会的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春蚕》中的四大娘与荷花,是我国社会最早的一批女权主义者。她们不满于现状,想通过自身的努力为自己争取相应的就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对于传统男权的固守思想,她们敢于进行抗争。在经济变化、社会变革的大环境下,她们乐于尝试新鲜事物,是当时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

2.女性主义意识与传统思想的抗争

社会经济的变革有效地推动了女性思想的转变,促进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而女性意识的发展又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助力,这是一种积极的社会发展模式。但是传统思想以及守旧群体仍然阻碍着新思想、新发展的展开,从而捍卫其自身的地位优势。这样的状况势必会导致矛盾以及冲突的产生。

在思想以及发展模式的矛盾碰撞中,不同的女性有着不同的选择。四大娘面对老通宝传统男权的权威,能够拥有自己的主见,坚持选择洋蚕种,其抗争主要体现在四大娘在家庭经济生活中对话语权进行的抗争与坚持上。而荷花则选择更加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与主张。

传统社会经济虽然长久以来束缚了女性自我意识的发展、阻碍了女性家庭地位以及社会地位的提高,但是在另一方面,由于养蚕等传统经营模式在当时南方农村经济中的核心地位,也间接提高了四大娘等女性的家庭地位。因此,女性主义意识觉醒与传统经济、传统思想的关系是一种辩证的关系。

3.小说中家庭矛盾以及社会矛盾的根源

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现象,这不可避免地与传统男权的权威造成冲突,从而导致双方矛盾的产生。而产生矛盾这一事实,就已经证明了女性在当时的社会地位,相对于传统社会环境,已经有了改善。

女性意识的觉醒以及女性角色对传统守旧思想的反抗,是小说中人物矛盾产生的根源,也是促进故事发展的关键。虽然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自我意识的觉醒推动着女性不断地反抗传统社会以及传统思想,但是在小说中,女性的抗争仍然有些力不从心。比如,四大娘在蚕种选择上最终还是屈服于老通宝,而荷花在被抓时也有退让的表现。在传统社会思想对女性仍有深刻影响的状况下,女性的抗争显然无法对男权社会的存续产生实质性的破坏。

而男权社会的捍卫者老通宝等人,在明知女性地位提升,自身社会地位逐渐下降时,虽然意识到了这种状况的改变,但也没有可以进行制止的方式,只能通过持续的压迫女性来进行自己地位的捍卫。对于社会变化的无知以及对于女性地位变化的无奈,导致老通宝的生活理念越来越极端,从而影响了家庭的发展。

家庭矛盾和社会发展矛盾主要是因为新思想与旧思想的碰撞而产生的。传统思想对女性的束缚导致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是社会发展变革的正常表现。只有加强宣传教育,推动新思潮、新思想的社会认知度,才能够有效地推动社会意识结构的更新,从而推动社会变革的稳步展开。

社会变革阶段,思想碰撞尤为激烈,家庭矛盾以及社会矛盾的发展是社会变革的深刻体现。在《春蚕》中,对我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几位人物的生动刻画,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半封建半殖民主义的社会背景下,中国传统农村经济的破败与蚕农的悲惨命运。社会环境的改变对守旧的传统主义者是一种煎熬与折磨,而传统社会制度存续对新思想觉醒的女性群体也是一种磨难。在《春蚕》中,各种角色对命运的顺从与反抗便是那个时代社会变革者们的缩影。从小说对人物细腻的心理描写与命运展示中,我们也看到了在社会巨变的时代背景下,新兴女权主义与传统男权主义的种种积极的抗争。女性主义的兴起是对传统封建制度的反抗,是促进社会平等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解志熙,苏心.茅盾创作的“莫须有”之过——关于《子夜》和《春蚕》的通信[J].文艺争鸣,2018(05):104-112.

[2]冯军,宋剑华.启蒙无效与革命有理——鲁迅《故乡》与茅盾《春蚕》的乡土叙事比较[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9(01):14-21.DOI:10.16061/j.cnki.cn46-1076/c.2016.01.003.

[3]《春蚕》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茅盾名作研究案例之一[C]//.《茅盾研究》第14辑——新世纪茅盾研究论文集,2014:124-128.

[4]赖志明.“丰收成灾”同题创作初探——浅析《春蚕》《丰收》《多收了三五斗》在表现主题思想与艺术风格方面的异同[J].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2):34-38.

[5]魏绍馨.雾幕沉沉开子夜 精魂缕缕吐春蚕——茅盾对卅年代左倾文学思潮的超越[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4):118-126.

[6]广阔的社会图景和浓郁的地方色彩的统一——读茅盾三十年代前期短篇小说和散文创作札记[C]//.茅盾研究论文选集(下册),1983:262-278.

(作者单位: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春蚕茅盾解读
春蚕吐丝做茧忙
茅盾手稿管窥
茅盾文革期间撰写回忆录
春蚕1~2龄颗粒饲料育试验初报
对如东县“续春蚕布局”生产的再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