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伯烈:最早出版南京大屠杀著作的英国记者

2022-05-30 10:48孙宅巍
文萃报·周二版 2022年31期
关键词:新闻稿南京大屠杀日方

在当今众多论述南京大屠杀的著作中,有一部出版时间最早、历史最久的著作——《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它为后人了解南京大屠杀提供了可靠的资料。作者田伯烈(H·J·TimPerley)是一位英国记者,也是一位对中国人民有着深厚感情的国际友人。

为真实报道日军暴行而斗争

田伯烈1898年出生于澳大利亚,1918年来到中国,任英国路透社驻北京记者,1928 年至1938年担任英国《曼彻斯特导报》和美国美联社驻北平记者。除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外,他还参加多种社会工作,曾担任北平公理会教堂主席,并于 1936年7月在北平创建了一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这一时期,他虽常驻北平,但其足迹遍布全中国及远东地区。

1937年12月13日南京论陷后,田伯烈十分痛恨日军对中国人民施加的暴行,同时同情中国人民的悲惨遭遇。1938 年1月16日,他在一篇发送给《曼彻斯特导报》的新闻稿中写道:不少于三十万的中国平民遭杀戮,很多是极其残暴血腥的屠杀。抢劫、强奸幼童及其他平民的残酷暴行,在日军占领已数星期的区域继续发生。

田伯烈在这篇新闻稿中,提及日军在京沪沿线屠杀了不少于三十万的平民。其中“三十万”的数字骇人听闻、触目惊心。该新闻稿于当晚为日方有关人员发现,在“征求主管官员的意见”之后,被认为内容“过于夸张”,存在“不适当之处”,“可能危及(日本)军方的感情”。田伯烈被日方无理要求前往日军军部接受盘查,要求在对新闻稿作出修改后,方可拍发。田伯烈拒不接受日方这一无理要求。

田伯烈为尽快将自己采访搜集到的日军在南京的暴行真相公之于世,在1月16日新闻稿不能由上海发往《曼彻斯特导报》的情况下,决定将其主要内容译成中文,先在中国报刊上发表。1月24 日,武汉《申报》将其中文译本予以报道:自余返上海后,余曾设法调查外传日军在南京及其他各地残暴行为之真相。据目睹者之口述及极可靠方面的函述,日军行动的暴虐,较中世纪匈奴之残暴犹有过之。在长江下游一带,被日军残杀之中国人民达三十万人。至于日军其他之奸淫抡夺之行为,更不胜枚举。即年轻幼女,亦不免被奸。此种残暴行为,在日军占领已数星期之地方,仍极盛行。被杀之华人,亦与日俱增。此种行为,皆为日军之羞。

报道发表后,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许多媒体以此报道内容为根据,愤怒声讨日军的野蛮暴行。

出版第一部南京大屠杀著作

日本新闻检查官一再对田伯烈的新闻稿无理扣压、刁难的行为,让田伯烈心中燃起了正义之火。他决心进一步调查、整理资料,另辟蹊径,出版一部揭露日军暴行的著作。

田伯烈大约于1938年1月底开始有了编写日军暴行著作的计划。1月底2月初,他全力搜集整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成员贝德士、菲奇、马吉等人提供的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资料以及上海租界《密勒氏评论报》《字林西报》等报刊的相关资料;3月中旬,他由上海到武汉,一边继续搜集、充实资料,一边着手编写书稿;3月21 日写成全书,正文九章共计十余万字,连同附录七篇,总共二十一万字。该书书名为 What War Means:The Japanese Terror in China(《战争意味什么:日军在华暴行》)。6月,该书英文版相继在伦敦、纽约出版,各发行六万册。后来丹麦文、法文、日文等多种文字问世。该书在欧美各国的出版,帮助西方人民认清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凶残本性和狰狞面目,使中国人民正在进行的反法西斯正义战争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同情和声援。

中国国民党国际宣传处于同年3月下旬购得田氏书稿,并立即组织力量日夜赶译。该書6月中旬翻译完成,于“七七事变”一周年前夕,以国民出版社名义出版,译者署名杨明,书名为《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并由著名民主人士、军事委员会政冶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撰写序言,赶印出首批一万册,后又增印至十万册。

作为全世界第一部揭露南京大屠杀的著作,《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的著者申言:“本书的目标,扼要言之,在于将日军如何对待中国平民的事实,向全世界公布,力求真实,不存偏见,使读者认识战争的狰狞面目,并剥夺战争的虚伪魔力,后者是好大喜功的军阀们所不能忘情的。”他在书中写道:“谨以本书贡献给全世界为集体安全的前途与战争恐怖的消除而奋斗的人士。”

(摘自《名人传记》 孙宅巍/文)

猜你喜欢
新闻稿南京大屠杀日方
如何写好社会新闻稿初探
南京大屠杀80周年谁的记忆与谁的哀恸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侨界寄哀思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电视新闻稿写作方法及写作技巧要素分析
汉方、韩方、日方,自然酝酿完美养肤力
不要滥用“据了解”
毛泽东笔扫千军的新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