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核心素养让人地协调观在教学中的体现

2022-05-30 11:41倪俊
高考·上 2022年6期
关键词:人地协调观高中地理教学核心素养

倪俊

人地协调观是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教师通过必要的课堂教学及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在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发展问题、资源问题及人口问题时,能够知晓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以协调好环境与人类关系且尊重自然发展规律为前提的,使高中学生形成“保护自然、尊重自然且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升学生保护资源与保护环境的意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强化人地协调观的渗透,同时对教材中有关人地关系的思想内容进行充分挖掘,通过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一、人地协调观的内涵

(一)课程标准中关于人地协调观的相关解释

关于人地协调观内涵的解释,在2017年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做出了详细的描述,指出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地理学科综合素养的培养,让他们关注地理环境、区域发展、经济环境、物质资源及人口等问题,实现人地关系的有效掌握,建立可持续发展意识。而要想达成上述目标,便必须在地理教学中进行人地协调观的渗透,使学生在人地协调观的引导下形成解决地理问题的关键能力。

(二)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中关于人地协调观的相关解释

地理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地理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地理核心素养的四个组成部分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1]。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体现的是地理学的两种基本思维方式和能力,地理实践力体现的是地理学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三者是对地理学基本概念原理、认知规律和分析方法的归纳与总结,位于地理学方法论的层面。人地协调观是人们对人地关系秉持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具体反映在看待“人对地的影响”“地对人的影响”“人地和谐”等问题所持的正确见解和观点上[2]。如今,人类已经愈发认识到环境污染、人口增长过快、资源短缺等问题的严峻性,为促进社会的快速高效發展,人类必须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协调好环境保护与人类发展间的关系。而在此背景下,学校作为地理教育的重要阵地,教师要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理念展开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当前的人口、环境、资源等问题,树立合理的人地协调观,使学生成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积极分子。

二、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必要性

(一)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要求

《课程标准》有着明确要求:“高中学生通过地理教学,应树立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同时具备世界眼光与家国情怀,有着可持续发展意识,进而实现其地理学习关键能力及品格的提升。”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自然和社会的大课堂中学习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将人地协调观“生活化”,进而培养高中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且给学生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学生学习地理不仅要有宏观和中观尺度上的人地协调意识,也要具备微观意义上的人地协调观,并将其运用于工作和生活之中,促使人们的生活、学习更加安全和愉快[3]。人地协调不仅要求保护环境,有科学的人口观、科学的资源观、正确的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还要求人的安全性,人与灾害性事件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人地协调观发展的育人价值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是该学科的教育职责所在。随着近年来人地协调观的不断发展,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育人策略,逐渐将人地协调观念普及给广大学生。在“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中,渗透人地观念协调发展的培养策略。知识与技能培养目标中,帮助学生认识了解自然界的水循环的主要形式及对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影响。运用图解方法演示水循环的过程,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宝贵,树立科学的自然资源观,形成良好的忧患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三、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理念下人地协调观的培养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顺利导入教学主题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基于教学内容来选择实际生活与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地理现象,同时依照学生的认知能力来组织素材与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启发学生地理思维,使其意识到人地协调对人类社会发展重要性的同时,顺利导入教学主题。以“水循环”一节为例,《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运用示意图来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地理意义,但就实际情况来看,水循环虽然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但是学生只能观察到一部分,不能够从整体上观察水循环的过程,学生不易发现水循环的规律和特点。如今,由于人类的大规模活动,水循环中的部分环节也因此受到了影响,在相互作用下阻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这些不利影响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近,学生容易理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这些不利影响为切入点在导入环节进行情境的创设,在帮助学生理解水循环意义的同时,使其树立人地协调观[4]。

例如:教师在导入环节中,运用GOOGLE EARTH地图找到江都区大桥镇的俯瞰图,大桥镇是依河而建——白塔河,这条河大家很熟悉。悠悠的白塔河水从哪里来,又流到哪里去呢?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和综合思维。与此同时引入李白的诗词,“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黄河源头、壶口瀑布以及黄河入海的视频,让学生思考黄河水如果真的奔流到海不复回,是否会干涸,奔腾不息的黄河水是从哪里来的?李白诗词中认为黄河的水来自天上,是否具有科学依据?有的学生认为,黄河水是地下水,在流入海的过程中不断汇集周边的小溪、湖泊之水,因此可以源源不断流入大海,不用复回。而有的学生认为,地表以及海洋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形成水蒸气,飘到天空中,随着风运输到不同的地方,当条件允许的时候,空中的水汽凝结成雨或是雪再降到地面上,补充黄河的水分,因此黄河水来自天上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通过导入,能够活跃氛围,使学生对自然环境中水的循环建立初步的了解,同时激发起对水循环相关内容的探究兴趣。

(二)引入教学实验,揭示知识本真

实践出真知,高中阶段地理学科教育,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灵活运用地理知识解决世界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走进科学、走进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突破“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开展地理实验活动,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善于发现,透过地理现象看本质,引入教学实验来揭示地理知识的本真,可以从以下两种形式出发,引出“水循环”教学方式。

一是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例如,新媒体、平板电脑、互联网资源等,创设教学问题,帮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参与动手实践,利用软件制作情境教学视频,分享自己的研学成果,学会正确讲解水循环系统的各个环节原理,进而提高地理实践探究能力。制作水循环实验装置,更好地演示水循环的意义。(1)水循环系统是一个庞大的动态系统,它维持地球水的动态平衡,为此得出海洋水、陆地水与大气水进入循环系统,在总量上不会增加或减少。(2)水循环系统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它缓解了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均的矛盾。(3)水循环是连接海洋和陆地的重要桥梁,也是物质迁移通过地表流经进入海洋的重要方式。(4)水循环是一个动力循环系统,是引发地貌变换的主要原因。

二是利用实验水循环道具揭示问题,組建实验小组学生自行搭建水循环立体模型,模拟水循环系统的原理及过程,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动手实践,利用水循环专题研究性学习活动,探究河流生态环境、河流污染、城市内涝等问题,帮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观察的学习动机,在不断探索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生动手实验的过程中,让地理知识得到内化,切实落实核心素养育人目标。

三是教师做出点评,点评从实验设计、知识领悟、实验成功与否等多个方面评价,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整个水循环的过程,杜绝在学习中“死记硬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课堂效率。

(三)分析典型案例,增强学生人地协调意识

实际上,高中地理教材中有许多与人地协调发展相关的案例,但这一部分内容常常出现于课本解释,不仅字体小,关于内容的描述也是不够清晰。针对这一部分的内容,教师可在具体教学中依照课本中出示的案例,在已然完成课本案例内容教学的基础上,围绕教学主题来进行相关内容的拓展,将课本案例同在实际生活中发生的案例相结合,让学生更为容易且深入理解案例的重点内容,并明确人地协调观念在当中的体现,深切感知人地协调观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另外,若教材中未对教学内容加以案例辅助说明,那么教师还可利用查阅互联网或是书籍等方式来补充说明,进一步加强学生认知,便于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掌握。如:同样是以“水循环”一节为例,当学生在导入环节已然初步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所造成的影响后,教材中未能给出案例,那么教师便要引入一些典型案例,包括近年来我国几大城市发生的暴雨内涝事件。

例1:郑州2021年7月19日出现了60年以来的最强暴雨,仅19日20时到20日20时,单日就出现了552.5mm的降雨量,从7月17日算起,三天内郑州降雨量达到600多厘米,相对平时郑州全年的降雨量。强降雨给郑州带来了严重的灾害,地铁瘫痪,城市多处被淹。

例2:2016年7月19日1时至21日6时,北京市出现强降雨天气,此次降雨持续时间长、总量大、范围广,全市平均降雨210.7毫米,城区274毫米,共形成水资源总量33亿立方米。164条公交线路采取措施,212架次航班被迫取消。

在必要情况下,教师还可展示城市其他的几次暴雨内涝及正常降水的数据及图表供学生参考,让学生在结合水循环示意图展开分析的过程中能够掌握水循环的基本环节,同时明确水循环过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依照案例扩展到本地区的内涝情况,同时依照自身的生活经验发掘当中体现出的人地协调观,引导学生思考发生内涝的原因及各元素间的制约关系,进而更为深入地理解环境发展与人类生产生存的内在联系,将人地协调观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行有效突出。

(四)深入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对物理、生物这类以实验为显著特征的学科而言,实验是辅助教师探究教学的重要手段,地理教学亦然,虽然实验探究法目前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应用还是较少,但无法否定其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与提升教学效率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的活动形式来获取知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其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发挥,由此在培养其思维能力与自学能力的同时,使其树立人地协调观。在“水循环”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先给学生播放一段水循环的flash动画,同时采用实验教具现场为学生展示具体的实验过程,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总结出现了哪些现象,并且在学案上尝试画一幅水循环示意图。在这期间,教师还要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包括:“依照大家所画的水循环图,你们可以在图中找出几个完整的水循环?划分依据是什么?不同的类型又各自包括哪些环节?”让学生从人地关系角度来思考问题,并将这些结果在课堂中展示给其他学生,让学生间相互点评。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以实验为载体,调动了学生的眼、嘴、手、脑等多个感官,同时实现了学生水循环知识的自主构建,明确了水循环过程中人地协调观的体现,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在生生互评环节,学生间的互动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经验的分享,丰富自身知识储备与强化技能,还能大大增强其共享意识与合作意识,这也是地理学习中所必不可少的关键能力。

结束语

人地协调观作为一项重要素养,不仅有益于提高学生地理学习能力与效率,还可为其综合素养的形成提供助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多元的教学策略来引导学生理解人地协调观的内涵,将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贯穿于教学全程,同时明确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使学生在教师日常教学的熏陶下,具备分析、解决学习问题及现实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其地理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刘春艳,周天舒.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设计与思考:以“人口的合理容量”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21(10):85-88.

[2]胡慧敏.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地理人地协调观素养培育策略[J].文理导航(上旬),2021(3):65,67.

[3]楼高江.人地协调观指向下的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9):155-156.

[4]阮超.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人地协调观教育的实践[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1):50-51.

摘 要: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对地理学科独特育人价值的充分体现,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是连接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纽带,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实现人地协调发展。现文章以“水循环”一节为例,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高中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策略

猜你喜欢
人地协调观高中地理教学核心素养
浅谈人地协调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
基于旅行视角的人地协调观培养
人地协调,渗透在教学细节中
关于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的理解与存在问题
高中地理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
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剖析及对策探究
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探讨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