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变万化

2022-05-30 10:48彭伟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来园孩子

彭伟

一天早晨,大班孩子聚集在操场上做早操。翊翊迟到了,他做完晨检就直接来到操场上,想穿过人群,插到队伍中,却遭到了站在后排的尧尧的不满。尧尧边推挤翊翊,边理直气壮地说:“你迟到了,为什么还能排在前面?应该排到后面去。”两个人僵持了一会儿,尧尧坚持不让翊翊过去,翊翊气乎乎地站到了队伍的后面。

对于这次冲突,我当天就组织孩子们讨论,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辰辰说:“如果谁来迟了想插队,那大家都要为了他往后挪,就乱了。”泽泽说:“别人来迟了,如果是我,也不愿意他插到我前面。”林林则结合当时班里正在开展的“我上小学了”主题活动中获得的经验,说:“我们马上要上小学了,做小學生不能迟到的!”林林的话唤起了其他孩子的经验,大家都觉得他说的有道理。这时,宁宁提出:“我觉得要记录一下,迟到的小朋友就不能评‘每周之星!”宁宁的提议得到了同伴的响应,孩子们提出要记录来园时间,一周里出现过迟到情况的孩子就会失去评选班级“每周之星”的资格。大家还商定以集合做早操的时间为界线,晚来的就算迟到,迟到的人做早操时只能排在队伍的后面。

集中签到

“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来园的时间呢?”在开展签到活动前,我通过提问了解孩子们的已有经验。孩子们知道很多办法:“可以看墙上的钟。”“幼儿园门口的大屏幕上就有时间。”“在我们班里的一体机屏幕角落里可以看到时间。”“可以在幼儿园门口刷卡机上看时间。”“可以看手机,手机上也有时间。”“还可以看手表。”……从孩子们的发言中可以看出,他们在生活中已经关注到了时间的概念并了解到了从哪里可以知道时间。于是,我将孩子们提到的具有显示时间功能的物品都拍了照,制作了PPT,然后组织了一次集体活动,帮助孩子们梳理和巩固经验,从而知道时间有不同的显示方法并学习识读时间、记录时间。

我布置了漂亮的签到桌,在桌上放了电子钟和机械钟,并且在机械钟钟面的数字旁贴了分针所对应的数值,以支持不同能力水平的孩子自主学习识读、记录时间。每天早晨,孩子们会在一张大的签到表中签到。按时来园的孩子会为自己感到骄傲,迟到的孩子也会反思迟到的原因,定下“明天一定不迟到”的目标。家长反馈,孩子早晨不像以前那样需要大人催促起床、洗漱、吃早饭了,有的孩子还会催大人该出门了。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加强了时间观念,增强了自我管理意识,这也是在为上小学做准备。

然而,我在孩子签到的过程中还是发现了一定的问题。比如,孩子们书写速度慢,书写时常常会超出格子,可见,手部小肌肉动作的发展还需加强;一部分孩子在时间的识读上存在较大困难,尤其是不会读机械钟上分针的数值,因而完成签到耗时较长,也耽误了其他孩子签到;由于签到存在困难、等待时间过长等,一些孩子产生了不良情绪。教师在早晨既要负责来园接待和晨间活动,又要指导孩子签到,不免感觉有些分身乏术。

分组签到

针对集中签到出现的等待时间过长的问题,我组织孩子们讨论:“有没有办法可以避免长时间等待呢?”孩子们开始思考起来。妤妤说:“可以多几张签到表呀,那样就不用等了。”辰辰说:“对呀,我们可以分小组签到。”“这个办法好,每个组一张签到表,我们组有人不会的话,我可以教他。”泽泽补充道。其他孩子也对分组签到的提议表示赞同。

我遵从孩子们的建议,将原来集中签到的方式调整为分组签到。每天,各小组轮到值日的孩子要早一点来园,负责领取当天的小组签到表,并提醒和帮助小组成员完成签到。为了支持孩子们自主识读时间,我又对机械钟钟面上的标注方式进行了改良,将标注的数值细化到每分钟,这样,孩子们只要找到分针对应的数值,就比较容易读出正确的时间了。

一天,桐桐在签到时问我:“老师,我可以用水彩笔签到吗?”这一提问让我想到,签到活动刚开始进行时,因为担心孩子写错,所以我建议孩子用铅笔书写,以便擦拭改正。而现在,大部分孩子都能够正确记录时间了,确实可以调整规则。于是我微笑着回应道:“当然可以呀!”征得我的同意后,桐桐开心地拿起了水彩笔,其他孩子见了也纷纷用水彩笔书写,签到表因此而变得五彩缤纷。

签到表能直观地反映孩子们前书写能力的差异。比如,有的孩子还不能正确书写自己的名字,会出现倒着写甚至完全不会写的情况。针对这些问题,我会对孩子进行个别指导。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了5—6岁幼儿“能用简单的记录表、统计图等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的目标。于是,我将统计工作交给孩子们去做。每组的值日生会用自己的方式统计本组出勤、缺勤、迟到的人数,然后几名值日生一起汇总统计班级出勤、缺勤、迟到的人数。在晨间谈话时间,我还鼓励值日生在集体面前汇报统计情况。

自主签到取代了传统的由教师点名、打钩统计班级孩子每天出勤情况的方式,增加了孩子学习的机会,培养了孩子的自我管理意识。签到活动持续了一个多月,孩子们完成签到的速度明显加快了,尤其是实行分组签到后,孩子们每天都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签到,同伴间互学互助。此时,我又进一步反思:孩子们每天进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完成签到任务,孩子们对这种“任务式”的签到会有持续的兴趣吗?小小的签到活动还可以给孩子们提供哪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呢?

个性签到

“签到表里除了记录来园时间,还可以记录什么呢?”一天晨间谈话时,我抛出了问题。孩子们畅谈起来。有的孩子说:“可以记录日期、天气。”这显然是源自大班上学期有关“晴雨表”的探究活动的经验。有的孩子说:“可以记录心情。”“可以记录我早餐吃了什么。”还有的孩子说:“我想记录今天想要完成的一件事。”孩子们兴趣盎然,都表示想做一张“属于自己的签到表”。作为教师,我充分理解和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于是,我决定将原来的集体签到表改为每个孩子自己制作的个性签到月历,签到的内容、方式都由孩子自主决定。

美好的一天从签到开始。这天,瑜瑜在自己的签到月历的格子里画了一只小熊。见我路过,瑜瑜开心地向我介绍道:“昨天我过生日,妈妈送了我一只很可爱的小熊,我好开心啊!”豪豪向我展示了他画在月历格子里的包子,包子旁边还写了一个数字“2”,原来,今天爸爸妈妈带他去包子铺吃早餐,他吃了两个美味的汤包。见熙熙在月历格子里画了一个哭脸,我问她怎么了,是什么原因不开心。熙熙告诉我,她的爷爷今天要回老家了,她感到很舍不得。我随即给予了安慰,其他同伴也来安慰她。个性签到月历的制作促使孩子们主动积极地与同伴、教师交流和分享他们所记录的内容,孩子们又多了一种情感表达的方式和渠道。孩子们会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完成记录,可以一到幼儿园就记录,也可以在吃点心后或午餐后的过渡环节时间去记录。

通过制作个性签到月历,孩子们还了解了自己在一个月里的出勤情况。5月31日,孩子们完成了整个5月的签到后,自发地开始统计自己在这一个月的出勤天数,全勤的孩子感受到了自豪和满足。到了6月中旬,一部分孩子开始在月历上做“毕业倒计时”的记录,由此,他们真切地感受到时不我待,与好朋友依依惜别。

制作个性签到月历的活动源于孩子们的兴趣,孩子们从中获得了很多学习与发展的机会。他们与环境相互作用,学习在不知不觉中发生。

签到不仅是一种仪式,更蕴含了发展的价值。我班签到表的演变历程便是孩子们生动的学习历程。这些富有个性的签到表如今珍藏在孩子们的成长档案中,成为他们珍贵的回忆。

猜你喜欢
来园孩子
来园环节中幼儿自主性培养的实践研究
来园活动 趣味横生
——小班幼儿来园活动组织实践研究
如何挖掘“来园、离园接待工作”中的教育价值
迎来送往,妙趣横生
小签到 大作用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生活组织探析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