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主题单元教学初探

2022-05-30 08:46刘如鹤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设计原则

刘如鹤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数学主题单元教学,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在具体操作中,可以从“知识与运用”“方法与迁移”“情感与链接”三个角度对教材的主题单元进行整合。在设计单元主题时要遵循儿童视角、任务驱动、联系生活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 主题单元教学;类型分析;设计原则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发现实施主题单元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主题单元教学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建构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和思路,教师的教学会更高效;二是主题单元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在整合与分析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激发多种思维能力,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增强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三是主题单元教学下,师生沟通更高效,数学学习不再枯燥。

现行教材多是以知识结构为中心的主题单元,这类主题单元遵循知识的建构原则,逐步将某种知识引向深入。教材多是立足于知识体系的系统性,立足于学生认知规律的渐进性,知识线索的显性因素容易被教师抓住,但是学生发展的隐性因素(实际需求、生活背景和经验等)容易被教师忽视。

基于此,笔者以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宗旨,立足国家课程的主题单元,解读新课标,研判学情,整合数学主题单元的内容,设计体现单元核心价值的数学主题单元课堂教学,开展集探究与合作、教与学于一体的双边活动。

一、主题单元的类型分析

“三维目标”(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升级表达为核心素养目标,核心素养目标与三维目标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主题单元按“知识与运用”“方法与迁移”“情感与链接”三个维度整合教材的单元主题。

1. 倾向“知识与运用”类的主题单元

倾向“知识与运用”的数学单元,应着力引导学生沟通某一核心知识与生活原型之间的联系,以知识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为归旨。在核心知识的统领下,学生遵循解决问题的一般途径,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最终达到提升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例如,“圆的认识”内容安排在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教师可以学生观察并提出的实际问题“环形跑道中为什么起跑点的位置不同,最内圈的人起跑点在最后,这公平吗”为基准,用“环形跑道起跑点的设置”作为单元的驱动型研究主题。将圆的“认识”“周长”和“面积”串成逻辑串,为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知识的储备、积累必要的经验。按照这样的思路,,师生共同经历着“确立主题→目录编撰→建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了数学的学习价值。

2. 倾向“方法与迁移”类的主题单元

倾向“方法与迁移”的数学单元,应着重捕捉数学学习中的思想与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教材,逐步迁移数学思想与方法,从而达到促进学生理解数学本质、准确把握数学方法、提升数学素养的目的。

例如,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因数与倍数”一单元,学生看课题就可以提出“因数和倍数有什么不同”“2、3、5的倍数有什么特点”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从这些问题中找出共性,凝练出以“探究一个数的倍数的规律”为主题的单元,以问题为驱动,以直观模型为工具,探究“2、3、5的倍数的特征”,积累思维的经验,直至迁移到“2和5的倍数的特征”“6、7、8、9的倍数的特征”“和与积的奇偶性”“差与商的奇偶性”等关联问题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从“感悟方法”转向“运用方法”最终实现“迁移方法”,体会数学思想在学习过程中的引领作用,感悟数学思想的力量。

3. 倾向“情感与链接”类的主题单元

倾向“情感与链接”类的数学单元,着重撷取与单元相关的数学文化呈现在课堂中。学生在数学文化史的长河里,在了解数学概念的形成时,在数学方法的演练中,深化对数学原理的认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在系统学习数学知识前,学生或多或少地在现实生活中接触过数学。例如,教学“千克与克”这一单元时,学生已经听说或看到常用的质量单位,但是对“质量单位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为什么生活中质量的说法与数学上不同”等问题存疑。因此,在教学之前,教师以“收集称量的工具和单位”为主题,引导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并用思维导图呈现。在交流中,学生通过对秤的发明历史、称重单位的发展历史有了深入宏观的了解,最终将“千克与克”纳入“衡”的整体建构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了解数学历史→感受数学文化”的主题单元知识学习过程。实践证明,以“情感与链接”为主题的单元教学,以“数学文化”为基调,能够让学生沉浸在数学知识的发展历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沉淀数学的积极情感。

二、单元主题的设计原则

在日常教学中,一线教师都有着这样的感受:学生掌握的知识很牢固,但是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学生掌握的方法很丰富,但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缺乏……这些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发现,使之成为自身对单元教学改革的内驱力。

大主题单元的设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现有教材的单元的基础上,设计单元的主题应遵循“儿童视角”“任务驱动”“联系生活”三大原则,找准单元知识的核心价值,整合单元的研究内容。笔者以“百分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为例,探讨单元主题设计的三大原则。

1. 原则之一:儿童视角

在单元主题确立之前,教师应借助学生对单元知识的认知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走进生活,寻找生活中的百分数知识原型,提出问题:百分数运用在酒水和饮料的说明中、运用在商场的打折优惠规定中、运用在银行的储蓄与借贷中、运用在理财等经济事务中,为什么百分数会有如此广泛的运用?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不同?是不是每个银行的存款利率都一样?房贷怎么使用最划算?……这些现实的问题在学生的社会调查中应运而生。通过比较,学生发现自己对百分数在房产和房贷中的运用颇感兴趣,对于“如何选房”“如何选择房贷利率”等问题表现出十足的兴趣,因此,基于儿童视角的单元主题确立了——“购房中的學问”。这个过程中,师生通过凝练、优化驱动性的问题,再升华为单元主题。

2. 原则之二:任务驱动

要解决购房中的选房、借贷问题,既需要数学方法的储备,又需要数学技能的储备。在“购房学问”的任务驱动下,教师引导学生迁移小数、分数单元的学习经验。学生先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寻找需要进一步学习的数学知识。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明晰的“百分数”知识体系。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地发展着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构建着单元的研究目录,为以后主题单元知识的系统学习做好经验储备。

3. 原则之三:联系生活

每个主题单元的最终落脚点是回归社会生活中的问题解决。我们往往也能够发现书本中的问题很规范,但是涉及现实的问题却显得复杂且不规范。“购房中的学问”也是如此,如果搬到我们的课堂上,让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进行加工:首先教师列出两三种楼盘的基本信息;然后教师提出自己的选房实际要求,这样学生智囊团就可以根据“每平方的价格”“得房率”“容积率”“绿化率”等指标分析利弊,选出性价比高的房子;最后师生一起利用“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两种还贷方式分析恰当的借款年限,根据当前的贷款利率计算每个月的还款数,为购房者根据自己的还款能力选择合适的还款方式提供较为客观的数据依据。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先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凝练出单元的主题,接着在任务驱动下构建了单元的研究目录,最后联系生活,将购房中的两大环节——购房和贷款中相关的内容进行甄别、研究、归纳、总结,最终选出切合选房者实际情况的还贷方式。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把在主题单元中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彰显知识的实际运用价值。学生由课堂参与的局外人变成课堂资源的创造者,将“儿童经验”“学科知识”“社会生活”三者建立起密切的关联,最终达到“能够自觉地用数学思维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整合教学内容,结合“三维目标”进行单元主题规划,把握学习的整体态势,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设计原则
开放空间格局下图书馆导视系统的设计与思考
产品设计中的界面设计
谈舞台灯光的设计原则
基于人文关怀背景下的适老居室空间研究
从课外活动视角探讨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环境的MOOC微课程研究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
智慧产品形态造型语言研究
浅析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
浅析多层住宅的设计要点及其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