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川县爬山调传承现状与创新发展之思考

2022-05-30 10:48刘玉欣
艺术评鉴 2022年21期
关键词:非遗传承现状创新

刘玉欣

摘要:爬山调是北方重要的民歌体裁,其产生以来,流行于内蒙古武川县、土默特地区,以及河套地区。爬山调从清朝末年逐渐形成,到现今经历了由盛到衰的过程。笔者通过梳理大量的文献,发现前人针对于爬山调目前的发展现状研究都只是阶段性的有所提及,而在曲调的收录和创新等方面仍有待进步。笔者从民族音乐学的角度出发,运用相关学科方法,围绕爬山调传承人武三军、相关学者王恒英、武川县非遗传承基地演出团成员等采访对象进行田野调查,对武川爬山调的传承与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明确爬山调传承发展的瓶颈,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爬山调  非遗传承  现状  创新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2)21-0001-04

一、爬山调的历史溯源及学术研究情况

武川县位于内蒙古中部呼和浩特市北边的一座县城,受大青山急剧上升和武川盆地的影响,当地海拔差距较大,县内山地面积高达47 %。土地利用类型多为旱作农耕。爬山调吸收蒙古长调的因素,以及山西、陕西民歌的特点,用武川当地的方言演唱,具有极高的即兴性,爬山调大量运用文学上赋、比、兴的手法,歌词中句句有叠音,甚至一叠到底的也不计其数。爬山调传唱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它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北朝时期。到了清朝咸丰年间,由于山西有大量移民迁徙,晋陕的农耕文化开始和蒙古的游牧文化发生碰撞,爬山调开始成型。爬山调吸收蒙古长调的因素,以及山西、陕西民歌的特点,用当地的方言演唱。土地改革之后,武川县产生了数千首爬山歌,涌现出张二银虎、范大林等一大批优秀歌手。自从以张二银虎老先生为代表的一批民间演唱者辞世后,受到普通话的普及和城市的发展等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爬山调的发展进入到一个瓶颈期。

笔者对以往学界有关爬山调研究的学术研究成果进行收集和整理,发现前人对爬山调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1.对爬山调历史溯源的研究;2.对爬山调音乐形态的分析;3.对爬山调的歌词分析;4.对爬山调的唱腔研究;5.爬山调的传承保护。

二、爬山调的保护传承现状

看过相关文献后不难发现,关于爬山调的传承情况相关研究还是较少,大部分研究局限于某一地区或者某一传承人,对于爬山调的演出情况、乐队排练、新作品的创作等研究较少。而对于爬山调的传承现状大致可以分为官方和民间两种状态。当下,由武川县文化馆、内蒙古非遗中心、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乌兰牧骑等单位对爬山调的传承与保护起着极大的牵头作用。笔者于2021年4月13日前往武川县文化馆对非遗传承办主任胡国栋和甄建军老师进行采访。在对胡国栋老师的采访中笔者了解到爬山调作为民歌的一种形式,是国家级非遗传承项目,武川巴盟等地均有(即分为前山调和后山调)这种民歌,与信天游、漫瀚调是一种类型的表现形式。爬山调与漫瀚调、二人台的演唱形式较为接近,甚至很多经典的歌词在三种体裁之间都会使用,说明他们彼此影响、相互渗透,大多数人对三者的概念是混淆的。爬山调多为描绘男女爱情、苦闷的情绪等,欢快节奏的爬山调非常少,比如割莜麦。大多数爬山调都传递出一种很“苦”的情绪,所以这也是年轻人不愿意接触的一个原因。韩燕如和郭少琪合伙研究了爬山调,并出版了《爬山歌选》,这是比较原始的针对爬山调的文献研究。而近些年也有相关工作者在编撰整理爬山调的书籍。

(一)相关部门和人员的传承情况

1.武川县文化馆爬山调传承工作现状

相比之下,近些年新創作的一些爬山调,例如贾喜望老师编撰的《风从厚土来》,有些歌词中加入了新的题材。胡国栋老师个人更加喜欢原汁原味的从老百姓口口相传流传下来的爬山调。武川县最出名的老前辈王二银虎先生曾前往北京为毛主席演出,在演唱过程中即兴填词,获得了领导的一致好评。

胡国栋老师对爬山调的称谓介绍道:“爬山调在武川本地又称为揪烂席片儿,意为老百姓坐在炕上闲来无聊,揪扯炕上铺着的席子(席子是由枝条编制而成),正是因为无聊之时看到什么便随口唱什么,便用揪烂席片儿这个行为代指唱出来的歌声。其中一些经典的爬山调就作为经典流传了下来。”武川县有专门的传习基地和剧团,但在演出过程中都要和其他的艺术形式穿插起来演,因为爬山调的曲调具有蒙古长调因素,且多为上下两句,比较短小精炼,演出时如果全程演唱爬山调会略显单调。相关部门新编了爬山调歌舞剧《青山儿女》,里边爬山调的内容大概只占到十分之一,大多作为剧幕之间的过渡部分,而且由于这个歌舞剧是描写抗战的艰苦,所以才适合用爬山调,如果是喜剧那就不太适合用爬山调了。

爬山调作为武川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川县文化馆也在尝试做一些爬山调的宣传工作,比如“非遗传承保护进军营活动”,该活动得到了现场武警官兵的阵阵掌声,活跃了官兵业余文化,同时巩固了军民团结、和谐共建的良好局面。再比如“非遗进校园”活动,带着一些演出人员去武川县中学,结果发现学生们不太喜欢爬山调。胡国栋老师认为其中一个因素就是现在孩子们都说普通话,不太会说方言。爬山调演唱需用方言,如果用普通话唱就表达不出应有的情绪了。比如描写男女爱情的:扳住妹妹亲个嘴,满肚子铁个蛋化成水。这个“扳”字就是当地方言,即好像有点强势的又有点强制搂住的那个动作,还有像“铁个蛋化成水”的意思是在与爱人接吻时男人的怨愤哀愁等一些不好的情绪瞬间就融化了。

爬山调的歌词具备独特的文学艺术性,需要专门进行学习,不是简单看着曲谱歌词就能演唱的。爬山调的演唱者不一定有文化,但他在唱的过程中一定会受到诗歌、民谣、顺口溜之类的启发,并将这些融合到演唱中。比如为了将新歌词填到固定的旧曲调中能够对仗工整,从而在即兴创作歌词时使用叠词,并且运用本地方言演唱才能平仄押韵。如果用普通话唱爬山调,或念这个歌词的时候,偶尔就会不押韵。由此可见,爬山调具备很强的地域性。

关于爬山调的形成原因,胡老师介绍道:“由于之前文化娱乐活动比较单一,老百姓没有其他娱乐活动。有些人天生残疾,比如盲人或者其他残疾人,为了挣钱谋生就入了这个行当去参加各种演出。演唱的内容荤(家庭伦理等)、素都有。当时的马车店,即客栈,赶车的人投宿在马车店,辛苦运货一整天后也需要精神娱乐,此时演唱烂席片儿的人员就去演唱以换取米面。”他们曾经也是爬山调的主要演唱者。随着新时代娱乐模式的多样化发展,现在烂席片儿演员这种职业已经消失。

目前爬山调的演唱人员除了部分传承人和乌兰牧骑的演员专门去学习之外,民间很少有人在唱,民间业余演唱者多为山村里的大龄农牧民。前两年武川县文化局组织了几届爬山调歌手比赛。武川县传承基地的爬山调演出队每年演出80余场,演出队都会享受武川县文化局的相关补贴。由于原始爬山調上下两句太过短小,不足以支撑正常演出时间,所以一般演出的内容也是爬山调、二人台,或者具备爬山调因素改编创作的歌舞剧等穿插起来进行表演。《武川爬山歌集》这本书中除了经典的曲子,还收录了很多写改革开放和城市建设的爬山歌。这些新编创爬山歌的曲调沿袭旧调,只是在其中加入了新的歌词。胡国栋老师认为一定要有新的曲调创作来适应这些新内容,传统的苦调加入欢快的歌词显得不伦不类。胡国栋老师将原生态爬山调的歌颂内容总结为三个词:情事、苦事、反抗。胡国栋老师认为爬山调只在民间自我传播的话行不通,想要传承下去一定要适应当下的社会背景,交给专业的演员和传承人去传承。

2.传承人和乐队演员的排练演出现状

爬山调的传承人目前有14人,这些传承人演唱的爬山调可以分为两类,以梁老友为代表的传承人所演唱的爬山调是属于原生态类型的,演唱者们从小跟随长辈种地,生活在地道的爬山调原生态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学会了爬山调,他们多是自由职业。以范之兰为代表的传承人则属于科班类型,大多是乌兰牧骑或当地文化馆工作的演员,出于个人爱好或工作需要后天学习的。爬山调最原始的形态是上下两句人声无伴奏,大多是在乡间田野演唱,现在的少部分高龄农牧民还在延续这种形式。如今爬山调演出队所演唱的爬山调大多是进行专门的宣传和演出,演出场所多为乡村,观众数量很少,有时甚至只有二三十人,演出队伍中演员的平均年龄较大。

短小的爬山调作为剧幕间的过门,或者改编成具备爬山调因素的篇幅较长的歌舞剧,此时为适应演出就加入了伴奏。伴奏乐器为竹笛(枚)、二胡、四胡、扬琴、键盘(电子琴)、打击乐,基本与二人台伴奏乐器一致。由大家共同完成,并录制伴奏。由于伴奏人员都是兼职伴奏,很多时候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所以伴奏人员很少跟随演出队进行现场演出,大多是演出人员配合提前录制的伴奏完成演出。伴奏人员也只在创作出新的剧本时聚在一起排练。

且笔者跟随排练现场发现,剧本中的曲谱是简谱单声部旋律,只在剧本中给出旋律,各个乐器声部之间的配合,以及加花、过门等都是伴奏人员现场即兴演奏的。在录制成型伴奏之前,伴奏人员会和演出人员互相磨合,以便根据演唱者的呼吸、动作确定中间休止,以及幕间过门的时长。爬山调市级传承人武三军也在伴奏乐队中担任键盘手,日常也会跟随演出队外出演唱。据了解,武三军没有经过师傅带徒弟的学习,而是在生活中听到父亲耕种演唱爬山调时,对爬山调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从此便开始了爬山调的演唱生涯。传承人每年会享受非遗项目的补贴,有需要的时候参与演出。武三军日常也会接受各种商业演出,尤其多的是红白喜事,以此维持生活。

3.其他部门的传承现状

2021年6月11日,笔者受传承人邀请参加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呼和浩特市非遗宣传暨“我们的节日·端午节”系列活动,该活动在呼和浩特市回民区莫尼山非遗小镇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共呼和浩特市委宣传部、呼和浩特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回民区人民政府主办。活动宣布了第七批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名单、2021年新增的非遗传习基地名单,同时为传承人颁发证书,开展了传承人入驻非遗景区签约仪式,推动了非遗传承的创造性发展,为非遗传承做出了积极尝试,并努力打造首府非遗文化品牌。近百位非遗传承人齐聚于此,在乌兰牧骑演艺广场进行了非遗活态展演活动,其中爬山调的市级非遗传承人武三军老师和县级非遗传承人张玉凤老师现场演唱了爬山调的经典曲目——《割莜麦》。笔者向非遗传承人了解到,每年不同部门组织多次相关活动,传承人都积极响应,为爬山调的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民间爬山调的发展现状

1.相关学者对爬山调的创作和研究

笔者在采访爬山调的伴奏乐队时得知,二胡伴奏老师王恒英从事爬山调的相关收录、改编和创作工作,于是笔者于2021年4月16日前往王恒英老师家中采访。王恒英老师工作于武川县晋剧团和武川县乌兰牧骑,现已退休。在早期学者郭少琦老师的影响下,以王恒英、裴连凡老师为代表的第二代学者开始了爬山调的收集整理工作,随着经验的积累,王恒英老师逐渐开始改编和创作爬山调的曲调,裴连凡老师则负责歌词编创。笔者了解到目前非遗传承人大多仅限于演唱已有的经典曲目,有些部门的爱好者会创作新词,但大多沿用旧的曲调,新曲调的创作只有以王恒英老师为代表的极少数人在义务创作。同时,对于爬山调的传承,王恒英老师期望加大支持力度,比如通过招生时减免部分学费,毕业时演唱水平通过审核,将会对接相关文艺工作岗位进行分配等,如此措施将会有效解决爬山调学习人员较少的问题。

2.社区文化站的居民传承

在和王恒英老师的交谈中,笔者得知武川县文化馆在各个社区中为居民设置了基层文化站,用于爱好爬山调的社区居民排练爬山调、二人台等。笔者于2021年5月前往武川县镇里的文化站实地观赏排练。笔者了解到,武川县基层文化站有6个,其中4个在镇里,2个在乡下。文化站由武川县文化出资租用场地提供乐器音响等设备,当地居民中的爱好者自发参与组织排练活动,笔者观察到参与者年龄多为40—70岁。每当排练活动进行时,会有很多观众来欣赏。社区爱好者们约定每周一三五的下午,或六日的下午进行自发排练,演唱爬山调的小曲儿、二人台等。笔者了解到王恒英老师以及社区居民希望有关部门可以加大支持宣传爬山调的力度,并给予相关人员一定的奖励,这样会让群众更加有动力。观众多是高龄爱好者,他们都对爬山调有着极大的热情,对后代儿孙不喜欢爬山调的情况也是深感无奈。笔者问起观众对现在相关部门保护传承爬山调的意见时,这些老一辈的人表示:爬山调能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他们感到非常欣慰,同时对现在成立的文化站感到满意,希望文化站能继续保持并发展下去。

三、高校学生怎样创新与发展爬山调

(一)传播和传承爬山调

对于爬山调的传承,笔者认为不能仅仅依靠老一辈的人,更要从大学生做起,使他們从内心传承和传播爬山调。扎根本土音乐可以全面地培养内蒙古地区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各类音乐欣赏课上可以适当加入本土民族民间音乐,播放相关非遗纪录片,使学生深刻了解爬山调背后的历史和人文故事,尤其是内蒙古各高校本土生源占比较重,可以激起本地大学生对本地传统音乐文化的认知欲和保护欲,同时对外省市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文化传播。由于音乐欣赏课专业性不强,可以在各高校、各院系和专业中试行。

爬山调的传承意味着学唱,这可以加入到各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课程中去。尤其是声乐、民族音乐研究和作曲的学生可以学唱一些爬山调,这有利于改变爬山调多由乌兰牧骑专业演员学唱的局面,这有利于本土民间音乐的发展,爬山调由于方言等各种因素影响,不可能像钢琴一样传播范围那么广,传播力度那么深。那么我们就需要本土高校的音乐类学生为爬山调的传承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它在自己诞生的热土上传唱。而爬山调的伴奏音乐也可以加入到民乐团的排练当中去,笔者观察到爬山调剧本中所用曲谱是简谱单声部旋律,只在剧本中给出旋律,各个乐器声部之间的配合和加花、过门等都是伴奏人员现场即兴演奏的。这种即兴能力对于高校民乐团的水平提升是全方位的,之前高校民乐团都是正谱排练,而爬山调的乐队伴奏排练可以提高高校民乐团的即兴伴奏能力,同时伴奏乐队的多次排练有利于高校音乐学生理解爬山调的特性,比如过门、加花都是什么样的风格。爬山调的歌舞剧本乐段之间会经常转调,这对于高校民乐团成员也是很好的锻炼,迅速的转调有利于民乐团伴奏成员能力提升。在爬山调的伴奏乐队排练中笔者还观察到,乐队成员多为一专多能型人才,比如,爬山调传承人武三军,既可以是演唱者,也可以担任乐队键盘手。乌兰牧骑的演员郝如慧,也是既能演唱爬山调,又可以担任扬琴伴奏。而一专多能这一特点在高校学生中较为少见,大部分学生只会一门乐器,专业素质不高。

(二)爬山调的收集和再创作

王恒英老师在采访中谈到未被收录的爬山调多之又多。这个收集工作需要研究民族民间音乐的高校学生进行专业的搜集和整理,然后做田野调查,对原生态爬山调进行录音录像,并记谱整理出来,这就是一项田野调查报告。这项工作既可以防止那些未被收录的大量爬山调遗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同时又解决了高校研究民间音乐学生的选题困难,有利于高校学生论文的发表,最根本的是能解决原生态爬山调收录不全的情况。作曲专业的相关同学可以从爬山调的旋律中寻找合适的动机和元素,创作各种题材的音乐作品,可以和爬山调的民间创作者互相学习,以创作新的爬山调曲调,解决目前爬山调只唱旧调,不闻新声的现状。

四、结语

爬山调作为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文化瑰宝,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不断适应社会背景和发展潮流,从根植于当地群众日常生活的状态演变到需要专业的人员学习进行宣传演出,从上下两句的无伴奏对唱到现在成为含有爬山调曲调元素的小型歌舞剧,爬山调的存在形式的确在改变,只有改变才能使爬山调传承延续下来。当然,原生态的爬山调仍然存在于当地少部分高龄羊倌的口中,王恒英老师表示就连他本人没听过的爬山调都还有很多。董波教授认为:“艺术人类学在关注现实问题的基础上,也有学科自身的使命和担当”。这些隐藏在岁月洗礼背后的原生态爬山调等待着和笔者一样对爬山调感兴趣的学者前往收录,希望爬山调可以在各方力量的支援保护下更好地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李树榕.“原生态”爬山调歌词的美学解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1):128-134.

[2]邢野.中国爬山调艺术集成[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

[3]董波.今天需要什么样的艺术人类学——新时代中国艺术人类学发展的新的生长点[J].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18(04).

猜你喜欢
非遗传承现状创新
“三维协同”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基于非遗传承的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川东竹琴在非遗传承中的创新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