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研究

2022-05-30 10:48廖庆智
广西教育·B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中职学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摘要】本文针对中职学校课程思政建设起步迟、进度缓慢的现状,从中职学校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和建设对策等方面进行探究,提出完善顶层设计、提高教师素质、构建课程体系、做好教学设计、开展课后活动等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为中职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学校 课程思政 课程体系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17-0018-04

课程思政即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的主要形式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各门课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实施课程思政,通过深化课程目标、内容、结构、模式等方面的改革,把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人格养成等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与各类课程固有的知识、技能传授有机融合,实现显性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学校教书育人的作用,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中职学校课程思政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职学校的课程思政建设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已经取得初步成效,部分专业和部分课程在研究和实施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在所有课程中全面实施课程思政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但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推行的紧迫性方面,课程思政行动迟缓,雷声大雨点小,实施工作存在动力不足、压力不大、关注不够、思考不多等问题,实施课程思政迫在眉睫;二是顶层设计方面,目前仍缺乏顶层设计和运行机制,育人模式与评价体系不健全;三是课程思政意识方面,教师未能牢固树立课程思政的育人意识,部分教师存在较大的认识误区;四是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方面,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方面均存在不足,部分教师课程思政的理论水平不高,功底不深,实施课程思政的能力较弱、效果较差;五是课程体系方面,大多数中职学校还没有构建科学完善的课程思政体系;六是考核评价方面,目前仍没有构建课程思政的考核评价机制。

二、中职学校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

(一)认真完善顶层设计,为课程思政保驾护航

课程思政是中职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学校应认真做好顶层设计及整体规划,发挥顶层设计的引领作用,明确课程思政的建设目标和实现目标的相关要求,用制度确保课程思政工作常态化和长效化运行。对此,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我校)建立了自上而下的责任制度,明确学校党委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主体责任,把课程思政摆上学校党委的议事日程,建立课程思政领导小组,党委书记担任组长,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明确教学管理部门的分工,明确全体教师的育人职责,以便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为落实课程思政,我校成立了三个机构:一是学校层面成立了“课程思政领导小组”,负责领导、檢查、督促、扶持、管理全校的课程思政工作;二是教师层面成立了“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负责从教研角度研究、探讨、推广课程思政工作,包括出台课程思政管理制度,组织课程思政系列活动,收集、编纂课程思政专题材料,编印课程思政指导手册等;三是学生层面成立了“学生自我教育中心”,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反省、自我管理,树立自主意识,激发学习潜能,使课程思政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为课程思政提供人力保障

1.统一教师思想认识,牢固树立育人理念

意识是行动的指挥棒,意识到位是做好课程思政工作的前提条件。为有效提高全体教师的课程思政育人意识,我校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开展课程思政育人大讨论,鼓励教师在育人意识、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经验等方面大胆提出个人观点,掀起人人想课程思政、个个讲课程思政的热潮;二是聘请课程思政教育专家或有课程思政实践经验的教师来校讲课,有针对性地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和做法,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育人意识;三是以教学系部为单位开展课程思政传帮带活动,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

2搭建教师成长平台,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首先是完善教师轮训制度,有计划地实施专题培训。我校的专题培训分为三类:一是校级培训,邀请职教名家分批次对全体教职工、教师和班主任开展培训。例如2021年组织教师参加政治业务素质提升培训等13场校级培训。二是区级培训,每年分期分批组织教师参加自治区级培训。例如2019年组织教师参加自治区级培训61项186人次,2020年组织教师参加全区教学科研能力、班主任、信息技术能力和师德师风建设远程培训共180人次。同时外派29名教师参加2020年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三是国家级培训,选派教师参加全国相关培训班。通过政治理论培训,提升了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通过育人方法培训,创新教师的教学思路;通过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提高了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其次是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一是建立集体备课制度,通过集体备课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二是开展课程思政专题教学沙龙活动,每次活动讨论一个议题,比如“如何挖掘思政元素”“如何激发学生的思想共鸣”等;三是建立课程思政优秀教学资源库,由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研究设置课程思政优秀案例的入选条件、编写方法和编写要求,发动全体教师编写并提交优秀案例,经审查小组审查通过后,编入优秀案例资源库,不断补充和更新案例内容,供全体教师学习借鉴。广泛的学习交流有效提高了全体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产生了协同效应。

(三)科学构建课程体系,为课程思政拓展育人功能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它规定了培养目标实施的规划方案,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是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对课程思政建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我校对照课程思政的具体要求,要求各专业课程全面挖掘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目标落实到具体的课程中。下面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例探讨如何按照课程思政的要求科学构建课程体系。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开设的课程共32门,其中公共基础课13门,专业基础课5门,专业核心课7门,专业拓展课7门。在构建课程体系时,我校根据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构建了课程体系的目标要素、内容要素和过程要素,形成了教材教法、教学实践、教学手段有机融合突出课程思政育人主线的课程体系。在不同的课程模块中恰当融入思政元素,例如在公共基础课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企业文化、经济、时事政治和时代使命等思政元素;在专业课中融入大国工匠、职业素养、团队协作和环保节能等思政元素;在学生社团活动和技能竞赛中融入志愿服务、劳动教育、敢于担当和为国争光的思政元素;在岗位实习课中融入创新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如下页图1所示。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通过在课程体系中融入思政元素,从课程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入手,深入发掘公共课、专业课等各类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把思政教育工作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全方位、全课程育人,从根本上实现了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问题。我们采用同样的思路把该做法辐射到学校其他专业,收到了较好的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四)努力做好教学设计,为课程思政提供实施条件

教学设计即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教师应做好教学设计,为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良好的条件。下面以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涂装技术课程为例,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四个方面,论述如何进行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设计。我校汽车涂装技术课程教师团队负责整体设计,重点挖掘理论教学部分的思政元素,以企业专家为主组成实践教学团队,挖掘企业文化融入学校教学的思政元素;同时聘请教学名师和劳动模范担任课程思政顾问,把握政治方向。最终校企联合设计了“修匠心,练技艺”的课程思政主线,以爱党爱国、工匠精神、爱岗敬业、职业自信、劳模精神、文化自信等六个方面为思政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提升“服务、质量、创新、安全、环保、合作”六个意识,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使职业素养的形成与岗位技能的学习同步,提升学生对民族品牌的认同感,校企共育具备“工匠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2.教学内容设计。我校按照课程思政建设要求,通过将企业汽车涂装岗位技能标准与学校汽修专业核心课程汽车涂装技术教学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将企业真实工作岗位技能标准,融入汽车涂装国家“1+X”证书标准和职业技能大赛标准,重构“以岗位标准为基础,融合岗课赛证为一体”的项目化课程。在“修匠心,练技艺”的思政主线下,充分挖掘每个项目的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网格化和碎片化,润物无声地融入课程教学当中,如表1所示。

3.教学方法设计。一是“四真四共”教学模式。为了推进校企深度融合,我校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学徒制人才培养合作,共建汽车“工匠学院”育人平台,以课程与岗位的对接融通为核心,共建现代学徒制下中职汽修专业岗位技能“产教融合、四真四共”教学模式。“四真”即真实的工作岗位、真实的生产任务、真实的工作环境、真实的市场产品,“四共”即校企共建课程、共享师资、共同评价、共同育人。“四真四共”教学模式就是对接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聘请真实的企业技能大师、融合真实的企业生产任务、创作真实的车身贴膜产品。将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深度融合,贯彻了校企双方共同编写教材和共同开发软件、双方师资共育共管、共同評价、共同育人的现代学徒制育人要求,有效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二是“匠师引领”教学模式。我校依托“工匠学院”,对应汽车喷涂的五个工作岗位,聘请国家级技能大师、企业首席技能专家谢评周、王业嵩等为核心,组建了“匠师”教学团队,以“匠师”引领学生感悟工匠文化。三是“双线并举”教学模式。发挥现代学徒制校企共育共培的优势,整合实践教学基地、线上学习平台、虚拟仿真等教学资源,将课程思政延伸到课前、课中、课后进行,落实“三全”育人任务。

4.教学评价设计。在校企双元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中,我校对接岗位能力要求,根据课程标准,将上汽通用五菱公司汽车涂装岗位技能标准、国家级汽车涂装“1+X”证书制度的考核标准与世界及全国技能大赛汽车涂装项目的评分标准三标融合,让学校、企业、家庭和学生共同参与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创建了“校企家生四方参与、岗赛证三标融合”的评价模式。具体做法如下: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评价各占50%的权重,其中过程评价按课前15%、课中70%、课后15%的权重进行评价;终结性评价按技能水平50%、企业素养要求30%、家长满意度20%进行评价。最后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60分以下为不合格、60—79分为合格、80—89分为良好、90—100分为优秀。如图2所示。

(五)灵活开展课后活动,拓展课程思政育人功能

1.安排学生值周劳动,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我校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学生以校园清洁卫生为主要内容的值周劳动或其他专项劳动,让学生通过劳动实践培养劳动观念,端正劳动态度,明确岗位职责,提高劳动技能,提升劳动素养。

2.用足用好红色资源,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通过对学生开展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四史”系列专题教育,组织学生参观南宁市的广西烈士陵园、桂林市的湘江战役纪念馆、百色市的百色起义纪念馆和粤东会馆、龙州县的红八军纪念馆等党史教育基地,大力宣传建党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培养学生深厚的爱党和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报国斗志,培养学生锲而不舍、勇往直前的担当精神、攻坚克难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担起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

3.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学校授权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和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发动学生,让绝大多数学生分期分批参加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要求地组织志愿服务活动,落实培养人、教育人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同时,选取不同的服务项目,让学生志愿者经历不同项目内容、不同层次要求的服务锻炼。近年来,我校组织学生开展了主题为“学习雷锋精神·争做理工新青年”、暑期“彩虹人生”实践服务团“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到南宁市有关小学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传承雷锋精神·喜迎建党百年”、“奉献爱心·情暖万家”服务队到社区开展爱心和技术志愿服务、“喜迎建团百年·争做时代先锋”的系列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岗位意识、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和奉献精神。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领导重视、多方联动、全员参与、常抓不懈、持续改进,才能收到预期的育人效果,培养实现中国梦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注:本文系2019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立德树人视域下中职学校德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GXZZJG2019A02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廖庆智(1963— ),研究生学历,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职学校教育管理。

(责编 周翠如)

猜你喜欢
中职学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德育工作浅谈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