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要观点明确

2022-05-30 10:48苏冯睿
作文周刊·中考读写版 2022年27期
关键词:知识分子观点责任

苏冯睿

范本呈现

知识的责任

◎罗家伦

要建立新人生观,除了养成道德的勇气而外,还要能负起知识的责任。本来责任是人人都有的,无论是耕田的、做工的、从军的,还是任政府官吏的,都各有各的责任。为什么我要特别提出“知识的责任”来讲?知识是人类最高智慧发展的结晶,是人类经验中最可珍贵的宝藏,不是人人都能取得、都能具备的;因此凡有求得知识机会的人,都可说是得天独厚,享受人间特惠的人,所以都应该负一种特殊的责任。而且知识是精神生活的要素,是指挥物质生活的原动力,是我们一切行为的最高标准。倘使有知识的人不能负起他特殊的责任,那他的知识就是无用的,不但无用,并且受了糟蹋。糟蹋知识是人间的罪恶,因为这是阻碍或停滞人类文化的发达和进步。所以知识的责任问题,值得我们加以特别的注意。我们忝属于所谓知识分子,尤其觉得这是一个切身问题。

所谓知识的责任,包含三层意义:

第一是要有负责的思想。思想不是空想,不是幻想,不是梦想,而是搜集各种事实的根据,加以严格逻辑的审核,而后构成的一种有周密系统的精神结晶。所以一知半解,不足以称为成熟的思想,强不知以为知,更不能称为成熟的思想。思想是不容易成立的,必须要经过逻辑的陶熔,科学的锻炼。凡是思想家,都是从艰难困苦中奋斗出来的。他们为求真理而蒙受的牺牲,绝不亚于在战场上鏖战的牺牲。譬如在实验室里试验炸药的人,被炸伤或炸死者,不知多少;又如到荒僻的地方调查地质、生物、人种的人,或遇天灾而死,或染疾而死,或遭盗匪杀害而死的,也不知多少。他们对从这种艰苦危难之中得来的思想,自然更觉得亲切而可以负责。学者发表一篇学术报告或论文,都要自己签字,这正是负责的表现。

其次是除有负责的思想而外,还要能对负责的思想去负责。思想既是不易得到的真理,则一旦得到以后,就应该负一种推进和扩充的责任。真理是不应埋没的,是要发表的。在发表以前,固应首先考虑它是不是真理,可不可以发表;但是既已考虑发表以后,苟无新事实、新理论的发现和修正,或是为他人更精辟的学说所折服,那就应当本着大无畏的精神把它更尖锐地推进,更广大地扩充。我们都知道科学家为真理的推进和扩充而奋斗牺牲的事迹,真是“史不绝书”。譬如哥白尼最先发现地动学说,他就因此受了教会许多的阻碍。后来布鲁诺出来,继续研究,承认了这个真理,极力传播,弄到教会大怒,不仅是被捕入狱,而且被判火刑而死。伽利略继起,更加以物理学的证明,去阐扬这种学说,到老年还铁锁锒铛。他们虽受尽压迫和困辱,但始终都坚持原来的信仰。他们虽因此而牺牲,但是科学上的真理,却因为他们的牺牲而确定。像这种对于思想负责的精神,才正是推动人类文化的伟大动力。

再进一层说,知识分子既然得天独厚,受了人间的特惠,就应该对于国家民族社会人群,负起更重大的责任来。世间亦唯有知识分子才有机会去发掘人类文化的宝藏,才有特权去承受过去时代留下最好的精神遗产。知识分子是民族最优秀的分子,如果不比常人负更重更大的责任,如何对得起自己天然的禀赋?如何对得起国家民族的赐予?又如何对得起历代先哲的伟大遗留?知识分子在中国向称为“士”,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身为知识分子,就应该抱一种舍我其谁、至死无悔的态度,去担当领导群伦、继往开来的责任。当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知识分子的责任尤为重大。范仲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必须有这种抱负,才配做知识分子。

顾亭林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何况知识分子?让我们互相勉励,勇敢地担负起知识的责任来,克服困难,振兴民族。

(选自罗家伦《历史的先见》,有删改)

技法提炼

这篇文章的题目直接揭示了作者的觀点,简明扼要,使人见其题而概知其旨,且有一种整体的统摄感。开头先从现实生活入笔,正面论证“责任是人人都有的”,强调“凡有求得知识机会的人”“都应该负一种特殊的责任”;然后从反面论证“倘使有知识的人不能负起他特殊的责任,那他的知识就是无用的,不但无用,并且受了糟蹋。”正反对比,使论证更有力,观点更鲜明。然后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证:“第一是要有负责的思想。”“其次是除有负责的思想而外,还要能对负责的思想去负责。”“再进一层说,知识分子既然得天独厚,受了人间的特惠,就应该对于国家民族社会人群,负起更重大的责任来。”这三个分论点紧紧围绕中心论点,层层递进地进行论述,论据充实,论证有力。文章结尾发出号召,使观点贯串全文,形成首尾呼应、中心突出的严谨结构。

确立观点是写好议论文的重要前提。同学们写作时要注意:一、观点必须正确。即见解和主张应该符合社会进步发展的大趋势,要尊重事实、实事求是,不绝对、不片面、不偏激。二、观点必须明确。主张什么,反对什么,都要清清楚楚,态度鲜明,不能含含糊糊,模棱两可。三、观点要有针对性,针对身边或社会上的热点问题谈自己的看法,不能东拉西扯、泛泛而谈。四、观点要努力求新。所谓“新”有两层含义:一是之前从来没有人这么说过,你说出来;二是其他人还没有意识到,你首先提出来。五、观点要放在作文中的关键位置。可以标题直接表明观点,可以在开头亮明观点,还可以在结尾处总结观点。同学们刚开始接触议论文写作,可开宗明义,把观点放在开头,这有助于避免或减少偏离中心的现象。写作时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思路行文,这种写法比较容易掌握。

学以致用

成功的秘诀

◎刘佳楠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成功的秘诀”。人人都渴望成功,究竟如何才能成功?其实,追求成功的路上,有风和日丽,有阴雨绵绵,有烈日炎炎,也有寒风凛冽。回溯历史长河,遍观名人志士,我窥见了成功的秘诀——

成功始于远大的理想,应志存高远。陈胜年轻时家境贫困,只能替人耕种,却在田埂上发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慨叹;王勃两次被贬,仕途无望,却写下“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名句;李白被赐金放还,壮志难酬之际,仍高呼“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可见,唯有志存高远,方可走向成功。

成功需要坚定的信念,应不懈奋斗。意志坚定的人,“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越国惨败,越王勾践为一雪前耻,在吴国当了三年奴隶。“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严寒冬日,范仲淹以冷水洗面,刺激自己战胜疲倦,打起精神读书,最终名留青史。我们何不做“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的石灰,何不做“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劲竹,于俗世洪流中坚守自我、不懈奋斗。

成功离不开探索和创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为摆脱中国在原子弹领域受制于人的困境,科学家们不惧艰苦环境,隐姓埋名,在西北荒漠一待就是几十年。他们潜心研究,勇于创新,终于成功爆破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邱小姐”。在新时代,北斗团队凭着坚韧不拔的精神不断探索,自主创新,突破被外国科技“卡脖子”的困境,让中国在卫星导航系统领域不再受制于人。正是有了这些先行者在风雨中不断探索、勇攀高峰,我们才能有今日“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

最后,我想送给大家一句话,失败是一团迷雾,穿过它,我们就能看见光明,遇见成功。愿你我皆能树立远大志向,心怀坚定信念,不断探索创新,到达成功的彼岸!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浙江泰顺县育才初中,指导老师:梁祥传】

●点评

这是一篇观点鲜明、论证有力的演讲稿。作文以设问引出话题,然后通过引用诗文名句,举勾践、范仲淹、中国科学家等例子,从理想、信念、探索创新三个角度进行论证,层层深入,最后发出号召,呼吁广大少年“树立远大志向,心怀坚定信念,不断探索创新”。全文语言流畅,情感真挚,令人信服。

猜你喜欢
知识分子观点责任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观点
业内观点
新锐观点
期望嘱托责任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
知识分子精神内涵的演变——基于西方几种主要知识分子理论的分析
1930年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眼中的中共——以《再生》为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