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词句 丰富语言

2022-05-30 10:48楚迎丹
作文周刊·高二读写版 2022年36期
关键词:不容人情味二者

楚迎丹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汉语里有“容错”“容错率”两个词语。容错,就是在系统控制下允许一定范围内出现错误情况。容错率是指允许错误出现的范围和概率。容错率越高,对效果的影响越小;容错率越低,对效果的影响越大。

秦穆公重用败军之将孟明视,卫侯不因小节弃“干城之将”苟变,楚庄王“绝缨”护将得人心。同时,古人讲,“慈不掌兵”“慈父无孝子”。《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见到冉有后,就劈头责备:“求!无乃尔是过与?”没有一向的“温良恭俭让”的态度。

上述材料谈的都是“容错”话题,似乎都有道理,似乎又有矛盾。你认为怎样的做法更利于人的成长呢?请根据材料,从自身学习、生活的感受出发,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原文在线

懂得何时许容错,对立统一得成功

【“对立统一得成功”,表述不恰当。“对立统一”是事物的特性,题目宜强调该怎么做。】

汉语里有“容错”和“容错率”,这是允许出错之意。于是我们可见秦穆公重用败军之将孟明视。古人云:“严师出高徒。”孔子批评责备冉有:“无乃尔是过与?”但在我看来:二者并非相互矛盾,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变通,决定是否“容错”。【表达不够精当妥帖。】

很多情况下,是否容错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何时应许、何时不许。【观点阐释过于简单,没有揭示问题的本质,并且句子中途易辙,属于病句。】

不容出错,为保成功当时刻完美。

在容错率为零的情况下,错误当然是丝毫不许的。一如“天宫”对接,每个环节都要做到分毫不差,出错是万万不能的。一点小小的错误便会指向失败,将会损失惨重。由此联系至学习中一道小小的数学题,这也是不许出错的又一个范例,哪怕一丁点错误,都会导致最终答案的错误。虽是如此,亦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之感。由此观之,似乎不出错误才是我们最好的选择,实则不然。【语言啰嗦矛盾,重点不突出。尤其是后半部分转折过多,表意不明。】

包納错误,体谅更显人情味。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可见《民法典》新添初错免责,让法律更具人情味,可见楚庄王“绝缨”得人心,卫侯不因小节而弃“干城之将”苟变,这又何尝不是容错?执法因容错更显人情味,人才因容错而得以继续施展才能。日常生活中,错误在所难免,智者千虑尚有一失,怎可求人皆圣贤而天下无错?对人容错,是一种宽容、一种胸襟、一种成熟,是一种人情的自然体现。【个别词语不够恰当,影响语言节奏,需做出修改。如能增添相应事例,则能充实作文内容,加强作文说服力。】

容错与不容错,应当在实际情况中辩证对立统一看待,二者相互分离又依赖。

当今社会,是容错与不容错的对立统一,唯有以灵活变通之目光看待,才能做到二者和谐完美的结合,做到严谨科学与包含体谅人情温暖的统一。也正是二者的有机统一,才得以让社会在严谨科学之态度上日益向前,同时又和谐温馨充满人情味。无论如何,二者是缺一不可的。失了容错,整个社会冷冰冰,矛盾尖锐,失了不容错,整个社会漏洞百出停滞不前,因而缺一不可。【语言啰唆,衔接过渡不够自然,有滞涩之感。】

我们不容错以求科学之真,我们容错以保社会之暖。“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愿你我皆明容错与不容错,在二者相联中求得科学之真与社会之暖。【语言有瑕疵,需修改。】

◆升格建议

这篇作文的缺点是很明显的:一是立意不够深刻,观点不出彩。作文看似在矛盾的“容错”与“不容错”之间寻找到了平衡点,其实没有找出二者转换的关键点,使得作文的论述流于表面,只能笼统地以“辩证对立统一看待”来论述。二是对主要论题论述不透彻。应由表及里,分析出问题的本质。比如在首段即可引述材料,提出思考,然后联系自身,由古及今、由此及彼、正反结合地进行阐述论证。三是用词不准确,语句多瑕疵。作文从标题到结尾,语言推敲不够,词语的选择、句式的使用等方面都有待商榷,而这也可以说与该同学思考不够深入、积累不够丰富有较大关系。应推敲词句,丰富作文的语言,比如词语的准确选择、句式的恰当使用、修辞的灵活运用、材料的充实丰富都可以为作文添彩,增强作文的说服力。

化蝶之作

当容则容,当严则严

◎一考生

容错,还是不容错,一直是一个两难的选择。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容错与否,关键在于错误带来的影响。若影响小,不妨容之;若影响大,又岂能容之?

尺度无形,存于心中。翻开历史,我们可见齐桓公容管仲而成霸业,夫差容勾践而身死国灭;我们又可见楚平王不容伍氏父子而遭仇怨,诸葛亮不容马谡而得民心。可见同样是犯错,结果却不尽相同。面对错误,或容或否,须仔细考量。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追求成功,应当严格,不容出错。

所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在容错率为零的情况下,错误当然是丝毫不许的。一如“天宫”对接,每个环节都要做到分毫不差,出错是万万不能的。毕竟一点小小的错误便会导致失败,将会损失惨重。由此联系至学习中一道小小的数学题,这也是不许出错的一个范例,哪怕一丁点错误,也会导致最终答案的错误。由此观之,在追求成功的路上,严格要求,不容出错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纵使终究因为无法抗拒的因素失败了,我们也问心无愧。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体谅人情,应当宽容,不妨容错。

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每个人都是在不断改正错误中走向成长的。君不见,《民法典》新添初错免责,凸显法律的人情味;君不见,秦穆公自揽过错,激发孟明视斗志;君不见,楚庄王“绝缨”护将,赢得唐狡拼死相报;君不见,卫侯容得小错,可用苟变“干城之将”;君不见,蔺相如容廉颇倨傲,终得将相协同保赵国。执法者因容错而得人心,人才因容错而得以才华尽展。智者千虑尚有一失,怎可求人皆圣贤而天下无错?

“心中有规矩,行为定方圆”,或容或否,应灵活处理,当容则容,当严则严。

生活中,错误在所难免,或容或否,唯有灵活变通,才能恰当处理,让社会在严谨科学之态度上日益向前,同时又和谐温馨充满人情味。一向“温良”的孔子劈头责备爱徒冉有,为的是国家稳固。容错不是一味纵容,需要目光长远,需要心胸宽广,需要成熟理智,需要与人为善,如若当严不严、心慈手软、姑息迁就,则难免使小错铸成大错。

尺度无形,系于一心。“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我们不容错以求科学之真,我们容错以保社会之暖。愿你我皆明容错与不容错的关键,既能探求科学之真,又能确保社会之暖。

◆升格点评

正所谓“思想是语言的载体,语言是思想的形式”,修改之后的作文,能够分析出材料本质,观点更加深刻,层次更加清晰,重点更加突出,内容更加丰富,语言也更加流畅。在论述过程中,注意选取恰当的词语,使用合适的句式,运用灵活的修辞,选用充足的材料,从而使得议论文不仅可以以理服人,还可以文采斐然、情感充沛。

猜你喜欢
不容人情味二者
“疫”不容辞勇担当 履职尽责克时艰
Sweden's Icehotel went all out for its 30th anniversary
充满人情味的雅量
摇曳
不容商量的爱
人情味
法不容篡
史上最严环保执法不容“耍赖”
浓浓的人情味——记中华情老年公寓护理员郝在有
人情味与人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