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注疏删翼》之清代版本流变考

2022-05-30 08:28庞旭夏红娟
兰台内外 2022年28期

庞旭 夏红娟

《周礼注疏删翼》在明清《周礼》学史上起着借以汉、宋学的作用。该书自崇祯十二年(1639)叶培恕于昆山县署刊刻之后,便流传开来。清代,该书版本有函三堂刻本、芥子园刻本、天德堂刻本、康熙刊本、四库抄本、乾隆书业堂刻本和醉墨斋刻本、嘉庆醉墨斋刻本、卓观堂刻本、世德堂刻本、清人批校题跋本等。《周礼注疏删翼》的众多版本中,可分两大类,一类是以明崇祯十二年叶培恕昆山县署刻本(本文后面简称崇祯叶培恕本)为基础,翻刻、重刻而来,即叶培恕本系列;另一类是清乾隆四库抄本及其之后的影印本,即四库本系列。现据有关目录学及史料,将清代《周礼注疏删翼》的版本考述如下:

一、叶培恕本系列

1.清初函三堂刻本。清初(1644-1722)函三堂刻本,20册本(共2函,每函15卷)。书中题有“明后学叶培恕行可定,王志长平仲辑”。又《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古籍善本书目》载:“明崇祯刻清初函三堂印本。二十册”。以上直接点明,该本乃承袭明崇祯叶培恕刻本。

另外观其行款,半页8行,每行19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单鱼尾,左右双边。版心上镌书名、章名,中镌篇名,下镌页数。亦可佐证,与叶培恕本系统一脉相承。清初函三堂刻本,与崇祯叶培恕本有所不同,乃是其重刻本。首先,册数不同,崇祯叶培恕本12册,该本20册。其次,该本板框上天头、框内有铅活字标注,崇祯叶培恕本无。其次,崇祯叶培恕本,书前序言有四则,分别为王志长自序、叶培恕序、张溥序、王志庆序。而该本缺少王志庆序。最后,无论是序文题目、篇章题目、还是书名,该本均将“周礼注疏删翼”改为“周礼注疏”。《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亦言“明崇禎刻,清初函三堂印本,无‘删翼二字”。以上均可说明,该本虽承袭崇祯叶培恕本,然与其有很大区别,当为崇祯叶培恕本的重刻本无疑。

2.芥子园刻本。芥子园刻本,有清初刻本和嘉庆刻本两种。清初刻本,据日本所藏中文古籍数据库,即为秀水王氏芥子园刊本。秀水王氏指浙江秀水王概(1645-约1710),清初人,曾以芥子园为号刊刻。该本30卷,12册,9行19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四周单边,单鱼尾。中国国家图书馆藏两部,一部12册,一部2册。

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亦有收藏。嘉庆刻本,即嘉庆十年(1805)芥子园所刻。据韩国国家图书馆-韩国古籍综合目录,竹纸,线装30卷12册。四周单边,半郭21.1×14.5 cm,有界,半叶2段9行18字,注双行,上黑鱼尾;25.8×17.0 cm。表题:周礼。版心题:周礼。刊记:嘉庆十年(1805)芥子园新镌。序:崇祯己卯(1639)王志长。今藏韩国国家图书馆、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残本)。

3.清初天德堂刻本。清初天德堂刻本有三种。烟台公共图书馆藏有两个不同版本,一个是“清初天德堂刻。19册(2函);25cm。缺2卷:卷29、30。8行19字,小字双行18字,白口,四周单边,单黑鱼尾”;另一个是“清初天德堂刻。19册(1函);26cm。缺2卷:卷24、25。8行19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左右双边,单黑鱼尾”。这两个版本,最大不同就是边框,前者是四周单边,后者是左右双边,其余差别细微。清初天德堂刻本的第三种,目前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16册,8行19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左右双边。与前两个版本明显不同之处在于册数,而行体款式三者基本一致,均为崇祯叶培恕的重刊本。清初天德堂刻本,除烟台公共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外,新乡市图书馆(残本)、日本东京大学総合研究博物馆也有藏本。

4.康熙刊本。《二酉书店旧书目录》记载:“《周礼注疏删翼》三十卷。明叶培恕,康熙年刊,二十本。”仅此一例,真伪不得而知。

5.乾隆书业堂刻本。乾隆五十七年(1792)金阊书业堂刻本,据学苑汲古-高校古文献资源库,该本30卷20册,25.0×15.8cm,上下两栏,8行19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左右双边,单鱼尾,版框21.4×14.1cm。内封牌记载:乾隆壬子年夏镌金阊书业堂藏版。前有崇祯己卯王志长序,凡例。版框上栏有批注。今藏于山东大学图书馆(残本,藏10册1函,存卷一至卷十三)、日本法务图书馆、奎章阁韩国学研究院(30卷20册,24.8×15.4cm,书前有叶培恕、王志长序,书中有集玉斋,帝室图书之章的印记)、福建省图书馆、英国大英图书馆。除此之外,南京图书馆,藏清乾隆五十七年吴门书叶堂刻本。

6.乾隆醉墨斋刻本。乾隆六十年(1795)醉墨斋刻本,16册本。据学苑汲古-高校古文献资源库,该刻本25.0×15.8cm,上下两栏,9行19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左右双边,单鱼尾,版框21.0×14.9cm。内封牌记载:乾隆六十年新镌醉墨斋藏版。前有崇祯己卯王志长序,凡例。版框上栏为批注。今藏于山东大学图书馆(残本,8册1函,存卷1至卷13)、新乡辉县市图书馆、新疆大学图书馆 、江西萍乡市图书馆、陕西省图书馆(残本,存1册,1至2卷,9行19字,小字双行19字,白口,左右双边)、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日本广岛大学。

乾隆六十年(1795)醉墨斋刻本,另有20册本、12册本,具体情况如下。《内蒙古自治区线装古籍联合目录》载,《周礼注疏删翼》“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刻本;醉墨斋藏版,20册”。国家图书馆中文古籍联合目录对此亦有记载。《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古籍善本书目》:“清乾隆六十年(1795)醉墨斋刻本。十二册”。《周礼注疏删翼》清乾隆六十年醉墨斋刻本,除上述收藏外,另有中国国家图书馆,湖北图书馆收藏。乾隆六十年还有一些版本,不能确定是否属于醉墨斋刻本,其收藏情况如下。吉林省图书馆(16册,2部)、郑州图书馆(16册)、中国国家图书馆(16册,9行19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四周单边)、河北省图书馆(存两部,一部13册,存23卷:1至15、18至21、25至28。一部3册,存4卷:16、24至26。两部行款均为上栏18行4字,下栏9行19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四周单边,单黑鱼尾)、陕西省图书馆(残本,10册,白口,左右双边,9行19字,小字双行19字)、河南灵宝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残本,8册,存13卷:1至13)、陕西省韩城市司马迁图书馆(残本,14册,缺二卷:27至28)、重庆市南川区图书馆(残本,7册,存18卷:1至10、20至21、25至30)。

7.嘉庆醉墨斋刻本。《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言,《周礼注疏删翼》有清嘉庆十年醉墨斋刊本。据韩国国家图书馆-韩国古籍综合目录,清嘉庆十年醉墨斋刻本,竹纸,线装30卷,16册。四周单边,半郭21.0×12.8 cm,有界,9行19字,上黑鱼尾;26.0×16.3 cm。《内蒙古自治区线装古籍联合目录》载:“清嘉庆十年(1805)刻本;醉墨斋藏版,10册。”据学苑汲古-高校古文献资源库,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嘉庆十年醉墨斋刻本,线装14册(1函)。此外,北京大学图书馆,亦有收藏。

8.光绪卓观堂刻本。清光绪十二年(1886)卓观堂刻本,10册本。据学苑汲古-高校古文献资源库,山东大学图书馆,藏清光绪十二年卓观堂刻本,线装,10册(1函)。25.0×15.8cm,8行19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左右双边,单鱼尾,版框18.4×14.2cm。内封牌记载:卓观堂藏板。前有唐贾公彦序周礼废兴,崇祯己卯王志长序,崇祯己卯叶培恕序。

9.世德堂刻本。据国家图书馆中文古籍联合目录,韩国首尔大学奎章阁韩国学研究院,藏《周礼注疏删翼》清世德堂刻本30卷24册,26.8×18.4 cm。世德堂新镌,有文兴堂藏版,名慧和印,帝室图书之章的印记。书前有崇祯己卯王志长序。据上海图书馆古籍联合目录及循证平台,绍兴市图书馆,藏清世德堂刻本12册。此外,山东寿光市文化和旅游局,亦藏有该本。

10.清人批校题跋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云:“明崇祯十二年叶培恕刻本。清沈栻錄清沈淑批校,清江文虎批校并跋”“明崇祯十二年叶培恕刻本。清丁丙跋”。据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周礼注疏删翼》清丁丙跋本,现藏于景德镇市图书馆、湘潭大学图书馆、重庆师范大学、河北北方学院图书馆、河南大学图书馆。据上海图书馆古籍联合目录及循证平台,南京图书馆亦藏有清丁丙跋本。现将清代版本中叶培恕本系列归纳,其版本、收藏数量、收藏地址分布如下:

二、四库本系列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 四库全书手抄本,较叶培恕本系列有较大改变。《周礼注疏删翼》文渊阁四库抄本,初版22册。8行21字,四周双边,白口,单鱼尾。无序。首先是册数,叶培恕本系列12册本为常见,22册本基本没有。其次,叶培恕本系列8行19字,或9行19字,但从未出现过8行21字。其次,叶培恕本有王志长自序、叶培恕序、张溥序和王志庆序四则序言及王氏凡例,之后的翻刻本及重刻本多少均保留一些,而四库本均不予采纳,致使研读该书者无法知悉其成书背景及王氏自定之体例。其次,叶培恕本在《周礼》经文、郑注、贾疏等的排版上均特殊区别,如《周礼》经文字体最大,墨色最黑。郑注开头有“注”字黑色标记,单行字,字体较大。贾疏有“疏”字黑色标记,小字双行。《周礼注疏删翼》正文小字双行。而四库本中,经文、郑注、贾疏、《周礼注疏删翼》正文,皆为单行,字体、墨色均无区别。最后,《周礼注疏删翼》正文部分,叶培恕本有句读符号及叶培恕按语,凡此四库本皆无。总之,从整体来看,四库本对叶培恕本系列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改变,改变了以往的行款版式及内容布局。从使用价值来讲,叶培恕本系列要优于四库本,不仅在于其材料更加原始、全面,而且其正文版式、布局更加清晰明了,便于阅读。

《周礼注疏删翼》四库手抄本,现集于台湾故宫博物院所藏清文渊阁四库全书中。文渊阁四库全书于乾隆四十七年完成后,又另抄六部,乾隆五十七年完成,分别藏于全国各地。如今《四库全书》只存三套半,除文渊阁外,文溯阁本现藏甘肃省图书馆,文津阁本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文澜阁本现藏浙江省图书馆。

《周礼注疏删翼》四库手抄本,近代以来陆陆续续影印很多。早期较为出名者,有《四库全书珍本四集》本,王云五选,1973年,台湾商务印书馆,用台湾故宫博物院藏文渊阁本景印。《钦定四库全书》本,1983-1987年,台湾商务印书馆,用文渊阁本景印,拆分为23册等。四库影印本,国内相关高校基本都有收藏,国外亦有不少。综上,《周礼注删翼》在清代流传基本沿袭明崇祯叶培恕本一脉,统属叶培恕本系列,占据主流。到乾隆时期是一大变,产生了四库本,质量稍劣,然借助《四库全书》及其之后的影印本,与叶培恕本系列并行,流传于后世,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图书馆编《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古籍善本书目》[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邵懿辰《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

[3]杨廷福,杨同甫编《清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增订本(下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4]张?之,等《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5]吕志正《烟台公共图书馆馆藏古籍书目[M]》,齐鲁书社,2002

[6]中国古籍总目编纂委员会《中国古籍总目》中华书局[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7]国立故宫博物院编《国立故宫博物院善本旧籍总目》(上册)[M].台湾故宫博物院,1983

[8]中国国家图书馆编《国家图书馆藏古籍题跋丛》[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平顶山学院)

摘 要:《周礼注疏删翼》自崇祯十二年(1639)年叶培恕于昆山县署刊刻之后,流传开来,到清乾隆时期,该书版本产生了较大变化,出现了四库本。总体而言,《周礼注疏删翼》版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明崇祯十二年叶培恕昆山县署刻本为基础,翻刻、重刻而来,该类在《周礼注疏删翼》版本流传过程中占据主流,另一类是清乾隆四库抄本及其之后的影印本。四库影印本出现后,传播很快,数量日益增多,目前国内外均有不少收藏。

关键词:周礼注疏删翼 ; 王志长  ;叶培恕本  ;四库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