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基层”不能“唯速度”

2022-05-30 10:48陆仁
文萃报·周二版 2022年37期
关键词:开好局村社自然村

“新官上任三把火,风风火火跑基层”。对于新上任的领导干部而言,深入基层一线熟悉情况、调查研究,是履职尽责的“必修课”,也是开好局、起好步的重要基础。但需要注意的是,“跑基层”不能掉入“唯速度”的误区。

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缘于新近看到的一篇文章——这是一位履新不久的乡镇党委书记,撰写并刊发于省级权威刊物的经验体会。文中讲到,在其上任之初,为引进产业,创造更多老百姓就业致富的机会,用两天一夜时间,跑遍了全乡域55个自然村和社区,广泛听取村社干部的意见建议,摸清当地的资源优势。

读完这篇稿子,笔者在为这位书记同志雷厉风行的作风感叹之余,脑子里突然蹦出一个疑问:两天一夜,跑遍55个自然村(社区),这样的跑法,能行吗?值得提倡吗?除了马不停蹄地“跑”,这位“新上马”的书记,又掌握了多少“一手”情况,取到了多少真经?

不妨先算一笔账。假定这位鄉党委书记在两天一夜的时间里,跑遍了辖区内所有的基层村社,那每个自然村(社区)停留的时间有多少呢?就算工作日以10小时计,晚上以5小时计(后半夜应该是不太方便去跑的),摊到每个自然村(社区)的时间,也不足半小时。更何况,这还是一个交通欠发达的山区乡镇,面积有84.9平方公里,路上又该花去多少时间?

有过类似工作经历的同志其实都明白,这样跑基层的日程安排,充其量只能“认认门、见见人、握握手、拍拍照”。打个照面,寒喧几句,板凳没坐热,就要赶下一场,想广泛听取村社干部的意见建议,恐怕难以做到。

“唯速度”式的跑基层,跑不出与人民群众的真情,也跑不来发展的真经。“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式的调研,难以掌握真正有价值的“一手资料”。如果以此得出结论指导实践,搞不好就要出洋相、闹笑话。

(摘自《宁波日报》 陆仁/文)

猜你喜欢
开好局村社自然村
省委组织部等3部门发出关于组建村社万支小分队开展暖心配送服务的通知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创新“村社宜站” 加强村综合服务能力建设
2025年山西垃圾收运覆盖90%以上自然村
开好局 起好步
以高质量发展为陕西“十四五”开好局
勇于改革 善于创新 全力打通村社巡察“最后一公里”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在全省开展“收好官、开好局”竞赛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河南所有贫困自然村 实现4G网络全覆盖
河南安排部署贫困自然村宽带网络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