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有声读物奖项对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启示

2022-05-30 10:48秦艳华王元欣
中国广播 2022年4期
关键词:排行榜

秦艳华 王元欣

【摘要】近年来,有声阅读产业成为数字出版产业中的新增长点,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我国有声阅读产业起步较晚,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和成熟的推荐机制,在平台奖项、排行榜等方面的发展还不成熟。本文通过梳理介绍国外在有声阅读领域的重要奖项、排行榜的设置情况与评选规则,分析国外有声阅读行业评价机制的内在优点与缺陷,并以此为参考,总结对我国有声阅读产业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有声阅读  评选排行  奖项  排行榜

【中图分类号】G239      【文献标识码】A

有声阅读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最初应用于盲人公益事业,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在欧美国家成为可销售产品并逐步形成产业规模。设立有声阅读产业奖项,对有声读物进行评选、排行、推荐的做法同样源自欧美国家,其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现已被充分挖掘,成为有声阅读产业综合评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有声阅读产业起步较晚,目前尚未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也没有形成成熟的推荐机制,既有平台奖项、排行榜单多为播放平台自家设置,存在标准不统一、权威性与公信力不足、易误导大众等问题。因此,参考借鉴国外有声读物评选、排行的经验做法,通过一定的激励机制,有效促进有声读物出版产业良性发展,对我国有声阅读产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国外有声读物重要奖项与排行榜

通过检索查阅国外有声读物评选排行资料,依据奖项与排行榜的社会知名度、业界影响力、评选机构公信力、评选机制科学合理性等因素,排除相关利益方自家榜单,本文遴选出具有较强权威性和公信力的有聲读物奖项共6个、排行榜共5个。

(一)国外有声读物奖项

国外有声读物奖项大致可分为综合类和专业类两种类型(详见表1)。综合类奖项颁发对象涵盖包括有声读物在内的所有图书或声音作品类型,有声读物奖项是单项奖,其下不设细分领域及分支奖项,主要有英国图书奖(British Book Awards)和格莱美奖(Grammy Awards);专业类奖项颁发对象限于有声读物,按照不同作品的题材、体裁、时长、受众群体、专业技能领域等分别设奖,是专门为有声阅读行业中的优秀作品及从业人员所设定的奖项,主要有奥迪奖(Audie Awards)、奥德赛奖(Odyssey Award)、耳机奖(Earphones Awards)、英国图书奖(British Book Awards/ Nibbies)、格莱美最佳口语专辑奖(Grammy Award for Best Spoken Word Album)、TDK澳大利亚有声书大奖(TDK Australian Audio Book Awards)等。

1.奥迪奖(Audie Awards)

1986年,美国有声书出版商协会宣布成立,逐步发展成为美国有声阅读行业中的权威机构。成立10年后,为进一步促进产业繁荣,设立了奥迪奖,每年组织200余名专职评委,对市场上出现的有声读物及其相关从业人员进行评选排行。通常于每年2月发布入围名单,5月在美国书展期间举办颁奖典礼,公布最终获奖名单。截至2021年,该奖项已成功举办了26届,至今仍是美国唯一一个致力于表彰优秀有声读物及其行业杰出人才的奖项,也是相关奖项中最具规模性、权威性和公信力的一个,几乎兼顾到行业所有内容类别、受众群体乃至职业工种,被誉为美国有声阅读行业的奥斯卡奖。

该奖项将有声读物的表现手法按虚构与非虚构、受众按成人与少儿、篇幅按长篇与短篇、演播者按男性与女性、内容按不同题材进行分别授奖,比如2020年设置了年度最佳有声书、最佳广播剧、最佳传记/商业/科幻/历史/悬疑/幽默/宗教作品、最佳男/女演播者等24个不同奖项,其中还专门设置了青少年有声读物奖项。虽然美国有声书出版商协会没有公开评选标准,但依据其发布的年度报告内容可知,“最佳有声书”评选依据作品的内容质量、创新性、市场销量等标准;“优秀设计奖”评选依据作品数字封面与版式设计水准;“优秀营销奖”评选衡量的是作品营销策略所赢得的受众关注度及市场吸引力等。

2.奥德赛奖(Odyssey Award)

该奖项设立于2007年,由美国儿童图书馆服务协会(ALSC)和美国青少年图书馆服务协会(YALSA)负责组织评选,由《书单》(Booklist)杂志赞助,每年在美国图书馆协会年会期间举办颁奖仪式。该奖项评选对象限定为少儿类有声书,且必须是在学校图书馆及公共图书馆流通的作品,最终评选出一部“(年度)优秀有声读物”(Odyssey Award Audiobook)和若干部“(年度)荣誉有声读物”(Odyssey Honor Audiobooks)。该奖项不以有声读物的文本内容作为评选核心,不以市场畅销度作为评选标准,也不将原始文本取得的既有成绩与参选音频作品的水准相混淆,而是兼顾文本与声音,全面考量技术性与艺术性,评选出在各方面都能代表全行业最高水平的优秀作品。

此外,美国儿童图书馆服务协会和美国青少年图书馆服务协会还有各自独立的有声读物评选排行奖项:前者于1977年设立了“儿童录音奖”(Notable Children's Recordings),后者自1991年开始为12~18岁的青少年遴选“优秀青少年有声读物”。

3.耳机奖(Earphones Awards)

该奖项由美国《有声读物》(AudioFile)每月评选发布,该杂志创办于1992年,是一家有声阅读行业的垂直类杂志,大多刊登各类有声读物的评论性文章以及专稿特稿,在行业内部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每月评选的耳机奖配合金嗓子奖(Golden Voice Award),评选推介优秀演播人员,打造了良好的业界声誉。耳机奖公开的评选维度有:演播音色与风格、声音技巧特征、音频特性、声音对文本内容的提升效果。由此可见,耳机奖同样非常注重考察有声读物对于声音的运用与表现能力。

4.英国图书奖(British Book Awards)

该奖项是英国出版行业面向优秀图书作品及其创作者所评选颁发的综合性年度奖项。其中,专门为有声读物设立了单项奖——“年度有声读物奖”,但该单项奖并非每年都固定出现,如2005~2010年间就没有获奖作品,体现出评委会遵循宁缺毋滥的评选原则。此类国家级综合性图书大奖,将有声读物单列奖项,足以说明英国对有声阅读的重视程度。

5.格莱美最佳口语专辑奖(Grammy Award for Best Spoken Word Album)

格萊美奖是1958年由美国国家录音艺术与科学院设立的音乐类奖项,其中有一项“最佳口语专辑奖”(Grammy Award for Best Spoken Word Album,1998年后更名为Best Spoken Word Album)是专门为评选年度优秀有声读物而设,评选范围包括有声书、诗歌朗诵和故事专辑等。格莱美奖素以精英化视角闻名,有一套严格的评选制度与程序,口语专辑单项奖评选以艺术审美水准、技术制作水准以及整体质量作为评判标准,基本不受作品市场销量的影响。此外,该奖项还密切关注少儿教育,曾设有“少儿口语专辑奖”(Best Spoken Word Album for Children)作为子奖项,自2003年后因录音制品类别数量减少,该单项奖被取消,但少儿读物仍在口语专辑奖项的评选范围内。

6.TDK澳大利亚有声书大奖(TDK Australian Audio Book Awards)

该奖项由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于1988年设立,1991年开始由TDK株式会社赞助,面向商业和非商业出版机构开展有声读物评选。他们的评选目标是提升有声读物的内容质量,提高公众认知度,拓展销售渠道。入围和获奖作品受到评委及受众的中肯评价与有效反馈,也将获得广泛的媒体宣传。该奖项是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致力于提升有声阅读行业总体水准所采取的有益举措。

(二)国外有声读物排行榜单

有声阅读行业的不断繁荣发展得到媒体机构的广泛关注,除上述有声读物奖项外,国外还有不少报纸杂志开设了有声读物专栏,刊登专稿特稿文章,并对一定时期内市面上出现的有声读物进行评选排行(详见表2)。这些排行榜有的是依据媒体定位或编辑品位进行推荐,有的则是整合各渠道平台的销售数据以及业内专家意见而成,但都对提升行业认知度、打开作品销路产生了拉动作用。有声读物排行榜单,其评选机构大多是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乃至国际知名度的媒体机构,包括《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书单》(Booklist)、《图书馆杂志》(Library Journal)、《出版者周刊》(Publishers Weekly)和《有声读物》(AudioFile)等。

二、国外有声读物奖项设置特点

(一)评选过程力求严谨公正

在评委队伍方面,评奖由大量专家组成评委会,定期举办培训,交流评选事宜,保证权威性与公正性,如奥迪奖,评委会聘用了200余名专职评委展开多轮评选;在作品质量方面,不拘泥于固定的奖项数量,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如奥德赛奖规定,评选周期内未出现符合标准的作品,奖项将会空缺;在评选机制方面,奥德赛奖每隔两年召开一次评估大会,美国儿童图书馆服务协会和美国青少年图书馆服务协会专家成员、赞助商以及有声读物出版商代表组成评估小组,重新评估奖项价值,讨论是否需要改进评选方式、评选程序等,并确认各方是否继续合作。

(二)奖项类别划分标准一致

美国有声阅读奖项均约定俗成地将内容类别划分为虚构类与非虚构类,下面再分别设置子类别。评选对象的类别划分在学界业界达成统一,不仅有利于从业人员对作品有清晰的界定与认知,而且也便于受众进行横向比较和阅读选择。这体现出美国有声阅读行业的规范性与有序性。

(三)声音重于文本

国外将有声读物看作是一个独立完整的声音作品,而非文本作品的音频版本。除考察音质、音调、音高等技术问题外,还会全面考量声音技巧的运用能力、叙事表达能力、情感表现能力,以及文本与声音、音乐、音效的适配程度等。如奥德赛奖规定,以声音作为评选核心,不可受原始文本成就的影响。

(四)高度关注少儿群体

国外已有研究证明,听书与提升少儿阅读理解能力、语言习得能力之间存在显著关联。因此,大部分奖项榜单都将少儿读物单独列出,不少报纸杂志开设少儿有声读物专栏,以至于少儿读物成为国外有声阅读市场上的热销产品。

(五)媒体认可度高

美国不仅有像《有声读物》这样的有声读物垂直类媒体,还有许多综合性媒体设有有声阅读专栏,定期刊登大量相关专稿特稿及评论文章,甚至会根据所掌握的行业数据或专家资源对市场上的有声读物进行推荐排行。除前文所述媒体外,还有如《学校图书馆杂志》(School Library Journal)和《号角杂志》(The Horn Book)等教育类报刊,同样高度认可有声读物的社会效用,将推广有声读物与创新教育方法相联系。

(六)与市场联结紧密

有声读物本身就是阅读市场上的一种产品类型,市场流行度虽不能作为衡量作品质量好坏的决定性因素,但却能成为影响作品能否获奖或上榜的重要指标。前述奖项榜单大多将市场销售情况纳入评选指标,而且有的还将帮助作品增加曝光率作为附加奖励之一。

当然,国外有声读物的奖项榜单也存在不少局限。一是设立资本门槛。部分国外有声读物奖项和排行榜设立了资本门槛,创作者或版权持有者只有缴纳一定数额的评选费才具备参选资格,许多优秀有声读物因此不能入围。该条件大大缩小了评选范围,削弱了奖项榜单的公信力。二是掺杂商业利益。许多奖项与排行榜背后的赞助商都是资本财团,包括商业媒体机构,在评选过程中他们参与意见并拥有绝对发言权。基于商业立场的文化判断往往有所偏颇,掺杂了商业利益的奖项榜单,权威性与公正性受到折损。

三、国外有声读物奖项设置的启示

基于我国出版环境的特殊性,不能照搬国外评选机制,应根据我国国情及有声阅读产业发展实际,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有声阅读奖项评价体系。通过上述梳理分析,笔者總结出以下值得借鉴的经验,为我国有声阅读行业开展评选排行带来启示。

(一)分类标准应统一

目前,我国有声阅读行业尚未形成约定俗成、外延内涵清晰的类别划分标准,各家播放平台的分类名称杂乱无章,如喜马拉雅客户端有畅销榜、口碑榜、新品榜等,蜻蜓客户端有飙升榜、热播榜等,懒人听书客户端有热门榜、搜索榜、好评榜、课程榜等,至今未能打破平台壁垒,达成统一类别划分。因此,评选排行之初应首先由权威机构牵头,按照科学合理的类别标准对有声读物进行划分。此外,还应注意区分考察成人与少儿群体有声读物,分别设奖。

(二)兼顾声音与文本

有声读物是一个独立完整的声音作品,而非文本作品的音频版。我国长期以来存在“有声读物即朗诵版文本”的刻板观念,若原始文本的文学成就或市场价值很高,与其相关的有声读物也会受到盲目追捧。因此,在制定评选排行规则时应破除这种观念桎梏,突破文本限制,将有声读物作为独立阅读作品进行综合评价。

(三)加强国家政策引领作用

在我国出版环境下,官方机构应发挥引领作用。国家“五个一工程奖”自1995年将广播剧纳入评选范围,增设了优秀广播剧奖项,这对于激励广播剧生产创作具有积极意义。国家新闻出版署开展“全国有声读物精品出版工程评选项目”,以扶持经典作品为评选导向,申报作品数量和质量大幅提升,引领有声读物生产创作逐步迈入精品化道路。下一步,应更加重视国家政策及行业协会的引领作用,除组织有声阅读专业性评选活动外,还可考虑在综合类图书出版奖项或文学奖项中增设有声读物单项奖,扩大社会认知度。同时,这也是对我国有声阅读行业发展的重要激励。

(四)重视上榜作品推广宣传

我国媒体对于有声阅读行业关注度仍较低,因此,应积极号召主流媒体开设有声阅读专栏或评选排行专区,及时推送行业信息及评选新闻,也可与版权方、渠道商合作,附上获奖作品在线收听链接及各版本购买渠道。这不仅可以提升有声阅读行业的社会认知度与影响力,而且也可以为优秀作品拓展销路,与市场紧密对接。

【本文系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业科技与标准重点实验室“出版业用户行为大数据分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北京印刷学院博士启动金项目“我国盲用有声读物出版研究”(项目编号:271703220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秦艳华系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元欣系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讲师)

(本文编辑:黄一樑)

猜你喜欢
排行榜
排行榜
排行榜
排行榜
排行榜
排行榜
排行榜
排行榜
排行榜
排行榜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