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两千五百余年的中国玻璃艺术,你知道多少

2022-05-30 10:48
读报参考 2022年30期
关键词:玻璃窗琉璃玻璃

考古证据表明,玻璃发源于距今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与之相比,中国制造玻璃的历史相对短一些,但也有2500多年。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呈现的玻璃文物都向我们述说着东西文明交流互鉴的现实意义和中华文明博大的包容性和伟大的创造性。

中国古代对于玻璃材料的审美认知

中国自制的玻璃大约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湖北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的保存完好的越王勾践(在位时间为公元前496年至前464年)剑上的半透明内含小气泡的蓝色玻璃是目前较为公认的最早的中国古代玻璃,剑格两面除了镶嵌有玻璃之外,还有绿松石,一起构成了精美的图案。经检测,该玻璃含有一定量的钾和钙,属于碱玻璃。这一时期的考古证据也都表明,中国早期的玻璃有着可能超过绿松石等天然宝石的重要地位,是稀世珍宝。

中国古代对于玻璃有多种称谓,这些称谓或多或少揭示了玻璃在中国古代的起源以及人们对于这种材料的认知。关于玻璃材料的最早文献可能记载于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其中将玻璃材料称为“璆琳”。璆琳本意为美玉,当时可能并没有单独的词汇用以描绘玻璃材料,而借该词称呼类似玉材的玻璃。

西汉以后“琉璃”一词出现,最早可能出现在西汉桓宽的《盐铁论》中:“而璧玉珊瑚琉璃咸为国之宝。是则外国之物内流,而利不外泄也。”此时,玻璃材质可能与玉石、珊瑚等材料已有所区分,有了独立的材料审美和文化价值。自张骞出使西域之后,罗马帝国(大秦)生产的玻璃器物开始大量传入中土,《后汉书·西域传》有记“(大秦)土多金银奇宝,有夜光璧、明月珠、骇鸡犀、珊瑚、虎魄、琉璃、琅、朱丹、青碧”。这里的琉璃,确切指的就是玻璃器。而随西方吹制玻璃器传入中国的还有西方人发明的吹制玻璃技术。

“琉璃”一词在隋唐时期仍然频繁使用,《隋书·何稠传》曰:“时中国久绝琉璃之作,匠人无敢措意。稠以绿瓷为之,与真不异。寻加员外散骑侍郎。”从唐朝保留下来的50多首与琉璃有关的诗歌来看,唐朝人将琉璃看成是晶莹、纯净、美好的象征而加以崇尚,对琉璃十分珍视。比如,唐代诗人韦应物在《咏琉璃》中赞:“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玉。象筵看不见,堪将对玉人。”他将琉璃同冰、玉相照,散发出诱人的风采。“琉璃”的名称一直沿用到現代,有些地区现在仍在使用,比如山东博山(古称“颜神镇”),从其发展玻璃工业开始就一直称他们制作的玻璃制品为“琉璃”。

需要注意的是,清代用“琉璃”一词指代建筑上的琉璃瓦及瓦顶的饰件。为了与之区别,在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宫廷建立造办处玻璃厂的时候使用了“玻璃”一词,最终确立了该词的内涵。

而“玻璃”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称中国产的玻璃灯为“琉璃”,而在同书卷二“赏花”中记载有“间列碾玉水晶金壶及大食(阿拉伯)玻璃官窑等瓶,各簪奇品”;因此,我们当代人所称的“玻璃”一词其实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玻璃这种物质在中国古代还有一些别称。比如,西晋时期发现的《穆天子传》中称玻璃为“药玉”,晋代郭璞的注释为“今外国人所铸器者亦皆石类也。按此所言,殆今药玉、药琉璃之类”。东晋葛洪《抱朴子》中称玻璃为“水精”:“外国作水精碗,实是合五种灰以作之,今交广多有得其法而铸作之者。”“瓘玉”一词出现在《元史·百官志》中,记载元代设瓘玉局,为宫廷监制玻璃器的机构,故而瓘玉局制造的玻璃称为“瓘玉”。明清时期还流行将玻璃器称为“料器”,推测是因为北京等地区需从外地购买玻璃料,再加工成器,故而将玻璃称为“料”。

从以上的这些名称可见,中国古代对于玻璃材料的审美认知与崇尚玉石的文化紧密相连。

玻璃器在宋代日常生活中已不陌生

玻璃器作为世俗化日用品的时间大约是宋辽时期。作为食器的玻璃酒杯、玻璃碗、玻璃瓶在宋代的宴庆、待客等隆重场合使用,或以玻璃器来装点士大夫的雅集场所。宋人绘画中频繁出现的玻璃器即表明,玻璃在宋代各个阶层的日常生活和居室陈设中已并不陌生。

然而,由于中国有着悠久精湛的制瓷工艺,宋代瓷器已成为了普通家庭的日常用具,相比之下,玻璃易碎,且经不住骤冷骤热,虽然宋辽至元明时期佛教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玻璃器数量增多,且出现玻璃动物、瓜果、灯、簪等多样品种,但玻璃器在古代一直都没有发展成为我们国家的主要日常用具。

山东博山从元代开始就已成为我国玻璃制作的中心,明代不仅向朝廷进贡玻璃器物,而且在清代内务府造办处玻璃厂还有博山玻璃工匠供职的记录。博山元末明初的玻璃作坊遗址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古代玻璃生产遗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造办处在皇城内蚕池口天主教堂偏西设立了玻璃厂,专门为皇家制作玻璃眼镜,玻璃瓶、碗、杯、盘、罐、渣斗、水丞、笔筒、笔架、鼻烟壶、香炉等器物,用于光学、生活日用、陈设、赏赐、宗教礼仪等各个方面。在中西文化技术交流的背景下,清代玻璃的新品种包括有宝石红色玻璃、金星玻璃、金刚钻刻花技术、玻璃胎画珐琅工艺,以及开创性地研发了玻璃套料雕刻技术,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风格特征,在世界玻璃史上画下浓重的一笔,影响了后世。

在当代人的脑海中,可能对玻璃的认识更多来自于玻璃窗,今人习以为常的玻璃窗在古代可是稀罕物。中国古代建筑,无论官署还是民房的窗户多以纸糊,玻璃作为建筑门窗的使用材料较早的证据可见于东晋葛洪辑抄的《西京杂记》:“赵飞燕女弟居昭阳殿……窗扉多是绿琉璃,亦皆照达,毛发不得藏焉。”到了唐代,“玻璃窗扉”继续作为建筑装饰材料在宫廷中得以应用,唐懿宗年间中进士的王棨曾奉旨写过一篇《琉璃窗赋》:“窗户之丽者,有琉璃之制焉,洞澈而光凝秋水,虚明而色混晴烟。”五代、宋的文献古籍中目前还没有找到琉璃窗的相关记载。到了元代,《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描述元代宫殿时曾道:“窗上玻璃的装置,也极为精致,犹如透风的水晶。”

直到清代,玻璃窗作为建筑材料在清中期的宫廷中得到广泛应用,多使用从海关及官员进贡的欧洲进口平板玻璃片,价格十分昂贵、稀有。康熙年间,内务府的记载中,畅春园已安玻璃装修。雍正时期,平板玻璃开始在紫禁城中使用,但只在一扇窗的中心位置安装,其余部分仍用纸糊,称为“安玻璃窗户眼”,之后也有采用“满安玻璃,碎分成做”的方法,即用小料拼装成整块的玻璃窗,以代替纸窗。直到乾隆中叶,才发展至“满用玻璃”,即一个窗户镶嵌一整块完整的大玻璃,当然还会在门窗的木隔扇中镶嵌带有绘画的玻璃用以装饰等。乾隆皇帝的多首御制诗中都曾细致地描写并赞誉玻璃窗的特质,比如,《玻璃窗》中咏道:“车窗悬玻璃,障尘胜纱帷。内外虚洞明,视远无纤遗。可避轻风寒,还延暖日曦。唯是听受艰,扬言声似卑。耳属或不闻,目成乃可知。明目信有济,达聪非所宜。致用当节取,格物理可推。”

可见,自清代开始,玻璃除了以日用器物的形式再次回归中国人的视野外,同时以其独特的光学性能和美学表达融入到建筑艺术中,并从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逐渐深刻影响社会的文明发展。

(摘自《文汇报》薛吕)

猜你喜欢
玻璃窗琉璃玻璃
玻璃窗的眼泪
法门寺里的琉璃
玻璃中的自然之美
玻璃是怎样炼成的
玻璃窗上的风景
冬天,玻璃窗上为什么会结冰花?
大山深处是琉璃
冬天玻璃窗上为什么会结冰花
八角琉璃井
我不是玻璃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