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2022-05-30 10:48李新华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2年34期
关键词:自给率集成电路半导体

李新华

应考锦囊

1.掌握高考命题趋势和应对策略

在具体的高考试题中,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呈现出以下趋势:(1)主题一致化。相互补充,信息相对比较散,信息量很大。(2)图文并存化。图表中的术语都有详细注释,难度不大。(3)选文陌生化。选择现在社会中的一种现象为话题,有很强的时代感,但不强调时效性,紧扣“实用”二字。(4)思维多向化。图表使平面思维变成立体思维,在对信息进行筛选、整合、评判后,发展理性思维。

针对上面的考查趋势,考生要快速浏览文本,确定中心话题,尤其是要找出多则文本的中心,然后略读,找出文本的侧重点(或角度)。对于材料为图表的,还需根据图表标题和内容大致把握其重点,根据文本出处大体判断其所属的文体类别及暗示信息。

2.掌握考点要求和解题方法

“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这一考点,要求考生能够准确解读文本,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1)“分析语言特色”多在科普文章或新闻通讯阅读中体现,一要辨明文体,注意文体特点。二要结合语境分析关键词句表达的意思和艺术效果。考生可从词句采用的修辞手法入手,举出典型例句,分析其意义和艺术效果;也可结合文旨体会其表达的思想情感。三要辨明修辞手法的种类,选择最能体现文本主要语言特色的语句深入分析,并理解其意义与作用。四要选择典型例句,分析有理有据,述评结合。(2)“把握文章结构”要分三步走:首先要根据文本结构的一般特点,对文本进行段落划分,然后分析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其结构特点加以概括。(3)“概括中心意思”要进行筛选整合,可运用“划分层次,归纳层意”的方法,将原文按点列出,如果意思分散,还需要“合并同类项”,最终概括的要点要条理清晰,语言简练。

考题连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题。

材料一:

在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的竞争格局中,目前仍是美国“一家独大”,而我国的自給率仍然很低,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突破我国在半导体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难关,半导体产业的国产替代成为大势所趋。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公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芯片的自给率只有26.6%,其中汽车芯片的自给率更是低至5%。正是因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自给率较低,所以许多芯片都需要从海外进口。中国海关数据显示,我国是当前全球芯片进口大国,从2018年到2020年,连续三年,中国的芯片进口额均超过了3000亿美元。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来支持半导体产业的发展。2020年8月,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制定出台财税、投融资、研究开发、进出口、人才、知识产权、市场应用、国际合作等八个方面政策措施。随后,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指出,将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以此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目前,国家正大力着手半导体行业的布局,如提出要在2025年实现国产芯片70%自给率的目标,成立国内首所芯片大学,并投资5000亿元打造国内最大的集成电路基地“东方芯港”,几乎涵盖芯片产业所有的细分领域。

(摘编自《人民日报》等相关报道)

材料二:

芯片制造技术体现了目前人类精密制造的最高水平。精密制造业是中国跟世界先进水平相差最远的领域,所以我们不能制订一个太乐观的赶超时间表。

芯片制造分五个阶段,前三个阶段是:第一,把沙子,也就是二氧化硅,转化成多晶硅;第二,把多晶硅提炼成单晶硅,再把单晶硅切成一个个圆盘,也就是晶圆;第三,在晶圆上制造各种器件。前两个阶段都很难,第三个阶段又是难中之难。光刻就是其中的核心技术。

在光刻技术领域,中国的中微半导体在刻蚀机方面是世界领先的,不过在很多其他步骤上我们是落后的,有非常多的缺陷。我们没有高端的光刻机,也没有高质量的光刻胶。

现在制造一个芯片需要经过300至500道工序,涉及精密机床、精密化工、精密光学等几乎所有领域的尖端技术,可以说芯片是现代工业技术的皇冠。

中国芯片业的落后,看似是一个点,其实反映的是一大片。所以唯一的正道,就是把所有这些门类的基础都补上,芯片业才能达到世界顶端水平。

(摘编自袁岚峰《中国芯片的正道何在?》)

材料三:

2021年,全球产业界“缺芯”所带来的影响逐渐扩大。从汽车到手机、电脑、网卡,再到家用电器的普遍涨价,令普通百姓也开始关注到芯片产业安全。

“‘缺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芯片的设计和制造人才。”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包云岗强调,作为芯片产业“皇冠上的明珠”,处理器芯片因设计复杂度高、难度大,相关设计人才面临巨大缺口,加快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据了解,20世纪80年代,美国也遇到过类似的人才危机。其解决思路是把芯片设计的门槛降下来,让学生可以参与流片,并专门启动了相应的人才培养项目,迄今已培养了几万名芯片人才。

“加快处理器芯片设计专门人才培养,是解决我国信息领域‘卡脖子问题的关键。”包云岗介绍,国科大2019年8月启动的“一生一芯”计划,旨在通过让学生设计处理器芯片并完成流片,培养具有扎实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处理器芯片设计人才。

(摘编自罗旭《“一生一芯”计划:破解芯片人才培养“卡脖子”难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目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自给率还很低,截至2021年6月,芯片的自给率只有26.6%,汽车芯片的自给率只有5%,大量芯片都依赖进口。

B.我国提出要在2025年实现国产芯片自给率达70%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还不是太容易,我们跟世界先进水平相差太大是其原因之一。

C.根据我国“十四五规划”,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重点是宽禁带半导体的发展,将打造国内最大的涵盖芯片产业所有细分领域的集成电路基地。

D.芯片制造涉及精密化工、精密光学等几乎所有领域尖端技术,在其制造的前三个阶段中,“难中之难”的是第三阶段,而光刻技术是核心技术。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竞争格局中,我国处于较弱地位,这与国内相关企业“国产替代”意识不强不无关系,已经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

B.“十四五”时期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将重点突破先进存储技术、集成电路先进工艺等,研发重点是集成电路设计工具、重点装备等关键材料。

C.芯片是现代工业技术的皇冠,处理器芯片是“皇冠上的明珠”,如能在处理器芯片设计上取得突破,信息领域的“卡脖子”难题即可破解。

D.20世纪80年代美国芯片产业发展也遇到过危机,我们可以借鉴美国采取降低芯片设计难度的方法,来破解我国发展集成电路产业中的难题。

3.如何加快我国芯片产业的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

猜你喜欢
自给率集成电路半导体
首个原子级量子集成电路诞生
太阳能半导体制冷应用及现状
2018第十六届中国半导体封测年会
人工智能与集成电路的关系探讨
几家欢喜几家愁,解析欧洲各国的猪肉自给率
基于CMOS集成电路闩锁效应理论的实践
采用半导体光放大器抑制SFS相对强度噪声
一种基于MSP430的半导体激光治疗仪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用硅片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