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李斯特钢琴作品《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的艺术特征及弹奏技法

2022-05-30 19:42王星喻
音乐世界 2022年4期
关键词:演奏技法互文性艺术特征

王星喻

〔关键词〕李斯特;艺术特征;互文性;演奏技法;《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

一、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的作品溯源

弗朗茨·李斯特,浪漫主义时期匈牙利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他提倡以背谱的形式来演奏钢琴作品,极大地丰富了钢琴演奏技巧,因他在钢琴作品创作方面的巨大贡献被誉为“钢琴之王”。李斯特作为魏玛乐派的带头人,倡导标题音乐,强调音乐与情感的联系,并与以勃拉姆斯为代表的莱比锡乐派展开激烈的学术之争,掀起了新的艺术潮流。他丰富和拓展了标题交响音乐的内在涵养,在标题交响音乐的发展中,李斯特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①

(一)李斯特的作品简介

李斯特创作的作品体裁广泛、风格各异,包括管弦作品、钢琴作品等。管弦乐曲《梅菲斯特圆舞曲》规模庞大,是最具代表性的管弦乐曲之一,有较高的演奏价值和研究价值。1830 年,李斯特聆听了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音乐会,并将其改编成钢琴曲。钢琴作品体裁包括奏鸣曲、协奏曲、练习曲等,其中包括《塔索》《b 小调钢琴奏鸣曲》《前奏曲》《爱之梦》、12 首《超技练习曲》,以及5首《音乐会练习曲》等。1830 年,他返回自己的家乡,深受匈牙利民族革命思潮的影响,创作出了极具民族性特征的钢琴套曲《匈牙利狂想曲》。

(二)钢琴作品《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的创作背景概要

“狂想曲”源自希腊文,意思为“史诗”,最早出现在西方18 世纪古典音乐时期。在18 世纪中叶,西方音乐开始发生变化,逐渐由巴洛克时期过渡到古典时期,正是因为这两个时期出现的交替变化,使得钢琴艺术史的发展经历了一次大变革,以转变审美趣味为目的,包括从键盘乐器的更迭到作品曲式的创新,最终演奏实践也发生了改变。该体裁旨在无乐器伴奏的情况下,朗诵者充满感情朗读史诗。②

狂想曲多以民族民间音乐为创作元素,19 首《匈牙利狂想曲》是李斯特钢琴代表作之一,其彰显了多种民族民间音乐元素。因李斯特生于匈牙利,所以他对祖国有着很浓厚的情感。当李斯特再次听到记忆中的旋律时,引发了他对匈牙利民族音乐的兴趣,创作出19首《匈牙利狂想曲》。

二、《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的互文性解读

互文性最早是20 世纪60 年代由法国著名符号学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在其著作中所提出的,最初的定义是相互关联、相互解读。朱丽娅· 克里斯蒂娃认为:“语词(文本)是众多语词的交汇,人们至少可以从中读出另一个语词来,任何文本都是引语的拼凑,任何文本都是对另一文本的吸收和改编。文字词语之概念,不是一个固定的点,不具有一成不变的意义,而是文本空间的交汇,是若干文字的对话,即作家的、受述者的或人物的,现在或先前的文化语境中诸多文本的对话……”③ 学者认为,互文关系表现为历时与共时两个维度,从历时性层面看,一个文本总是与先前文本有关联,后来的文本是对先前文本的延伸、改造、升华和偏离,彰显其新的历史价值;从共时性层面看,一个文本总是对同时代的其他文本的拼凑、吸收、改编。因此文本的建构从一开始就处于历史形成的其他文本的制约之下。④

互文性概念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其理论受到各个学科的引用与借鉴。互文性也成为研究钢琴音乐的重要途径,逐渐运用到音乐内涵与文本的关联性研究中。从历时性层面看,李斯特深受早期吉卜赛民族音乐豪迈奔放、自由洒脱、即兴性特点的影响,将这些特有的音乐元素、音乐风格移植、延伸、创新,形成经典的钢琴音乐语汇。从共时性层面来看,李斯特身处浪漫主义音乐时期,作品深受这一时期艺术特征的影响,将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特征推陈出新,创作出经典的钢琴巨作。

随着时代的进步,互文性理论不断丰富、研究领域不断扩大,互文性成为研究钢琴音乐人文内涵的又一途径,拓宽了钢琴音乐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从而能多维度挖掘钢琴文本的人文内涵。

(一)音响文本的互文性解读

在互文性理论视角下,音响文本的互文性是指一个音响文本与其他音响文本的关联。音响文本的建构不是孤立的,它处在与其他音响文本的共时性与历时性的关联中。⑤ 李斯特在创作《匈牙利狂想曲》时引用了吉卜赛早期民族民间音乐元素,充分体现了音响文本的历时性特征。另外,《匈牙利狂想曲》与浪漫主义时期音响文本也相互关联,浪漫主义音乐崇尚自由,重视对内心情感的揭示,强调对情感的表达,体现其即兴性音乐风格特征,充分彰显作品的共时性特征。由于此曲的共时性和历时性特征,在互文性视角下,李斯特将早期匈牙利民族音乐与浪漫主义音乐相结合,创造出最具演奏价值的作品,体现了其音响文本价值。

(二)音响文本的互文性关联

用互文性理論深入挖掘艺术作品中的人文内涵,着力讨论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关联性:从历时性角度看,当时匈牙利地区战乱不断,人民深受战争的迫害,以流浪生活为主,在这样的状态下依然渴望自由,不愿受旧制度的束缚。李斯特搜集了匈牙利地区的民族民间歌舞素材,将这些素材重新构思,用音乐描写匈牙利的历史和当时的吉卜赛人民的精神生活。

从共时性角度看,李斯特生活的年代正处于欧洲浪漫主义时期,深受成熟的欧洲大小调音阶体系的影响,将其运用在创作中。在创作《匈牙利狂想曲》时,他选择运用匈牙利民族特有的音阶体系,将它与大小调音阶体系结合在一起,从而创作出具有匈牙利民族特色的各种音调、特性音程和音响,使《匈牙利狂想曲》在和声色彩上更具民族风格特征。⑥ 此外,作品中运用了“恰尔达什”的曲式结构,“恰尔达什”是匈牙利民间舞蹈的一种形式。音乐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称为“拉苏”,速度较为缓慢,为圆舞曲伴奏;后半部分称为“弗里斯卡”,速度较为急促,为热烈的双人舞伴奏。李斯特认为音乐与舞蹈可以带给匈牙利人民快乐,并将匈牙利民间舞蹈元素融入作品中,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民族情怀。

综上,立足从互文理论的关联性角度下研究作品,以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维度可见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既蕴含了浓郁的家国情怀,又融入浪漫主义时期诸多音乐特征。

三、《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的艺术特征

吉卜赛人自称“罗姆人”,长期迁移与散居,不愿被生活所束缚。他们在音乐中找寻属于他们的快乐与自由,把音乐比作自己的灵魂。吉卜赛音乐在世界音乐中别具一格,其中匈牙利的吉卜赛音乐风格最具代表性,其在保留本民族音乐特征的同时,还融合了其他地区的音乐特征,从而形成了吉卜赛音乐风格特征。

(一)吉卜赛的音乐特征

1. 丰富多变的节奏:运用了欢快的节奏型来表达吉卜赛人民潇洒自然的性格特征,其中切分节奏突出了欢畅的舞曲风格,节奏感强烈,热情奔放;

2. 旋律的即兴性:吉卜赛民族的音乐不受束缚,充满即兴性,节奏自由,旋律上常用附点音符,有较多的延长音记号,多用装饰音来凸显其自由性;

3. 吉卜赛音阶:它是和声小调音阶,带有增二度的七声音阶,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息,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吉卜赛民族是一个潇洒自由、无拘无束的民族,但是因为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让他们的音乐中增添了悲凉的情绪。

吉卜赛音乐被众多艺术家广泛关注,李斯特作为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将吉卜赛音乐元素融入《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中,突出了民族性特征,并促进了吉卜赛音乐的发展与传播。

(二)作品吉卜赛音乐风格的历时性考察

吉卜赛音乐风格特征和他们的民族性格如出一辙,他们崇尚自由、能歌善舞。吉卜赛音乐多用附点音符和十六分音符来体现吉卜赛音乐超脱、自由潇洒的特征,速度上较为松散。即兴性特征是吉卜赛音乐的标志之一,极大地突出吉卜赛民族的倜傥不羁、无拘无束的性格特征(见谱例1)。

从历时性角度看,早期匈牙利民族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极大地鼓舞了李斯特,虽然他身处浪漫主义时期,但作品的创作灵感大多来自早期吉卜赛民族民间音乐。李斯特基于吉卜赛音乐特征,在创作中惯用华彩的音阶和装饰音,以及较多的自由延长记号来体现即兴性特征,吉卜赛音阶也是体现吉卜赛音乐元素的标志之一,作品中加入半音阶,使作品更具悲剧性色彩,渲染感伤、哀怨的情调,这也让吉卜赛风格的作品具有浓厚的情感表达和民族风味。

(三)《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的共时性特征

19 世纪浪漫主义音乐蓬勃发展,民族解放运动掀起了民族主义音乐的潮流,人们的思想逐渐自由化,因此作曲家的音乐创作风格逐渐奔放自由、不拘小节,崇尚情感的表达,吸收、借鉴的民族民间因素,表现出鲜明的民族性特征。李斯特身处浪漫主义时期,他的音乐美学观点和情感与浪漫主义音乐特征如出一辙,幼时生活在吉卜赛人民居住地附近,深受其人文内涵的熏陶,喜欢吉卜赛民族自由、无拘无束的性格和特有的民族音乐特征。对于李斯特来说,离开家乡多年之后再回来,勾起年少时的回忆,创作出套曲《匈牙利狂想曲》,用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此外,作品中運用了“恰尔达什”的曲式结构。“恰尔达什”是匈牙利民间舞蹈的一种形式,李斯特认为音乐与舞蹈可以带给匈牙利人民快乐,在音乐里可以自由自在宣泄心中的悲伤。他将匈牙利民间舞蹈元素融入《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中,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民族情怀(见谱例2)。李斯特作为一名专注于创作民族音乐的音乐家,作品始终与匈牙利民族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精神。

四、《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的弹奏技法分析

(一)节奏特征及其弹奏技巧

《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节奏样态丰富,包括散板节奏、切分节奏、附点节奏、装饰音节奏等,生动体现了作品中的民族民间音乐特征。全曲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单三部曲式,其节奏以吉卜赛舞蹈“恰尔达什”为基础,弹奏该部分时需有较强的力度,使整个曲子充满活力与动感。乐曲由震音开始,震音和弦处标有“quasi zimbalon”,模仿了匈牙利扬琴的音响,可以将其想象成远处传来的清脆铃铛声,节奏舒缓,渲染出寂静的氛围,充分展现了乐曲的即兴性特征。演奏该段落时,节奏可以处理得较为自由,通过放松手臂并摆动手腕弹奏出柔和且清晰的震音,同时左手的波奏要与右手的震音紧密相连,在震音还没有结束时做好准备(见谱例3)。

第二部分是稍慢的行板:在这一部分中运用了大量的倚音,在弹奏倚音时要注意放松手臂、手掌,并保证可以灵活地弹奏倚音。虽然是以倚音的方式出现,但是在弹奏时节奏要比倚音稍慢(见谱例4)。

在弹奏谱例4 第三小节的双音时,由于速度较快,演奏者很难把握该小节的节奏以及音在琴键上的位置,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把控左手八分音符的节奏来控制。在慢练时可以通过改变节奏型的方式,如附点音符、前八后十六等节奏型来进行练习。

第三部分是欢快的快板:开头是一个跳跃短暂的八分音符,在弹奏本段每个音时要有弹性。半音阶在穿跨指时要连贯,通常我们在快速演奏半音阶时,极大可能会加快弹奏速度,导致越弹越快,因此可以通过左手规律的节奏来稳定半音阶的节奏。

第四部分是急板:从第三部分后三个和弦开始是本首曲子的高潮段落,这一部分运用了大量的八度技巧,足以体现出演奏者钢琴演奏水平。因急板部分速度较快,演奏者在演奏时需把握速度,必要的时候可以使用节拍器控制节奏。

(二)八度的运用

八度技巧是钢琴演奏的重要技法之一,八度技法有八度断奏、八度连奏、夹音八度等,例如在《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快板部分运用了八度的断奏及夹音八度。夹音八度也属于比较常见的钢琴八度演奏技法,其特征为在中间加入一个音。因此,在八度两端的音中间出现的音符,则为夹音八度。这一技巧可以增加钢琴曲演奏的厚重感,令钢琴曲演奏风格更加厚实,半音阶效果也可以得到显著提升。⑦ 在《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第二部分结束时的三个和弦,为后来八度做了铺垫,烘托出匈牙利民族在过节日时的热闹场面(见谱例5) 。

八度断奏要求演奏者手臂放松,手掌和三关节始终维持一个固定的支架,在弹奏时需手掌带动发力,向下击键。在演奏过程中保证每个音依次奏出,同时确保声音的颗粒性。练习八度时,手臂自然放松,手掌构成半圆形的握键状态。这一准则是多年来诸多著名演奏家在实践中积累总结出的经验之谈。这种手形有助于弹琴者在把握琴键时达到最佳放松状态。⑧在练习《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最后一部分时(见谱例5),要求每一个音都要用力弹奏出断音,用手掌带动指尖用力触键,李斯特作品要求的这种音色需要演奏者全程紧绷手臂,这时手掌、手臂可能会出现一种紧张感。紧张感在一首作品中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通过保持紧张状态,可以更好地控制音色;另一方面,由于手臂、手掌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会使手臂肌肉感到乏力,从而降低弹奏的速度与质量。所以我们在演奏中,适时地调整肌肉的状态,在保证正确音色的同时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调节肌肉的收缩,尽可能地寻找放松的机会边演奏边休息,这对于八度演奏来说十分重要。⑨

(三)踏板的运用

不同时期不同作曲家的钢琴作品有不一样的踏板运用法则,巴洛克时期复调作品,踏板运用较少,用良好的触键方法保持音乐的连贯性。古典主义时期的作品,在贝多芬的晚期作品中可以看到增加了踏板的运用,使钢琴作品具有管弦乐宏大的音响效果。而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音乐极大地发掘了这件乐器的音色变化的可能性,踏板的运用作为音色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使用也更复杂、更细致。⑩右踏板也称延音踏板,在演奏时,右踏板可以通过脚的控制形成“全踏板”和“半踏板”来控制琴弦的震动。“全踏板”要求全部踩下去,在结束延长时完全放开,避免产生杂音(见谱例6)。

左踏板又称弱音踏板,可以弱化在演奏时钢琴产生的杂音,增强乐曲的轻柔度,因此演奏者在演奏轻柔的乐句时常常喜欢使用左踏板,可以帮助演奏者在弹奏时获得更为柔和的音色,营造出一片朦胧的画面。《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中可以使用左踏板来弱化颤音,营造出由远及近的画面(见谱例7)。当力度记号为“很弱”时,可以通过左踏板来弱化音色(见谱例8) 。

李斯特作品中有着大量的华彩乐段,在演奏这些乐段时必须有踏板才能体现和声带来的宏大音响效果。因此演奏者需有较强的运用踏板的能力,将手和踏板完美结合,呈现出《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中的艺术特征,体现出李斯特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浓厚的爱国情怀。

五、结语

《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蕴含了民族性特征和厚重的人文精神,借助互文性理论,可以更深入地挖掘作品的艺术特征,探究作品的音乐风格与民族元素的互文性。从作品的节奏特征、八度、踏板等方面解读钢琴作品的演奏技法,能够多维度表达钢琴音乐作品的技术特征和人文内涵,诠释李斯特钢琴作品中的爱国情怀。

猜你喜欢
演奏技法互文性艺术特征
《红楼梦》与《金瓶梅》回目互文性解读
“浪子回头”中的伦理叙事——《基列家书》与《家园》的互文性解读
布洛赫中提琴希伯莱组曲演奏技法剖析
王建中钢琴改编曲的民族特色
唢呐常用演奏技法与声学参量关系研究(一)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汉语言文字的艺术特性与创新设计
电影《煎饼侠》的大众艺术美学特
“谷歌退出中国”美方新闻报道的互文性分析
互文性理论与文学批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