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年轮

2022-05-30 10:48孙晋楠
乡村地理 2022年2期
关键词:古树名古树普查

孙晋楠

树木的寿命比起人类而言要漫长得多,于是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一些年代久远的树木便成了见证者。这些年长的生灵对人类而言不仅具有科研、历史、文化价值,其中还包含有一份情感在里面。村寨里郁郁葱葱的古树,可能从村子伊始就守护在这里,看着一代又一代村民成长。而历史上的人物也往往通过古树和现在的人们产生交集,时空就此微妙地重叠。

贵州地处亚热带湿润地区,气候优越,地质构造独特,造就了丰富的古树名木资源。贵州自中生代三叠纪结束海浸历史以后,就成为稳定的大陆。这种悠久的地质历史,为若干起源古老的陆生高等植物的迁入、生长和发育,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贵州植物区系中,含有大量起源古老的科、属,很多古老植物残留至今,成为古老的孑遗植物。另一方面,居住在黔地的少数民族也多有把树木视为神灵和守护者的信仰,比如岜沙苗寨就有人树合一的理念,侗族也有“神木”“风水树”之说。因为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加之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才有了贵州众多的古树。

然而,贵州喀斯特王国的地貌特点有利也有弊。虽然独特的地貌造就了美丽的风景,却也有水土易流失的隐患,于是贵州的古树保护之路既聚合了政府、个人之力,也倾尽了林业专家、守树人的许多心血。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贵州省就下拨资金保护古树,并逐渐形成系统,地方上有明确的护林人、守树者,并决定每十年对古树情况开展普查。贵州省第一次普查,是在20世纪90年代前期,根据当时林业部的要求,贵州省以县为单位开展了关于古树的调查;2001年,开展了第二次普查,参与普查的专家学者重点从第一次普查结果中选出800多棵典型的古树名木出版了《贵州古树名木》一书,还获得了2006年贵州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这在全国是唯一。在当初交通还极为不便利的情况下,调查员几乎踏遍了贵州,不少古树都藏于偏僻村寨中,山高路远车辆难以到达,调查员付出的辛劳可见一斑。2017年,通过第三次普查,基本查清了贵州省的古树名木资源量,共有12.8万株(含古树群中古树)古树大树名木,其中名木有34株,大树有410株。古树群1034个,分布于全省65个县。

与此同时,另一项创举也在同步进行,那便是自2020年2月1日起《贵州省古树名木大树保护条例》的施行。保护条例明确了古树保护的具体事项、保护范围等,对破坏古树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鼓励和嘉奖积极保护古树的个人以及单位。条例中,古树界定依据为是否达到100年树龄;名木的界定需要两个条件,一是需要经过依法认定,二是属于稀有、珍贵树木和具有历史、文化价值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树木;大树则是古树、名木之外,胸径100厘米以上的树木。当树木同时满足古树、名木、大树的标准时,要优先认定为古树、名木。此外,条例还明确了古树保护是社会公益事业,并规定了保护工作的资金保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古树名木大树保护工作所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等等。自此,贵州的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有了切实的法律依据。

回头看,贵州几十年的古树保护之路布满荆棘。在過去艰苦的条件下,是质朴的村民和坚守的工作人员护住了一棵棵珍贵的古树。到现在,不少贵州的古树故事里都有着当年因为各种原因计划被伐的古树被村民或学者极力反对保护下来的故事。在确立了古树保护的方针后,花费数年时间不辞辛苦普查古树情况的老一辈林业工作者、专家则是贵州古树保护的基石。如今,贵州郁郁葱葱的森林,枝繁叶茂的古树都是他们艰辛付出的心血,后人如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更好地留存住这些珍贵的活历史,让它们的故事继续,也让我们的故事继续。(责任编辑/黄莎莎)

猜你喜欢
古树名古树普查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首届古树名木保护摄影大赛”征稿启事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家乡的古树
古树炼成记
保护好古树名木亦是文化传承
古树名木保护立法的实践
关于农业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的思考
古树绿荫
学习调查要“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