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产业 给中国奶牛“铁饭碗”

2022-05-30 10:48铁铮
绿色中国·B 2022年6期
关键词:铁饭碗苜蓿草草业

铁铮

在采写这篇报道之前,我和不少人一样,并不知道自己喝的牛奶竟然和一种叫苜蓿的草直接相关;并不知道为了保障百姓餐桌上牛奶的质量安全,竟然发展壮大起了一个苜蓿产业;并不知道为了让中国奶牛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无数草业人经历了数不清的磨难和曲折。

感谢中国畜牧业协会草业分会会长、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卢欣石。他为我详细讲述了苜蓿草和苜蓿产业发展背后的、鲜为人知的故事。

当然,还要感谢故事的主人翁。他们用自己的努力,给中国奶牛“铁饭碗”,使中国奶业更安全。

为牛奶安全科学家给总理写信

岁月回到十年前。

中国畜牧业协会草业分会向国务院总理递交了一份沉甸甸的报告,题目是《关于大力推进苜蓿产业发展的建议书》。

在报告上签名的有刘成果、洪绂曾、张宝文、任继周、张子仪、南志标、尹伟伦、李文华、刘恕等。他们或者是前农业部负责人,或者身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报告的执笔人正是卢欣石教授。

这份报告是在2008年“三聚氰胺婴儿奶粉”事件的背景下草业界同仁的呼声。他们希望通过大力推进苜蓿产业,从源头上解决奶牛饲草的质量安全。

“婴儿奶粉”事件之后,牛奶质量安全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问题。为了减少该类事件的发生,有关部门不得不采取调整牛奶收购质量标准等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草业科学家们认识到,这只是权宜之计。要长远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只能从优质饲草料产业抓起,从源头上确保原料奶的质量安全。

在解决这个举国关注的问题上,科学家们一致看好苜蓿草,认为其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苜蓿草为何物?它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豆科饲用作物,被誉为“牧草之王”。苜蓿产业则被誉为“牛奶生产的第一车间”。

这些科学家认为,用苜蓿饲喂奶牛,是植物蛋白转化为牛奶蛋白的最理想的技术途径,不仅蛋白质转化效率高、质量好,而且绝对安全,再加上苜蓿草的优质粗纤维,可以成为奶牛高效的营养物质来源。

按科学标准饲喂苜蓿干草,可完全保证原料奶的乳蛋白率达到3.0%以上,乳脂率达到3.5%以上。这将大大超过当前原料奶的国家标准,并与国际标准接轨。

苜蓿浑身是宝。实践证明,饲喂优质苜蓿,可以减少奶牛代谢病,使奶牛淘汰率下降5%以上、奶产量提高20%以上。

科学家提供的数据是,每头吃苜蓿的奶牛,每天可减少3公斤精料食入量,1年相当于节省了1亩耕地的粮食产出。

苜蓿还具有固氮和改良土壤的作用,种植过苜蓿的耕地可以使后作提高10%以上的产量。

科学家强调,建立苜蓿产业基地,大力发展苜蓿产业,不但是解决当前原料奶安全高效生产的最快捷、最经济、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而且对节约粮食和保护生态环境也具有重要作用。

牛奶安全必须从饲草产业抓起

我国是苜蓿资源大国,具备了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遗憾的是,多年以来我国苜蓿产业发展一直处于十分艰难的境地,始终未能成为奶牛养殖业的基础保证。“婴儿奶粉”事件之前,我国的苜蓿生产每年不足10万吨,大多都卖给动物园了,根本没有奶牛吃的份。

对此,科学家剖析出了五大原因:

其一,我国传统种植业是两元结构,即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没有将饲用作物纳入种植业,没有充分意识到苜蓿草与节约饲料粮之间的重要关系。

其二,在我国,苜蓿以自种自用为主,没有行业规划和专业布局,产业基础薄弱,缺乏饲草商品化生产意识,没有形成可满足养殖业需求的流通商品。

其三,苜蓿是多年生牧草,生產初期效益较低,需要扶持。但种植者不但不能享受种植补贴政策优惠,反而受到其它种植补贴的影响,挫伤了苜蓿生产积极性。

其四,苜蓿草产品生产方式、加工设备特殊。苜蓿草是松散物品,加大了生产难度、生产成本和物流成本。

其五,对龙头企业培育、扶持不够,企业发展艰难,生产规模偏小,产品质量不稳定,市场培育不健全。

更为严峻的现实是,“婴儿奶粉”事件后,美国苜蓿草产品加大了对中国的出口。从2007年到2010年3年间,我国苜蓿草产品进口量增加了48倍。这表明,中国奶业依赖国外草产品的风险加大。

我国苜蓿产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十分脆弱,与奶业规模化发展极不相称,急需国家政策和技术的大力调控、引导与支持。

科学家们建议,大力推动苜蓿人工种植,建立优质高产苜蓿生产基地,加快改变草地生产方式,发展自主产业,减少依赖国外的风险,长远保证畜牧业优质安全生产。

反复商讨后,科学家们在报告中提出了四条具体建议。

一是确立苜蓿产业的战略地位。做好苜蓿产业总体发展规划和区域布局,把苜蓿等优质牧草人工种植纳入到作物种植体系之中,统一计划、统一管理。改变传统的草地生产理念,转变生产方式,要像种粮食一样种植苜蓿;促进苜蓿产业真正成为优质高效安全的新型产业。

二是建立和发展大规模的苜蓿草产品专业化产业基地,实施优质高产安全的“苜蓿-奶业”安全工程,推广规模养殖的“苜蓿-奶业”工程模式。

三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相应的苜蓿种植配套政策,通过政策补贴,扶持鼓励专业合作组织和奶牛饲养户广泛开展“种植苜蓿,饲喂奶牛”行动,鼓励发展苜蓿种植利用。

四要大力培育苜蓿产业龙头企业,切实保证苜蓿产品质量,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苜蓿-奶业”安全生产体系。

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这份报告上批示:赞成。要解决牛奶质量安全问题,必须从饲草产业抓起。

历史证明,这份报告促成了我国苜蓿产业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

振兴奶业苜蓿产业开始行动

2012年,我国苜蓿产业发展开始进入新阶段。

这一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启动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为此,有关部委专门安排了一定的中央财政资金。

同年6月29号,农业部发布了《2012年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项目实施指导意见》。《指导意见》要求,组织苜蓿标准化生产加工,突出产品质量,转变传统饲草生产方式,建立健全新型的苜蓿饲草产业体系,为奶业生产提供优质牧草。

《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具体的目标任务。项目区苜蓿单产水平旱作亩产达400公斤,灌溉条件下亩产达到800公斤。苜蓿草产品粗蛋白含量达到18%以上,相对饲用价值达到125%以上。

《指导意见》特别注重奶牛应用苜蓿草的效果,在考核指标里特别注明,奶牛饲喂示范区的苜蓿产品后,生鲜乳乳蛋白含量达到3.0%以上,乳脂肪达到3.5%以上。

卢欣石认为,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项目,彻底改变了我国苜蓿的传统生产方式。

他高兴地看到,我国对苜蓿生产第一次提出了产业化、规模化要求,开始摆脱传统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苜蓿生产开始直接对接奶牛,用牛奶指标来评价苜蓿项目的执行效果;草产业开始走向专业化、商品化、市场化;中央和地方一系列政策带动了社会投资发展苜蓿产业;一批草业创业企业家从先进奶业企业转向投身草业,给原本传统的小农经济的草业带来了先进的企业文化和现代管理思想,给苜蓿产业注入了新活力。

中国苜蓿产业十年巨变

回顾“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十年走过的历程,卢欣石的评价是,“我国苜蓿产业有了长足进步”。

在生产规模上,苜蓿产业占到了所有饲草产业的半壁江山。

卢欣石统计了全国32种饲草人工种植面积。其中,苜蓿饲草生产的面积占总面积的55%。在13种商品草种植面积中,苜蓿商品草占了所有总面积的40%。在21种多年生饲草种子生产中,苜蓿占到77%。

卢欣石说,到2020年,全国各类饲草商品草总产量接近1000万吨,其中苜蓿商品草385万吨,几乎占全部商品草的40%。在干草捆产量中,苜蓿干草捆占到49%,苜蓿青贮占到30%。

卢欣石提供的数据还有:在种子生产中,苜蓿种子生产面积占多年生牧草种子总生产面积的77%,种子产量占多年生牧草种子总产量的54%。在各类非种子田的草场采种量中,苜蓿约占38.3%,达到2202吨。

卢欣石称,苜蓿企业的发展能力远远超过其他草类企业。据2020年的统计,13种多年生牧草企业加工各类产品447万吨,其中苜蓿加工产品208万吨。苜蓿产品占所有加工总数的46.5%。

从2010年到2019年,我国苜蓿草为奶业提供了840万吨合格苜蓿干草,相当于提供了130万吨优质蛋白、400万吨优质纤维素。苜蓿的优质纤维,还保障了奶牛健康,增加奶产量,延长挤奶期,减少了疾病的发生。

2020年中国奶业大会评估奶业现状认为,牛奶指标超过了“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的预期。

“中国奶业进入了最好的历史时期”。卢欣石说,在这个历史性的重大变革中,中国苜蓿产业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苜蓿产业收获的不仅是牧草

作为发起者、参与者和见证者,卢欣石对“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给予了高度评价。

我国苜蓿产业得到了发展壮大。总结其中的收获,卢欣石如数家珍。

最大的收获是打造了一支专业化的产业大军。从2012年到2021年十年中,草业企业数量增加了2.7倍。全国草业实行公司制的企业中,苜蓿企业占到企业总数的83.5%,公司制度下的企业体制已经成为草产业的主体,部分分散的合作社、个体户正在逐步转型升级,向专业化、制度化、規范化企业转变。一个市场调控、社会监督、政府指导的产业大军,正在逐步成长壮大。

收获之二是打造了一批专业化的产业集群。到目前为止,我国初步形成了十大产业集群区的格局,总种植规模达到397万亩。这批产业集群是苜蓿商品草的中坚力量。

第三个收获是锻造了一支面向产业的专业化技术团队。为了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建立了一批科技创新平台,构建了国家牧草技术体系,国家牧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草产业科技创新联盟以及一批地方省市组建的科技联盟应运而生。一大批科技人员走向产业第一线,为农民服务、为产业服务、为企业服务。

还有一个收获是创建了一批专业化产业模式。比如,阿鲁科尔沁旗产区的“草业管委会+协会”模式,甘肃定西的“政策引+项目推+技术促+典型带”模式,陕西榆阳的“资源变资金——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模式,内蒙古蒙草集团的“研究院+大数据+生态包”模式等等。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苜蓿产业发展书写了一部荡气回肠的创业诗篇。

致敬创业状元和“第一”

在“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的十年中,完成了许多创业壮举。卢欣石带领团队,认真盘点十年风雨,列出了一份“状元榜”。他说,这份“状元榜”可能并不完善,也可能挂一漏万,但却蕴含着草业各届人士对创业者的无限敬仰和感谢。

“没有这些人,就没有中国苜蓿产业的今天。”卢欣石饱含深情地说。

“状元榜”头名,理应是第一批“拓荒创业者”。这些企业创办于2000年前后,创办之始就走上了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的道路。这些企业是我国最早10万吨苜蓿商品草的生产者,是成立草业分会的发起单位。这些创业企业坚守苜蓿产业20多年,经历过低谷、仿徨和失败,但坚守到今天,终于迎来了苜蓿产业的崭新发展期。

排在“状元榜”第二名的,是第一个专业化苜蓿产业集群。据卢欣石介绍,这个产业集群集结于2011年,先后由6家上市公司、 31家企业、 21家合作社参与。十年间,政府投资2.1亿建设道路、水电基本设施,企业、社会资本投入23亿进行实体生产发展。现在,产区苜蓿总面积50万亩,年产出20万吨-30万吨干草捆,其生产规模、管理经验、社会化服务都具备集群产区的特点。尽管遇到水资源限制和管控,但也为产区节水灌溉和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了新的产业技术机会。

回顾苜蓿产业十年发展史,卢欣石倾情讲述了许多应该写入史册的“第一”......

苜蓿产业的第一个产品质量高地,分布于河西走廊的酒泉、武威、永昌等地。这里是我国优质苜蓿干草的主要生产高地,是和美国竞争苜蓿市场的有力竞争区域。这里诞生了我国最早的一批苜蓿生产企业,种植面积超过30万亩,创建了一批苜蓿干草品牌。这个区域种植苜蓿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理念先进,且气候适宜干草加工。这里出品的苜蓿特、优级干草捆比例占20%,一级苜蓿能达到60%。

我国第一个苜蓿产业化青贮大包,2012年诞生于蚌埠。首次突破了苜蓿规模化青贮的关键技术,第一批出厂2万包、15万吨。青贮大包以及后来的大规模堆贮、窑贮,为我国在多雨潮湿地区的苜蓿生产提供了模式。

我国第一块的苜蓿种子规模生产的高产田,出现在甘肃酒泉。生产面积约2400亩,种子产量可达每亩60公斤,生产全过程实现了机械化。这个模式不仅提供了一整套种子生产技术,其成功经验是量体裁衣、适度规模,为苜蓿产业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模式。

我国第一列支援西藏的苜蓿草产品专列,开出时间是2018年3月30日。那是由甘肅定西发往西藏那曲的列车,20节车厢,满载了1200吨牧草青贮产品。按照西藏和甘肃的战略合作协议,将持续发送100列以上的草产品到西藏。

苜蓿花开风景最好

苜蓿,是紫花苜蓿的简称,豆科,多年生草本,花为纯紫色。紫花苜蓿可与黄花苜蓿天然杂交,形成杂花苜蓿,花色有紫、绛、兰、绿、黄、白等。

苜蓿花开后,留下淡淡香。

2011-2015年,国土资源部实施《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为国家补充了2400万亩耕地。陕西榆林地区榆阳区整理了20万亩毛乌素沙地,其中的10万亩用于种植苜蓿。

当地引进了大地种业集团公司为龙头企业,带领多家企业、合作社发展苜蓿产业。今天的榆阳已经成为新的苜蓿集群区。卢欣石说,榆阳模式很好地解决了耕地和草地的关系、种草和种粮的关系。

苜蓿产业成了落实黄河发展战略的生力军。

从2018年起,河南省兰考县引进了多家企业进驻,签订了一批黄河滩种苜蓿的合作协议。第一批2.7万亩苜蓿已经开镰收获。如今,黄河滩已经成为苜蓿产量最高、苜蓿青贮最有潜力的集群产区之一。

科技人员为了苜蓿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保驾护航。2019年,国家提出建立团体标准体系后,中国畜牧协会组织国家草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起草制定和颁布了苜蓿干草团体标准和苜蓿青贮团体标准。

这是我国第一批有关草产品的团体标准,对产业发展和产品质量把控起到了指导作用。

中国苜蓿产业仍需努力

十年风云,十年兼程。

十年转瞬而逝,我国的苜蓿产业发展成绩斐然。既有收获,又有创新,同时也给卢欣石等草业人带来了更多的思考。

十年盘点之际,越来越多的人在加速苜蓿产业发展上达成了更多的共识。

牛羊的口粮和人的口粮一样重要。所以在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的同时,也要建立牛羊家畜的草料安全体系。草食家畜的饲草供应也是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切实抓好饲草生产,确保家畜的口粮安全。

卢欣石说,为了解决家畜蛋白质来源,我国大豆进口已达到1亿吨,占全球大豆进口量的1/2。如果口粮100%自给后,还需要3亿亩耕地种大豆,所以有人说这是中国粮食问题的“大豆命门”。10年来国产苜蓿给奶业提供了130万吨优质蛋白,相当于2700万亩大豆提供的蛋白质。所以,必须加大宣传苜蓿的优质蛋白和优质纤维功能,减轻“大豆命门”的压力。草业分会将组织技术专家尽快提出“苜蓿-大豆当量”的换算体系,为国家土地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目前所有农业生产中,苜蓿是被迫使用最劣质土地的作物。昂贵的地租已经占到了苜蓿生产成本的1/2以上,占总收入的1/3—1/4。苜蓿商品草基地659万亩,租地费用每年需要企业付出33亿元,部分企业不得不转产、转业。为此,草业人发出呼吁,不要让土地变为苜蓿产业发展的“命门”。

对于苜蓿产业发展上的不足,卢欣石毫不讳言。他说,当前苜蓿产业发展的自身功力还有许多缺陷。在科学技术方面,需要更适宜集群产区的优良品种和种源、需要解决丰产配套技术和越冬关键技术,需要提高一级和优级干草捆的数量和等级。在管理方面,需要提高企业专业化管理水平,需要政策和社会更进一步扶持和关注。

在卢欣石及同行者看来,发展苜蓿产业不仅仅是保障中国奶牛的“口粮”,还直接关系到我国14亿多人口的粮食安全。因此,需要继续得到重视,继续得到发展。

寄希望于未来的10年!

寄希望于未来!

猜你喜欢
铁饭碗苜蓿草草业
神奇的苜蓿草
青海草业
不同施肥处理对寒区苜蓿草地产量的影响
重庆潼南:就业精准扶贫让贫困户端上“铁饭碗”
2017 年第1 期《草业科学》审稿专家
铁锁链
2015年3月草业科学大事记
2015年6月草业科学大事记
打破铁饭碗的有益尝试——漳州市聘任制公务员试点工作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