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研究

2022-05-30 10:48储丹丹
教育界·A 2022年20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生活化策略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长足发展。对此,教师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时,需要将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善于发现自己身边的美,进而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文章研究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以期为相关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策略

作者简介:储丹丹(1992—),女,江苏省海安市墩头镇双溪小学。

美术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学生的生活中处处充满美,同时学生也会在充满美的生活中茁壮成长。对此,教师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善于观察美和发现美,激发学生创作美的兴趣,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不断提高美术素养。

一、生活化教学的含义

生活化教学指的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生活化的元素融入教学,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促使学生调动生活经验进行联想,从而让学生真正地理解知识,提高综合素养[1]。

二、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师采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开展小学美术教学,可以为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了解美术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学会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进而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有效联系生活的经验,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2]。

(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具备较高的鉴赏能力,对学生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教师采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开展小学美术教学,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而且可以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出发鉴赏不同的美术作品。学生在从生活的角度出发鉴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能够对美术作品的呈现方式、风格、情感表达建立起特别的认知,有利于发散思维、陶冶情操,更有利于提高鉴赏能力。

(三)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启迪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教师采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开展小学美术教学,可以充分发挥美育的作用,使得教学氛围更加地活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更多美的享受。生活化的美术教学,以美立德,以美树人,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让学生对生活充满热情,不仅推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发展。

三、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不高

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如果教师可以在小学阶段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就可以为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如今部分家长和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过多关注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一方面,部分家长会为学生安排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兴趣班等课外辅导。另一方面,部分教师也会对学生的文化课成绩有严格的要求,并且按照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如此,部分家长和教师把美术视为副科,学生在文化课的压力下也失去了对美术的学习兴趣。而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可以帮助学生舒缓情绪、提高学习能力,可以引导学生体验美、认识美、创造美,对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有积极作用。

(二)教师不注重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

部分教师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时,并不注重采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来改进自己的教学。在课堂上,教师照本宣科,只按照教材中的范画让学生进行绘画,也不给学生讲解教材中不同美术作品的含义。还有部分教师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时,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离。如此,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过程比较死板,好比无源之水、无本之木[3]。学生不能掌握美术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也不能把书本中的知识灵活地应用于生活,更不能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

四、小學美术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一)注重教材内容与生活相结合

美术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充满丰富的美术教学资源。对此,教师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时,要注重采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充分将教材内容与生活相结合,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美术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丰富多彩的玩具”一课时,首先,教师准备七巧板、鲁班锁、九连环、风车、风筝、竹蜻蜓等丰富多彩的玩具,让学生认识传统文化的魅力。其次,教师遵循学生爱玩的天性,让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的玩具,特别是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最喜欢的玩具的造型、色彩、图案、构造等特点,通过绘画的形式,将其表现出来。生活中的玩具给学生带来绘画的灵感,学生不但提高了绘画的能力,更提高了发现生活中的美的能力。

再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走进大自然”一课时,首先,教师让学生联系生活,描述自己上学路上所见到的风景,或者回忆一年四季里大自然的风景有哪些变化。其次,教师带领学生去室外,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发现大自然中的美丽风景。学生发现鸟儿在枝头鸣叫、风吹落的树叶像扇子、花瓣像一群群小精灵……学生从观察到的自然风景中获得丰富的美术创作灵感。最后,教师让学生将自己所观察到的风景画出来,或者将树叶制作成粘贴画。教师注重教材与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风景,能够让学生在观察后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绘画,并在绘画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能,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学生主动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中的美,有利于陶冶情操,更有利于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4]。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共鸣,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并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学生在适当的情境中学习,有利于活跃思维和激发主动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认知发展水平,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时,应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运用生活化的美术美育元素,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进而让学生拥有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并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美丽孔雀”一课时,首先,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孔雀开屏、孔雀舞等与孔雀相关的视频以及图片,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其次,教师再通过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创设“走进动物园”的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到“动物园”中去近距离地欣赏孔雀。学生发现,绿孔雀的雄鸟羽毛为翠绿色,头顶有直立的冠羽,体后有长长的尾上覆羽,形成华丽的尾屏,色彩艳丽。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合适的材料表现孔雀的美。有的学生利用落叶和树枝拼贴美丽的孔雀,有的学生利用石头和贝壳拼贴美丽的孔雀,还有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利用木头雕刻美丽的孔雀。教师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既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锻炼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又为学生创作“美丽孔雀”的美术作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十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5]。

(三)结合生活开展相应的课外教学活动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较少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少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也只是在室内进行。如此,教学活动的形式受到一定的限制,无法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对此,教师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时,可以结合生活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课外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加课外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积累美术知识,进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创作技能。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抽象雕塑”一课时,教师结合生活开展相应的课外教学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当地的美术馆,让学生身临其境观察不同风格、不同造型、不同主题的雕塑作品。学生在近距离观赏不同的雕塑作品的过程中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并且了解了不同雕塑作品的制作过程。其次,教师提问学生:“你想创作一个什么主题的雕塑作品呢?需要用到哪些制作材料呢?”有的学生想创作以人物为主题的雕塑作品,有的学生想创作以动物为主题的雕塑作品,还有的学生想创作以植物为主题的雕塑作品。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线状、板状、块状等不同材料,并以生活中的具体形象为参考进行雕塑作品的创作。最后,有的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废旧铁丝,创作了“熊猫”雕塑作品;有的学生利用生活中的泥土,创作了“月球”雕塑作品;还有的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纸盒,创作了“火箭”雕塑作品。教师结合生活开展课外教学活动,滋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美术审美品位,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雕塑知识,激发了学生创作的兴趣以及提高了学生创作的技能,为学生以后的美术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引导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进行美术创作

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技能,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特性以及创造性。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让学生从中获取创作的灵感,将自己所收集到的废旧材料制作成不同形式的美术作品。学生在废旧材料再创作的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创作能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废旧物的‘新生命”一课时,首先,教师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如废旧纸盒、塑料瓶等。并且,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废旧材料进行观察,从废旧材料的材质、形状、颜色、纹理等角度进行分析。其次,教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这些废旧材料创作美术作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建议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思维的碰撞,从而拓宽思维,激发更多的创作灵感。最后,学生发挥奇思妙想变废为宝。有的学生把废旧的纸盒制作成笔筒,有的学生把废旧的塑料瓶制作成机器人,还有的学生把废旧的鸡蛋托制作成风铃。教师引导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进行美术创作,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创作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创作的过程中充分地享受美术学习的乐趣[6]。

(五)充分利用生活中丰富的资源

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要仅局限于美术教材的内容,同时还要为学生拓展课外的美术内容,利用生活中丰富的资源,帮助学生对不同的美术作品进行鉴赏,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例如,在带领学生鉴赏梵高的《向日葵》系列作品时,首先,教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对生活中的向日葵进行观察,找一找生活中的向日葵和梵高画中的向日葵有什么不同,从而帮助学生认知植物本身的美以及画家笔法的美。其次,教师引导学生从色彩的角度鉴赏梵高的《向日葵》系列作品的象征意义。学生提出:“梵高运用深浅度不同的黄色象征阳光,象征对生活的热爱。”最后,教师鼓励学生利用生活中丰富的资源,鉴赏更多的以向日葵为主题的美术作品,并与梵高的《向日葵》系列作品作对比,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结语

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采用切实有效的小学美术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提高美术素养,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红.试论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法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8(04):152.

[2]李惠玲.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上),2018(09):157.

[3]楊开庆.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低年级美术课堂中的运用浅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7(08):164.

[4]刘婷昱.新课标视角下小学美术教学难点及其对策[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7,17(01):23-26.

[5]刘俊英.小学美术的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才智,2020(21):132-133.

[6]王焱.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路径[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4):119.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生活化策略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