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体系现代化视域下的自然灾害舆情传播途径

2022-05-30 10:48刘荣罗彩云
新闻潮 2022年2期
关键词:自然灾害

刘荣 罗彩云

【摘要】全球性自然环境的变化及网络新媒体的发展,使自然灾害舆情成为中国舆论场的重要组成。建构自然灾害舆情的现代化治理体系,既是回应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要求,也是提升治理效率、保障治理效果的现实要求。现代化的涉自然灾害舆情治理体系包括涉自然灾害舆情特点、治理难点,以及涉自然灾害治理路径。

【关键词】治理体系现代化;自然灾害;舆情治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命题[1]。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对全面深化改革规律的深刻认识,是应对风险挑战的重要保障,是建设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制度保障。“坚持完善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作为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一项内容[2],对社会的稳定发展有重大作用。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自然灾害次数较多、规模较大,给人民造成了严重的财产、人身和心理损害。5G时代下,涉自然灾害舆情的管控尤为重要。舆情治理需社会各个主体共同发力,积极处理每一阶段的舆情,协调多元化主体间的关系,完善舆情治理体系。

一、治理体系现代化视域下自然灾害舆情传播特点

在网络社交媒体上,自然灾害事件极易引发较高的话题关注和讨论。自然灾害不仅给社会生产活动带来损失,还伴随着舆情的发酵、蔓延甚至造成舆论场动荡。5G时代的来临促使全媒体格局下的舆情传播及引导呈现多元特点。

(一)来自网络社交平台的舆情数量增多

大众传媒时代,自然灾害舆情通过新闻报道的形式传播,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民开始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发表观点。5G的拓展为公民参与公共事务提供了更便捷的渠道。智能设备的创新,新型网络媒介的推广,为每个公民参与灾害话题提供了技术支持,随之舆情信息数量增多,5G高速网络为舆情的快速传播和舆情的演变提供了温床。

2021年的河南暴雨灾情,主流社交平台上的舆情占比达九成。网民主要关注暴雨现场、灾情信息更新和救援信息转发等方面。在2020年的四川凉山森林火灾中,一半以上的舆情信息来自微博。权威媒体率先在短视频、微博等平台上发布火灾救援相关报道,公布牺牲人員、悼念信息等,这很快引起了全网舆论的高度关注。

(二)舆情突发性强,多元化主体参与

自然灾害多为突发性事件,通过智能设备,可以实现“直播式信息”传播。2020年6月17日,四川宜宾发生地震,由成都几个部门建设的大陆地震预警网,成功预警了本次地震。地震发生前,震中附近居民的手机、电视等智能设备收到地震预警提示;地震发生时,网民通过社交媒体在网上实时更新地震信息;等地震过后,舆情的发展进入舆论讨论的高潮,有关舆情的话题在各大社交平台登上榜首。网民对当地政府处置自然灾害的预案和应急措施,也表现出了越来越高的关注。

(三)舆情传播即时性,周期性强

社交媒体及时性、交互性的特点,使得信息的传播变得史无前例的快速。网民在重大自然灾害事件中既是受众又是传播者,在信息的表达和关注方面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和逆反性[3]。

2021年7月,河南遭遇极端强降雨,此次舆情呈现为“小幅发酵—突然爆发—平稳回落”的周期性过程。7月17日以来,河南省普降暴雨或大暴雨,但舆情信息甚少,灾害还未引起大量关注。随后,汛情形成严重内涝、洪水等灾害,自媒体人发布自己经历的“地铁险情”等相关视频、照片信息,迅速引起全网关注。伤亡、救灾、救援、求助等话题登上社交平台热搜榜,使得这阶段的网络舆论关注度迅速上升。灾情长时间的曝光加上受灾情况加重、受灾范围变大,网络舆论进入爆发期。随着汛情消退,网络舆论也逐渐消散。此次舆情的关注时间、讨论深度、波及范围比同期的其他舆情影响更大。

二、治理体系现代化视域下自然灾害的舆情治理难点

媒介技术的不断更新,使自然灾害相关的谣言等在社交平台快速扩散,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社会舆论震荡,影响社会环境的稳定,网络舆论场成为首要治理目标。完善的自然灾害舆情治理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4]。国家现有治理体系下的舆情治理制度已初步形成,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网络舆情重视不足,舆论应对滞后

灾难初发时比较突然,灾情影响小,媒体关注度低。灾民虽然会利用网络发布受灾信息,但因地域接近性原因,引起的社会关注不高。信息公开是公民知情权的重要保障[5]。自然灾害的突发性强,舆情信息累积爆发,在媒体反应不够及时的情况下,初始信息未能及时传达给广大网民,随后可能会引起舆论场的意见大爆发。

自然灾害初期,是引导“关注灾情、协同抗险救灾”舆论的重要时机,但网络舆情初期很难第一时间到达。河南暴雨初期,因为其地处内陆,降雨预警没有引起重视,没有形成较强的舆论反应,而后导致受灾群众指责媒体传播不及时、不积极。在传播主体多样化的网络时代,如果媒体把握主动权,便能够减少受众对各种信息的误读和曲解[6],避免造成后期舆论场域内的不满。

(二)媒体议题设置不够合理

在重大自然灾害中,媒体更多偏向于从伤亡、受灾、救援、呼吁支持及捐款等议题。网民则更多关注在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事件,如“祈祷平安”等基于切身经历和感受的事件。新闻报道秉持客观、真实、中立的原则,因此,灾害类硬新闻中内容比较严肃,难以引起网民共鸣。在自然灾害已经造成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的情况下,网民在舆论场上的言论、态度大多偏向关心性,情绪不够稳定,因此,硬新闻在舆情治理上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2020年凉山火灾的报道,网上出现了很多质疑的声音,如“海拔4000米的无人区,为什么要冒险救火”,甚至有网民开始指责失误人员等。通过《人民日报》、央视等媒体和专家的答疑,救火不利的谣言才不攻自破,网络舆论回归到悼念、致敬的正向氛围。此次报道中,媒体议题设置不够合理,未能第一时间回答网民的问题,引起了不小的风波。

(三)舆论场互动失衡加重群体极化

媒体一般以传播正向信息为主,而网民因关注点不同,对媒体传播的信息不是“魔弹式”的全盘接收[7],关注点的不同极易打破舆论场间的平衡。信息的不及时公开给谣言和恐慌情绪制造了温床,舆论场意见不一极易加重群体极化。自然灾害或多或少会造成灾区通信设施不同程度的损坏、新闻工作者信息核实难度加大、“把关人”角色的缺位,这为谣言产生提供了时机,而谣言的迅速传播使舆论引导工作变得更加复杂。

(四)专业的舆情治理平台及团队作用不明显

舆情监测在舆情治理环节中是重要的出发环节。早期的舆论引导不当就会引发后续舆论场的混乱和难以把控。处理突发性舆情事件专业团队的素质,影响整个舆情治理效果。专业团队的管理不当容易激化舆论场矛盾、激发道德伦理困境[8],可能导致政府公信力的下降。

三、治理体系现代化视域下自然灾害的舆情治理路径

网络世界日新月异,自然灾害事件在网络传播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大数据的加持下,舆情的走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舆情治理是政府、媒体、个人在治理过程中的协调分工。舆情治理过程中的现代治理理念、路径,又促进了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视域下,我国的舆情治理要实现治理格局、治理生态、治理能力的现代化[9]。

(一)扩大舆情治理格局覆盖面

1.灾前:政府即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

由于网络为个体提供了“麦克风”的机会,多元化的主体在网络上的自由传播增多,在一定程度下使得媒体的新闻敏感性变得被动。在突发性自然灾害面前,新闻媒体应该根据相关机构的预测,提高可能发生灾害的警觉和对灾情新闻的敏感性[10]。媒体应该充分运用多种传播平台,如微博、短视频平台等,将灾情信息及时、准确且高密度地发布。此外,要及时发布灾情可能导致的次生灾害预警及自救指南等。这样便能在早期筑起积极应对、提醒预防的网络舆论氛围,积极扩大其影响力。当然,这需要相关部门在平时重视公众科普,提高公众的灾害预防意识,纠正公众的偏见误区。

2.灾中:主流媒體及时辟谣,引导正向舆论

主流媒体与自媒体共同发力,主流媒体公布信息源、即时辟谣、弘扬主旋律,引导社会媒体跟随转发,扩大传播覆盖面,融入群众生活,引导群众和网民的日常生活实践,处理好舆论导向,避免二次负面舆情爆发[11]。比如,2020年的南方汛情中,相关谣言主要集中于受灾地域及与灾民切身相关的内容,如自来水污染、大坝决堤等方面,这些谣言对本就受灾的当地居民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增添了他们的恐慌情绪。非理性状态下的情绪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速谣言扩散,增加媒体辟谣的难度。

主流媒体在进行重大灾害报道时,应该尽可能兼具严肃性和人文性[12]。2020年关于南方汛情的报道中,出现一些媒体报道不严肃甚至是娱乐化的问题,招致受众指责。总之,报道灾害事件时,媒体需保持真实严谨的态度,既要注意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造成的惨重损失,也要具有人文精神,关注受灾群众生活现状以及心理状况。以此来调和舆论场间的矛盾,达到舆论场平衡稳定的状态。

3.灾后:及时解决求助信息,突出正向舆论

灾害发生后,相关部门要通过舆情监控系统来监测全网信息[13],安抚好公众的情绪,关注舆情信息发展动态和趋势,及时做出舆情应对的策略。同时,积极调查灾害起因、真相,与媒体打好交道,公开信息,以正向信息引导公众情绪,以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

灾后的舆论关注点多集中于灾民安置、急救物资安排等方面,但还应该留意灾民的求助信息、传递捐赠者的捐助信息,有效引导网民同情、关爱等情绪。当救灾现场的燃眉之急得以解决,网民的舆论自然而然就会消减。

(二)提升舆情专业治理能力

舆情治理能力的提高与专业人才、平台、机构能力提升等分不开。5G时代的来临,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已悄然改变社会格局。舆情监测软件的诞生,虽然能提高舆情监测的准确度,但如何针对舆情提出有效措施才是关键。

1.培养舆情领域的专业人才、机构

提高专业素养,提升舆情敏感度,培养相关人员对数字技术产品的熟练使用度,尽快组建专业团队,只有这样,才能在处理突发自然灾害舆情时游刃有余。同时,还要以政府为主导,利用新媒体在传播效能上的引导作用,加强专业人员培训,提升舆情治理团队的专业水平,进而提高舆情治理能力。

2.把握主导权,培养正向网络大咖

在网络世界中,网络大咖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微博平台上,“大V”短短几个字便可常登舆论“热搜榜”。网络大咖有强大的舆论动员力,对于在社会中引导正向舆论起到积极作用。而草根正向网络大咖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则会比网红网络大咖的发声更有说服力。草根网友尚能理性发声,其他网民则更注重在舆论中的理性、理智发声。所以,相关部门要培养立场坚定、思想成熟的草根网络大咖,并借助他们的力量来击退谣言,把握舆情治理的主动性。

(三)各方协调,构建舆情治理生态

适时鼓励社会组织加入舆情治理,实现网格化管理[14],实现舆情治理下基层,实现“社会—政府—媒体—公众”的闭环生态链。这种良性舆情生态,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有着深刻、积极的影响。

面对利益群体和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单方面的舆情治理已不能应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信息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要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元主体参与的舆情治理生态。[15]部门应当转变角色,与其他主体联动共同治理舆情,构建起党政部门正面主导、媒体积极响应、权威专家合理发声、网民积极参与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体系[16],形成治理生态链,实现良性循环。

四、结语

舆情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点内容,统筹推进舆情治理对社会制度体系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解决好自然灾害舆情治理,有助于推动网络空间治理、城市治理体系现代化及国家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加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在5G信息快速传播时代,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想要更进一步完善,就必须利用好数字技术带来的红利。时至今日,以数字技术来指导、解决自然灾害所带来的社会舆情综合治理模式及思路一直尚在探索中,未来必将更为完善。

参考文献

[1]人民网.习近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EB/OL].[2014-12-18]. http://cpc.people.com.cn/n/2014/0218/ c64094-24387048.html.

[2]光明网.坚持完善正确导向的舆论工作机制[EB/OL].[2019-12-11].http:// theory.people.com.cn/n1/2019/1211/ c40531-31500207.html.

[3]邹汶君,张琦.重大自然灾害网络舆情应对策略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9,5(8):1-4.

[4]张桢,庄严.网络舆情治理要彰显“善治”目标[J].网络传播,2020(9):69-73.

[5]史诗悦,朱於.网络舆情治理的难点[J].人民论坛,2019(6):116-117.

[6]刘菲.突发事件新媒体舆情的应对与处置[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23):41-42.

[7]李岩,胡静,黄廖雨斯,等.极端灾害天气舆情事件传播特点及应对策略浅析:以“3·21”桂林临桂区17级极端大风天气为例[J].新媒体研究,2020,6(2):62-63,68.

[8]史诗悦,朱於.网络舆情治理的难点[J].人民论坛,2019(6):116-117.

[9]张爱民,杨顺昌.疫情防控中舆情治理能力的提升路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04-21(4).

[10]吴克昌,叶阳澍.顺势而为: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干预策略:基于“寿光洪水”新浪微博文本[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2):33-45.

[11]单文盛,曾美雄.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网络舆情引导[J].传媒观察,2019,(1): 26-33.

[12]劉丽群,刘丽华.情感与主题建模:自然灾害舆情研究社会计算模型新探[J].现代传播,2018,40(7):39-45.

[13]郭伟朝.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危机应对探析[J].传播力研究,2018,2(34): 237.

[14]史诗悦,朱於.网络舆情治理的难点[J].人民论坛,2019(6):116-117.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习近平: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历史机遇自主创新推进网络强国建设[EB/OL].[2018-08-02]. http://www. cac.gov.cn/2018-08/02/c_1123212082. htm.

[16]蒋明敏.情感视域下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治理策略[J].江西社会科学, 2020,40(12):190-198.

(责任编辑:黄康温)

猜你喜欢
自然灾害
日本学校的防灾教育
日本学校的防灾教育
城市公共安全系统可靠性研究
三年困难时期的背景原因分析与思考
自然灾害应急物流问题及对策研究
面对自然灾害我国应急物流管理运作体系的完善研究
清水江下游地区自然灾害初步研究(1459—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