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生本生活认知,打造信息技术实践课堂

2022-05-30 10:14黄松华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2年6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

黄松华

[摘 要]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组织和引导作用,通过精选生活化内容、创设生活化情境、设计生活化活动、延伸生活化训练等策略,帮助学生深化学科认知,构建信息技术知识体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信息技术较为频繁,这与信息技术学科的实践性特征高度契合,教师开展生活化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内化学科认知,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实践课堂;生活认知

[中图分类号] G4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18-0068-03

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密切联系,教师通过多种策略展开生活化教学设计,符合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与学生的生活认知和应用有较高的契合度,具有更广阔的实践探索空间。学生在生活中运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常态,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认知展开教学组织,能够促进学生学科认知系统的构建、操作能力的发展。同时,信息时代的发展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要有对接意识,尽可能利用融合、关联的机会,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学习认知的内化,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一、精选生活化内容,提升教学有效性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有利于落实人文素养教育,将信息技术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认知进行对接,有助于生本学用的结合,教师应予以高度关注。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设计信息技术教学方案时,教师要进行充分的教学调查,全面把握教情和学情,这样才能为学科教学顺利启动创造条件。如解析教材内容时,教师要有观照意识,对教学内容做全面梳理,针对学生的生活认知精选教学内容,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学生几乎每天都要接触文本文字,且正确、快速地文字输入是学生最为熟悉的操作。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操作任务,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顺利进入文字输入环节。例如,教学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四年级上册《输入文字》时,教师让学生打开Word文档,单击任务栏中的输入法按钮,选择自己擅长的输入法开始输入文字。学生在生活中有比较多的文字输入机会,所以很多学生的文字输入速度超出教师的想象。教师邀请表现突出的学生介绍输入文字的技巧和方法,很多学生都能够积极响应。在学生介绍的过程中,教师针对性地予以补充说明,给学生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经过一番交流,学生对输入文字有了更多的认识,开始进入文本输入环节。学生平时能够接触到文档信息,对文档编辑较为熟悉。教师可设计课后学习任务:“回家之后,选择一篇自己的日记或者小品文,将其编辑成文档信息,然后传送到微信群。”学生对这个任务很感兴趣,都能够积极回应,主动进行实践。在课堂總结环节,教师挑选一些优秀的文档进行集体展示,并对这些文档的编辑方法做现场解读,引导学生进行互动学习,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学习启迪。

上述教学,教师设计文字输入的经验交流活动,给学生提供对接生活认知和文字输入训练的机会。这样使得一些表现优秀的学生,有了更多施展的机会,有了更强的操作欲望。教师适时引导,给学生提出学习建议,确保学习活动顺利展开。生活经验的广泛交流,形成难得的学习机会,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启迪。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调动课堂因素

将信息技术教学生活化,教师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思考和操作,在内容选择、氛围营造、活动推出、训练设计等方面做好落实和执行工作。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启动后,教师要有情境创设意识,借助丰富多样的情境内容,刺激学生的感官,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对接学生的生活认知创设教学情境,能够获得较好的调动效果。如设计生活化操作任务、生活化对接问题、生活化趣味游戏、生活化信息故事等,都能够发挥显著的调动作用,教师要进行匹配性设计,将学科教学推向高潮。

教师根据具体内容展开生活化教学,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够对学生形成教育启蒙,培养学生正确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生活与信息技术有密切联系,可以促进学生展开主动性学习,赢得学科学习的主动权。学会编辑文档之后,还需要对文本进行修饰处理,这与学生的生活认知高度契合,教师要做好对接处理,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建立相关认知。例如,教学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四年级下册《编辑文档》时,教师先给出文档信息,再提出具体的编辑要求,组织学生对文本编辑方案展开讨论,使学生在达成学习共识后展开文档的编辑操作。教师参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活动,针对学生的个性观点予以积极评价,鼓励学生大胆操作,形成创新设计。学生进入文档编辑环节,利用多种手段对文本进行个性化处理。在成果展示环节,教师挑选出一些优秀文本编辑方案做重点推介,对其编辑方法做集中归结,给学生更多的学习启示。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文档编辑操作,并给予学生提示,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教师设计这样的编辑任务:“这里有一篇文档,需要做编辑处理,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尝试展开操作,看谁编辑的效果更好。”学生进入编辑环节,教师跟进指导,对学生好的做法予以展示、推荐,给其他学生以启迪。经过一番操作,学生获得了不错的训练效果。

编辑文档是学生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操作,如班级、学校经常要发布一些文本材料,都涉及文档编辑方面的内容。学生对这些内容比较熟悉,教师有意识地通过生活观察机会,引导学生展开对应的学习和操作,能够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运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学生生活的常态,教师在教学中适时对接学生的生活认知,能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设计生活化活动,强化认知体验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需要实践活动的支持,在具体筛选和组织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认知,唯有实现全面对接,才能确保操作活动的顺利展开。学生对信息技术活动有选择性,教师不仅要观照学生的生活认知,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带有操作属性,学生对上机操作有较高的热情,如何将两者对接和融合起来,是教师设计和组织教学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开展生活化教学还能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对生活化的学习活动有较高的参与兴趣,教师要做好对接处理,引导学生顺利进入操作环节,在实践体验中形成学科认知。例如,教学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四年级上册《插入表格》时,教师要求学生在Word中插入表格、输入文字,设计自己的课程表,并参与班级展示活动,看谁的设计和制作更为规范,呈现鲜明的个性特点。学生接受任务后,积极研究课程表的制作程序,教师深入到学生群体之中,对表格制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并适时提出一些建议。在课程表展示环节,教师要求学生比较分析不同课程表的特点,对一些制作方法进行交流。教师参与课程表展示活动,并挑选优秀作品进行集中展示,对其突出特点进行专业解读,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生活中常常要制作一些表格,教师应鼓励学生深入生活,寻找机会,主动参与设计活动,并详细记录参与情况,将自己参与制作的表格传递到网络交互平台上。

上述教学,教师设计课程表制作评比活动,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课程表带有生活化气息,学生每天都要用到课程表,教师对学生制作课程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选择优秀作品进行展示,能够给学生带来学习启迪,确保制作的顺利完成。在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中,教师要多设计一些生活场景,给学生营造生活化学习氛围,与学生一起展开实践操作,使学生在互动研究中达成共识、习得新知。

四、延伸生活化训练,巩固学习成果

设计信息技术学科训练时,教师要有延伸对接意识,结合学生的生活认知展开对应拓展,调动学生参与训练的主动性,促进学科认知的内化,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运用有较高的兴趣,教师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展开对应设计,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探索,能够获得好的训练效果。

学生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信息技術应用的机会,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出发展开训练设计,无疑能够引起学生的高度关注,学习效率也会得到提高。例如,教学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四年级下册《插入图片》时,教师先对插入图片的程序和方法做梳理介绍,利用示范操作进行引导;再让学生点击“插入”菜单,进入“图片”选项,选择“来自文件”,进行实践操作;确定图片大小、调整好图片位置后,选择“文字环绕”方式,完成图片的插入操作。为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教师专门设计实践性训练任务:“选择自己最满意的作文,打成文本样式,然后精选一些插图装饰作文,制作成图文并茂的作品,回家后给家长看,或者提交给语文老师,参与班级作文评选和班报的选拔活动。”学生听说要给自己的作文添加插图,自然有浓厚的参与兴趣。给文档插入图片是最为常见的编辑行为,学生对相关操作比较熟悉,能够熟练设计和执行。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设计集体讨论任务:“这里有一些图片插入处理方案,大家仔细观察、思考,看看其操作中存在哪些问题。你能够给出怎样的操作建议?”学生开始观看相关视频,纷纷给出自己的意见。有的学生说:“图片插入后,需要做调整,与文档形成匹配。”也有的学生说:“图片位置的选择要合适,不能乱插入,要进行全面思考和设计,这样才能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

上述教学,教师先为学生做操作梳理,再给学生提出作文处理建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编辑装饰作文文本,并给家长和语文教师观看,这个活动设计本身带有生活气息,学生有很深的心理触动,自然能够形成强劲的学习动力。课堂受多种因素制约,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执行者,需要全面把握教情和学情。学生是学习者,其生活认知和学科对接情况如何,是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教师处于教学主导地位,要积极展开师生交流互动,给学生学习提供有力支持,确保课堂学习处于高效互动状态。

五、增设生活化实践,深化学用结合意识

小学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启动后,教师要有主体教学意识,精选适合的生活场景,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确保生活化教学的落实。如整合教学内容时,教师要通过多种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生活化内容。学生在生活中有很多机会运用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适时推出生活对接学习活动,能够快速形成教学契机,促进学生学用结合意识的形成。

信息技术与学生生活有很多的对接点,教师需要给出示范操作,或者给予对应提示,让学生自然进入互动学习之中,在生活条件下展开学科学习和实践。例如,教学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四年级下册《美化文档》时,教师为学生准备了两篇文章,其中一篇是经过美化处理的,另一篇是没有任何处理的,要求学生在对比之后展开创意设计,对文章做美化处理。学生进入学习研究环节,教师深入课堂,与学生展开交流,并给学生提出设计建议,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成功的做法。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修改操作顺利展开。在课堂展示环节,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激励性评价。为激发学生的操作热情,教师设计了具有比赛性质的操作学习任务。在美化文档环节,教师要求学生自选一段文档信息,进行创意修饰操作,并参与班级评比活动。学生主动行动起来,展开学习操作。教师对学生的操作情况进行观察,解决出现的问题,并指导和传授一些方法,提出修改建议,给学生更多技术方面的支持,确保比赛活动顺利开展。在评选环节,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获得更多成长的力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教学模式时,要注意围绕学生展开教学设计和组织,让学生有更多学习实践的机会,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生活化教学模式注重信息技术与生活的对接,能够给学生带来生活化实践的机会,所以教师要有对接意识,促进学生体验和感知。

总之,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开展生活化教学,教师要做好多重准备和设计,如通过精选内容、创新设计、推出活动、延伸训练等策略,与学生的思维形成多点对接,促使生活化教学有效落实。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认知有太多的对接点,学科教学引入生活化内容,符合学生生活学习应用的实际需求,能够促进学科认知的内化,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臧兢书.小学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0(17):88.

[2] 何景.落实生活化作业设计创新小学数学教学: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思考[J].教育界,2020(17):42-43.

[3] 郭明德.探究小学信息技术有效的教学策略[J].学苑教育,2020(7):76.

(责编 杜 华)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