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骨花鸟与当代山水的交融

2022-05-30 01:50刘梓祺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交融

摘 要:没骨画指的是采用不勾边框、轮廓的绘画技巧来创作作品,直接用墨和色彩作画,作品中不存在线条,突出作品中面的表现力和神韵,弱化轮廓及物象细节。通过对没骨画的历史发展研究发现,流传下来的作品多数是没骨花鸟画,没骨山水画少之又少。这是因为在我国传统山水画中,主要通过线条、骨法来展现山、水的筋骨,没骨技法与传统山水画技法一定程度上是背道而驰的。不过,现代没骨山水画家不断涌现,他们通过不断创新实践,证明没骨花鸟与当代山水的交融可以是双向的。当代山水的创作技法可以用于没骨花鸟的创作,同时没骨画技法经过适当的创新和发展可以用于创作没骨山水画,二者是可以交融并且互相成就的。

关键词:没骨花鸟;当代山水;交融

一、没骨花鸟概述及发展历程

(一)没骨花鸟概述

没骨画,从字面理解就是不出现筋骨的画。当代没骨花鸟画画家李魁正认为,没骨画是把骨埋于皮肉之内,画面中不勾勒物象轮廓,直接通过墨和色彩来展示物象。因此,没骨画可以不受轮廓限制,肆意在工笔和意笔之间转换,创作出自然灵动的物象。

没骨花鸟画直接用墨线、颜色勾勒出花鸟鱼虫的轮廓,没有所谓的“笔骨”或者“筋骨”,也就是绘画中常用的线条勾勒。与我国其他传统绘画方式相比,没骨画具备以下两个特点:第一,不用线来勾勒形体,而直接用颜色或者墨色来描绘物象作画;第二,没骨画以彩当墨,更加突出了色彩和墨色的表现力,笔墨和色彩互相交融。没骨画具体绘画的笔法和墨法有:色墨混用法、纸上调色法、撞水撞粉法、积墨积色法、破墨法、点垛法、渲染法、勾勒法和意笔法等。

简单来说,没骨画指的是采用不勾边框、轮廓的绘画技巧来创作作品,直接用墨和色彩作画,作品中不注重线条,更加突出作品中面的表现力和神韵,弱化轮廓及物象细节。

(二)沒骨花鸟画发展历程

针对没骨画法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根据《中国绘画源流》中的记载,我国最早的没骨花鸟画来自河南临汝等地出土的彩陶,如《舞蹈纹彩陶盆》《人面鱼纹彩陶盆》等。这些彩陶大多以黑、褐、红、白配色填充,没有使用勾线填色,即所谓的“只以色彩布成,不加勾勒,可谓为没骨画的先驱”。另外,山东金雀山出土的西汉早期的帛画,仅以淡墨线和朱砂线起稿,以各种颜色平涂,也算是没骨画的先驱。

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寺院壁画大量涌现,南朝张僧繇借鉴印度佛教作画技法,开创了晕染法,用朱及青绿画凹凸花,使作品呈现出立体感,代表作品有《观碑图》,被认为是没骨法的开创者。

宋代郭若虚所著《图画见闻志》记载,没骨法起源于我国五代的徐熙、徐崇嗣祖孙。与郭若虚同时代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徐崇嗣“乃效诸黄之格,更不用墨笔,直以彩色图之,谓之没骨图”。宋代赵希鹄在著作《洞天清录集》中对黄筌的没骨画法有所记载:“真似粉堆,而不作圈线。”(“粉”指颜色)因而其画法也被人认为是没骨画法。由此可以看出,黄筌在没骨画方面是徐氏祖孙的前辈,而南朝张僧繇应该是我国没骨画方面的始祖。

宋代出现了许多没骨画的名家名作,如北宋的赵昌、赵佶、刘常,南宋的徐禹功等人,代表作品有没骨山水画《雪山行骑图》,以及传为赵昌临摹徐崇嗣画法创作的作品《杏花图》。

元代没骨画曾经一度被冷落,这个时期的画家钱选对没骨花鸟画进行了继承和发展,这对后来明代的孙隆写意没骨花的形成以及清代恽寿平的没骨花卉画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明代没骨画技法上有了新的发展,从原先的工笔没骨画转变为完全通过水墨晕色来展现形体。这个时期的代表画家有孙隆、陈淳、徐渭等,代表作品有孙隆的《花鸟草虫图册》、郭诩的《青蛙草蝶图》等。这些作品技法通常以墨色为底,用撞色法、撞水法,比较讲究色彩的干湿浓淡,有冷暖变化以及水色交融,创作出的作品墨中有色、色中有水,互相交融,生动形象,用笔挥洒自如。至此,没骨画技法逐渐臻于成熟。

至清代,没骨画法经过以恽寿平代表的“常州画派”的大力发展,进入了空前鼎盛期,在当时受到了热烈追捧,恽寿平作画主张“以简贵为尚”,创造了没骨画新技法“色染水晕法”,用墨作为颜料来用,突出色块之间的联系以及墨与颜色的冲撞,作品展现出来的大多是清新雅致的格调,代表作品主要有《红梅山茶图》《梅竹图》《玉堂富贵图》《桃花图》《三友图》《梧轩图》《蓼汀渔藻图》《林居高士图》等。清末岭南画派的代表居廉、居巢,创造出了撞水、撞粉等作画技法,即在画面未干时铺上水和粉色,形成的作品产生了肌理和立体感,画面清新,物象生动,此举将我国没骨画技法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对后世画坛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清代出现的没骨画名家还有高其佩、华喦、李鱓、罗聘等等。

晚清画家任伯年、吴昌硕等都创作有没骨花卉作品,现代画家陈之佛、近现代齐白石以及许多其他花鸟画家也都用没骨法作画。1992年,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中国现代没骨画画展”,展出了李魁正、彭培泉等8位现代没骨画家的作品,在当时画坛产生了不小的轰动,为当代没骨画聚集了较多的热度和关注度。展出的没骨画作品大量采用了现代绘画的技法、元素以及材料等,但又没有失去没骨画的特点和精神,形成别具特色的现代没骨画风格,使传统没骨画技法综合了现代感。

通过对没骨花鸟画艺术发展史进行总结,我们发现,没骨画作为我国传统绘画领域一项历史悠久又独具特色的绘画技法,经历了南北朝寺院壁画的融合、元代的暂时冷落、明代技法上的创新及发展(从原先的工笔没骨画转变为完全通过水墨晕色来展现形体)、清代的空前鼎盛(以恽寿平为主要代表的“常州画派”对没骨画法的传承及发扬光大)、近现代没骨画家对没骨画技法的传承及创新(与现代绘画技法、材料的融合),经历了悠久历史的沉淀,最终被传承至今。作为介于传统绘画中写意画和工笔画之间的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技法,没骨画需要被后人继承和不断发展。

另外,纵观没骨画历史,我们发现流传下来的作品大多是没骨花鸟画,而没骨山水画自唐代起,一千多年以来流传下来的却很少,目前尚能见到的没骨山水画有明代画家董其昌的《仿唐杨昇峒关蒲雪图》、明末清初画家蓝瑛的《白云红树图》、清代王时敏的《青溪泛艇》、清代查士标的《张僧繇没骨法》册页、清代王翚的《柳岸晓风》、清代恽寿平的《春山暖翠图》、清代王原祁的《青山白云》等数量不多的代表作品。近现代画家中也仅仅有刘海粟、张大千、宋文治等几位用没骨法创作过山水作品,多以泼墨方式处理。

本论文研究没骨花鸟与当代山水的交融,即针对采用没骨花鸟画的方式绘制成的当代山水画进行绘画技法、色彩布置等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对我国传统没骨画技法的传承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当代山水

当代山水即我国当代山水画作品。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山水不仅仅是客观世界中具体的山水风景、山水园林,还被赋予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及文化内涵。我们常见的古人“寄情于山水”,表达的是古人对自然闲趣的向往、对社会功名利禄的淡薄,反映了古人内敛的情怀、对人生的追求、处世态度以及对自然、宇宙、人生的看法和选择。

我国山水画最早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最早的山水画大多作为军事地图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山水画萌芽于晋。顾恺之在《论画》中说:“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时期的山水画已经与人物画并论,成为一个独立的绘画门类。

隋唐五代时期是我国古代绘画全面发展的时期。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山水画的独立,已成为一个单独的绘画门类。唐代山水画形成了风格不同的两大流派,分别为以李思训、李昭道为代表的青绿山水和以王维为代表的水墨山水。

五代时期,水墨山水画进入了成熟阶段,在北方以荆浩师徒为代表,在江南以董源师徒为代表。荆浩擅长画云中山顶,画面峻厚,气势磅礴,他采用的是坚劲密集的皴法来展现山石的凹凸明暗及其纹理结构,运用虚实浓淡变化多端的水墨创作出富于质感的画面,他的作品被誉为“全景山水”。董源的山水擅用披麻皴,线条圆润细长,犹如麻线披散,用点子皴为点缀,淡墨轻岚描绘出江南的特有景色,山水之中用人物渔舟点缀其间,山水景色与人物渔船动静结合,为画面增添了无限生机。

三、没骨花鸟与当代山水交融

通过对没骨画的历史发展研究发现,流传下来的作品多数是没骨花鸟画,没骨山水画少之又少,這是因为在我国传统山水画中,主要通过线条、骨法来展现山、水的筋骨和厚重,没骨技法与传统山水画的宗旨是背道而驰的。另外,就是通过没骨技法来创作山水画难度系数大,很难在没骨的形式中隐现山水画中的山势、水韵、气象、精神,也就是山水画中的筋骨。因此,能以没骨技法创作山水的画家及作品都很少。

我们都知道,山水画多以各种不同类型的皴法来作画,因此,没骨画法如果能与皴法相结合,也是没骨花鸟与当代山水的一种交融。我国现代工笔画院画家窦建波,善于用其独特的皴法来画没骨花鸟画。皴法一般用于山水画创作中,因此,窦建波采用皴法绘画没骨花鸟画,是没骨花鸟与当代山水技法的一种交融。他的作品中对各个物象及其之间的关系都采用弱对比,营造大尺度的朦胧空间,使其作品风格充满了“仙气”,表面一看感觉窦建波的作品与其他没骨花鸟画不太一样,但是他作品中的勾线很少,作品中元素都以其独特的皴法来表现。同时,其作品淡雅朦胧、仙气飘飘、崇尚淡逸的感觉,比我国清代没骨画代表人物恽寿平的作品有过之而无不及。窦建波不仅仅继承了恽寿平没骨画法的艺术风格,而且还把自身对当代花鸟画的认知、感悟以及当代山水画的绘画技法加以融合,对没骨画法进行了比较成功的继承与发展。

我国现代画家陈湘金采用没骨技法画山水画,主要源自现代没骨花鸟画法的影响。他的山水作品创作采取“截图”的方法形成山势,用层林浸染的色彩调制出山水的气韵,画中物象多用颜色染笔画出,隐没了线条、皴法等笔踪,用面代线,笔法与墨法相融,藏笔藏墨,见形见色。另外,陈湘金在传统工笔渲染基础上结合现代没骨画的渍染、点染、冲染、撞色、撞粉的技法,这些整体上形成了陈湘金没骨山水的“活色”之法。除此之外,陈湘金依据物象的质地、形态、空间以及氛围的不同,不同笔法随形而用,比如:略用皴擦绘山石、勾染点厾绘土屋瓦房;渍染、接染、点染、冲染形成田亩山树;围染、融染,间或使用冲洗、擦刮造云烟雾霭。总结起来,这就是陈湘金画没骨山水的“提形”之法。陈湘金在没骨山水画创作中体现出来的“截图”“活色”“提形”三法是对现代没骨山水创作的创新与发展,而“层林尽染”是画家陈湘金表现湘西山水所创的新格。

我国现代画家许振是新没骨山水的代表人物,他的水韵青花山水作品,有时候仅仅用单一的青色作为画面的主体色,一色之中有变化,一色之内分轻重、浓淡、明暗,无色之中见虚实神采,作品画面烟雨飘渺,仙气飘飘,秀润灵气,浑然天成。他采用没骨技法画山水形成的新没骨山水,主要以“写”的方式来呈现。许振在没骨创作中讲究用笔,认为用笔、用色与用水、用墨同等重要,这一点沿袭了董其昌的没骨山水创作技法,但与之相比又偏重写意。另外,其水韵青花山水作品还强调用色和用水,形成了用色晕染水,水色交融,水显色之韵、色显水之灵,以水蓄气、以色写行,气行则形活的独特的绘画语言和创作风格。

另外,还有我国没骨山水画家武千嶂、牛文娟等,他们都采用不同特点的没骨技法来进行山水画的创作。可见,我国没骨技法在现代拓宽了其适用的领域,现代山水画继承了我国传统没骨技法并将其进行多元化发展与创新,未来没骨技法将会在更多新领域得到进一步的传承与发展。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没骨花鸟与当代山水的交融可以是双向的。当代山水的创作技法,如皴法,可以用于没骨花鸟的创作,同时,没骨画技法经过适当的创新和发展可以用于创作没骨山水画。二者是可以交融并且互相成就的。

参考文献:

[1]宋雪.浅谈恽寿平没骨花鸟画的气格[J].大众文艺,2012(5):32.

[2]郝孝飞.没骨花鸟画当代创作研究[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6(4):97-99.

[3]张勤.“没骨法”溯源及没骨花鸟画的当代特征[J].艺术评论,2015(8):113-116.

[4]阴光艳.没骨花鸟画的表现形式[J].考试周刊,2009(6):194.

[5]张海鹰.没骨花鸟画表现形式之我见[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3(11):84-85.

[6]顾彩虹.浅谈恽寿平“没骨花鸟画”的艺术特色[J].大众文艺,2016(22):82.

[7]侯旭遥.简述“没骨”花鸟画与心得体会[J].艺术科技,2017(11):217.

[8]樊桦.浅谈恽寿平对当代没骨花鸟画的影响[J].戏剧之家,2015(11):169.

[9]万声,徐步.浅谈花鸟画的起源及其流派[J].当代教师教育,2004(增刊1):206-207.

作者简介:

刘梓祺,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花鸟画。

猜你喜欢
交融
情境交融的概率统计问题
穿越时空的文化交融——浅析小说《春香》的主仆关系
真美
鸡尾酒与音乐艺术的交融
为何用“民族交融”替代“民族融合”?
根雕与古钱币的完美交融
宗教交融 古建遗珍 汇聚地
集聚思想碰撞推进文化交融与发展
中外艺术精品展览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疯狂与前卫的交融 巴塞罗那发现艺术的极致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