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和实施对策探讨

2022-05-30 17:34饶英信
新课程·上旬 2022年20期
关键词:校园环境校园文化育人

饶英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教育模式的不断改革与创新,人们逐渐重视起校园文化与校园环境的建设。要想更好地构建校园生活,首先,就要提升校园文化的激励、调节、规范与导向等育人功能;其次,要强化校园文化的规范管理制度;最后,需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健康的学习环境与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将教书育人的功能发挥到极致。

一、校园文化的概述

校园文化分为两种,一种是广义上的校园文化,另一种是狭义上的校园文化。广义上的校园文化主要包含健康的校园风气、良好的校园环境、丰富的校园活动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念等,它是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与物质文化的具体表现。而狭义上的校园文化指的是课外文化活动。一般来讲,校园文化既包括教师与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课外学习生活,又包括校园的美化与绿化、建筑特色、信息传媒、文化活动设施与场所、机构和文化组织、规则制度、精神方面的认识等,而精神方面的认识又包含了校内文体活动、文化素养、教师价值观念、学生价值观念、校训、校风、师生心理素质、传统习惯等。

校园文化属于一种教育性的文化,它蕴含了学校所有的教育活动,对学生的发展与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的主体是教师、学生与工作的行政人员,其建设离不开大家的支持与努力。另外,校园文化建设特色与建设质量的高低,也会直接影响到教师与学生的审美情趣、价值取向以及道德修养。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概述

(一)规范功能

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对学生心理的抵抗与刺激,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养成正确的文明行为与道德品质。通常情况下,校园文化所具备的规范功能具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表现形式为软约束形态,另一种表现形式为硬约束形态。硬约束形态是借助校园文化制度来实现的,而软约束形态是借助校园精神文化(教风、学风、校风)和校园物质文化共同实现的。与此同时,学校通过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与课外文化来感染那些受教育人员,使得他们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中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进而更好地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成为一名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但是,有些规则制度并不会影响到学生的具体行为规范,所以,对他们还要实行以德服人、以德治校。总之,校园文化的建设既可以弥补一些规则制度,又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发展。

(二)导向功能

在现代社会发展背景下,学生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大,在价值取向方面的选择上不够明确、较为模糊,而良好建设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制约、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使其养成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以及价值观。从学生进入校园的那一刻起,就会接受带有正式性与规范性的基础教育,这种教育不仅出现在学习中,还出现在校园生活中。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充分发挥导向功能。校园文化导向功能的核心作用主要是由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任务决定的,假如校园文化所具备的价值导向是正确的,那么,对学生的影响就是正面的;假如校园文化所具备的价值导向是错误的,那么,对学生的影响就是负面的。所以,在建设校园文化时,需运用良好的资源来正确引导学生、鼓励学生、武装学生、塑造学生,使其在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中受到启示与感染,从而认识到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使命。

(三)调节功能

最近几年,很多学校都已意识到建设校园文化与校园环境的重要性,所以,在资金供应方面给予了较大支持,最终提升了学校的整体风貌,这为以后校园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方便。由于学生受到多媒体环境的深远影响,其社会心理、消费形式以及生活方式等发生了巨大变化,所以,在建设校园文化过程中要选择有利于学生综合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来引导学生分辨真假、识人间美丑。学校可通过开展实践活動或播报校园广播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净化他们的心灵、洗礼他们的思想、拓宽他们的视野。总而言之,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调节学生的思想与理念,使其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与道德情操。

(四)激励功能

人类是一种具有理性的高级动物,他们的目标、需求以及期望决定了自身受激励的程度,只有在满足某种期望的时候,才能更好地激发出激励功能,所以,学校需合理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提升他们的期望值,进而充分激发出学生的期望动机,这完全符合人类积极进取、争强好胜的发展特点。假如没有受到激励刺激,人类在发挥能力时仅可展现出20%~30%之间;假如受到激励刺激,人类在发挥能力时就可展现出80%~90%。总之,校园文化所建设的良好环境与氛围,能够产生激励机制,这种激励机制可以对学生的进步进行奖惩,进而更好地促使学生努力进取,积极向上。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实施对策

(一)强化校园制度文化的建设

制度文化的建设是学校办学理念与精神的核心体现。在建设民主、高效、平等、科学的制度文化过程中,必须全面渗透以法治校的教学理念,同时还要强化法治教学的重要性。另外,强化校园制度文化的建设,也是规范学生行为的重要保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校园制度文化的建设。通常来讲,校园制度文化主要包含教学管理、校纪校规、公寓管理、学生管理、奖惩管理、校园管理、文娱活动、人际交往、道德规范等内容。建设良好的校园制度文化能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而实现维护校园规范与校园秩序的最终目的。因此,各所学校都应重视教师和学生规则意识的养成,可以通过强化育人教育来引导教师与学生了解制度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与权威性,强调学生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今后的工作中都要遵守法律法规。除此之外,学校还需引导教师与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制定校园制度文化活动中来,尽量采取民主意见与建议,加强监督职责,使校园呈现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美好环境。

(二)强化校园环境文化的建设

校园环境主要包含教学设备、校园建筑物、科研设备与一汽、标志雕塑、校训碑以及图书馆等。在强化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过程中,对校园图书馆、校园网络和校园教室等设施进行改造,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他们在优雅、整洁、有序的环境下学习与生活,不仅会提高工作效率与学习效果,还会舒缓心情,降低教学压力与学习压力,最终影响到自身品格与行为习惯。首先,可依据学科特质,设计一些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建筑物,给教师与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其次,根据学校发展状况和经济状况,建设数字化、环保化和生态化的校园,进而更好地完成资源共享;最后,可合理设计校园的宣传栏、绿地、花圃以及雕塑等,从根本上提升学校的环保等级。总之,通过强化校园环境文化的建设,不仅可以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整合,还可以实现校园文化与校园理念的统一。所以,需加大校园设施的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来改善学生的生活条件与学习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校园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三)强化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

校园制度文化与校园环境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最低保障与基础,而校园精神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灵魂与核心。校园精神文化是经过时间的沉淀积累而成的,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由教师与学生共同遵循并创建的行为准则、价值体系与价值取向,如校训、校风等。校园精神文化一经形成,就会演变成一种校园精神和校园力量,其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教师与学生的行为习惯、价值理念与心理状态,这对人才培养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学校需不断强化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首先,需强化道德品质与思想政治的建设,营造一种励志、向上、感恩的文化氛围,从而树立成才、健康的校园精神支柱;其次,需开展改革教育、创新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与此同时,将培养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全面贯彻于教育教学中,进而更好地影响师生,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怀;再次,可定期举办一些社会实际活动与志愿者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理念与信念;最后,学校需開展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课程,心理教师在授课期间应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心理品质,进而使其形成健全、良好的人格。

在强化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时,一方面,可适当地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在课外活动中将娱乐与知识、情趣与教育进行完美结合,进而更好地呈现出校园精神文化;另一方面,可不断强化社团指导与社团建设,进而促使社团活动可以更加规范化与长期化;另外,还可以不断强化学生学风的建设、教师教风的建设以及领导作风的建设,从而为营造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还可以创造健康、温馨的文化环境,充分发挥校园网、校园广播、阅览室、阅报栏以及宣传窗的作用,进而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与舆论导向。

综上所述,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较为丰富,不仅包括规范功能与导向功能,还包括调节功能与激励功能。学校在建设校园文化时,首先,要不断强化校园制度文化的建设;其次,要加强校园环境文化的建设;最后,需强化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猜你喜欢
校园环境校园文化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校园环境优化研究
数字化校园环境下学生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生态学视角的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研究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