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问题研究

2022-05-30 10:48祁丽华王方东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2年3期
关键词:临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祁丽华 王方东

关键词: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临泽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都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的重要举措,都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当前,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一部分处于脱贫边缘的群众仍有返贫的风险,二者有效衔接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的成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如何实现二者的有效衔接?本文以临泽县为例,重点研究该县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的主要做法,得到启示与经验,以期对其他地区提供借鉴。

1临泽县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主要做法

临泽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县辖7个镇71个行政村,其中重点移民安置村7个。近年来,临泽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始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把脱贫攻坚作为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严格落实“六个精准”要求,强化工作措施,突出问题整改,补齐短板弱项,动态完善“一户一策”巩固提升措施。全县2950户7728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两不愁、三保障”水平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顺利通过全国脱贫攻坚普查验收,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乡村振兴开局良好。

1.1壮大产业集群,促进从产业脱贫到产业振兴的转变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农民有事做、有钱挣,农村才能活力四射。近年来,临泽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特色优势产业为主攻方向,紧盯贫困户到户产业培育和扶贫产业体系构建,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真抓实干推动工作落实。持续优化“4(种畜菜果)+1(现代丝路寒旱农业)+N(新型特色产业)”产业布局,聚力打造现代种子、畜禽养殖、绿色有机蔬菜种植、特色林果、水产养殖5个产业集群和现代种子、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富锶功能性3个产业园,引领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2018—2020年持续落实949万元扎尔墩滩戈壁农业产业扶贫项目分红政策,为38户挂牌督战户、522户县城安置易地搬迁户和729户建档立卡户按每年6%实施收益分红。全县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十二五”末的2 545.36元增长到2020年的13 500元,脱贫质量得到全面巩固和提升。通过产业扶贫,临泽县已经形成了一批特色富民产业,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整治人居环境,促进从环境脱贫到生态振兴的转变

近年来,临泽县结合脱贫攻坚,组织村社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农户扎实組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常态化开展房前屋后、家庭院落、室内环境卫生整治,引导群众树立健康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2012年以来,先后实施建制村通硬化路、千村美丽示范村村组道路等工程449公里,完成投资2.24亿元;7个镇71个建制村沥青(水泥)路通畅率达100%,全县交通出行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和清洁村庄春夏秋冬战役。全县清运农村各类生活垃圾2.3万吨,清理秸秆柴草2.6万吨、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废弃物16293吨。回收废旧地膜1 868.8吨(折纯),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84.68%,处理尾菜23.55万吨,综合处理利用率达80.65%。复垦宅基地504户450亩,新创建清洁村庄47个,全县71个行政村全部创建为清洁村庄,持续提升乡村宜居水平。

1.3集聚人才优势,促进从扶贫“尖兵”到人才振兴的转变

近年来,临泽县进一步靠实帮扶单位、乡村振兴工作队、帮扶干部责任,下派71个乡村振兴工作队,100个帮扶单位1615名干部与2 95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新的脱贫攻坚帮扶关系,确保“五个落实”。围绕重点产业布局,选派100名科技特派员,一对一联系服务,推广技术成果。落实“十业百社万才”计划,开展“个十百千”行动,发挥人才服务团个体作用,打造行业典型10个,培育本土优秀人才100名,带动行业新秀1000名,组织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900多场次3.2万人次。可以说,在脱贫攻坚战中培育出了许多“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担当、特别能奉献”的优秀干部,他们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

1.4建设文明乡风,促进从文化扶贫到文化振兴的转变

一是着力推动移风易俗。在全县各村成立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对婚丧嫁娶宴请规模、酒席档次、烟酒价格、车队台数等作出明确约定,纳入《红白理事会章程》,接受群众监督评议。持续推进“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专项行动,组织开展专题巡回宣讲80多场次,连续三届举办“浪漫七夕·相约红桥”集体婚礼,推动移风易俗逐步内化为共识、外化为习惯。二是持续培育文明乡风。利用村民微信群、乡村大喇叭、道德红黑榜等阵地,通过耐心劝说、以案释法、舆论监督等方式加大对不赡养老人、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的约束。坚持不懈地开展“临泽最美人物”“五星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等先进典型培树评选,涌现出全国最美家庭3户、省级道德模范1人,表彰各类县级先进典型1 308户(人),着力营造崇德向善、孝老爱亲的淳朴乡风。

1.5加强乡村治理,促进从组织建设到组织振兴的转变

始终把建强基层组织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固本之策。一是建强乡村振兴战斗堡垒。全面落实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制度,9名常委带动148名党委(党组)书记及班子成员建立联系点154个,选派284名党员干部组成71个乡村振兴工作队驻村帮扶。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公开招聘29名专职党组织书记和18名文书到村任职,并通过轮训培训等多种举措,切实提升村干部能力素质,锻造强有力的村“两委”队伍。二是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扎实开展全省城乡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工作,深化“五共三治”治理模式,引导农民群众自己说事、议事、主事,利用乡村熟人社会道德规范,进一步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扎实推进党务村务公开,切实加强村务监督,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等乡贤和群众性自治组织作用,推动群众共同管理、自我管理。

2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临泽县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2.1脱贫标准相对较低,返贫风险持续存在

在甘肃省的现行标准下,全县295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了全部脱贫,解决了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同时,部分農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是通过政府惠民政策“兜底”实现的脱贫,还有一部分贫困户因病、因学、因自然灾害等客观因素容易返贫,另外一部分边缘户,因各种原因也会返贫。

2.2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促进发展能力有待提升

虽然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增加,但各类主体培育慢,发展质量不高、规模偏小,运营效果差,产业链短,辐射带动力不大。各镇主导的特色产业品种多元多样化,农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标准化、规模化水平低,没有打造出知名品牌、产品价格低廉、挖掘不深,没有市场竞争力。同时,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化进程相对缓慢,多元富民产业规模化发展程度不够,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面临的压力较大。

2.3紧缺人才引进困难,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不足

由于城镇城市化进程缓慢,部分农村生活幸福指数偏低,对一些懂技术、懂市场、懂农业的高素质人才缺乏吸引力,导致乡村振兴优秀人才匮乏。现有的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力度不够、流动机制不灵活,导致农村人才留不住。

农村工作繁复冗杂且具有挑战性,农村干部工作压力大;加之农村发展空间小、工资待遇与工作强度不成正比等因素的影响,一部分乡村致富能手、技术骨干等本土人才选择了“逃离基层”。同时,引进人才的培养方面不够灵活,晋升渠道不够通畅,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实际需要。另外,部分农村党员干部认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就可以“松松脚歇歇气”“到站下车”了,没有认识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二者间的目标一致性;还存在着“上热下冷”“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不足。

2.4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改善人居环境还需持续用力

临泽县是典型的农业县,农村人口多,基础设施建设面大、资金需求多,中央和省级财政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非常有限,县级财政也比较困难,导致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同时,各村社的垃圾收集池比较分散,部分农民仍将垃圾随意堆放或者采用焚烧、填埋等方式处理生活垃圾。农村清洁厕所虽完成了部分改造,但改造率相对不高,公厕数量少、分布分散,且缺少专人清理,基本都是部分公益性岗位的人员清扫。公厕内的卫生清扫不彻底,地面积水、满地纸屑、下水管道堵塞、粪便堆积是农村公厕的常态。

3临泽县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

3.1从机制入手,做好政策的有效衔

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不脱政策”。对于一些脱贫攻坚中有利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优惠政策,特别是农村保障性住房、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方面的优惠政策,必须具有延续性。要充分利用好5年的脱贫成果巩固过渡期,让这些优惠政策继续为乡村振兴发挥余热。要在现有的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政策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四不摘”的工作要求,积极研究制定更加优惠、更有效的惠农政策,切实解决贫困户增收的实际难题。同时,在制定乡村振兴优惠政策方面,要多汲取脱贫攻坚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做好相关新旧政策的衔接过渡,全面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要健全贫困户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的困难户,做好监测,防止返贫。

3.2从产业入手,做好发展的有效衔接

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是支撑;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发展现代产业是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途径。乡村振兴要在扶贫产业的基础上,整合各镇资源,发展好适合本县的特色优势产业。要加快实施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计划,深化“一户(村社)一块田”改革,加快玉米制种“五化”基地建设,推动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三者有机贯通。抢抓新一轮制种大县奖励机遇,集中培育玉米制种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有效带动,促进闲置土地的有效流转和开发利用,带动相关产业健康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政府增税、企业发展。加快全县乡村示范带建设,围绕丹柳路示范带、张罗路示范带、国道示范带、临平路示范带等4条示范带,充分发挥生态环境、资源禀赋、交通区位、特色产业发展方面的优势,合理布局生态产业、文化旅游等项目,推动产业体系向全域拓展。

3.3从文化入手,做好理念的有效衔接

理念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灵魂。全面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并不意味着扶贫事业可以鸣金收兵,而是要注重理论指导、文化浸润的连续性。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精神实质,总结脱贫攻坚取得的经验,指导乡村振兴。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在扶志、扶智上下功夫。通过政策宣讲、典型引路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群众树立“苦熬不如苦干”的观念和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思想,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农户内在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农村移风易俗,集中治理高价彩礼、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形成温良、淳朴、友善的乡风和民风。保护和传承好乡土文化,深入挖掘农耕文化内涵,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支持农村优秀曲艺、民间文化的传承发展,丰富和发展乡贤文化。

3.4从人才入手,做好队伍的有效衔接

脱贫攻坚离不开人才的助力,乡村振兴也离不开人才的支撑。针对紧缺人才引进难、用好难、留住难的现状,应通过“内育”与“外引”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实施乡村振兴“个十百千”行动,补足农村的人才短板。要深入开展“临泽人回家乡看发展”系列活动,加强与临泽籍在外优秀人才沟通联系,“回引”一批眼界宽、思路活、资源广、有资本的企业家、务工人员或知名人士回村任职或创业,从而带动村民创新创业、谋求发展。鼓励专业人才、党政人才下乡服务,全面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挂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制度,吸引、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技能人才等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包村包项目、捐资捐物等方式服务乡村振兴。做好引进人才的配套工作,建立覆盖乡村人才引进、培养、激励、保障等全方位政策体系,坚持以感情留人,以待遇留人、事业留人,全面落实人才住房优惠、子女就学、配偶就业等优惠政策,大力激发乡村人才的创造活力。

3.5从生态入手,做好人居环境的有效衔接

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关键在于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要统筹抓好全国首批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水美乡村)试点建设,让临平路示范带绿和水、净和美的生态特色更加凸显,“泉水叮咚”的乡村印象让人流连忘返。要扎实开展农村环境整治5年提升行动,发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脏、乱、臭等问题的治理,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让临泽的天更蓝、岸更绿、水更清、山更美,让城乡面貌的“面子”和“里子”都靓起来,让绿色低碳成为临泽最亮的“名片”和最大的民生福祉。

猜你喜欢
临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临泽新华镇:逐梦沃野绘新景 乡村振兴谱新篇
临泽县博物馆馆藏汉代铜镜赏析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在临泽召开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甘肃临泽:绿色出行 引领低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