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就像食物

2022-05-30 10:48毕淑敏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2年30期
关键词:营养学家体魄道理

毕淑敏

一位营养学家曾对我说:“一个人每天摄入的食物,至少要超过18种。”我吓了一大跳,叫道:“哎呀呀,那么多!肚子里岂不是要开一个杂货店?”营养学家说:“人的成长发育就像建造一座大厦,需要各种各样的材料,比如砖瓦木料、油漆水泥、瓷砖钢窗、浴缸水管……在一个人小的时候,营养越丰富越好,才能保证身体健康、骨骼强壮,长成优良的体魄。”

他的话,我思索了很久,从人的生理,想到人的心理。如果说,一个孩子长身体时,食物越丰富越好,那么,在发展个人精神世界方面,也不应该偏食,需要从小培养起对世界广泛的兴趣。

小时候我天性好动,每天到处跑来跑去,眼睛看到一个目标,脚步就不由自主地奔过去。眼光可比双腿跑得快多了,这样,人的重心就向前倾斜,接下来的事件就很可悲了,全身凌空飞起,一个大马趴,摔倒在地上。

我对于“欲速则不达”这句话的体会,简直刻骨铭心。因为后面的事就不是到达目的地后如何满足好奇心,而是膝盖磕到地上,鲜血流淌,疼得直抽冷气。但这种凄惨的遭遇,并没有损耗掉我对未知事物的兴趣,只是以后慢慢地不那么毛躁了,眼睛在盯着目标时,也要关心脚下的路上是否有石子。

我喜欢语文,也喜欢数学。我觉得这两门功课都很重要,一种是说话的学问(我把写文章也放在广义的“说话”范围里,它指的是用笔把你心里要说的话,告诉别人),一种是计算的能力。人活在世上,离不开与人交流和科学技术两件大事,这就和语文、算术密切相关。要是你连自己的意见都表达不清,就很容易引起别人的误会,一来耽误时间,二来会增加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兴趣和道理,像一对双胞胎,有时候,我们是先有了兴趣,才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比如瓦特发明蒸汽机;有的时候,恰恰相反,是我们明白了道理,才逐渐地培养起兴趣。

我16岁的时候,被分配去当卫生员。当时我伤心死了,觉得自己很倒霉,一天总是和脓血、病菌打交道不说,见到的人还没有一个笑模样,都是唉声叹气、愁眉苦脸的病秧子。心想这样干下去,用不了多久,自己肯定也得变成一副苦瓜脸。但是我在理智上知道这个工作还是很光荣的,一个人得了病,就是他一生中最需要人帮助的时候。谁能保证自己一辈子永远健康呢?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候,能够为人家做一点事情,就应该竭尽全力。

我强迫自己认真地学习医学知识,热情为病人服务,慢慢地就对医学有了兴趣。在从事医学工作20年以后,因为写作的需要,决定暂时不当医生了。脱下穿了几十年的白色工作服时,我的心里充满了一种难舍难分的眷念,我这才意识到,对医学的兴趣与热爱,已深深地融化在我的血液中。

人的兴趣也应该像吃饭一样,不挑食。世界是这样绚麗多彩,像一台大屏幕的彩色电视机。你要是把自己的兴趣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就像一台小小的黑白电视机,限制了我们的视野。

【技巧解读】

读这篇文章,仿佛在聆听一份平实而亲切的心灵独白。人需要咀嚼丰富的食物才能体魄康健、筋骨强壮,同样,兴趣也不应只囿于一处。无论何时何地,从路旁随意堆放的木材到景区的瀑布,都可能让我们产生一种灵感,那就好像一声惊雷,有一种无拘无束的美妙感觉。有一种声音在你的心中燃起,继而成为长久的追寻目标。作者以时间为线索,一一列举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佐证观点,再阐述自己对兴趣理解的逐步加深,这样写就显得条理非常清楚,作者的人生,便是被丰富的经历和兴趣所滋养着的。食物滋养身体,而兴趣滋养灵魂。我们热爱生命,不只是热爱自己的身体健康,也该热爱这一生当中丰盛的、美好的人生体验!

【文题延伸】____是一盏灯;用_____解读生活;生命的滋养……

猜你喜欢
营养学家体魄道理
道理都懂,为什么过不好这一生?
十二生肖·牛
不好听,却很有道理
文明其精神 野蛮其体魄
文明其精神 野蛮其体魄
道理
吃货小百科
好体魄 跑出来
智珠
跟踪导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